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

對於佔據了遼國,最大的好處,是土地,土地代表着什麼的,對於農耕民族而言,土地就代表着耕地,代表着財富,可是對於定海軍這樣,已經進入到工業化的勢力來說,土地就代表着資源。

這句話一點都沒有,越大的國土,就代表着越多的資源,雖然整個地球,資源分佈的並不均衡,甚至絕大部分的資源,主要指的是位於地層表面,甚至最多不超過3000米的深度,在往深處,往往就是探測資源了。

要知道,3公里,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只是一個非常薄的一層,連表皮都算不上,地殼的厚度都有33千米,這隻有地殼厚度的十分之一,可是就是這個,都是難以突破的。

到了21世紀,整個世界各國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了的,可是對於地球的研究的,只是非常膚淺的,甚至當蘑菇彈,這個可怕的武器誕生了之後,號稱是整個地球的蘑菇彈儲量,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

別鬧了,對於地球這麼一個半徑6000多公里的固態星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別說是各個國家的儲量,就算是加上幾十倍,上百倍都不可能。

那個毀滅,主要是針對地表的,蘑菇彈形成全球核冬天效應,可以讓地球重新進入到冰河時代,最終讓人類和絕大部分的動植物滅絕。

這樣的當量,對於地球來說,連瘙癢都算不上,要徹底毀滅地球還早的很呢。

以這個時代的探測手段,哪怕是經過了定海軍的拔苗助長,讓定海軍比較普及了現代的技術,可是能夠利用的資源還是很淺,在一些特別的地方,比如說大規模的富集露天礦山,可是深入到地下兩三公里的,一些特別的地方,可能更深,不過就大面積而言,能夠平均500米以上算不錯了的。

可是龐大的遼國,依然會給定海軍帶來龐大的資源,因爲這些地方,並不是文明發達的地區,所以鐵礦相對比較多一點,其他的有色金屬等礦藏也不少。

定海軍現在的工業化程度,對於資源的需求,主要是鋼鐵和木材,前者可以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後者,一方面是遠洋船隻需要大量的木材,另外一方面,也是日常生活之中。

北方,大片的森林,在進行有步驟和保護性的開發之後,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以海參崴爲中心,面對着整個北方的森林資源,這個就算不補充,也有自然的恢復能力,只要有步驟的開發就可以了。

而位於瀋陽附近的撫順,無論是煤,還是鐵,資源都異常的豐富,足以支撐起一個龐大工業基地,然後就是包頭和後世蒙古境內,包頭的鐵,蒙古境內的煤鐵,還有金銅礦。

整個亞洲,特別是東亞的位置,煤鐵還可以,因爲北方的儲量很多,而中國也是整個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缺乏這些東西,可是偏偏,銅很缺乏。

在冶鐵工藝,進入到了一個層次之後,對於銅的依賴大大的減少了,可以說,就性能指標來說,出色的各種鋼鐵合金,可以取代大部分的銅的作用。

可是如果定海軍要發展電力的話,那麼銅是永遠都無法繞過的,後世雖然大規模的使用鋁線,可是在電力上面,銅線的性能要高於鋁線,同樣的,一些高規格的電力設備之中,銅同樣是無法取代。

鋁在整個地球上面的含量,確實比銅多,而且多的多,可是在沒有電解法之前,鋁還是一個相當昂貴的金屬,甚至曾經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最昂貴的一套餐具是鋁製的,這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卻是歷史上面記載的真事。

就算是擁有卡牌系統的趙信,都不可能在電力沒有大規模普及的前提下,大量的製造出鋁,那麼說,就算是爲了技術儲備,銅也是必須要準備的東西。

看起來,定海軍的發展非常的快速,可是實際上,除了鋼鐵和木材,真正大規模使用原料並不算很多,石灰石和黏土或許算一個,但是在整個亞洲的北部,有廣泛的存在,不必專門爲他們開闢礦場。

同樣的,化學領域,暫時還是在三酸二鹼,石油裂解和研究,已經開始進行了,可是這些實驗都是小規模的,原因很簡單,沒有一個穩定來源。

在中國歷史上的幾個淺層油田,有些開採的歷史可以贅述到千年之前,被定海軍投入開始開採,只不過產量有限,液體通過北宋運輸也相當的麻煩。

東北的大慶油田,這是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的油田,可以甩掉貧油國的帽子,中國有相當一段時間,都是依靠出口石油換取外匯,支撐本國的經濟發展,可是這個油田埋藏的太深了。

1300米以上的深度,甚至更深,這個油田,哪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都不具備開採的條件,當時因爲地質結構的問題,日本也感覺到附近有油田,可惜開採了許多,都沒有找到,如果當時,真的在東北找到油田的話,整個二戰的中國戰場,甚至是亞洲戰場,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那麼對於中國,將會是更大的災難。

日本可以在近在咫尺的中國,獲得石油資源資源的話,就不必衝向南洋,冒險挑戰美國,雖然說,爲了太平洋,美日之間的矛盾不可調解,可是有了東北的石油資源,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緩解,到時候,更強大的日本出現在太平洋上,或許美國依然可以勝利,可是付出的代價,耗費的時間,那都是不言而論。

這個時代的北宋,當然也不可能擁有這樣的採掘技術,雖然說,定海軍的鋼鐵質量,已經達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先進水平,從這個意義上面,製作出可以開挖1500米左右鑽井杆,這是可能的。

可是一個石油開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鑽井杆,這包括了採掘機,採油機在內的一系列的技術,這些東西,在動力設施獲得突破之前,基本上不可能,現有世界上面的油田,恐怕只有一些儲量非常巨大的自流井纔可以開採,這個時代,東北的大慶,幾乎很少有符合這個條件的自流井。

