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蕭瑟,墨色的幕布下,今夜沒有一顆閃爍的星星,凋落的老樹盤踞在殿前,只留下淒冷的影子,略顯冷清的月光悄然落下,被幹枯的樹椏搖碎,成了斑駁的影子,灑在地上。偶有兩隻不知名字的鳥雀飛來廊前,啞然啼鳴,徒生了幾分離別之意。
明明明日便要出征了,明明,一切都早已準備妥當。
可今夜的毓慶宮內卻還是未有平息,透過窗格,殿內燭火明亮,搖曳之間,一抹溫柔的身姿立在懸掛寒衣的櫸木架前,凝然不動,一雙手平靜地撫過上面的每一片冰冷,每一寸寒涼,指尖觸碰中,將那頭盔輕輕放置着,可不論如何去調整,似乎總是擺不正了。
與將士商討半日,此刻才得以披星而回的蕭譯默然立在軟簾後,眸中血絲微凝,疲憊的神色中,難掩不忍與愧疚。
聽着身後窸窣的聲音,顧硯齡沒有動分毫,就那般近乎固執地擺放着那看起來已經極爲歸正的頭盔,直至一個溫熱而疲倦地懷抱將她牢牢環在其中,熟悉的氣息總能讓她緩下心來。
“這些事,讓檀墨來做罷。”
耳畔的聲音輕而喑啞,攜着幾分難掩的意味來,顧硯齡的手一點一點自那冰冷的頭盔上滑下,神色恍然而平靜,直至落在胸前雪亮的盔甲之上,終究堅定地頓了下來,脣角勾起的弧度,從容而酸澀。
“明日你便走了,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替你整理這些,假手他人,總是不放心——”
說到此,懷中的人仍舊平靜而賢惠地理着盔甲的繫帶,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這一幕落在眸中,蕭譯的喉中艱澀,想了許多,到了嘴邊,終究只化爲了幾個字,卻是繾綣纏綿,足以牽動人心。
“等我,阿九。”
話音一落,懷中的人手中僵滯,身子雖未緊繃,卻是頓在原地,似是過了許久,久到那幾個字早已散在風中,不見絲毫動靜之時,懷中的人終於低下了頭,沉默中,忽然轉過身來,卻是用雙手緊緊環住蕭譯的腰際。
“我知道,明歲你必能得勝還朝——”
說到這裡,抓住他衣服的手越緊了幾分,懷中的人聲音雖一如既往地平靜,溫婉,卻是攜着幾分不易察覺,他也從未聽過的顫抖與蕭瑟。
“疆場之上總是不比家裡周到,去了宣府,要小心照顧自己,即便是小小的風寒,也不要小覷,天涼了,記得讓檀墨替你加衣,眼看着便要入冬了,這個年關不知你能不能回來,那些冬衣我都疊好放到了那一個朱漆楠木的大箱中,知道你喜歡飲雪頂含翠,我也叫醅碧她們備着,讓檀墨收好了,只是天冷茶易涼,涼了便莫要再飲,容易傷了身子——”
絮叨之語從懷中人的口中徐徐道出,卻是溫暖如一雙手,撫平了他這一日的疲倦,讓他眉目不由緩和了幾分,可那份揮之不去的離愁,卻是更濃了。
“好。”
艱難的一個字,似是千鈞重的承諾,引得懷中的顧硯齡靠在那個堅毅的胸前,微微低下頭,卻是抑制不住眸中的熱意,下一刻,似是深吸了一口氣,懷中的人終於擡起頭,揚起那張溫柔而姣好的臉來,眸中沒有擔憂,沒有悲傷,也沒有離別的不捨,更沒有小女子的矯揉造作,有的只是信任,堅定,還有作爲妻子的鼓勵。
“此去不論在哪,即便隔着千里,我與阿諾,安樂都會在家等你,你從未對我食言過,我知道,這一次,你也一定不會食言。”
