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

歷史上,皇帝出行,那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最早的,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爲了江山的穩固,而多次出巡。

不過,在後世的史書之中,也提到過,秦始皇的出行,大規模的消耗秦國的底蘊,這並不是一件值得讚揚的事情。

之後,漢朝,出行較多的,也就是豐產泰山,漢武帝甚至封禪泰山有八次,幾乎是每隔幾年,都會封禪一次,

到了北宋的時候,就很少了,唯一一個封禪泰山,是宋真宗,當時浩浩蕩蕩的封禪,卻給真宗帶來了罵名,整整罵了近千年。

真宗時候還好說,爲了提振士氣,並且擁有一定的資金,可是到了仁宗,從親政的時候開始,就受到了財政的壓力,他沒有時間拿出足夠的資金。

皇帝的出行,並不是兒戲,需要做出完善的保護,當年隋煬帝的出行,大量得到官船,大軍護衛的,耗費的資金無數,甚至連隋煬帝自己,都因爲軍隊的譁變和反叛,最終死在了南方,最終也沒有回到洛陽和長安。

皇帝,在封建社會,那是至高無上的領袖,甭管一個皇帝有沒有實權,有實權了,不能離開京城,一旦離開,國本動盪,如果沒有實權了,那就更不能離開了。

只有一些強勢的,對於朝堂掌控能力較強的,又比較有錢,可以大權獨攬的,纔可以出遊。

仁宗比較仁慈,又比較聽從周圍的意見,從他親政開始,還真的沒有怎麼的出遊,可是這一次,他想出來遊覽一下的。

北宋的朝政,弄得他焦頭爛額的,一定程度上面,待在北宋皇宮之中,也比較的憋屈的。

另外一方面,作爲一直都耳聞,從來都沒有親自見到的定海軍,這個在他兒子一手奠定國家,他也想去看看。

無論是韓琦去了解,還是衆多大臣,都已經認定,定海軍遠遠超過於北宋,無論是國家實力上面,還是軍隊的戰鬥力上面,都遠遠超過北宋。

如果定海軍有些不良的想法的話,那麼他可以直接選擇戰爭的形式,這種情況下,他的出行就沒有問題了,哪怕退一萬步來說,趙信還是他的兒子。

確定了仁宗出行,無論是定海軍,還是北宋,都相當的重視,這樣的出行,安全性是關鍵。

跟封建社會的出行相比,現在的北宋和定海軍之間,有了鐵路,當然,皇帝的出行,也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的重要,定海軍或許不會動手,可是一些看出來一些的人,會不會鋌而走險。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仁宗前往定海軍的意圖非常明顯,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把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甚至連仁宗已經廢止了繼承人的選拔,可是任何一點有想法的人,他們就願意這麼放棄麼,一旦仁宗到了定海軍,可能一切都晚了,他們會不會出動。

