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

朝鮮和日本,他們的人口都相當的龐大,而且在整個社會之中的主流文化,也是學習中國,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在他們之中非常流行。

在主流的皇族和官員之中,幾乎絕大多數都在學中文,一些甚至可以流利的講述中文,這就避免了同化和學習語言的時間。

只不過,打仗的話,就需要動用軍隊,無論是朝鮮,還是日本的,他們國土面積不算很大,卻相對環境比較惡劣,這也是他們能夠保留下來的根本。

定海軍擁有着強大的海上運輸能力,運送大量的部隊上島,這沒有任何的問題,關鍵是了持續不斷的作用,這就需要細細的思量。

如果要劫掠人口,一方面,去的人必須要多,在怎麼說,日本和朝鮮也是不小的地方,要真正把他們佔領,每一個國家沒有個五十萬,是不可能。

現在,定海軍攤子鋪的夠大了,無論是在東北,還是在未來的朝鮮和日本,都需要人,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

目前,定海軍只能夠慢慢來,一方面,加快東北的建設,把東北的城市基礎給奠定下來,在內蒙,也建立一定的城市,保證未來人口注入了之後,有一個容納的地方。

另一方面,會在日本和朝鮮登陸,首先選擇他們人口最多的城市,給他們來一下子,能夠掠奪多少,掠奪多少,之後,就只能夠慢慢來了。

趙信也是沒有辦法,人口,從定海軍成立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似乎定海軍發展這麼長的時間以來,從來都沒有感受過人口足夠過。

或許,這也是定海軍發展太快的緣故,從定海軍發展到現在,纔不過是走過了四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太短了。

掠奪,只能夠得到基本的勞動力,要想讓他們認可,並且融入到定海軍的社會之中,沒有個相當長的時間,別想,民族的一些東西,不是那麼容易消融的,除非趙信舉起屠刀。

清楚人口對未來的好處,趙信不會輕易舉起屠刀,能夠感化就感化,不能的話,拿過來當奴隸,哪怕不認可,也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

在衆多增加人口的方法之中,最簡單,也是目前定海軍獲得人口最穩妥的途徑,實際上,還是生孩子。

別小看了這一點,世界發展了這麼久,原始社會到現在,從全球幾百萬,甚至是一兩千萬人口,到現在,超過億人口,來源就是生育。

只要不經歷戰亂,只要有足夠的糧食,自然的生長率,在是人口增長的根本。

定海軍之前在北宋獲得人口,是爲了定海軍本身人口增長,也是爲了獲得足夠的種羣數量,只有種羣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增長起來,就容易了。

封建社會,甚至更早的文明,人們沒有考慮過自然增長率的問題的,甚至連大規模的人口普查和田畝普查,都會寂寞深,原因很簡單,這牽扯到了利益,極大的利益。

人口是生產資源,大地主們,大貴族們,他們要想獲得巨大的財富,要想完成積累,沒有人口是不行。

國家往往是以人口爲基礎收稅的,最初只是一些交不上的人,變成了隱戶,後來,大貴族們,大地主們,發現了其中的漏洞,開始藏匿人口,大量奴役和使用,這是他們的根基。

土地也是一樣,就算是在讀書人和官吏們可以免稅的時代,隱匿田產,也是比比皆是的。

爲什麼這樣,原因很簡單,利益,人可以創造價值,土地可以不斷的產生利益,這纔是關鍵。

很多的改革,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博弈,把人釋放出來,把土地釋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王朝的問題。可是那種解決,只是治標不治本的。

三國演義的卷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是根據中國的歷史而來的,這中間,或許有一些巧合,但是也有一些必然。

比如說,中國的人口,一直在一兩千萬,到近億之間晃盪,這中間,前期唐朝以前是5000萬,到了宋朝接近並超過一億,在到明清的兩三億。

這中間,說白了,是土地產出的增加,之前一直都是比較平穩的,從漢到唐,再到宋朝,土地的增加,耕種技術的增加,緩慢的上升。

達到頂點,或者說,不到頂點,因爲土地兼併,讓普通的百姓拿不到土地,沒有一個應對風險的能力的時候,幾乎很自然的,就產生了動亂,藉助着災害,或者是外因,推翻一個王朝。

王朝末世,幾乎是最爲悽慘的,戰爭永遠只有破壞而沒有建設,在多年戰亂,把人殺的差不多了,大亂之後的大治,說的也是如此。

明清的提升,不是耕種技術,而是紅薯,土豆這樣,高產的南美作物,進入到中國,然後被大規模的普及,在中國的農耕技術之下,最終種植下去,獲得了超量的產出。

跟普通稻米和小麥,能夠達到500斤已經是極限了,而土豆和紅薯,輕鬆就可以超過2000斤,後世甚至有上萬斤的存在。

或許,土豆和紅薯,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是主流意義上面的,適合民衆們吃的東西,可是在饑荒或者是災難面前,誰還會去管好不吃,能夠填飽肚子就行了。

趙信發展航海,甚至積極的繪製海圖,爲的就是南美的三大作物,土豆,紅薯和玉米,前兩者,那是糧食的基本,後者,是最爲完美,最適合的植物,玉米或許未必好吃,可是玉米渾身是寶,哪怕不是玉米本身,他的植株也可以作爲飼料,添加給牲口吃,一定程度上面,增加牲口的產出。

封建王朝意識到了土地兼併,也感覺到了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卻沒有辦法,封建王朝總不能來一個計劃生育吧,在和平到來,民衆們生活條件提升之後,人口自然增長率自然而然的提升,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積重難返了,只有等待了王朝的動盪,殺掉一批人再說。

這也是天下大勢的根源,所謂的合久必分,就是因爲和平的降臨,人口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土地和糧食已經無法養活的時候,必然會引發動盪。

