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

涿州,韓琦臨時住所,已經入夜睡下的韓琦,被急報給驚醒的,拿到了報告之後,就算是穩重如他,也忍不住跳了起來,折津府被拿下了。

說實話,從立下了這個項目開始,韓琦的信心還是有的,禁軍得到了長足的增長的,還有丁海軍的幫助,一下子在遼國的後方搗亂起來,很大程度上面,給戰爭帶來了不少的好處。

可是這是折津府啊,向前幾百年,那也是北方的重鎮,大名府跟折津府比起來,不知道要差了多少,這麼一個不會比大名府的城牆弱多少的城市,到底能不能攻下。

時間是最關鍵的問題,越是早的,獲得的收益就越大,他們能夠從容的佈置,恢復城防,並且把佔據的領土給消化下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被遼國反應過來,進行干涉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不管如何,折津府總算是拿下了,效率上面,在計劃之中,這就非常好,他接下來,應該再一次的移動了。

韓琦是整個北伐的核心之一,他所在的位置,也是北伐軍的中心,從保州到三關,從三關到涿州,再到現在的折津府,這代表着龐大的軍隊,開始向北而去。

佔領一座人口衆多的戰略的城市,所需要東西是龐大的,未來的建設,還有賑濟,這些都需要巨大的物資。

一部分在三關和北宋境內的物資的,已經開始向着折津府移動,從三關到折津府,300裡不到的距離,哪怕是傳統的運輸,也需要時間。

更別說,在山東那邊,丁海軍還準備了不少物資,只要船到位,隨時都可以把這些物資給運送過來。

此時定海軍的船隊呢?

薛玉離開了,可是之前他的保證,還是要兌現的,龐大的船隊,正在渤海靠近遼東半島的附近巡航,等待着跟種諤約定的時間。

藉助着女真人,種諤成功的從遼軍的追擊之中逃走,一路上,沒有遇到什麼意外,順利的從白山黑水,迴歸到了遼東半島。

雖然,之前大軍圍困遼東半島,可是伴隨着絕大多數的軍隊,跟隨着遼興宗,追擊種諤,剩在遼東半島的軍隊不算多,也就是兩三萬的樣子。

如果在戰前,或許種諤還有個想法,跟這些軍隊過過手,可是現在,連續逃竄了30多天,不但是糧食什麼得用的差不多了,連精神也差了不知道多少,這個時候,跟對方打,或許依靠着裝備和戰鬥力,還能夠取勝,可是付出的代價肯定會很大。

種諤很清楚,他的任務,就是牽制住遼國的主力,現在主力已經被牽制到了白山的附近,並且正在跟女真人大打出手,等閒過不來的。

來到遼東半島,最終極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這個時候,再多殺三五千,甚至一萬的遼軍,沒有任何的意義。

直接藉助偵查和地圖,繞過了遼軍巡邏的區域,甚至連痕跡都沒有遮擋,就這麼的衝過去了。

遼東半島並不大,也就是三萬多的樣子,要穿過,也就是幾百裡,這個速度,對於快馬加鞭的人來說,一兩天的距離。

終於,抵達海邊附近,找個地方休息之後,種諤選擇了跟船隊聯繫。

一個巨大的禮花,在夜晚被安放在了海邊,這是之前約定的3個地方,最北邊的一個。

種諤沒有試驗過,但是這個禮花,非常的巨大和醒目,可以在天空,存在超過數百息的時間,同樣的,在夜間,如此明亮的禮花,足以讓數十里,甚至更遠的地方看到。

當禮花點燃,通過火藥的推動力,上升到了數百米的高度之後,禮花終於炸開,龐大的梨花,幾乎籠罩了周圍幾裡,巨大的花團充滿了想象力。

在距離禮花釋放點30多裡的地方,早已經在附近巡邏的海船,第一時間發現了信號,同樣的,不止一艘船發現了,夜間的禮花本就明亮,再加上望遠鏡的作用,最少是4艘船發現了。