定海軍的準備,相當安全的,他直接就調了一節裝甲列車過來。

當然了,不是400毫米重炮的那種,而是安裝了60-100毫米的火炮,這些相對比較小,在鐵路上面的後坐力也非常的小,可是殺傷力,卻一點都不小。

火炮什麼的,只是一個基本的威懾力的問題,必須要有的,這已經成爲了定海軍的標誌性的武器,可是實際上這一節裝甲列車,他們殺手鐗,是遍佈在裝甲列車上面的機槍。

幾乎每一節都擁有32挺機槍,可以無死角的對準任何的方向,無論是密集的進攻陣營,還是鬆散的進攻陣營,在這樣的攻擊面前,都會被撕碎。

這一列裝甲列車,是專門爲迎接仁宗而設置的,普通的裝甲列車一般在8節以下,有些甚至只有4節,除了一節火車頭之外,剩下的三節,都是列車。

這一次的,一共有21節,是一個完整的列車的狀態的,其中,裝甲只是8節,分別是位於頭尾和中間的位置,他們的火力足以籠罩周圍。

12節的車廂,足以把仁宗,還有一些隨行人員給容納下來,因爲是裝甲的緣故,每一節可以容納的大大降低,大概每節60人左右,一共可以容納720人。

仁宗既然選擇前往定海軍,就不會大張旗鼓,本身,定海軍是準備3列這樣的列車的,可是考慮再三之後的,還是隻要求了一個。

仁宗是帶着貴妃一起出行的,在所有嬪妃之中,他只是攜帶了貴妃一人。

不是說,仁宗不想攜帶更多的嬪妃,這是前往定海軍,是唯一的兒子的地盤,趙信對於貴妃的孝順,就連仁宗都有些的吃味,對於仁宗,對於福康公主,那都是愛屋及烏的。

連爲了福康,都敢於跟仁宗對抗,更別說對於貴妃了,在北宋皇宮,趙信管不到,可是放在的定海軍,屬於趙信的地盤之中,趙信還有什麼做不出來了的。

與其到時候左右爲難,還不如就這樣的不帶。

仁宗的這些后妃們,稍稍聰明一點的,都不會追着前去,那些蠢笨的,大部分,都是地位非常低,那些人,也沒有資格被仁宗帶着去的。

仁宗只是攜帶了30多個內待,還有貴妃身邊四五十人,加在一起,不過是百人,之後,就是一些侍衛,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就算是加上一些宗室,還有大臣之類的,總人數也不過是400人左右,遠低於一列列車所能夠裝載。

這倒是讓定海軍的鬆了一口氣,因爲一節列車,看起來能夠容納720人,可實際上,裝甲列車上面,需要一個整體的防護,有時候,堡壘什麼,大部分都是從內部攻破,爲了避免的防護的問題的,所有的連接處還有關鍵的部位,都是需要的定海軍負責安保,這樣最少需要一兩百人,才能夠保證安全,北宋派出400多個,也算是合乎數據的。

一列裝甲列車,幾乎周圍,都是50毫米以上的均值鋼板,這種特種鋼板,並且經過了表面摻碳的處理,整體的防護比一般的鋼板超過了3倍,幾乎絕大部分的武器,除了定海軍穿甲的武器,都可以無視。

列車,當然不可能全部封閉,這樣不適合,特別還是針對仁宗來說,可是定海軍早已經在玻璃研究上面,繼續的推陳出新,已經出現了防彈玻璃,這種或許對於炮彈,防護力度不強,可是流彈之類的,是沒有辦法對付它的。

一旦遭遇了攻擊,對方有重武器的前提下,還可以給窗戶加上衆多的鋼鐵護欄和外罩,以保證安全。

底部也是厚厚的鋼板,這也是減少了乘員數量的根本,它太重了,這樣可以防護上面和下面的攻擊,就算是地雷和炸藥,也有一定的防護力度。

爲了保證安全,無論是定海軍,還是北宋,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安全佈置,在位於北宋和定海軍的這幾千公里的鐵路上面,派遣了最少20萬的大軍,幾乎每公里就有幾百人之多,這些人進行拉網式的警戒和搜索,最少說,在列車經過的時候,不會有人動手腳,也就保證了一定程度上面的安全。

事無鉅細,幾乎是後世的安保強度,保證了仁宗的順利出行,在三月的這一天,在經過了前期的準備之後的,車輛也經過了認真的養護,終於開始出行了。

裝甲列車,加入了許多的裝甲,所以總重量比起普通的列車,要重40%以上,再加上考慮到舒適度和安全,整個的速度會降低到80公里左右,這樣的速度之下,一天下來,大概是1500公里左右,加上中間停下來的時間,算是一天一夜的時間。

比起特快的速度,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可是還是可以接受的,最少說,對於仁宗來說,是比較高,比較快。

這不是仁宗第一次離開皇宮,仁宗雖然沒有大範圍的出行,巡遊,可是偶爾的情況之下的,還可以離開皇宮,到外面散散心,只要是在侍衛的保護之下,又不離開汴梁,一般而言是安全。