既得利益者和大地主們的土地兼併,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的誕生的,本身還可以勉強維持的土地,在大量的土地被貴族和大地主們拿去,甚至某些並沒有種植糧食,而是那些價值更高的經濟作物的時候,就更大意義上面的減少了糧食的生產,進一步加劇這種情況的產生。

北宋承平接近百年,如果加上之前後周,人口從成立就不少的,這也是這些年逐步動盪的根源,稍稍有風吹草動,或者是小的災難,都會引發動盪,土地兼併,買兒賣女的,最終到達極限,引動農民起義,推翻或者削弱王國。

趙信到現在爲止,還沒有辦法派遣人員前往美洲,沒有辦法獲得美洲那邊的高產作物,可是就目前的前提下,使用化肥和更加出色的農業種植技術,一樣可以提升糧食產量。

這一點,從目前北宋的糧食增加速度就可以看到,不說新增的西北和幽雲的土地,就說北宋本土,只要平均畝產提升一石,就可以讓糧食產量上升很多,加上定海軍龐大的海洋捕撈能力,糧食的問題是不存在的。

定海軍從一開始,就保障人口的同時,保障了糧食生產,因爲趙信非常清楚,只有足夠的糧食的前提下,纔可以進行人口擴張,否則的話,北宋的承載糧食到達極限,就算定海軍再怎麼的厲害,也變不出糧食來,到時候怎麼辦,一日三餐都吃魚,還是乾脆餓死。

定海軍自己不產糧食,所有的糧食都需要外購,未來,當幾個島嶼上面,滿當當的擠滿了各種的人口的前提下,糧食成爲了重中之重。

定海軍要求,每個海商,包括定海軍自己,到東南亞,或者其他的地方交易的時候,必須要保證相當數量的糧食運回來。

正是這樣的不計成本,才讓定海軍,在剛剛開啓航運之後,就獲得了大量的糧食。

糧食礦產這樣的低價值的東西,只有船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普通的商品無法裝滿它的前提下,纔會出現在運輸序列之中。

在此之前,海商們運過來的東西,更多的是高價值,或者說比較稀缺的東西。

不遠萬里,前往中國,並且需要在中國住上小半年的時間,爲的可不是糧食能夠提升一兩倍的收益,他們運送的都是寶石,奢侈品,這些東西,在北宋纔有市場。

大量糧食從周邊收購過來,這些構築了定海軍糧食安全的基礎,然後,就是養殖和捕魚。

集約化,更先進的養殖技術,可以讓肉類更廉價的獲得,再加上捕鯨和在北海道浴場的捕撈的,一定程度上面,定海軍就算是少了的從北宋運送過來,還有從別的國家運送過來的糧食,也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不至於被餓死。

從北宋移民,趙信就注意到生產力的提升問題,就算是最初的時候,也加大機械的普及力度,讓耕地對人的需求量降低,這樣纔開啓移民,這也是北宋失去了3000多萬的人口,卻一點都沒有糧食危機的根本原因,大量機械和牲畜,取代了人的作用,一些土地不但沒有荒廢,反而變得更好,開墾的更多。

在短時間,糧食沒有任何問題的前提下,定海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開始鼓勵生育。

生育是可以鼓勵的,只不過之前不用人去鼓勵,只要有飯吃,只要有能力生育,又幾個人不願意去生呢?傳宗接代,本身就是中國人最大的樂趣,甚至被提升到祖宗的高度的。

可是自然的生育,帶有着無序性和不確定性,一定程度引導,並且進行獎勵,就可以推動生育的進展,這個進展可以是幾倍,甚至更大程度上面的,對於增加定海軍的人口,有巨大的意義。

對定海軍而言,錢根本就不是問題,拿出一些稀缺的資源,或者是貨幣,用於獎勵多生育的,這一點不矛盾,同樣進行某些方面的傾斜,比如說在宣傳和工業的領域,進行傾斜,宣傳生育對於定海軍的好處,減少一些女工的存在,提升生小孩的家庭之中,另外一半的福利待遇和工資水平。

目前定海軍的策略,首先是待遇,一個小孩是普通待遇,2個待遇提升1%,3個3%,5個7%,6個以上,包括6個,就是10%。

別小看10%的這個數據,按照定海軍的工資標準,現在平均的月薪可以達到120到140之間,提升10%,就代表着增加了12-14之間,這個數據不算低了,幾乎代表了四五個人的一個月的伙食。

更別說,對於生育小孩的婦女,在檢查醫療的絕大部分花費,都是可以報銷的,如果再加上孩子們的學習的獎勵,等於多說,生一個小孩,不但不會拖累家庭條件,反而增長了一些。

同樣的,對於男性一方,也有產假,休假之類的,保證在孕婦懷孕的期間,有足夠的人員進行照顧。

除了實質上的這些獎勵之外,對於能夠生養的孕婦,也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和宣傳,獎金和表揚,幾乎讓每一個女人都認識到,多生小孩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是一個爲定海軍添磚加瓦的事情。

這樣的連環方法,最終極大的促進了定海軍生育率的提升,在北宋獲得人口被降低,目前每年從北宋獲得的人口,不足40萬的前提下,定海軍的自然增長率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在趙信的手中,就有一份慶曆8年,定海軍自然人口的增長率,扣掉了外來性的輸入這些,新增的新生兒數量,達到了可怕280萬,扣除幾乎可以微不足道的死亡的,定海軍自然增長率非常的可怕,在人口移民達到一定高度之後,這個成爲的定海軍人口增長的基礎,無數的孩子,從這兩年開始出現,他們代表着定海軍的未來。

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臉襲來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十二章 蠻橫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