第十二章 爲難

bookmark

張奉新等路承周走後,也離開了廣發旅館,他得向王小湘彙報,同時要給路承周建立檔案。

“他以爲他是誰?還不想加入我們?”王小湘聽完後,冷哼着說。

他當初加入軍統,根本就沒有猶豫,願意爲這個“革命團體”奮鬥終身。

“站長,他還沒有明白我們這項工作的意義所在。正好這段時間,再考察一下,可行的話,先讓他入黨。”張奉新笑着說。

“我們的原則,寧缺毋濫。對他平時的一舉一動,要隨時掌握。”王小湘叮囑着說。

“我會注意的。”張奉新說。

“入黨,建檔案的事,你與劉有軍接洽便是。”王小湘沉吟着說。

王小湘對路承周的行爲,雖然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太在意。

路承週考慮了三天,才答應爲國家做點事,還不想加入軍統,這倒是一般人的想法。

畢竟,路承周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思想沒有改造完成,暫時擔任外圍人員也好。

劉有軍是軍統海沽站的書記,文書方面的事情,由他負責。

劉有軍是瑞安人,1913年出生,幾年前在上海法學院求學,後加入軍統,是戴老闆的紅人。

曾經在侍從室任偵察科書記、臨川培訓班書記,年前調入海沽擔任書記。

劉有軍雖然只有二十一歲,但顯得很老練,履歷也很豐富。

他參加軍統的時間不長,可起點很高,不但在侍從室幹過,還深得戴老闆賞識。

要不是他來海沽的時間不長,此次就能擔任軍統海沽站長。

劉有軍有單獨的住處,距離王小湘的診所不遠,平常並不經常在一起。

“路承周既然是海沽警察教練所畢業,你要與他多溝通,引導他走向革命。”劉有軍想了想,說。

他只比路承周大一歲,可資格老,說話也是老氣橫秋。

年青人的思想,最容易改造,只要讓他意識到,參加軍統,是爲國家出力,就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這股激流之中。

“路承周很痛恨日本人,對**也沒有好感,肯定可以爭取過來。”張奉新篤定的說。

“那也要抓緊。”劉有軍叮囑着說。

所謂趁熱打鐵,如果讓路承周受了其他勢力的蠱惑,那就不好了。

“是。”張奉新恭敬的說。

劉有軍級別比他高,又是總部派來的,哪怕很年輕,他也得表示足夠的尊重。

“對了,路承周在警察教練所的成績如何?”劉有軍雖然年輕,但辦事很沉穩。

說話的時候,已經在給路承周建立檔案,寫到警察教練所時,他突然問了一句。

“成績優異,特別射擊和格鬥。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深得在警察教練所兼教的克萊森琪信任。”張奉新馬上解釋。

路承周是他挖掘的,路承周的能力越強,他臉上越有光。

張奉新相信,路承周如果加入軍統,一定會成爲一員干將。

“還能說英語?”劉有軍詫異的說。

“據說日語講得不錯,還能說幾句德語。”張奉新說。

爲了發展路承周,張奉新專門調查過路承周的家庭、社會關係,以及在學校的成績。

“他是在二十四號路當巡長吧?”劉有軍問,他對路承周有些好奇,準備找機會去接觸一下。

“是的,手下有十二名巡捕。”張奉新忙不迭的說。

“我們現在沒有行動組,既然路承周的射擊和格鬥成績都不錯,能否讓他參與行動?”劉有軍問。

作爲軍統海沽站的書記,很多事情都由他來安排。

之前海沽站是有個行動組的,但之前撤銷了,新的行動組還沒有成立,遇到行動的話,只能臨時從其他地方抽調人員。

“這個……”張奉新有些爲難的說。

讓路承周提供情報,做一些外圍工作,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讓路承周參與行動,路承週會同意嗎?張奉新還真沒有把握。

“如果有困難就算了,但以後要儘量讓他參加行動。”劉有軍提醒着說。

只要路承周參加過軍統的行動,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他還沒入黨,也沒有宣誓,現在參加行動,未必會同意。”張奉新連忙解釋着說。