進入到汴梁之外,依稀記得,應該是在少年的時期,出過汴梁城,可是那時候,根本就沒有閒暇看壯美的風光,跟現在這樣,時速80公里的,在平原上快速的行進,看到龐大的平原,還有河流湖泊之類的,這絕對仁宗所沒有見過的景象。

在這麼一天多的旅程之中,仁宗根本就沒有停下來,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體機能下降了,可是在中醫的保養還有自身的鍛鍊之下,仁宗的身體還可以,最少說,斜躺着看外面的風光,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一日三餐,當然是由定海軍來提供,雖然說,裝甲列車上面空間較少,可是承擔仁宗和貴妃兩三個人的,還是可以的,定海軍的美食甲天下,現在已經形成了風格了,雖然說對北宋有些支援,可是他們等於另外一層,現在吃到正宗的,當然是讓仁宗吃的開心。

一天的時間,並不長,特別是進入到夜間,速度會降低到60公里,甚至以下,以保證休息的質量,而仁宗和貴妃得車廂,還進行了特別的處理,進行了兩次隔音和減震的,就算是外面聲音轟天,關閉房門之下,傳到內部的聲音,也可以降低到很低的程度,這些都極大限度上面加強了舒適度。

大概是在早晨8點鐘左右出發的,到了第二天中午,就已經抵達了瀋陽了。

仁宗的心情,略微的有些激動,雖然說,到達定海軍國境線的時候,是夜間,因爲睡覺的關係,仁宗並沒有起來觀看,可是到了清晨,用過了早餐之後,他看到了定海軍最爲精華的區域,一個跟北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北宋,也就是吸收了定海軍的一些東西,這纔對汴梁進行改造,不但更加的整齊乾淨,而且徹底的掌握在其中,沒有所謂地老鼠之類。

可是這個北宋只是學習定海軍,定海軍,卻是從最開始,就完善的佈置,城市規劃,產業佈局,還有發展的眼光,這些,或許前面的規劃和佈局,可以通過某些方法來學習的,可是之後的發展,那就沒辦法了,就沒有什麼發展,怎麼來發展。

如果說,外圍的城市,還算是普通,驚豔也有限的話,那麼進入到瀋陽城市帶,那就是另外的一個景象。

在整個瀋陽城市帶之中,有衆多的農田和牧場,可是更多的還是城市,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這裡已經成爲整個定海軍,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最爲龐大的工業帶,人口密集程度也是最高。

整個定海軍,一共有2.5億人,其中最少有40%的人口,生活在這麼一個城市帶之中,這個總人數就可能就是佔據世界上除了中國的之外,其他國家的大部分的人口了,人口優勢非常明顯。

同樣的,瀋陽,又是一個城市帶的精華,整個瀋陽,人口已經突破了6000萬,這麼龐大的人口,就算是瀋陽的城市範圍,放在21世紀也是龐大來說,但是整體的密度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仁宗明顯是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進入到瀋陽的範圍之中,就集中了精神,認真的來觀看,表情專注無比,而貴妃就在旁邊,她似乎瞭解仁宗心中想什麼的一樣,一直都沒有說話。

好久好久,從瀋陽的外圍,到內環,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在內監報告,距離瀋陽車展只有不到2公里的時候,仁宗終於站起來的,長嘆一聲,悠然的說道:“老了,是該退一步了!”

不遠處的瀋陽車站,爲了迎接仁宗一行,不但瀋陽車站的進行了管制,就連趙信,也親自的來到了車站,仁宗尚且罷了,貴妃來臨,他肯定要親自迎接了。

不斷電報把位置傳遞過來,趙信知道行程的位置,對於這個生理上面的父親,對於這個已經有17年沒有見過的父親,他沒有一絲的緊張,反倒是有些躍躍欲試,多年的等待,終於要等待出了結果,從仁宗出行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知道,中國的命運發生了變化,北宋和宋朝悲劇不會重演,而屬於亞洲,屬於中國的時代,終究來臨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