說到這兒,顧硯齡緩緩伸出右手,輕輕觸碰着蕭譯的額際,一點一點勾畫至他蹙然的眉宇,難言的眼眸,堅毅的鼻樑,還有那薄削的嘴脣,直至撫着他的側臉,拇指輕輕摩挲而過,即便沒有一句話,可那份不捨與情愫皆化爲了指尖的貪婪。
“這一去。”
話語中,蕭譯眸色喑啞,輕輕握住那隻摩挲的手,一點一點,滑至他的胸口處,一同感受着他那顆跳動的心。
“你要保重。”
話語沙啞間,蕭譯的眸中化開幾分安慰的笑意,卻是帶着幾分離愁別緒。
“還朝之時,我定會與四叔,一同回來,大哥——也一定會一同歸來,不要擔心。”
聽到這句話,顧硯齡的一顆心都被觸動了,卻是抑制着沒有落下淚來,只是回到了那個溫柔而讓人安心的懷抱,語中攜着女子少有的堅毅道:“記住,我顧硯齡要的,只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的夫君,豐功不重要,偉業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們一家人團聚,其餘的,我不在乎了——”
蕭譯聽到懷中人的哽咽,手中越發難忍麻意,他很清楚,這一句話其中的沉重。
漸漸地,蕭譯鬆開懷抱,雙手溫柔而輕地摩挲着那張臉,彷彿安慰般,又彷彿只是夜半的私語。
“我一定會回來,此生我蕭譯對顧硯齡,絕不食言。”
話音落盡的那一刻,眼前的人已然踮起腳來,將那溫柔的脣瓣湊近,覆在他略顯微涼的脣瓣上,脣齒觸碰間,纏綿而不捨的情愫猶如紅線一般,將二人牢牢系在一起,便是這一生,也難分難解。
……
十月二十五這一日,出征的將士們寒衣鐵甲立於宣武門前,皇太孫蕭譯親自手握兵符,自太和殿走出,策馬於宣武門前。
那一日難得的豔陽高照,彷彿連天也爲這一日的盛事而興然,金芒幾乎極近綻放開來,奪目而璀璨,照射的那城牆下的數十萬鐵衣發出熠熠的光芒,幾乎讓人難以睜開雙目,目睹這壯觀而沉重的一幕。
城牆上的旌旗獵獵作響,在風中,顧硯齡與元皇后,太子妃許氏,還有六宮的嬪妃,外朝的命婦攜着不同的心情,立在那兒,看着遠處立於將士之前的身影。
與旁人或真或假的擔憂,隱忍哽咽不同,此刻的她,有的更多的是堅定,信任,和一如既往地驕傲。
那雪亮的盔甲閃耀奪目,一如那馬上的身影,讓人難以忘卻。
隨着那熟悉而肅穆的聲音響起,將士們在這位貴胄皇孫的鼓舞下,勢氣幾乎漲到了極點,一波接着一波,如浪潮一般的山呼聲響徹山河,在這一刻,宣武門前的數十萬男兒們,不是孩子的父親,不是父母的獨兒,不是一個家門的頂樑,沒有高低,沒有貴賤,都是爲了大興而戰,爲了天下而戰,爲了家國而戰的勇士。
向着他們的志向而去,哪怕是拋顱灑血,哪怕是馬革裹屍,都是一個英雄光榮萬丈的歸宿!
隨着戰角吹響,那渾厚而沉重的聲音,彷彿攜着千軍萬馬的鐵騎呼嘯而來,無論是着寒衣的將士,還是王冑,百姓,都爲這一幕而心潮澎湃,都爲這一刻而驕傲自豪。
在蕭譯堅毅的軍令聲中,黑沉如老鴰羽翼,攜着凜冽王者殺伐的攻伐之師沉重前行,自宣武門朝遠處而行。
那行軍之聲,幾乎如浪潮,轟然響在耳畔,讓人爲之振奮。
而在這場大興與韃靼的最後殊死一役,也在沉然中,拉開了重重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