種諤在放完了禮花之後,第一時間選擇離開,這裡肯定不是登船的地方,這麼大動靜,周圍不但有宋軍,還有遼軍,於情於理的,都應該過來看看。

實際上,遼軍的動作,不是一般的慢,他們是在一兩天之後抵達的,雖然看到了剩餘的禮花殘骸,還有大量騎兵的痕跡,可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想要抓得人,早已經上船了。

龐大的船隊,在約定的另外一個地點,接到了種諤,種諤轉戰東北,可以說相當的疲憊,其他人也差不多,不但攜帶的乾糧都吃掉了,連緊急狀態下,需要保持的食物也吃掉了的,馬也相當的危險。

這就是在冷兵器時代,少有大範圍穿插的根本原因,誰都知道,這樣的穿插,攻擊側翼,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的,甚至可以一局決勝,可是太危險了,又沒有方便的通訊手段,很容易被敵人的優勢兵力分割包圍。

上船了之後,大海船迅速的離開了岸邊,在進入到深海的時候,種諤知道安全了,一個還不到20歲的小將,攜帶三四千人,轉戰遼國內部,雖然表現出來,種諤一直都是堅毅的,實際上,他的心理壓力特別大。

在後期,在遼國的追趕,女真的介入之下的,任何一個疏忽,任何一個意外,就是三千多人,玉石皆焚,這個結果是種諤不願意看到的,現在,終於上船了,安全了。

大海船,就算是在北宋,龐大的海船本身就擁有着強大力量,沒有什麼能夠應付他的東西,更別說,對海洋一無所知的遼國。

種諤的上船,代表着遼東甚至是東北的計劃得到了完美的執行,付出的代價,連千人都不到,這是絕對可以接受的,而他們把種諤送回到北宋休整之後,還需要前往渤海灣,拿下的折津府,急需要各種的物資。

幾條線,有條不紊的前行,而此時的遼國東京,好容易,通過繞行,在大山之中跋涉了的一二十天的幾個信使,終於通過駐軍,獲得了馬匹,並且知道了遼興宗沒有在中京,而是去了東京的,這才匆匆趕來的。

此時,遼興宗已經向前壓上了,跟女真人的戰鬥,不但屠殺了一系列的部落,也打出了真火,鐵林軍都動用了,彼此之間,有所損傷,當然是遼國的損失的少。

女真哪怕再怎麼的有潛力,他也只是一個邊境的遊牧民族,惡劣的環境,還有白山海水,早就了他們強大的體魄,可是在使用工具和加工工具上面,跟遼國有很大的距離。

信使的任務,就是報訊,只要訊息傳遞出去就可以了,遼國南京的折津府被攻擊,被超過10萬的宋軍團團圍住,這可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事情。

一直以來,都是遼國欺壓的對象,沒錢了,就找北宋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個遼國人的心中,可是現在,這個小綿羊,居然變臉了,他們居然敢不宣而戰,直接對遼國出手,這個不能忍。

可惜,再怎麼的不能忍,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整個遼國,本身軍隊和人口都大規模的損失,一個元昊,直接間接,最少讓遼國損失了30萬以上的軍隊。

現在,剩下的機動兵力,幾乎都被遼興宗帶走,哪怕東京留守,有能力調動軍隊,他能夠調動的,也只有目前東京的這些。

怎麼辦?連南京都被攻擊了,他們會不會拿下南京之後,繼續向北,攻擊東京。

雖然說,這種可能性,很低很低,可是東京的責任重大,萬一失落了呢?

