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確實是被震懾住了,看着龐大的工程目瞪口呆,這時候,這些技術人員,纔開始介紹整個水利工程的核心。
說實話,這個核心工程,在最初的時候,是他們這些人都沒有想到,最開始利用平西湖,最初的目的只是1億立方米,大概可以供給50萬畝水澆地就可以了,可是在地利和物資,還有其他的東西的支持下,變成了現在,幾乎快要達到3億立方米的龐大工程。
如此龐大的水量,當然不可能的全部使用出來,實際上,能夠使用70%左右的水量,已經不錯了,可是就算是70%的水量,加上黃河源源不斷的水量,足以支撐整個工程了。
在計劃之中,西平湖,確實是整個靈州的核心,以此爲基礎的12條幹渠,除了4條跟黃河聯通的,以輸水爲主,灌溉爲輔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灌溉渠道。
在整個佈局之中,以6裡左右,爲一個基本距離,靈活的佈置,遍佈在靈州最少4000平方公里的龐大土地上面,預計可以開墾出500萬畝以上的土地,是整個靈州幾個大型水利體系之中,最大的一個。
之所以選擇西平湖爲核心,除了本身適合挖掘大型湖泊這麼一個巨大的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地理優勢,那就是西平府就在這裡。
哪怕西夏對於靈州的開發,並沒有達到很高的程度,可是西平府的規模不算很小,歷史所形成的城市,都有他的根源,或者是靠近河邊,或者是交通方便,或者是管理適合。
在沒有新的優勢注入之後,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爲未來靈州的制所。
這是一個巨大的,無法改變的優勢,任何一個地方,制所都需要首先滿足。
如果換成西北的州郡的制所,這無所謂,整個西北纔多少人啊,根本沒有必要設立這麼一個龐大的水利工程。
可是未來的靈州不一樣,單純整個水利工程,造成的500萬畝水澆地,近千萬畝旱田,單純按照每人授田10畝的數字來說,單純靈州,就擁有120萬人以上的潛在人員。
如果再加上10萬到15萬左右駐軍,這是一個龐大的州郡,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這裡常駐的人口,也會超過30萬,15萬居民,還有大量的駐軍。
一個30萬人的城市,在整個北宋,還沒有多少城市在他之上的,汴梁算一個,大名府算是,其他的河南府和應天府,都很難超過。
一個城市的形成,需要衆多的方面,商業和糧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商業在西平府不成問題,只要有牲口在,就能夠吸引來不斷的商隊過來,如果再加上跟西夏那邊的交易,連牛馬都交易過來的,一些礦產,藥材,甚至是其他方面的東西,又有什麼不能交易的。
這些都會進一步的刺激靈州,只要有這一項交易作爲支撐,未來靈州的商貿會相當的發達,具備成爲的核心城市的一切要求。
人口,聚集起來容易,可是要想保持下來,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北宋的首都爲什麼在汴梁,之前基礎是一方面,可是沒有遷移到洛陽去,還是因爲運輸的關係。
從北宋之後,整個北方,屬於漢唐時代,良好土地早已經變得貧瘠無比,北方哪怕是農田跟南方差別不大,可是已經無法支撐北方龐大的人口,每年需要大量糧食從南方運過來。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截斷京杭大運河,北宋就會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以前的西北,不具備建設大城市的基礎,因爲糧食不夠,單純駐軍,都給中樞巨大的壓力,西北的居民們,基本上是自生自滅。
現在有了跟遼國的交易,大量的牲口,就擁有了建設的基礎,只要解決糧食問題。
靈州的農田水利建設,就是爲了解決糧食問題的,平原地帶,除了降水量少了點,其他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整個開發的重點,也就放在這裡。
未來,這裡會開墾出接近4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樣算下來,差不多就是600萬畝,按照一條一里長的溝渠,可以滿足1000多畝土地灌溉來算,僅僅在這個周邊的溝渠,就高達600裡。
實際上,西平府附近,密度遠比600裡更大,因爲乾渠的關係,再加上西平湖的蓄水量超過了之前預計,天然的環境加上更加出色的效率,總蓄水量增長了差不多2.5倍,在蓄滿的前提下,差不多能夠達到2.5億立方米,這種情況下,當然會好好利用了。
