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何去何從

在城隍不再顯靈的這些年來,霸陵城中偷偷的流傳着一句話,都說霸陵城是神棄之地,所有的人無論去到哪裡,死後都將永沉無間地獄。直到四方神祗同時入城,這個如暗流一樣的言論才平息了下來。只是他們的心纔沒安多久,這天便黑下來再也沒有天亮了,陰沉沉的黑霧籠罩的城池之中,這個言論再次在人們心中浮現,並變的刻骨銘心,彷彿成了宿命定論。

大家第一時間來到了城中心的城隍廟四周,因爲這裡有一個顯化真身的神祗坐在虛空之中。好在鍾離城隍還在,他身邊的藤杖已經扎進了城隍廟,只是他身上的神光早已經不如初時那麼耀眼了。

在黑幕之中,他身上有一層光韻護着自己,端坐一動不動,沒有人知道他在幹什麼,而旁邊綠藤則朝天空之中延伸,彷彿已經長到九天之上。

當許多人看到鍾離城隍這個樣子時纔想起城南還有一尊河神,一個個跑來河神廟時,還未到得近前就遠遠地看到,原本在其他的神祗顯耀時反而沉寂的河神廟,在這時居然朦朧着一層清光,清光如泉水在噴涌。河神廟上籠罩的並不算強烈的光芒,讓看到的人心安了不少。至少他們知道,有神祗還在,並沒有和他們一樣在黑暗之中沉淪。

在城中一座主樓上,四方城守都站在那裡,其中東城守擔憂地說道:“這樣下去的話,我們霸陵城真的要在天地間除名了。”他的聲音很低,只有他們旁邊的另三位城守能聽到。

“納蘭王爺敢自稱神王,又豈是那麼容易失陷的。我們再等吧!”北城守皺着眉頭說着,他雖然這麼說,但是堅毅的臉上卻有着難掩的擔憂。

“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帶着大家遷城。倉促之間,根本就沒有立身之地,遷城也就意味着霸陵城的覆滅。老城主將霸陵交給我們,我們絕對不能讓霸陵在我們的手上覆滅,這不只是對不起老城主,更對不起這滿城的生命。”西城守說鄭重地說着。

南城守嚴仲站在那裡沉默了片刻,說道:“現在的我們只有兩條路可走,堅守和遷城。我們若是遷城,是沒有別的城敢收容我們,因爲我們一旦棄城而走,身上將烙上神棄之人的印記,他們會怕我們帶去災難,所以無論我們走與不走面臨的都是掙扎。”他說完頓了頓,緊接着又說道:“上蒼棄我們霸陵,我們又怎能自棄。”

一番沉默,東城守嘆道:“是啊,即使是上蒼棄我們霸陵城,我們又怎能自棄。”

“涇河河神還在,我們去那裡看看吧。”北城守說道。

當他們來河神廟前時,那裡已經圍着的人立即讓出一條路來,原本河神廟前則站着數位與陳景一起入城來的妖靈,但是在一個都沒有了,不知何時已經離開了這霸陵城。

“南城嚴仲求見河神爺!”

南城守嚴仲大聲的朝河神廟說着,隨着他的聲音響起,河神廟前的空地頓時安靜了下來。這個時候,神祗是他們的定心丸。顯然,陳景也知道,所在聲音起時,河神廟籠罩着的神光徒然加強。就像是在迴應着他的話。

同時之間,神廟之中突然泛起白色光波,一個人自光韻之中走了出來,淡藍色的法袍,腰懸長劍,整個人給人一種清靜而又沉穩的感覺。

他這一出現,河神廟前頓時拜倒一大片,就連四大城守也躬身行禮。陳景看着眼前的一這一幕有着恍如隔世的感覺。當年,他是從這座城裡亡命逃出,多年之後的今天,卻以神祗的身份被請了回來。城還是那座城,人依然還是人,而陳景的地位卻不同了。當年他從來不入廟,從來不拜神,而且還很厭惡自己或別人去膜拜,而現在卻接受着別人的膜拜,心中雖然沒有什麼欣喜,竟是也並不排拆了。他想尋找原因,卻怎麼也找不到。

有些改變,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人性這東西永遠是沒有定性的。

四位城守都在,而說話的則是南城守,因爲是他請來的河神,只見他大聲地說道:“霸陵城請河神庇護,今霸陵不見天日,敢問河神爺,我霸陵滿城生靈將何去何從?”

