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

汴梁,太極殿,又是一輪激烈的爭吵,從知道了定海軍的各種消息之後,類似的爭吵,已經不知道持續了多少次了,就連仁宗都有些厭煩了,可是沒有什麼結果,所有針對定海軍的刺探,都沒有太多的結果,可是僅僅是表現出來的,就讓他們相當的沉重,一個遠比遼國更加強大,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面,可以碾壓北宋的勢力,出現在了北宋的北邊,哪怕拿下了幽雲,衆多的高層也是相當猶豫的,天知道,會不會打過來。

韓琦隱隱有一種想法,他從定海軍的舉動,包括那一次演習,似乎都表現了一種態度,一種在目前位置上面,和平相處的態度,可惜他身爲首輔,肩負着整個北宋的朝政,不可能憑藉着感覺,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在這個節骨眼上,定海軍立國的消息,傳來之後,彷彿是一滴水,落入到了一鍋滾燙的油裡,整個朝堂上面,再度的沸騰。

定海軍立國,這個消息,所有人都是可以預見到的,在佔據了遼國之後,定海軍是必然要立國的,甚至也估計過立國的名稱,從的定海軍的名字,包括之後,趙昕假死之後,所封的王位豫王,有可能是豫,甚至是曾經遼國的位置,燕國和幽國,都有可能,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中國。

中國,一直都是泛指整個中原的正統,遼國和北宋,各自的自稱都是這個,沒想到,卻被趙信提出要做中國。

雖然有些很壓抑,可是這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長達數月的爭吵,沒有一個所以然來,甚至連一個合理的方法,都沒有想到,代表着什麼,代表着他們,沒辦法影響定海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定海軍叫什麼名字,更是沒辦法左右。

定海軍的訴求相當的簡單,一個方面,跟北宋建立外交關係,這是比較穩固使節互訪和常駐,這一點,北宋是認可的,在被定海軍驅逐了大量的密探之後,對於現在定海軍的瞭解,只是相當的微薄,如果不是這一次孫悅希的到來,他們甚至不知道,定海軍沒有選擇以往遼國的都城定都,而是選擇了東京。

這代表着另起爐竈麼,還是有別的目的,不得而知,可是無論如何,這一趟,總是要有人走。

事情近在咫尺,而中國的立國大典,也會在明年開春之後舉行,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也就是半年的時間,必須要確定下來。

面對着定海軍沉重的壓力,北宋的中樞,效率出奇的好,很快就確定了一些大致的方略,比如說互派使節這個要求,當場就同意了,讓孫悅希到北宋汴梁遞交國書,並且確定下使節的具體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品級的使節,並且使節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就這樣的,孫悅希只是在山海關這裡,等待了5天的時間,就得到方形,由理藩院的官員,親自的陪着,前往汴梁,面見仁宗,這個效率很快,孫悅希還以爲,他在山海關這邊,可能要抱着持久戰的態度,說不定要等一兩個月的時間,誰知道這麼的快。

快了也好,定海軍現在建國,各方面的事情都非常多,哪怕是外交的領域,也只有一個北宋要打交道,可是他們還是被趙信專門的提點過的。

趙信因爲身份,還有不想讓中國人自相殘殺的理念,並不想直接對北宋進行攻擊,可是不攻擊,不代表不做動作了。

現在定海軍在佔據了遼國,還有整個北方,相當龐大的土地了之後,暫時沒有多麼沉重的土地的壓力,龐大的國土,夠他們現在消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沒有必要鬧的兵戎相見。

可是在和平的前提下,也不是沒有手段,外交和一些經濟相配合的方法,這在21世紀非常常見,經濟問題的背後,本身就是大量的政治問題,這些哪怕不懂得,看新聞就知道了。

定海軍更加出色的生活條件,對於想要過好日子的北宋國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如何最悄無聲息的做好這一切,儘可能多的獲得更多的移民,這纔是外交部應該做的。

