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分出去了,她自然不管死活的,但需要他們幫忙的,她也不會客氣。
這大房個個充滿書香氣,以後前途無量,她自然要護着,至於三房,那是她的心啊肝啊,她自然寵着。
這二房皮粗肉糙的,不去開荒,難不成讓他們兩老骨頭去下地?這像話嗎?
見蘇老頭沒說,蘇老實自然也不傻,順着話道:“要我們二房下地可以,一天按三十文工錢算。”
“三十文?你怎麼不去搶?”蘇老婆子跳起腳,嚷道。
看不出這二房全都掉進錢眼去了,幫個忙都談錢了。
“娘要不想給也成,從二房每個月的孝敬錢里扣。”蘇老實因爲分家的事情,寒了心,這會堅持自己的底線。
蘇玉冰在一旁看着,默默的感到欣慰,還好這一家子人都不是太軟弱,還有得救。
蘇老頭沉思了會,抽了一口旱菸,像是做了重大的決定:“行,就從孝敬錢里扣。”
蘇老婆子的摳門是出了名的,這一天少三十文,就如同在割她肉。
她跺腳急道:“請自家人還得要錢,那我還不如去請別人?老二啊,原以爲你是個好,沒想到你這麼偷奸耍滑。”
這一頂頂帽子扣下,蘇老實也一肚子火:“娘,要這麼說,那就請別人去,挖荒地一天三十看有沒有願意來。”
“你……你個不孝子,早知道你這麼勢利,我當初就不該生下你。”蘇老太拍着大腿嚎叫,就被蘇老頭一旱菸杆敲手:“好了,都別再說了,就這麼說定了,老二幹活從孝敬錢里扣。”
被敲了手,蘇老婆子疼的縮了縮,她平時再橫再潑,不是有老頭子撐腰嗎?
現在老頭子都鬆口了,她哪敢再說什麼?只是努了努嘴,沒再吭聲。
待太陽日落西山,地裡都收拾好了,改明兒可以把西瓜和甜瓜摘了,又可以賣一些銅板。
咕嚕一聲,聽到蘇老頭和蘇浩宇肚裡同時唱起了空城計,蘇玉冰捂着嘴笑道:“看來,爹和哥都餓了,那我先回家一步,做飯去。”
蘇玉冰想起連續吃了幾頓的鹹菜,青菜,嘴巴都吃的無味。
她去了菜地拔了幾根白蘿蔔,裝進菜籃子裡,挎着就走了。
今晚她準備做一個蘿蔔燉排骨湯,再來一個醃製蘿蔔。
一想到今晚有油水,下意識的咽口水,她和小宇都是長身體間斷,再說了哥唸書辛苦,爹孃幹活辛苦,就不應該吃點好的嘛?
這麼想着,她去了村裡的屠戶家稱了點排骨和豬肉回來,豬肉留着明天吃,
排骨則是洗淨後跟蘿蔔放一起,燉了排骨蘿蔔湯。
蘇玉冰開始淘米做飯,燉湯在鍋裡飄着香味,蔓延整個廚房。
蘇家三人一回到家就聞到了肉香,好久沒吃肉的蘇老實,這會聞到香味讒的不行。
“老實啊,這肉香是咱們竈房裡傳來的嗎?”苗氏疑惑問道。
蘇老實抿了抿乾燥的脣,吸了一口肉香,肯定道:“是咱們家的。”
同樣疑惑的蘇浩宇,丟下手中的農具,修長的身形朝竈房邁進。
竈房裡的兩口鍋,一口香氣縈繞,一口水蒸氣環繞。
這桌上的一小塊豬肉,引起他的詫異:“冰兒,這些肉哪來的?”
蘇老頭和苗氏聞訊進來,看着方桌上的肉,蘇老實問道:“這是你奶送來的嗎?她是不是想用這點肉抵工錢?”
“這老太,也太會算計了,這點肉不到一斤,十文錢都不用。”苗氏沉悶道。
“妹妹啊,你怎麼就收了肉呢?這下二房要吃啞巴虧了。”蘇浩宇也加重了語氣。
看來這二房,平時沒少被坑,這一點小事,都能讓衆人腦補這麼多想法來。
蘇玉冰笑道:“爹,娘,,你們別亂猜了,這是我買的。”
“你買的?你哪來的錢?”苗氏不可信道。
“娘,你等着,我有東西給你。”蘇玉冰看了衆人一眼,一溜煙的跑到自己屋裡,將那小錢袋拿出來。
待出了門口,又感覺不妥,就從荷包裡拿了二兩銀子出來,剩下的交給羅氏,給家裡添點菜吧。
當苗氏打開蘇玉冰遞過來的錢袋,看到裡面有幾十個銅板和一兩碎銀時,不由的驚訝道:“是銀子,冰兒,你哪來的?”
她的表情過於驚詫,引得另外兩人看着她都帶着擔憂。
“咳咳,爹,娘,你們別亂想,這是我靠自己勞動所得的。”蘇玉冰忽略了許多細節,簡單的說了自己在酒樓裡做事。
“哎呀,我閨女厲害了,都會掙錢了,這麼說,你在家住幾天就得去酒樓裡做事了?”
苗氏眼眶有些溼潤,這一兩多銀子可是一家人幾個月的開銷呢?
“是的,娘,哥過兩天去鎮上上學,我正好和他一塊去,你們要不相信,可以讓哥來看我。”蘇玉冰咧咧道。
“相信,我閨女的話,我當然相信,只不過你一個女孩子家拋頭露面不太好啊?”苗氏又開始擔憂了。
“娘,我做的是事情是後廚,不用跑堂,而且好多菜譜都是和大廚研製而成,做的好的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蓋新房了。”
女兒有多少本事,她又不是不知道,雖然廚藝還過得去,但怎麼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啊?
直到蘇玉冰說了,在失蹤的這幾月遇到貴人相助,幾人心裡頭的疑惑全都去除。
“爹孃,你放心,我會努力掙錢的,讓家裡過得上日子,小宇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想讓他吃點好東西。”
蘇玉冰忽視三個人的熱淚眼眶,掀開鍋蓋,將煮好的排骨湯盛到大瓷碗裡。
苗氏趕緊過來幫忙:“孃的好閨女,來,我來端,小心燙。”
蘇浩宇道:“差不多開飯了吧,我去村頭叫小宇回家吃飯。”
蘇玉冰則是將剛纔洗淨的白蘿蔔,切成薄片,放在盤子裡,在倒了些醋醃製。
廚房裡頭,見兩人都在忙碌,蘇老實則是盛飯,而蘇浩宇則是去喊小宇了。
村裡的小土路綿延悠長直通村口方向,這會家家戶戶的村民不是在竈房忙碌,就是圍着飯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