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豔雯的轉學,對佟佳妍的影響最大,她如孤雁離隊,整日裡鬱鬱寡歡。佟佳妍不時地對許正揚談起辛豔雯,並不只一次地說辛豔雯對他有意思。許正揚只是笑笑,他和辛豔雯只是普通的朋友,除此沒有別的關係,之後不做過多的解釋。
人走茶涼,辛豔雯走了,許正揚和她的關係也在慢慢地疏遠嗎?佟佳妍認爲人就是這樣,許正揚也不例外。
延城縣城位於德城地區的東南端,與省城僅有不到40公里的路程。南部有地區農用灌溉及生活用水的黃河水自西向東流過,北部有南北鐵路大動脈及308國道東南至西北貫穿而過。故此,延城縣有“水陸通達,德濟門戶”之說。有此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然由於人們長期以來思想觀念的陳舊,缺乏開放意識,經濟發展較爲緩慢。
做爲延城縣物資局局長的江奉國,面對全縣蕭條的經濟狀況憂心忡忡。八十年代中後期,全國上下興辦鄉鎮企業,縣轄的十幾個鄉鎮,除個別鄉鎮搞地有些聲色,大部分都曇花一現,最後剩下的只是廢棄的廠房與閒置的設備。
爲促進整個延城縣的經濟發展,在八十年代中期,縣委縣府採納了江奉國的建議,籌建並召開了縣物資交流大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縣經濟的發展。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這種形式已經成爲強弩之末,其作用大不如前,有逐漸消亡之勢。
縣物資局位於縣府大街中部,處於較爲繁華的商業區。應實際需求,單位擁有設施較爲先進的食堂與賓館,在一定程度上對外開放,爲本單位增加了收入,同時也解決了部分職工工資的發放問題。
其實,物資局的這一做法,已經具備了單位服務部門對外開放的經營意識,並且得到了縣委縣府的默認首肯。縣委縣府欲以物資局爲試點,利用和開發整個縣城的現有資源,節支增收,大力推進經濟發展。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辛豔雯的哥哥被招爲臨時工,進入物資局食堂的。
江海寧在與父親的閒談之中,對延城縣城經濟形勢的微妙變化有了一定的認識,開始瞭解到國民經濟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經濟不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提高,人們就過不上好日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行整個社會的改革開放,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變革意識的潛移默化,對她高中畢業後,立志報考經濟企業管理專業,產生了思想上的啓蒙。
天空飄落了一場冷雨之後,颳起了刺骨的東北風,接着是細小冰粒敲打着房頂、窗戶和地面,延城縣城的冬天真的要來臨了。
爲辛豔雯哥哥找到工作的事,在江海寧腦海裡隨着時間的推移,在慢慢地淡化。而她對許正揚說過的話,卻一直裝在許正揚心裡。在以後的日子裡,江海寧與許正揚見了面,也不談論這些,就像這事沒有發生過一樣。
直到一個週五下午放學後,許正揚遇到了在教室裡出來的江海寧。兩個人打了個招呼,許正揚說起了辛豔雯哥哥的事。
“江海寧,辛豔雯來信說,她哥哥在物資局食堂裡乾的很不錯,有時還受到單位領導的誇獎哩!”
“是啊!聽我爸好像也提起過辛豔雯哥哥工作的事。小夥子的確是幹得不錯。”
“我一直在考慮怎麼答謝你。你曾經說讓我聽你的信兒,不過這信兒聽的也太漫長了吧!”
“哦,許正揚,你還記得我說的話呢,你真是有記性!”江海寧依稀想起了自己說過的話,
“不是我有記性,而是這事兒一直在我心頭壓着,你到底什麼時候讓我才能放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