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
十八路諸侯已經各個啓程,只剩下少數還沒有離開。
作爲十八路諸侯的盟主,袁紹還在,他坐在一處宮殿之內,正和東郡太守橋瑁交談。
“元偉,天子真的被曹孟德救出來了?”袁紹一臉驚訝的問道。
橋瑁說道:“沒錯,我那侄子不會說謊,曹孟德救出天子,必然一步登天,本初,如今我等該怎麼辦呢?”
人總有私心,以前橋瑁和曹操關係好,但是現在曹操救出來天子,橋瑁心裡又有變化了。
袁紹略一沉吟,說道:“哼,曹孟德的心思不難猜,他必然會學那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如今大漢已經名存實亡,誰取而代之,都有可能!元偉,你先回去吧,將來還會有一天,我們共同討伐曹孟德!”
橋瑁一想也對,便道:“本初所言甚是,那在下明日一早就走,本初若有什麼吩咐,到時候派人來言語一聲就是了,我東郡必然鼎力支持。”
袁紹點了點頭,等橋瑁走後,袁紹哼了一聲,自言自語的說道:“曹孟德,孫堅,你們都要跟我作對是吧?我袁家四世三公,你們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
長安城。
剛剛穩定下來的董卓,就接到了李儒親自送來的緊急軍報,看了之後,董卓臉都綠了。
皇帝跑了!
“文優,怎麼搞的?竟然連小皇帝丟看丟了!這讓本相如何收拾?”董卓不由得煩躁起來。
李儒忙道:“相國,臣沒有想到那個秦瓊竟然是小皇帝的人,是他突然發難,小皇帝纔有機可乘的。如今之計,既然小皇帝已經跑了,那相國只有登基稱帝,代漢而立了!”
董卓聽了,心裡稍微舒坦了一點,說道:“沒錯,早該如此了!憑我西涼軍的實力,何懼那幫烏合之衆?本,不,朕想好了,建西涼國,文優,你做丞相,你看怎麼樣?”
李儒拜倒在地,對董卓山呼萬歲,並說道:“陛下所言句句真理,臣多謝陛下,願爲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董卓哈哈大笑道:“愛卿請起!西涼建國,必將一掃漢朝的頹勢,迅速蕩平四海,萬邦來朝!”
“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儒高興的喊道。
西涼建國,董卓稱皇帝,封李儒爲丞相,呂布爲大將軍,張遼、高順、郭汜、樊稠、徐榮等均封將軍。
大漢大臣之中,董卓也挑選了一批出來,封爲大臣,其中包括蔡邕這個最讓董卓喜歡的教育大家,他被封爲三公之一的司徒。
其它大臣不是被董卓殺死,就是流放,一時間,天下震盪!
......
徐州皇宮。
明劍正在召開來到徐州之後的第一次朝會,除了陶謙、曹操,又邀請了徐州的文武大臣們湊數。
朝會開始之後,衆大臣一起行禮,明劍受了之後,說道:“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等大臣們站直身子之後,明劍笑道:“大漢遷都徐州,如今朝堂之上,需要任命朝廷骨幹。鑑於人才匱乏,朕決定改革之前的三公九卿制度,從今以後,大漢朝廷任命丞相一名,副丞相兩名,組成內閣,統領大漢朝政,另設六部,分別爲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工部和刑部六部,六部的行政長官稱爲尚書,戶部分管錢糧賦稅,吏部分管官員任免、調動、升降等,禮部分管教育、外事、禮儀等,兵部掌管軍事,工部掌管各工程事項、工具製造等,刑部掌管律法、訴訟、治安等,如此一來,大漢朝廷將會實現官員制度的精簡、高效等很多方面的效果,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明劍這一番話說出來,馬上就讓大臣們陷入了沉思和討論之中,六部制是比較先進的封建官僚制度,沒有接觸過的大臣們自然很難一下子就接受。
不過仔細一思索,發現這其中還是有不少奧妙,比起三公九卿制更有意思。
一旦使用這種制度,人員肯定會減少一些,權利分配更加合理。
過了一會兒,曹操大聲說道:“陛下,臣以爲這六部制非常合理,尤其是適合當下,臣願領兵部尚書之職,還請陛下恩准!”
曹操一說話,他手下的大將馬上附和起來。
明劍隨後說道:“相國大人以爲如何?”
陶謙忙道:“陛下,臣沒有異議。”
明劍樂呵呵的說道:“既然如此,那這事兒就這麼定了,相國大人負責擬定官員名單,提交到朕這裡審覈,至於孟德,那就擔任兵部尚書吧,這事兒現在就可以定了。”
“臣遵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一起喊道。
將制度討論好了之後,明劍又將科舉制度給拋了出來,用這一制度,來爲朝廷選拔人才,這是正道。
在這之前,大漢實行的是察舉制,地方察舉和皇帝徵召並存,但這一制度缺點很明顯,很容易徇私舞弊,而地主豪強和名門望族的出現,更是讓官場被他們所壟斷,袁家四世三公,就是這樣出來的,其實他們真的有那麼高的才能嗎?不一定!
科舉制度也有弊端,只不過用於現在這個時代,絕對適用。
大臣們經過一番討論,覺得這也是改變當前察舉制弊端的唯一途徑,大漢既然要變革,這個也必須跟上,只有那些豪門大臣,感到一陣的不滿,這樣一來,他們的特權就被剝奪了,以後跟那些寒門子弟甚至泥腿子一起參加考試了。
討論了科舉制度之後,明劍又提議讓內閣負責編撰教材,根據自己在大宋實行的教育制度,明劍指出了教材的方向和內容,要貼近實際。
具體的教材編撰,明劍決定還是一步步來,一次性就弄出個數理化來,恐怕很難讓人接受。
朝會進行到這裡,大臣們都覺得天子的思維天馬行空,簡直讓他們感到了震撼。
這還是10歲的天子嗎?
看到大家的眼神,明劍笑着宣佈散朝,不過將陶謙、曹操、陳登、張昭、呂範五個人給留了下來。
吩咐後面送來吃的,不一會兒,御膳房送來了六碗湯圓,這食物是明劍發明的,容易做,也好吃。
大家一邊吃,明劍一邊說道:“諸位愛卿,今天朕的提議,你們覺得是不是操之過急了點?”
陶謙將一個湯圓吞下去之後,說道:“回陛下,各項改革勢在必行,否則大漢難以中興。而這些制度一旦實行開來,不出十年,大漢就將全面復興。有些事情可以緩一緩,比如教材的編撰,當前可以結合之前的察舉制,再使用科舉制度,兩項制度並起,可以緩解社會矛盾,否則,一旦豪門子弟和世家大族對抗朝廷,恐怕會不得安寧啊。”
張昭今天是被強行拉來的,但聽了明劍的各項提議之後,張昭感到的震撼非常的大,他原本想離開徐州,但是現在他不想離開了,不爲別的,因爲這裡有明主。
他說道:“稟告陛下,這幾項改革,臣均認爲妥當,只有這樣,才能讓朝廷高速運轉起來,讓民心儘快穩定,團結在朝廷的周圍,朝廷有了強大凝聚力,何愁董卓之輩不平呢?臣請纓,做這個戶部尚書,還請陛下恩准!”
看到張昭主動請纓,明劍笑了。這等人才,均被自己折服,如何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