除了南城守嚴仲的聲音之外,竟是連風聲都沒,拜倒在地上的人們彷彿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過了一會兒還沒有聽到陳景回答,一個個忍不住擡頭,只見河神廟前的河神正擡頭看着天空,就像是天空之中有着霸陵城的未來。

“……敢問河神,我霸陵十數萬生靈將何去問從?”

嚴仲再一次提高聲音問着,這是人間早就存在的問神,只不過極少有這樣直面神祗的場景。河神廟前寂然無聲。

陳景看着一雙雙恐懼中帶着期望的眼神,微微閉了一下眼睛,說道:“如果有地方可遷居的話,最好還是遷居。”陳景看着嚴仲認真地說道,他的聲音聽在嚴仲的耳就如清晨的河風,帶着絲絲的涼意。他心中失望,說道:“嚴冬將至,若是遷居,只能以滿城人們的屍骨鋪路了。”

河神廟前再次沉寂下來,嚴仲那並不大的聲音,在這一刻竟是那樣的刺耳,陳景看了一圈,這一刻,他對於這一座城原有的怨與戀都徹底的消失了,眼中彷彿看到一條屍體鋪就的道路,屍體、鮮血綿綿不盡,在道路上充斥着哭聲與及無奈的掙扎。

陳景看着面前黑壓壓的一片,再次緩緩地說道:“如果大家都不願意離去,又都願意信奉我,我自然也不會離去,將會竭盡我所能庇護這座霸陵城。”

突然,遠處有一個年輕人擠進人羣,神色慌亂,還沒靠近就大聲地喊了一句城守,卻又立即收聲,沒有將後面的話說出來,而是來到嚴仲的身邊,低聲在南城守耳中低語着。

嚴仲神色徒然一變,卻又立斂去,他看左右看了看另外三位城守,欲言又止,另外三位城守的臉上的神色也同樣的沉重起來,只是並沒有說什麼,顯然也知道那個年輕人說的是什麼。其中西城守還是忍不住地問道:“出不去了嗎?”

“城門已消失。”嚴仲壓着聲音低聲的快速說着。

他不想讓人們知道,卻又如何瞞的住,人羣之中的人也已經有這個消失流傳開來了,頓時個個驚慌,人人騷動起來,他們驚慌的看向城守與陳景,本來之前還可以在萬不得已之時棄城而走,雖然嚴仲分析了棄城走也是一條九死一生的路,不到最後絕對不能遷居,但是在人們的心中畢竟還有有這麼一條路的,而現在這條已經斷了。

這一切在陳景的心中早已經清晰,而且比他們清楚的多。在滿城的黑霧之時,他已經知道會有這麼一天,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霸陵城中的人若是遷走的話,滿城之人只怕十不存一,不光是因爲現在是冬寒之季,這只是天氣問題。更主要的是在這天地間,沒有神祗庇護的人是很難生存的,這是一個鬼魅妖靈共存於世的世界。

這一下連嚴仲也無法安撫,只一轉眼之間,好好的一座人間城池就變成鬼域,又有幾個人能接受得了,若非他本也是養浩然之氣的儒者,只怕早已經如其他的普通之人一樣跪地伏拜起來。

一個個看着陳景,這與之前的眼神又有不同,若說之前還是受難之人求一容身之所的話,那現現在就是溺水之人希望岸上人能救命。

陳景心中泛起陣陣漣漪,對於他來說,最難受的事莫過於性命不能自主,而又不得求他人來救命。

正當他要說話之時,霸陵城中心處的城隍廟突然衝了一道宏光,光芒燦爛,在黑霧之中灑出一片霞彩,霸陵城中人先是一驚,隨之大喜,紛紛擡頭看去,只見那坐在城隍廟上空的鐘離城隍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那宏光正是那一條朝九天之上生長的青藤散發出來的。可時這青藤卻快速的朝九天之上升騰而走。突然,城隍之中一隻漆黑的手探出城隍廟,一把抓住青藤。青藤上光芒大作,瘋狂的朝天空之中升騰,卻怎麼也無法擺騰那隻漆黑的鬼手。

