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月猜得沒錯,守陵村哪兒果然是不願意答應下來。
其實是人都知道,所謂的肥地,只是某些莊稼不能種,大部分的,都是能種的。
之所以有所謂的肥地,那隻不過是大難之後,或者是每個朝開朝,官府希望你們能開墾土地,所以纔會有這種說法出來。
嚴格來說是給百姓優惠,也是官府留住百姓的一種做法。
守陵村的人,他們怎麼願意這樣幹?
倘若是去年,那麼人家或者還願意,畢竟,第二年皇帝要來,大家得爲皇帝來做準備。
人家願意來肥地,種點糧食,他們呢,也能面子上好看,畢竟請人來,也是要花銀子的。
可現在,皇帝剛走,估計十年之內那是不會來了,也有可能,要等下一任帝王上任,人家纔會來。
咱們的地憑什麼免費給你們種幾年啊?
寧可空着,閒着,也不願意!!
姒村長雖然位高權重,不過,畢竟這事事關全體村民的事,他也不可能答應下來,因此,這事也就這麼擱置下來了。
不過,他們自家的地,他倒是可以做主。
基本上,守陵村的村民,只要是男丁,十歲開始除了拿銀子,就能從村子裡分五十畝的地。
像姒村長家,由於他擔任着村長,所以,地自然是更加多的,一個人就有兩百畝,再加上兒子孫子的,他們家差不多有八百畝的良田。
姒村長的意思是,爲了幫兒子擴展事業,他們家的地願意讓容月他們村的人來種。
至於容月說的肥地兩年,就一年免收吧。
姒村長看來,反正免收一年,多賺的,也是進兒子腰包,其實也沒啥區別。
姒村長做出了這樣的讓步,容月還能怎麼樣?自然是答應了下來,然後和人家簽訂了協議。
八百畝的種植,容月也是找了自家村裡,那些比較肯吃苦,肯幹的人來。
也是和人家商量好了,你們幾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案。
第一種,咱們租給你,你們付租金,到時候,你們種出來的糧食也好,蔬菜也好,全部賣給咱們。
價格自然是會低於市場價的,不過,肯定也不會讓你們吃虧就是了。
畢竟,你賣給別人,人家大批量的進價,價格本來就不會太貴。
第二種,咱付銀子給你們,你們幹,他們屬於旱澇保收,沒啥風險。
至於容月他們,就擔比較大的風險了。
不過,賺的肯定也沒第一種多。
第一種畢竟是多勞多得的。
過來的人家,基本都選擇了第一種,人家過來承包種地,本來就是想來賺銀子的。
人家既然選擇好了,那麼,在村長和里正的見證之下,大家便籤訂了合同畫了押。
村民們雖然不認字,不過,村長和里正都是識字的,容月還給他們解釋了半天,村長和里正明白了,再解釋給村民聽。
這樣,村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容月有開始去瞧過,應該說,那幾家人,他們家兒子多,孫子多,所以,家裡也是劃分了區域的,也屬於多勞多得的那種。
據說還叫村長來劃分,而且他們先打算種蕃薯。
容月挺不明白的,雖然說是荒了多年,不過,也就開墾的時候會花比較大的力氣,基本上也不用種蕃薯吧?
畢竟這東西現在很流行,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再加上畝產高,一般人家也就種點自家平時吃吃,或者家裡養了豬的,多種那麼點,拿來餵豬,或者做做蕃薯幹啥的。
雖然說第一年是免收,不過,容月也是希望他們能多種點,然後賣個好價錢,到時候大家都開心。
畢竟有可能過個幾年會碰上荒年,會讓大家的努力打水漂的,容月是打心裡想他們前幾年多賺點,這樣,也能彌補後來賺的少的。
有個村民見容月詢問,便笑着給容月解釋,他們對這塊地也不熟悉,也不知道哪塊適合種什麼,雖然知道,人家這兒的土地肯定是強過他們家的,不過,總得適適,讓土地畝產最大化。
而現在最便宜的就是蕃薯了,雖然現在不是什麼貴价貨,不過,架不住它餵豬可以使豬更快的肥起來。
所以,一來,你可以試地的畝產,二來試下種哪
個可以利潤最大化,三來,明後年的蕃薯可是不用愁了。
畢竟,蕃薯只要外面包着的泥土曬點幹,挺到明年春夏吃,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更何況,實在不行,到時候再做蕃薯幹什麼的,至少不會浪費。
對於種田,容月其實一直不是很熟悉,雖然前幾年也有下過田,不過,一直是花水木和許氏說什麼,容月做什麼的。
容月比較頭疼的是,他們把八百畝田全部種蕃薯的話,那到時候自己怎麼賣?
畢竟,賣還是個問題!!
現代空氣啥的不好,所以大家特別喜歡吃粗糧啊啥的,可這古代,空氣好,水質好,本來大家就一肚子粗糧了,壓根不愁,容月好憂心啊!!
不過,這事兒得明年再說,擺在容月面前的則是他們和趙老太在袁家村的地,有可能面臨被強買的一個問題。
袁家村哪兒的地下面有溫泉,容月是一早知道的,要不然,也不會買那附近的田地了,雖然不多,不過,至少也是費了些銀子的。
之前有人買袁家村人的地,袁家村的人倒是都賣了。
本來他們哪兒的地就很一般,他們村的人,有三分之一的進城打工了,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還守着。
那時候有人來買地,有些家裡比較窮的一看,喲荷,給的價格還不錯,至少能讓他們去鄰村買塊不錯的田,再安個家,人家就答應了下來。
有些則是在家裡也算安了家了,也就過年的時候回回來,那麼,人家給的價格也還不錯,也就賣了。
雖然那時候有些人也懷疑,你想啊,你憑什麼買咱家的地啊,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不過,袁家村附近的景緻確實很不錯,據說前朝的時候,有什麼大詩人啊,詩聖啊,詩仙啊啥的都來過,都十分的推崇這兒的景緻。
這兒離行宮也不算遠,所以有中介說人家富戶是看中了這兒的地皮能往上漲,那些人也信了。
可是,一個富戶來,兩個富戶來,大家覺得正常,可不可能來這麼多吧?
人家村民也不是傻的好麼,所以,大家開始捂着不肯賣田賣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