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海委會

bookmark

19454年8月11日,黨中央發表《關於日本宣佈投降後我黨任務的決定》。

這個決定指出:我黨目前階段的任務,應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敵僞向我投降。猛力擴大解放區,佔領一切可能與必須佔領的大小城市及交通要道,奪取武器與資源,並放手武裝基本羣衆。

爲達此目的,各地應將軍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遊擊狀態,組成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集中行動,以便解決敵僞。

將來階段,國民黨軍可能向我大舉進攻,我黨應準備調動兵力,對付內戰。

八路軍總部朱總司令連續發佈命令,要求華北、華中、華南各解放區的人民軍隊,迅速前進,收繳敵僞武裝,接受日軍投降。

要求所有沿北寧路、平綏路、平漢路等鐵路沿線及一切敵佔交通要道兩側之中國抗日軍隊,應積極對日軍進攻,迫使投降。

收到黨中央的指示和朱總命令的命令後,晉察冀軍區向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發出通通牒,令其在24小時內投降。

同時,晉察冀軍區,集中各二級軍區主力,向北平、海沽和張家口等敵佔大城市進軍。

接冀中軍區主力,開始向海沽挺進。

冀中八、九、十分區部隊,一面掃蕩腹地殘敵,一面向海沽近郊、平海、平津線、津浦沿線進軍。

與此同時,ChóngQìng的老蔣連下三道命令:一、要解放區人民軍隊就地駐防待命,不得向敵僞擅自行動;二、要國民黨軍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三、要淪陷區地下軍和各地僞軍,各就現駐地區,切實負責維持地方治安,抵抗八路軍受降。

而遠東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發表命令:令日本政府和中國戰區的日軍,只能向ChóngQìng政府及其軍隊投降,不得向其他武裝力量繳械。

身爲軍統海沽站的路承周,自然也接到了命令。

戴立在電報裡命令他,海沽抗日大隊要發揮作用,馬上與各地僞軍聯繫,接受僞軍投降和反正,並且堅決制止阻止八路軍進入海沽。

馬玉珍看到ChóngQìng的電報後,擔憂地問:“怎麼辦?”

ChóngQìng與組織的命令背道而馳,夾在中間的路承周是最不好做的。

路承周笑了笑,輕輕摟着馬玉珍,輕聲說:“這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們是黨的人,日當然要堅決執行組織的命令。”

馬玉珍眉頭緊蹙:“可是,你會暴露的……”

路承周堅定地說:“我們當初參加抗日組織是何目的?如果我軍佔領了海沽,我的身份暴露了又有何關係呢?”

到這個時候了,他覺得,應該到自己表明立場的時候了。

只有組織需要,他可以隨時表露身份。

並且在最後時刻,給軍統和ChóngQìng政府,製造最大的損失。

然而,路承周卻突然接到了李向學的命令,讓他執行ChóngQìng政府的命令。

目前,還不到路承周可以暴露的時候。

路承周在抗日戰爭時期,功勳卓著,深得戴立信任與欣賞。

甚至,ChóngQìng的老蔣,都曾聽聞過路承周的大名。

既然我黨很有可能與國民黨軍發生內戰,路承周的軍統身份,就顯得尤其重要。

路承周雖然很想與同志們一起戰鬥,但上級的命令,必須堅定執行。

甚至,爲了不讓路承周被ChóngQìng懷疑,海沽抗日大隊中的**員,也暫時沒有暴露。

至於這支路一手組建的部隊,依然隸屬軍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同日,駐中國各地的日軍,開始向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收縮。

