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畢業答辯論強大

bookmark

7月9日,星期一。津城紡院經貿系企業管理專業9316班的畢業答辯正在進行中。上午八點鐘,2號教學樓的206教室內,經貿系的5位評委和4位專家教師全部就坐。上午將有該班的最後的10位同學進行答辯。

第一個上臺答辯的是江海寧。今天的江海寧,身穿印有“津城紡織工學院”紅色字樣的白色短袖T恤衫,一頭俏麗的短髮,英氣俊秀、朝氣蓬勃。

江海寧走上講臺,向臺下的老師們深鞠一躬,用她那略帶鄉音的普通話開始了論文答辯。

尊敬的評委專家老師們:

上午好!

我叫江海寧,是93級經貿系企業管理專業9316班的學生。我的畢業論文的題目是《中小企業應先做“強”,再做“大”》。論文是在張大河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裡,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四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將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彙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我的論文討論研究的主體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因爲與中小企業由於企業性質和所存在的背景不同,在這裡不予以討論。

對於“中小企業應先做‘強’再做‘大’”這個論點,我主要是以津城和義德集團的發展爲例,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中小企業先做“強”再做“大”,是一種正確的戰略選擇。

和義德集團的前身是德義和飯莊,幾年前還是市東區光明街一名不見轉的飯館子。而東臨的“老蘭包子”爲擴大規模,租賃了德義和飯莊的部分房間,使得德義和飯莊改變了經營策略,在繼承原來經營項目的同時,大膽引進了特色火鍋,生意紅極一時。而“老蘭包子”在主業特色方面止步不前,以至縮小了規模,最終被福來順大酒店吞併。爲何德義和飯莊置之死地而後生,老蘭包子置之生地而後死呢?就是因爲德義和採取了先做“強”再做“大”的正確戰略選擇,而老蘭包子卻執行了未做“強“先做”大“的錯誤發展戰略。

二、中小企業先做“強”再做“大”,可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評價一個企業是不是“強”,是有綜合指標衡量的,它由資本、資產的質量、盈利能力、法人治理結構、產品質量結構、市場佔有率等因素決定。這些方面綜合起來,才能看它是不是有核心競爭力,是不是綜合實際能力非常強。“金海岸夜總會”吞併德義和飯莊,然由於資本、資產和法人治理結構質量方面存在問題,不得不改製爲海河證券公司。然而爲了快速做大,兼營房地產,最終又因爲盈利能力欠缺,爲大安建業所吞併。然更名之後的和義德集團,從自身的經營特色和能力出發,將發展的觸角伸向機械製造行業,憑藉正確而堅強的經營理念,及時調整了產品質量結構,擴大了市場佔有率,最終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際能力。

三、中小企業只有先做“強”再做“大”,才能達到做強與做大的和諧統一,才能使企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做大容易做強難,大的企業不一定是強的企業,強的企業不一定是大企業。調整了產品質量結構後的和義德集團,突出了機械製造的主業,堅持“一切經營活動都以服務主業爲主”的發展原則。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建立了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和義德技工學校。採取多種經營方式的和義德集團,至今員工數量保持在50人左右。僅1996年,年生產總值達到680多萬元,上交利稅100多萬元。人年度平均產值13萬元。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先做強、再做大,方爲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上上之策。

四、中小企業先做“強”再做“大”,還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財務危機。

據調查,虧損嚴重的企業大多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的企業,規模增大,管理能力下降,導致企業內部運營成本升高,虧空也越來越大。舉兩個反面的例子,遠的譬如國際通用福特汽車公司將大量的資金用於盲目擴張,典型的是1989年爲併購薩博花了30億美元,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做大容易,所以收購兼併是永恆的主題,但1+1不見得等於2,做得好1+1>2,做得不好1+1<2,甚至等於零而血本無歸。近的如海河證券公司,在證券融資行業開始做的比較順利,但爲了短時間內達到盲目擴張的目的,涉足房地產,在佔用大量資金的情況下,由於管理上出現了嚴重的漏洞,造成了嚴重的財務危機,最終導致海河證券一夜之間大廈傾覆、土崩瓦解。而和義德集團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正面的教材。該集團無論是在強抓外協業務量,還是在最近的新產品開發方面,都抓住了市場和產品質量這兩個基本點,強調“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的財務管理原則,把做強做爲企業發展的根本,使和義德集團保持主業的優勢,做強的宗旨貫穿於企業經營的始終。

第十章 巧借東風力 寧欲化飛鳥第一百零七章 掃除第七十七章 打小算盤各自爲政相掣肘第一百零七章 觸目有感情第四十五章 應對第三十三章 肺腑暢所言第三十二章 俏媳婦面見準公婆第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十八章 守諾第一百零三章 初表大愛意第八十章 機構改革迫在眉睫動真格第一章 孤身闖津城第八十一章 室友喜相逢 把酒話滄桑第三十章 根正苗亦紅第十二章 貧困第三十章 規矩成方圓第一章 勾結第一章 錄取第六十七章 同修到訪院 宇菲擇良婿第九十九章 平都一行諮詢敲定生產緊鑼密鼓第四十六章 登攀第七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九十二章 歌賽第五十六章 求穩重福利第五十九章 榮譽光環執若輕第二十章 德義和開業第三十四章 感悟第三十二章 人無我也有 人有我則優第十七章 老友再相見 不變同窗情第二十八章 採訪弘揚正能量第九十四章 別離之後身疲憊第二章 着眼現實求發展第七十三章 互留好印象第四十六章 關心第七十一章 懇請求外援第四十八章 兒女情長事 海寧有醋意第十章 心不古第四十五章 愛吃非會吃第一百二十四章 愛情第九十八章 解密第八十七章 理念第八十四章 青城有高論 細分供應鏈第九十一章 迎親闖三關 真情映日月第十五章 遇事思路廣 互利又互惠第五十一章 爭鬥需謀略 遊劍走偏鋒第三章 適應第五十五章 閉幕第十五章 友情第七十七章 打小算盤各自爲政相掣肘第二十九章 春節一家親第七十六章 步後塵欲罷不能自當別論第六十二章 元旦平都行第四十章 聊天第五十九章 又是離別時 關愛老恩師第十五章 知己知彼定對策第十四章 滄海變桑田第七十三章 互留好印象第二十三章 以退爲進望高坡第七十九章 買書第十章 變遷第四十八章 欲結盟第十七章 老友再相見 不變同窗情第七十三章 商場談判拉鋸戰即將上演第七十六章 將來第八章 穩紮穩打謀福利第八十一章 大刀闊斧銳意改革換新顏第六十三章 李玉不期而至第二十六章 平步青雲志 挽大廈將傾第六十一章 終成招安意第七十九章 故宮有神韻第八十六章 舍義求名利第二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十八章 恩愛無邊第一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九十一章 勞燕分飛情何在第九十八章 有緣藺佑項第一百零四章 新年鐘聲響第四十九章 權利弊第一百二十六章 孝心第四十三章 對手第五十五章 運籌帷幄中第十一章 有恩必報請王曉第十八章 守諾第十三章 生日邀好友第二十五章 以和爲貴第四十四章 新婚燕爾情切切第七章 煮酒敘舊情第二十一章 不忘老恩師 照顧應相幫第四十八章 農村婚事喜洋洋第三十三章 有朋遠方來第三十三章 藺項大喜鬧新婚第九十章 尚雲生就韓雪情第九十六章 公事公辦無私情第八十章 婉轉迂迴終問罪第七十四章 因緣有際會 大愛故友情第三十七章 戀舊情第七十五章 年少有爲張曉波第六章 點撥第九十五章 齊心再接力第五十八章 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