劉有軍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將路承周的檔案建好後,讓張奉新簽字。

這份檔案,再加上王小湘的意見,以後是要送到總部備案的。

張奉新走後,劉有軍又將路承周的檔案調出來,放在臺燈下,仔細的看着……

孫保全的綁架案終於破了,人找到了,但卻是死的。

準確的說,人是“挖”出來的,在巴克斯道22號的那間房內,挖到了三具屍體。

除了孫保全外,還有其他兩位受害者。

根據兩位嫌疑人的供述,他們總共有十幾人,專門幹綁票的案子。

每次都是先將受害人,要麼騙,要麼綁到預先租的房內,勒死後,將屍體埋入房內地下,然後再找死者家屬,或死者的店鋪進行勒贖。

這個綁架集團,爲首之人,正是路承周發現的那位滿臉橫肉者,他叫李玉華,原來是奉軍的一名逃兵。

其他人員,要麼是無業遊民,要麼是失業的小工商業者,鋌而走險,在李玉華的唆使下,淪爲圖財害命之徒。

阮健公原本很沮喪,但在破案後,整個人變得極度亢奮。

下午,溫秀峰將他堵在副處長劉立峰的辦公室裡,讓他很被動。

現在,抓到李玉華,他心裡所有鬱悶一掃而光。

孫保全雖然死了,但案子卻破了。

不但案子破了,而且還連破11起,阮健公審訊完後,馬上向劉立峰彙報,準備聯合海沽公安局、法租界巡捕房,起出剩下的幾具屍首。

整個晚上,阮健公都在忙碌。

作爲此次綁架案的關鍵人物,路承周也跟着忙了一晚。

阮健公很想將破獲綁架案的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但思前想後,還是沒有這麼做。

無他,路承周可以直接與警務處長克萊森琪對話罷了。

如果路承周將實情,向克萊森琪彙報,阮健公又會很被動。

克萊森琪是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練所的教師,因爲路承周精通英語,成績優異,克萊森琪對他很是賞識,這才特意讓他來英租界警務處。

海沽警察教練所的前身是海沽警務學堂,是海沽最早的警察專業學校。

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河北堤頭村成立。

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規定:海沽周邊20裡以內不得駐紮中**隊,城市的治安必須由巡警管理維持,這就急需大量的警官和高級警務人員,因此,海沽警務學堂應運而生。

警察教練所的教師,主要由日、德、英等國的高級警務人員組成,學制也由剛開始的六個月延長至兩年。

該學堂的畢業生主要分配海沽、上海、南京等地擔任中高級警官。

民國以後,各大商埠設立警察組織,也都到海沽來聘請教官。

民國4年,該學堂改組爲“直隸全省警察傳習所”,不久,又劃歸海沽警察廳管理,更名爲“海沽警察教練所”。

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練所,學習刻苦,成績優秀。

兩年時間,不僅系統學習了警務知識,還學會了日、英語。

原本路承周畢業後,要去海沽公安局,但在克萊森琪推薦下,路承周到了英租界警務處。

並且跳過巡捕,直接擔任巡長。

巡捕也分甲、乙、丙三種呢,可見克萊森琪對這位中國學生,還是很欣賞的。

當然,警務處與路承周簽訂的只是民事合同,哪怕克萊森琪讓路承周擔任巡官,甚至是正巡官,也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這層關係,阮健公再想邀功,也不敢無視路承周。

第三百八十三章 推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燈第八百七十三章 傳遞第八百零二章 轉移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相第六百零七章 新建議第六百四十九章 強硬第七百七十四章 報復第三百章 捍衛第九百零一章 襲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七百零八章 破獲第五百四十二章 拖延第六百四十三章 後天行動第八百二十三章 譯電第六百四十三章 後天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白忙第三百零四章 好奇怪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七百八十八章 比較滿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是地下黨第一百九十一章 失蹤第八百零六章 改變主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考覈行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反常第五百三十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接頭方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談判第四章 案發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不是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說了算第六百七十七章 深遠影響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費功夫第六百八十三章 瘋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指向第八百四十一章 特別叮囑第七百二十七章 嘉獎第十五章 第一次第一百七十八章 高度評價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太瞭解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一級第七百九十七章 同歸於盡第七百二十七章 嘉獎第六百一十七章 所託第二百二十一章 四方第八百五十三章 反用第二百八十章 又添一人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等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身冷汗第二百六十三章 心服第三百八十八章 苦第四百四十七章 些許遺憾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點點第七百六十八章 泄憤第六百四十九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合適的機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情況第五十二章 身亡第六百七十九章 兩封電報第八十七章 質疑第一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六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譯電第三十一章 陷落第八百零二章 轉移第六百七十章 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接頭方式第三百零八章 要錢和花錢第二百八十章 又添一人第四百零一章 咦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六百五十二章 見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一遍第八百三十二章 現行第九百零四章 新情報第四百六十三章 新來的主任第九十六章 嘗甜頭第六百八十六章 照應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求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是地下黨第八百六十六章 婚事第九百一十七章 形勢大好第三百四十章 機關長注意第七百八十章 傳信第四百三十九章 緊急接頭第六百七十九章 兩封電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行動人員第五百三十六章 蠢到家第九十五章 利益均沾第三百七十三章 偵查第六百九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八十五章 全力以赴第七百三十章 承諾第八百一十六章 人選第五百四十二章 拖延第八百七十二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八章 想當然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