孫悅希也是這麼準備的,他在北宋多年的經商外聯的經驗,也讓他做這個,相對比較的得心應手。

北宋的鐵路,已經到了山海關的附近,只要是同意進入,那麼速度就是非常快的,從山海關到汴梁,一千公里左右,在高速鐵路之下,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汴梁,不過到了汴梁之後,孫悅希大概等了一週左右的時間,這才得以面見仁宗。

仁宗見孫悅希,是在大朝會上,這也是對於外交使節的最高的禮儀,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對於定海軍的態度,孫悅希在朝會之上,表現的不必不抗,首先,遞交國書,主要是邀請互派使節,同時,在開國大典上面,邀請北宋足夠位份的人來參加的。

這些都是好多天前就知道的,實際上,這一次大朝會,也只是一個形式,一個確定兩國之間的邦交的形式,真正的交流,是在之後的。

在大朝會之後,仁宗帶着理藩院,還有韓琦等少數參知政事,在小範圍之中,召見了孫悅希,他也帶去了趙信給仁宗的親筆信,並且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趙信的歸宗問題。

這個曾經在幾個月前,韓琦剛剛回歸的時候,曾經提過的問題,再一次的在這個位置提起,着實讓仁宗有些吃驚,仁宗在定海軍滅遼之後,曾經想過,趙信會怎麼選擇,如果是認祖歸宗的話,那不是代表着,定海軍比北宋低一個層次。

在韓琦迴歸的時候,是有宗正在場的,當時就是準備,看情況,讓趙信重歸族譜的,可是因爲韓琦所描述的,定海軍的戰鬥力,太過可怕的關係,這件事情,實際上是不了了之了,現在,當趙信重新提起的時候,仁宗表面上是不動聲色,實際上是欣喜的。

孫悅希到來北宋,就是這幾個任務,當面見仁宗,小範圍的提起了趙信的身份問題,之後,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北宋來解決了,是與非,都不是他能夠做到的,趁着這機會,在北宋已經建立使節府,並且開始投入了工作。

這些擺在明面上的東西,肯定要受到北宋的監控,這一點,誰都知道,可是監控就不能做事了麼,有些事情甚至可以高調的明面做的,比如說,招工。

兩國既然是和平相處了,那麼處於人員的需求,招工就成爲了可能,在給出遠高於在北宋的收入,並且每年給予北宋相當的管理費的前提下,這種招工成爲可能。

聽起來有些熟悉,這就是趙信,根據21世紀的那些勞務輸入做出來的,東南亞,甚至曾經的中國和印度,都有類似的勞務出入,不過那些勞務輸出,是純粹的勞務輸出,人過去只是掙錢的,到了時間之後,還是哪裡來的回到哪裡去。

這並不是這些勞務輸出不想留下來,這是因爲在後世,基本上權利意識都在覺醒,各國都對人口流入進行控制,不是全部不給入,但是這些勞務輸出的底層這些,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放開,這些勞務輸出,有幾個人能夠回國,基本上都去國外的花花世界了,苦上幾十年,讓兒孫們有更好的環境。

在21世紀,很少有國家做到,可是在這個時代的北宋,不,確切的說是,是現在的定海軍,工業化帶來對人力資源的無限渴望,別說是幾十萬幾百萬,就算是把整個北宋的全部人力都給填進去,定海軍也收的下,這就是初衷。

用和平的方法,合理的把人弄過去,這纔是定海軍應該做到的,真的把北宋絕大多數的人口都給弄到定海軍了,土地還成問題麼。

哪怕現在,趙信因爲仁宗的關係,因爲自己的理念,不去拿下北宋的土地,北宋就能夠守住麼,至於這麼多人,到底怎麼的養活的問題,那就更加不成什麼問題了,土地很難拿麼,在北宋就已經是整個世界,文明程度最高,各方面都比較尖端的,定海軍可以吊打北宋的前提下,又擁有各種戰艦,拿下幾片土地是沒問題的。