2.5億立方米的水,足以滿足幾十萬畝的水澆地,這些作爲靈州立足的根基,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面,在最適合的地方,還會規劃2萬畝水田。
這也是通過一步步的建設,發現就算是怎麼的使用,也無法把這些水使用完畢,同時近處,靠近平西湖的地方,在水渠和水足夠多的前提下,可以敞開一點的使用,那麼水澆地更上一層樓,那就是水田了。
水田,在南方有些普通,基本上每到一地,都會有不少的水田,可是高檔的,完全不考慮水的使用的水田,還不算特別的多,在北方更是稀有,除非是一些大河特別的區域,否則,根本就看不到水田。
整個中國的飲食結構之中,在千載之前,還是以粟爲主,這是旱田之中的產物,產量也不高,在小麥和水稻分別替代了了粟,成爲了中原文明的主要糧食之後,這兩種食物是有高下。
北方小麥爲主,南方以稻穀爲主,這是主流,可是在級別上面,在目前的主食之中,大米依然是最昂貴的糧食,沒有之一。
相比之小麥都要貴很多,按照汴梁的價格,大米的價格大概是700文,麪粉的價格還不超過400文,差了差不多一倍,更別說其他的雜糧了,而且在糧食之中,米也被定位爲比較高檔一點。
靈州的水田,會產生多大的效果不知道,這只是作爲水的靈活運用的結果,可是有了這個之後,會成爲一個很好的政績,甚至爲了鼓勵,這些米哪怕質量稍稍差一點,都會作爲貢米,送入到宮中。
北方大規模的種植大米,會對整個朝堂,產生多少促進性的作用,這一點,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憑着口腹之慾而決定貢品,只要不是差的吃不下,就必然會進宮。
這一點,韓琦非常清楚,這也是在得知,水有些用不完,可能會浪費一些之後,決定在合適的地方這麼做,沒想到,靈州這邊,是得天獨厚的,單純在平西湖的周邊,就可以規劃處最少2萬畝,最多差不多8萬畝的水田。
水田,在南方是被追捧的,原因就在於,上好的水田,一季可以獲得4石以上的收益,一年兩季高達7石,每畝水田每年的收益,最少在兩三貫以上,哪怕是收租,也是一個穩定的收入,超過萬畝,更是可以衣食無憂。
在北方,在靈州,不可能這樣,因爲氣候的關係,只能夠一年一熟,可是韓琦不知道,他居然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產品,一個在口味和各方面,甚至比起南方的稻米更好的一種大米。
北方的大米不會差,原因很簡單,生長期長。在後世中國,最著名的貢米,並不是原產自江南的香米什麼的,是生長於黑龍江的五常大米。
五常位於北緯45度左右的地方,在後世中國,最北端在52度左右,已經是接近邊境了,屬於絕對的高緯度地區。
常年平均氣溫只有兩三度,到了10月份之後,已經是大雪覆蓋,到大米收割的時候,更是整個土地都是厚厚的積雪,卻可以生長出更好的大米。
北方產出的米更好,地理環境還有米種的變遷是一個方面,可是生長期長,那是一個更大的原因。
植物,都是依靠着太陽光的照射,光合作用之下,逐步積累能量的,高緯度地區,雖然寒冷,日照時間卻長,新疆和中亞成爲棉花重要產地,就是因爲這個。
西北的環境,哪怕是河套平原,也不可能如同江南那樣,一年兩熟三熟,那麼一季就是最佳的選擇,從三四月份,春暖花開,一直到12月份大雪封山。
稻穀在生長期和沒有抽穗的時候,對於氣溫要求比較高,稍稍低溫,就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失,可是到了後期,逐步補充果實的時候,就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五常的大米,收割的季節在冬季11月低和12月初,超過七八個月的生長期,成爲了品質的關鍵。
當然了,北宋這個時代,來自江南的稻米,恐怕無法承受的這麼嚴苛的環境的,可能要通過變遷纔可以,甚至在最初的時候,沒有意識到稻米在下雪之後,依然可以生長,可能要在10月份左右,就收割大米,可是從四月到10月,也差不多有6個月,遠比的江南一年兩熟的生長期更長。
韓琦也沒打算,讓這裡的稻米真正像江南一樣高產,跟這個靈州工程一樣,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一個政績。雖然說,爲了某種目的,建設的工程,有些讓人鄙夷,但是能夠做,就是最好的,怕的就是完全沒有人去做,這一點,就算是仁宗知道,也是會獎勵。
這是韓琦的創舉,同時,也震驚了所有的官員,他們這才發現,韓琦的胃口之大,是他們所無法想象,一個幾十萬畝的水澆地尚且罷了,居然還異想天開的,在貧瘠的西北,開闢水田,種植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