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

在電子技術和材料大規模的運用之前,鋼鐵的產量,一直都是國力的象徵,一戰,二戰,國力的評價,基本上是通過鋼鐵而來,或許,戰爭的勝敗,會讓這個發生變化,可是隻要長期下去,鋼鐵纔是根本。

比如,二戰時期,兇猛絕倫的德國,日本,一個在歐洲馳騁兵峰,一個在亞洲肆虐,巔峰時期的兩者,鋼鐵產量都不少。

可是戰爭,不是依靠的巔峰產量,而是持續產值,是不停增加和恢復之中的平衡,跟美國相比,他們先天的劣勢巨大,當佔領收穫的紅利,漸漸的被吐出之後,就是衰落的時候。

對於一個穩定發達的國家來說,誰都知道,鋼鐵產量代表着國力,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建立鋼鐵廠,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是爲什麼不大規模的建設。

是否需要只是一個方面,國力本身才是根本,鋼鐵不單單是鋼鐵本身,哪怕堆積了200萬,500萬,甚至1000萬噸的產量,你就強大了,沒有整個國家體系的配合,這些只是鋼鐵而已。

德日兩國就是如此,在瘋狂掠奪之後,他們並沒有辦法,將收穫的產能給兼併,日本暫且不說,亞洲除了日本,沒有多少發達的國家,德國所處的歐洲可不一樣。

法國不用說了的,歐洲的陸地大國,就算是比利時,挪威,這些國家,他們的鋼鐵產量也不容小視。

如果,二戰的德國,能夠整合歐洲的鋼鐵產能,未嘗不能支撐下去,可惜戰爭所需要的國力,不單單是資源和機器。

趙信所要做的,就是如此,把現代化的體系,引入到深挖洞,廣積糧上面,增強自身,讓定海軍本身變成一個無懈可擊,龐大到無可附加的經濟體,到時候,以強絕的實力,無論幹什麼,都可以了。

鋼鐵,是定海軍最優勢的地方得,不但在整個經濟領域,比較的向鋼鐵傾斜,在研究方面,更是如此,不單單是牛大力這麼一個天才的研究者,還有撥款和人員上面的傾斜。

鋼鐵廠在興建之後,產能就在釋放,不過相對於大規模的擴建,興建一些鋼鐵高爐帶來的成塊的增長,日常調整之中的增長,是在放緩的。

這並不耽誤定海軍的鋼鐵領域,向深入,向規模化的拓展。

在沒有辦法在產量上面做提高了之後,畢竟鋼鐵廠的佔地面積有限,在二期建設北否決的前提下,只能夠由現有的來改進,而且這個改進的幅度有限。

來自後世的趙信,很清楚鋼鐵發展的軌跡,最初的高爐,是在小高爐的基礎上面,由牛大力研究,逐步的放大,形成的大型平爐,在這個時代,甚至是在幾百年之後,歐洲大規模鍊鋼的時候,都已經算是非常先進了。

可是跟轉爐比起來,還是相對有些不如,後世,平爐雖然沒有淘汰,卻被用在了鍊鐵,還有大規模的冶煉上面,只有超過500噸以上的大型冶煉,纔會用到平爐,而日常鍊鋼,多是用轉爐。

轉爐的效率,控制性,甚至是冶煉出來的產品的效果,都在平爐之上,成本也會大規模的減少。

趙信知道一些轉爐的情況,特別是氧氣在轉爐之中的應用,在定海軍尋找到了一些出色的鍊鋼催化劑的前提下,從平爐到轉爐的轉變,進行的非常之快,雖然現在也有些不足,卻面前夠可以做出轉爐。

實驗室之中,進行研究的轉爐,效率比起平爐來說,最少提升3倍以上,哪怕工業化的運作,降低效率,也最少可以提升2倍以上。

也就是說,只要對於定海軍的鋼鐵廠,進行一定量的改造,就可以從200萬噸,暴漲到400萬噸。

研究成果很不錯,也對定海軍大有益處,剛剛興建不足2年,就全面推翻,也不是個事啊,不說是不是浪費了,就說,鋼鐵廠肩負着整個北宋的鋼鐵生產,還有定海軍的大量需求,不能夠簡單的停工。