緊急的調動,勉強的抽出了2萬軍隊,想想之後,又從守軍之中調動了1萬,湊成了3萬,這樣下來,東京的防守,肯定會薄弱的,可是他可以從新徵兵和訓練之中補充,只要訓練個一段時間,就能夠在守城之中派上用場,最起碼,不用怕兵力不足。

3萬騎兵,幾乎用最短的時間集結,然後馳援南京,而於此同時,東京留守也快馬加鞭的通知遼興宗。

遼國是北宋的夢魔,可是換而言之,北宋對於遼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麼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那是大事,更別說還有折津府這麼一攤子。

消息是知道了,可是要報到遼興宗的耳朵裡面,還是需要時間,甚至3萬軍隊,從東京到南京都需要時間,東京留守能夠期待的,也就是折津府能夠多守幾天。

實際上,在他得到消息的時候,折津府已經陷落好長時間了,一個堪比於大名府的城市,用了15天多一點的時間唄拿下來的,這換做任何人,都不相信的,損失的人手還極少。

狄青的部隊,在拿下了折津府之後,就迅速穩定局勢,等待着韓琦的到來,同時,因爲包括折津府在內的,幽雲十六州的12個州,幾乎被拿下,這一片土地也成爲了一個整體,雖然說,還不太穩定,可是30多萬大軍駐紮,任何不穩定,也會穩定下來。

狄青除了飛騎飛報韓琦之外,也對山海關進行聯繫的,在折津府被攻佔之後,或許,在一些城鎮之中,還有一些遼國的官員和士兵,可是這些人註定翻不起什麼大浪,只要韓琦的後續大軍前來,基本上都是被鎮壓的。

在折津府被攻佔之後,整個重心就從折津府轉向了山海關,哪怕是經過了封鎖,可是遼國不可能永遠都得不到消息的,一旦得到消息,最大的壓力是在山海關這裡,因爲遼國的軍隊,目前都集中在東北,從東北入關,這裡是畢竟之地,也是最近的。

山海關,這個在明朝,成爲北京之外,最大的一個關卡,在整個明朝歷史上,跟軍事有關大部分事件,都會把山海關納入其中,現在,還是一個普通區域,也就是北宋修建了四個棱堡,這才讓山海關的防禦強大了起來。

本以爲,深入敵後,要經歷一系列的危險的,甚至要浴血作戰。

棱堡是很強大,可是在建設棱堡的時候,卻很薄弱,沒有封頂的棱堡,也就是一個普通的營壘而已,甚至還不如。

如果在建設的過程之中,被遼軍發現,然後集中兵力過來,這1000多人,肯定是涼涼了。

很幸運,或許說,遼國對於底下的控制真的是很差,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的那種感覺,之前元昊就是活躍了半年,造就了無限殺戮,才被遼國發現,他們也是如此,40多天的時間,雖然一直提心吊膽的,可是當4個棱堡建成了之後,連一個毛影子都沒有。

如果說,棱堡沒有建成,宋軍是擔心,生怕戰爭到來,可是當棱堡建成,山海關這邊,有了4座強大的棱堡,並且擁有了差不多2000的專業禁軍的時候,他們更加希望戰爭到來。

誰也不希望,在一場戰爭之中,就在後方看笑話,都想要獲取戰功,而棱堡的防護,給了他們最大支持,只要有遼軍前來,就可以獲得戰功。

人沒有等到,遼軍也是一樣,卻等到了折津府被攻下來的消息,這是好事,折津府如果沒有下來,又被遼軍前來,他們等於說是背腹受敵,雖然棱堡很強大,不怕被圍攻,兩個方向畢竟麻煩。

現在,折津府被攻佔,一旦宋軍掃蕩了周圍,他們不但可以獲得一個後方的支持,也可以只用應對一個方向就可以了,最關鍵的是,戰爭可能就要到來。

遼國肯定會得到消息,他們只是封鎖了一個路口,又不是封鎖所有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山林,鑽進去幾個,他們又怎麼防的過來。

北宋的目的,並不是劫掠,撈好處,而是佔領,那麼拖到一定時間,遼軍肯定會過來攻擊,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山海關。

這個消息,不但沒有讓守軍害怕,反而興奮了起來,之前孤身深入敵後,他們都可以平靜的做出來,現在,有了背後的強大支撐,當然是更有信心了,棱堡的強大,絕對是他們強大的支撐,就讓遼國人見識見識棱堡活力全開的威力吧。

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