西伯利亞太過艱苦的,東南亞就不錯,真的覺得熱的話,那就向大洋的另外一端,趙信一直都在向着那個方向努力,美洲大陸,這個從文明開啓的時候,就跟歐亞非大陸進行隔膜的地方,卻孕育着無限的希望。

玉米,土豆,紅薯,三大作物,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在絕大部分的歐亞大陸,產出都在5石以下的時候,他們輕鬆可以翻一倍,代表着同樣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更別說,還有花生,向日葵的,番茄,辣椒的等應用範圍更加廣泛的東西,這些東西,要麼是不錯的經濟作物,要麼是不錯的調味品,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補充。

以一個國家的使節的名頭,出來招工,這恐怕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北宋絕大部分的民衆,還不知道這個中國是什麼,可是定海軍,都聽過。

孫悅希就趁機來普及觀點,定海軍出兵拿下遼國,現在已經成立了中國。

遼國大家知道,定海軍大家也知道,可是成立中國這件事情,就不知道了,可是如果這個招工的對象,是定海軍的話,那就沒有多少問題了,別的不說的,定海軍多年之間,積累下來的名聲,這一點汴梁這邊的人員都知道,如果是在汴梁工作,可能報名的就要排起長龍了,只是到遼國,現在叫中國去,有些太遠了。

外交人員開始解釋,比如說,現在到山海關,已經有鐵路了,未來很快的,遼國東京到山海關之間的鐵路也會貫通,去一趟,也就是3天左右的時間,同樣的待遇優厚,會比現在汴梁的工資水平提升一倍左右。

這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汴梁的定海軍僱員的工資水平,在汴梁,絕對是高的,比起普通店鋪的掌櫃的還要高,在提升一倍,可能麼?

沒什麼不可能的,汴梁的掌櫃的薪水是多少,每月大概就是60貫以內,就算是加上分紅,每年也不超過150貫,可是定海軍最低的工資標準,已經超過了600貫一年,說是翻倍,只不過是避免嚇住對方,畢竟,不是真正的到定海軍工作,誰會相信,對於一個一般的員工,都可以開出五六百貫的薪水。

解釋,說服,最關鍵的是錢到位,兩倍的工資,不能說立刻給付,可是一旦簽署了合同,就可以給50貫左右的安家費,這一點,是任何一個店家都給不起,50貫幾乎是兩三個夥計的一年的薪水的,這還是生意比較好的大店,就衝着這個,就有一些生活壓力較大願意簽署。

東京汴梁,集中了上百萬的人口,可是隻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官員,是貴族,是上等人,絕大部分,都是在貧困以下的,這纔是歷史的常態,哪怕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背井離鄉,到一個完全不知道的地方去,可是衝着錢去的,一點都不少。

頓時,在定海軍的招工地,排起了長龍,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影響了整個北宋的街道秩序,短短的10天時間之中,簽署了基本的意向的,就超過了2萬人,其中籤訂了合同,並且給予安家費的,就有8000人之多。

如此盛世,立刻就驚動了開封府,不過,這個驚動並不是讓開封府意識到了定海軍的目的,而是定海軍主動的上前,因爲簽署了的大量的人員,如果全部到位的話,差不都就有兩三萬人,動靜有點大的,在之前的既定方案之中,最開始,是從底層招募,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開始給北宋好處,這個好處一定要大,以足夠吸引力,吸引北宋政府介入到了這個事情上面去,這樣才能夠從上到下的推行,並且找到足夠的人。

8000簽署意向的人員,一共發放了40萬貫的安家費,可是定海軍的計劃之中,給予北宋的管理費,是在安家費的3倍左右,也就是說,僅僅是這些人,一年會給北宋120萬的管理費,因爲招募的地方是在開封,自然跟開封府聯繫,準備直接支付。

哪怕北宋財務狀況好到了現在的程度,開封府又是北宋第一府,可是一次性120萬的貫的收入,還是驚動了開封府,聽說是定海軍的事情,開封府尹也不敢擅自做主,立刻就又拿到朝會上面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