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7
聽到竟是皇后的主意,小若朝孟氏看了過去:“看來這事也是因我而起。”
孟氏也想到了響響在宮裡打人那次,她們母女進宮見皇后時的情形,不由冷哼一聲:“一國之母就這點心胸!”
苗顯瞭解自家夫人,知道她其實想說的是:就太子這樣根本就不配坐上一國之君之位,爲免她氣極把這種話說出口,趕緊道:“我們就要離開京城了,這個過年該竄門子的竄門子,該準備的都準備起來,沒必要把心思花在這無關緊要的小事上。”
小若心裡雖然還是有氣,但她心裡也明白,皇帝既然第一時間對皇后和太子做出相應的懲罰一方面是做給父親和自家男人看,另一方面也是不想他們再揪着這事不放。
都說伴君如伴虎,沒有人能真正明白皇帝的心思,包括自己父親和自家男人。
“早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也好!”孟氏厭煩道:“我們不在這,若塵和霍丹耳根也能清靜些。”
小若知道就算父母不在京城,二哥二嫂要是遇到事也有父親相交的朋友幫襯着,再不然也有大哥的門生護着,確實不需要替他們擔心。
可是小若卻放心不下邵氏母子仨,傅見文不在,昌兒一個半大的小子還沒辦法撐起一個家,她很擔心他們母子仨被人算計了去。
傅翰文也有這樣的擔心,所以纔會打算過完元宵纔回去,因爲傅見文最遲正月底就能回到京城。
邵氏和昌兒知道小若一行人要回去又羨慕又不捨,但她也知道自家男人這幾年是不可能離開京城的,便帶着失落的心情爲鄉親們準備了一大車的禮物。
除了邵氏準備的這一車禮物,小若也準備了不少,便請了鏢師運着東西先啓程。
這些年小若經常往茵城那邊送啓蒙教材或礦石顏料等,與各地靠譜的鏢師簽訂了契約,近幾年運往茵城的東西從未出過差池。
“外公外婆,我們後嶺村可美了,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也都很好的,你們去了肯定也會喜歡的。”在離京前兩天,響響興奮的對苗顯和孟氏道:“對了,還有我兩位師公,特別是鄒師父最好了,經常給我藏好吃的。”
“爲什麼要藏?”孟氏好笑問道。
這孩子當年離開後嶺村的時候纔多大年紀,居然對後嶺村的印象這麼深,也不知道說的是真是假?
“我娘不給我吃那麼多,說會積食。”
聞言,孟氏失笑:“你這個貪吃鬼!”
孟氏從響響的敘述中可以聽出小若那位鄒師父是真心疼愛響響的,不止小若那位師父,整個後嶺村的鄉親應該都是淳樸善良的。
因爲就要離開京城,小若往乾貨鋪裡補了不少乾貨,並把倉庫都填滿了,傅翰文也忙得幾天沒到家,孟氏則把霍丹帶在身邊細心教導着,最清閒的人恐怕就數苗顯了。
因爲一個正月,費定波到苗府來了幾趟,元宵節前一天苗顯帶着響響到費府竄了門子,哪知道被費定波給罵了出來,因爲苗顯再次堅決的拒絕的了費定波讓他回朝堂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