陳景眉頭一皺,在河神廟前的衆人眼中一道刺眼光芒衝宵而起,而黑暗之中尤爲耀眼。反應快的則是立即擡頭,看着天空中城隍廟上空的方向,只見那道白光如一片銀霞,在那漆黑鬼手上一繞,那鬼手齊手腕處斷開,手腕以上的手抓撲在城隍廟的瓦面上,散爲黑霧,而手臂則瞬間縮回城隍廟中。那白光虛空一閃,化一個人,身着淡藍法袍,腰懸長劍,身上彷彿有着一層河浪般的清韻。

他靜靜顯出身來,踏足虛空,擡頭看着那朝九天之上快速消失在的藤條。

第一一八章 外力豈渡心魔第四章 雷光片片若清雪第二十九章 差得太遠第一一八章 陰陽何處可安生第二十一章 獨自活着的人第一章 塵世犬馬第八九章 心起,而風雷生第一百章 夫唯不爭,故無尤第三章 花開數朵枝枝豔第四章 黑暗中的燈第七七章 初七,月半彎第八三章 盜經第十七章 象由心生第一百章 夫唯不爭,故無尤第二十章 千年月華一鞘裝第一二一章 朋友第八八章 黃昏,請祭祀我第四三章 荊城第七五章 誰爲石像插劍簪第一二三章 緣起緣滅時第十五章 一朵清浪畫心像第二九章 世間有法名驅神第二十四章 這風、這雨第二七章 絕仙第二十六章 有個男孩叫青帝第四二章 乘蝦入戰國第一二二章 擡頭觀天是何色第三十九章 河域之勢第一零七章 雷霆法劍第九九章 騎鶴少女第四十四章 紫微宮中羣妖聚第四十五章 陰間第一四一章 誰哭誰笑誰薄涼第九九章 靈山世尊第八三章 盜經第十八章 借山川一用第十六章 沙公第七十三章 六帝(四)第十九章 小圓融第十八章 顯神第一五一章 顧家有女初斬鬼第五五章 狂風捲浪生險象第一一一章 信我可消無妄第一一三章 祈求第六十四章 趙玉帛第七六章 億萬枷鎖鎖萬年第十五章 借法第四十八章 九幽地獄夢第十七章 翠屏山神第一章 塵世犬馬第一二一章 諸邪辟易第七十八章 六帝(九)第二十九章 數月的圍殺第一三四章 天亂誰封神第四十章 破妄觀天地第一二八章 獅子明王第一百章 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六八章 遙遠的涇河第一零九章 《靈河陷空劍域》第五九章 忘第一零九章 周天星斗陣圖第五七章 借天地一縷清音第七章 濃如墨,豔如血第三十一章 黑白世界第七十八章 六帝(九)第五十六章 斯人已成傳說第五十七章 一掌定乾坤第五十章 轉輪第三十七章 天河畫卷第一四五章 就此霸陵祭魂幡第六章 迷天劍法第一一零章 濁濁乾坤,自有識神者第七二章 吃龍第八章 一人、萬衆第二十七章 劍術第一五九章 天心何物第一一一章 信我可消無妄第一二四章 步步有法第八一章 神遊星空第二六章 縱躍萬里、一劍入東海第二十八章 守城七十年第四五章 火燒涇河一百里第一二零章 十七路鬼王第一一四章 君安第八六章 鬥劍第四十四章 誅魔第六六章 借道第四十四章 紫微宮中羣妖聚第一二四章 一念之間,自在天地第二四章 分神化生降臨術第二十八章 守城七十年第一一三章 化劍爲絲第八八章 黃昏,請祭祀我第三五章 殿前劍高掛第六一章 龍王大壽第十六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一零三章 言行觀德性第二九章 世間有法名驅神第七七章 初七,月半彎第一零六章 人有辱,隱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