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走了,劉伍又拿起那份晚報仔細地讀起來。文章中,劉逸羣從許正揚進入瑞致飯莊寫起,一直寫到和義德集團創建技工學校,幾乎把三年多來的大事小節都涉及到了。他劉伍的名字在字裡行間也出現了若干次。好在這次並未涉及“東海大廈事件”,在劉伍看來,劉逸羣總算給他留下了個情面。
啊——!劉伍長出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文中提及的他劉伍,當年也是虎嘯山林的風雲人物。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劉伍心情開始陰轉晴起來。這篇文章是在正面報道和義德集團,但也算吹了吹他劉伍。唉!好漢不提當年勇。等我劉伍韜光養晦,恢復了氣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大不了從頭再來嘛!劉伍心裡慢慢地緩過勁來。
當劉伍看到文中的附圖時,又看到了張曉峰和張曉波,這兩個小孩兒是他劉伍離開光明街以後,許正揚錄用的人。從前也算謀過幾回面,如今也成了許正揚的左膀右臂了。
唉!劉伍連連嘆氣,我咋沒有這麼好的手下呢?就是一個於慶輝,幾乎把他劉伍差一點坑死。用人難,能用到知己的人更難!劉伍承認自己在用人方面該學一學許正揚了。
江海寧也認真地閱讀了晚報上劉逸羣的文章,發覺這個劉記者的文采也真是相當的不錯。文章自始至終保持了一種不偏不倚、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反映了和義德集團的發展歷程。文中也多次提到她江海寧,可能許正揚跟劉逸羣擺明了自己的觀點,文章只是說她江海寧是津城某某高校的大學生,這樣就避免了毫無意義的打擾,自己可以靜心地讀書了。
當許正揚跟江海寧說,劉逸羣以後還要繼續跟蹤報道和義德集團時,提到了可能要透露她江海寧的一些事兒。這一下,江海寧有些着急了。
許正揚笑着說,劉逸羣很識時務,他說要到江總畢業之後再實施這個採訪計劃。江海寧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劉逸羣的這篇關於和義德集團的報道,也馬上給和義德飯莊和格瑞德公司帶來了積極的正面效應。一些顧客慕名而來,一方面是爲了吃飯,而另一方面也是想親自領略一下和義德飯莊“以和爲貴、以義交友、以德服人”的經營理念,看一看文中所寫的“精於烹飪,誠信爲上”的王貴和的大廚風采。格瑞德的外協客戶也陸續頻頻登門格瑞德,試探着洽談機械加工的業務。
“新聞媒體的宣傳號召力是巨大的,但它也給被宣傳者增添了無形的輿論壓力。因爲,我們和義德集團的一言一行開始處於津城人千萬隻眼睛的監督之下。機遇與挑戰並存,對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可對於每一個和義德人來說,更是一個挑戰。”許正揚對全集團的員工如是說道。
自此,和義德集團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許正揚經過與劉逸羣多次約定,總算在凱旋大酒店實現了宴請了劉逸羣的願望。許正揚代表和義德對劉逸羣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劉逸羣對許正揚悄悄地說,他也因爲對和義德的報道,順應了國家鼓勵年輕人自主創業的時代潮流,被報社提升爲副主編。許正揚舉杯祝賀。
即“國美二批”和航大沖壓機之後,格瑞德又接了幾批外協活兒,而一些非關鍵零部件的“二次外協”也較之以前要好操作的多了,因爲和義德集團在津城有了一些名氣,信譽與付款都不會有什麼問題,有許多小型企業主動找上門來,看是否有什麼活需要加工。在暫時不擴大規模的情況下,格瑞德公司的生產經營保持了通暢。
眼看要到10月底了,和義德技工學校的三層建築構架部分已經完工。許正揚和江海寧商量了一下,教學樓的面積基本已經夠用,眼看天氣轉冷,學生在平房內大冬天的這個冷的確是受不了。格瑞德車間那裡今冬一定要通上暖氣。所以,教學樓餘下的三層明年再說。按理說,北方城市11月15號送暖氣。和義德集團自己供暖,應該着手施工了,力爭利用11月一個月的時間,裝修安裝已完工教學樓的一切設施,搭建鍋爐房,購買鍋爐,埋設到格瑞德的暖氣管道,安裝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