佔據了整個遼國龐大的地盤之後,現有獲得最多的資源,就是煤和鐵,這些東西,以整個定海軍的技術實力,可以直接拿出來就用,可是其他的資源,恐怕就是遠景了。

從蒸汽機開始的工業革命,如同一個迅猛的火車,快速而猛烈,從誕生了蒸汽機開始,工業革命造成的科學技術的提升,200年的時間之中,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甚至是萬年,而趙信在定海軍開啓了這個,速度會更快。

從一無所有到初步奠定基礎,並且加快的發展,定海軍才過了多少年,就有了如此猛烈的發展,未來當定海軍的教育培訓生根發芽,徹底綻放的時候,這個時代的又會有多大的速度。

歐洲的快速發展,那是工業革命之後,可是戰亂和人口基數的影響,有些年代還走了倒車,可是在北宋,在整個亞洲甚至是世界,這裡幾乎是中國一家獨大的,這會有多快的。

資源是必須的,是工業發展的必要資糧,可是這一次的佔據遼國,最直觀的收益,恐怕就要算人口了。

定海軍缺人口麼,如果從現在定海軍的總人口,差不多3700多萬,而且每年還在以兩三百萬的速度在自然增長,應該是不缺人口了。

可是趙信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平靜的,穩固的發展,跨越式的發展,纔是定海軍要做的,那麼對於人口的需求,那是永無止境。

遼國的人口多麼,不多,那是相對於北宋和定海軍而言的,可是總量超過400萬的人口,還是非常多的。

在清理了一些不太穩定的家族之後,剩下的,開始了一個大換血,本身,經過了連翻的削弱,遼國的人口,已經降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程度之上,可是,也總算還有400萬左右,這中間,還有一百多萬,都是遼國從底下的部落之中,緊急抽調過來的。

遼國絕對控制的領土,其實並不大,也就是集中在三大京周圍的不算太大的範圍之內,可是間接控制的地盤,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遼國怎麼說,是事實上的遊牧民族的共主,控制着整個北方的遊牧民族,或許在更遙遠的地方,或者強大一點的,可以不理遼國,可是一些弱的,必須要受到遼國的控制。

遼國因爲北宋和元昊的關係,大規模的失血,在失血之後,肯定要補充,雖然說,定海軍切斷了北方的道路,可是從西方,從一些信息的傳播之中,遼國還是得到了相當的人口的。

整個亞洲,如果說中國算的是一片寶地的話,越是往北方,就越發的惡劣,爲什麼北方的遊牧民族,會頻頻的攻擊南方,一方面,遊牧民族逐步的發展,在形成了強大的勢力之後,自然而然會選擇向南,向更加肥美的地方,去追求生存空間。

還有一點就是,北方更加惡劣的環境,在仁宗中期影響到整個中國的小冰河氣候,實際上,對於整個亞洲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個時間,遊牧民族非常的強大,這不是他們自然發展的規律,而是更加北方得到,逐步向南,尋找生存空間,

這不是爲了爭強好勝,也不是爲了權利地位,而是爲了生存。

面臨着生存危機,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都可以咬死一頭狼,更別說身體強壯的北方遊牧民族,在不停的衝擊之下,整個草原上戰亂不休。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個三國的卷首語,既適合整個中國的封建歷史,也適合草原,不過草原太大了,如果不是戰亂,或者有強人崛起,戰亂的不算很多。

可是有人攻擊,有人拼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仇恨,這個逐步蔓延看來,就會產生席捲整個草原的大規模動亂,在這麼龐大和漫長的戰爭之中,自然有一個強者會站出來。

契丹人,女真人,最終的勝利的蒙古人,這是一個相對密集的替代的過程,如同毒蟲的選擇一樣,用養蠱的方法,優勝劣汰而來的。

這些人口,大部分都是青壯年的人口,因爲殘酷的草原之上,老弱病殘的比例相對比較低,也活不下來。

這些人,一部分會用在目前遼國已經開闢的,還有準備開闢的礦山之中,到時候大量煤礦,鐵礦,還有其他必須開採的礦產,需要大量的人力,一部分會用在一些城市之中,或者是普通的農莊的工作,這些可能會解決掉100萬到150萬人,剩下的,除了極少部分,會被允許留下來之外,剩下的,將會廣泛的運送出去。

定海軍需要的人力,是一個總量,這些人在什麼地方,從來都不關心的,未來遼國這邊,會成爲定海軍人口最多的地方,在琉球,北海道,濟州島,甚至原來定海軍本身,都會大規模的收縮。

定海軍這麼一個類似後世上海的城市,本身就是不得已的現象,定海軍支撐不了這麼龐大的人口,短時間,依託着北宋還有趙信的超級科技,還可以,長時間了,單純消耗,都是一個很難以解決的問題的。

到時候,3000萬以上的人口,這400萬怎麼也稀釋掉了,可是在這個時候,最初的時候,位於遼國的人口,可能只是500萬到800萬,後續纔會逐步增加到1500萬以上,然後緩慢的攀升,這種情況之下,遼國原住民留下來太多,也不太適合。

就這樣,在葫蘆島,新開闢的這個港口上面,最近,顯得熱鬧非凡的,大量的移民,從定海軍原來的聚居地運送過來,一部分遼國人被運走,當然了,還有大量物資的往來,每天裝貨卸貨的船隻都超過了500艘,這對於早已經解決了萬料這個問題的定海軍海船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而轉換和人員交換,就在這個過程之中,被解決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八百六十一章 探索開啓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