趙信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把投向轉爐的資金抽調出一些,雖然會繼續轉爐的研究,卻不作爲重點。

定海軍的實驗室,已經初具規模,卻也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一枝獨秀的鋼鐵研究,他的發動機是牛大力,指導方向的是趙信。

現在兩者都已經轉向,轉爐的研究雖然沒有停止,卻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面繼續完善,想要更進一步,卻是不可能。

鋼鐵,可不是產能,在21世紀,中國已經是鋼鐵大國了,鋼鐵總產量佔據世界的一半,也就是說,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要把產能加在一起,纔有中國這麼多,可是中國依然不能夠稱之爲鋼鐵強國,原因很簡單,中國能夠製造的,大部分都是低端的鋼鐵,真正頂尖的,鳳毛麟角。

哪怕是19世紀,20世紀的低端鋼鐵,在這個時代,也是神兵利器,通過簡單的碳鋼生產,生產出來的鋼材,性能已經超過了所謂的精鐵,這一點,整個世界,沒有國家能夠跟定海軍比肩的。

可是,爲了未來,爲了定海軍的繼續發展,趙信還是在這個方面投入,定海軍本就有這個優勢,再加上牛大力,這是珠聯璧合的結合。

材料,這個到了2戰後期才發展起來的體系,實際上,在之前,一直都在發展,只不過,沒有那麼嚴格而已。

二戰時期,各主要國家的火炮,各種參數並不一致,除了研究方向的不同之外,也展現出了材料的不同。

材料方面研究弱一點的,大炮的口徑會大一點,大炮的總重量也會更高,材料好一點的,各方面的綜合性能也比較強一點。

基本上,材料不夠了重量湊,勉強也可以,這也代表着,對於設計和使用,沒有達到極限,材料不過關的時候,是有替代品的。

可是到了二戰之後,伴隨着各種新技術和材料的應用,還有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機器和武器的出現,材料,就沒有了替代品,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如果沒有材料的支持,再怎麼精巧的設計,甚至放一個實物,放在你的面前,你也複製不出來,這就是材料的可怕之處。

現在的定海軍,還遠遠用不到這個材料,定海軍的各種設計,還稱不上的絕倫,也沒有必要到絕倫,可是不利用這個優勢,總是不好的。

其他的東西,定海軍只是憑藉着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依靠着穿越者在資訊時代獲得的知識,支撐的東西,畫圖,或者是支持,可是材料方面,卻是有天然的優勢。

卡牌系統每天可以完成的配方實驗,遠比在實驗室之中節約,哪怕是窮舉法發現的東西,或許大部分都是無用的,可是偶爾得到有用的,性能都非常出衆。

在這些材料之中,最多的,還是鋼鐵。

卡牌系統能夠憑空的出現材料,可是每天的數量是有限,金屬或許可以嘗試,有機物就算了吧,多一個氧,少一個氧,多一個氫,少一個,都會讓有機物的性能出現巨大的變化,更別說還有不同的基,這玩意,窮舉法不是不行,只不過比起無機物來說,太過於大海撈針了。

趙信曾經嘗試過幾天,可是幾天的全部成果,甚至連一個上的了眼的都沒有,或許以後,有功夫,可以嘗試,現在,還不如放在無機物上面。

相對於有機物,無機物相對比較容易一些,可是也不能隨便的亂來,特別是合金領域,那真的是變幻莫測,只有研究比較深入鋼鐵爲重點,畢竟,有些研究成果,可以進行初步的篩選,提高成功率。

在卡牌系統每天的總量之中,倒有一大半是給了鋼鐵類合金,其他則是銅,鋁等金屬。

就算如此,真正能夠得到的配方也有限,有時候,只是某一方面的性能出色,交給牛大力,進行一些測算和研究,算是爲鐵合金的材料,積累一些經驗。

數量多了,總是有些收穫的,更別說趙信還想着後世知道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秘方,進行一定的研究,比如說,調節碳元素的比例,再比如說,利用一些金屬的添加劑。