寧河境內的日軍,向海沽、蘆臺、唐山等地和北寧鐵路線集結。

駐守寶坻縣的日軍,撤到海沽海光寺兵營,將大批武器裝備,移交給寶坻縣政府。

路承周得知這一情報後,迅速通過抗聯,轉給了寶坻縣周邊的我軍,讓他們迅速去接收這批武器和裝備。

第二天,駐武清縣東沽港、王慶坨、黃花店的日軍,也撤回到了海光寺兵營。

路承周則以火焰的身份與劉生祖接觸,代表ChóngQìng政府,將劉生祖的第三集團軍,改編爲中央直屬華北先遣軍第三軍。

同時,ChóngQìng老蔣電令華北綏靖軍,改編爲國民黨的華北先遣軍。

我軍和ChóngQìng政府,都在加緊步伐,接收僞軍,佔領日佔區。

晉察冀軍區,甚至還任命了我黨的海沽警備司令和海沽市長。

然而,到8月22日,黨中央、中央軍委發出指示:改變以主力部隊,奪取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方針,轉向着重奪取中小城市及廣大農村,擴大及鞏固解放區,作持久打算。

要求各區主力,從北平、海沽、保定、石家莊、唐山、太原等大中城市周圍轉移,回師內地和解放區邊緣,攻奪日僞佔領的城鎮及廣大農村,迅速擴大解放區。

8月下旬,晉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的李向學,再次到海沽。

不久後,冀中區黨委,在得勝口召開海沽工作討論會。

討論會決定,海沽當前工作方針是:圍困威脅海沽,積極開展市郊工作,組織羣衆、武裝羣衆,逐步向市內壓縮,相機進入市內。

會議還根據上級決定,成立**海沽工作委員會,簡稱海委會,對外稱海委會解放委員會。

書記楚倫之,機關廟在楊芬港。

這次會議決定,由海委會把市內各系統地下關係,統一領導起來。

目前,在市內有冀中、冀東、渤海領導的黨員一百二十餘人,抗聯會員一百多人,市內33所大中學校中,20所內有各系統領導的黨員和抗聯,及其他外圍組織成員。市內幾個主要紡織廠和鐵路系統內,也有黨的力量。

海委會決定建立海沽地下軍,任務是摧毀敵僞統治秩序,維護人民利益、領導失業工人、苦力、城市貧民,沒收敵僞及漢奸物資。

爲便於在市外進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在市內宣傳羣衆、發動革命力量,海委會決定,成立五個市分委,以市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劃分地域,積極開展市效工作,向市內壓縮,裡應外合,奪取海沽。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情報第一百一十八章 要行動了第八百零七章 親自動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強就是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瓶第八百四十三章 喝酒第七百零一章 信任第七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點點第七百三十三章 搞事第五十六章 新站長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交通員第七百零四章 完蛋第七百三十六章 出色第七百六十三章 合作第四百八十五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四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建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剷除第三百五十九章 考驗第四百九十八章 嚇一跳第六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夥計第三百四十章 機關長注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親自出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多少第二百五十三章 合法途徑第七十七章 偷盜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圖任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四百九十六章 活命第六百三十四章 隱患第五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圓其說第六百八十三章 瘋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望也不能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照應第五百六十八章 最後一天第四百零七章 不好第三百零七章 主持工作第八十九章 勸說第八百一十四章 認錯第四百四十四章 離開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章 勸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有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折第二百一十八章 反間?第六百章 申請第九十五章 利益均沾第五百九十二章 排查第三十五章 召見第二百零一章 叛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五十章 撤回第七百六十七章 撤離第八百章 營救第一百五十一章 接頭方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毒蛇第一百二十九章 拜託第四百七十六章 理由第六百五十二章 見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力支持第二百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百一十一章 備用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改變主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認錯第八百八十三章 借刀第六百二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四十九章 靠得住第四百一十四章 狂怒第一百七十章 烏雲密佈第四十二章 圓滑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第九百二十七章 海委會第七百五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三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章 幹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咬鉤第三百五十六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講條件第四百一十四章 狂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能力第二百零四章 動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全面合作第六百一十章 賊喊捉賊第七百九十四章 反常第八十七章 質疑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圓其說第六百四十八章 好牌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敢相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回去第五十六章 新站長第八百四十四章 誘捕第三百九十八章 抗日進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