在二戰之後的很長時間,沒有利用到的稀土元素,也被趙信添加到其中,或許大部分都是無用的,少部分有用的,效果非常的出色。

這些配方,幾乎都交給牛大力,完成實驗室生產。

在定海軍,趙信到來最大的變化,不是前瞻性,而是一個科學的研究過程,這一點,在碩士博士,一路走來,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是自己親自做過的東西,是幾乎銘刻到了骨子裡面的,這些東西,對於科學的實驗來說,非常有用。

從配方,到實驗室小批量生產,到研究整體的性能,如何提升金屬的強度和應力釋放,再到量產,乃至到最後的實驗室定型。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牛大力收穫了很多,對於鐵合金的研究逐步的深入,特別是一些材料,逐步把實驗室的產品給量產化。

鋼鐵,只是一個基礎,所有含碳的鐵,性能得到提升的,都可以稱之爲鋼鐵,不同的含碳量,並且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的量,造成的整體性能的改變,纔算是鋼鐵的性能的提升。

就鋼鐵的標號來說,定海軍在過去的1年之中,從5.5走到了5.9,看起來只有0.4的提升,可是在鋼鐵領域,卻是成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差別。

超過了5之後,硬度指標的每一個小數點之後的提升,都代表着性能指標的巨大飛躍,特別是在大規模使用的鋼鐵之中,他對於壓力,對於承受力,還有其他方面的東西,都有較大的提升,而因此帶來的成本提升,並不高。

在牛大力的帶領下,鋼鐵逐漸的發展,不但是超過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甚至開始向着二戰後期進展,特別是趙信知道,鋼鐵的總標號的提升之後,才意識到,他似乎在鋼鐵上面的,過於偏向了,在到了定海軍之後,所取得的材料上面的成果之中,幾乎7成以上來源於鋼鐵合金。

鋼鐵是一種重要的原材料,就算到了21世紀,鋼鐵也是國民經濟的脊樑,可是鋼鐵並不代表全部。

牛大力這麼一個天才型人才的發現,促進了鋼鐵的進展,可是鋼鐵進展的太快了,已經遠遠超過了目前定海軍所需要的水準。

如果說使用精鐵武器的話,定海軍使用5.5,甚至5標號的鋼鐵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上升到5.9,甚至因爲牛大力的研究,在趙信給出的配方上面推陳出新,抗高溫,抗腐蝕,高硬度的鋼鐵,也弄出來了。

這玩意要麼用在飛機的發動機上面,要麼用在輪船的外殼上面,可以說,在鋼鐵上面的成績,已經接近二戰時期,部分還有所超越。

連蒸汽機都沒有弄出來,內燃機更是遙遙無期的,在鋼鐵合金這一條道路上不斷的深入,顯然並不是一個好事情,因爲完全沒有用。

當指標只要求5的時候,5.5都溢出了,更別說5.9。

趙信發現了問題,目前定海軍就處於非常尷尬的狀態之中,就材料學來說,鋼鐵合金已經超出太多太多了,如果現在,趙信具現出大型內燃機的話,那麼輪船也未必不能弄出來。

太超前了不好,也有些浪費資源,現在定海軍對於材料的需求也是比較大,其他的合金,比如說鋁合金,鈦合金,還有有機物,這些技術還是一片白紙。

雖然說,現在定海軍,還不需要這些東西,可是未雨綢繆,還是做一些準備的好,畢竟鋼鐵合金已經太過深入了,哪怕有卡牌系統的具現,哪怕有牛大力的天才,都不可能短時間取得很大的成果。

反倒是一片白紙的其他材料,有可能獲得一些突破,可惜,人才一直都是一個打的問題。

牛大力一個天才,解決了不少的問題,可是趙信需要的,不是一個牛大力,而是千千萬萬的牛大力,特別是在各自材料領域天才牛大力。

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九十章 箭呢?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