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雨還在下, 穀子說已經比夜裡的時候小了不少了, 就是外頭溼噠噠的,不好走, “之前沒有注意,現在才發現,這院子排水不好。”穀子端着水盆站在呦呦面前請她洗手洗臉。

呦呦用香胰子洗了手和臉, 擦乾淨以後才說:“等爺回來看看吧, 懷着身孕不好動土,要是沒發走的話,你就去跟小榮子說說, 叫他找人搬幾塊平石板鋪上吧。”

呦呦早上起來的時候也從玻璃窗往外看了一眼,院子裡確實積了不少的水,不過青石板之間總是有縫隙的,又不是水泥地, 總會慢慢滲下去。

吃過早飯,快到巳時的時候容媽媽回來了,呦呦問了一句她哥哥怎麼樣了, 容媽媽搖了搖頭說沒有什麼大事情,“不過是不小心跌斷了腿, 急也沒用,只鞥慢慢將養。”

呦呦點頭, 確實不能急只能養,又客氣地說到若是需要藥材就去找丁香。容媽媽謝了謝,心想人家大概不想要藥材, 只想要銀子。

呦呦看到容媽媽臉上一閃而過的不屑和愁悶,心裡納悶,難道是自己說錯什麼話了嗎?應該不是吧?

容媽媽頓了片刻,房間安靜了一會兒,才重新起了話頭,說起了她來的正事,“您昨天交待給我的事情還沒全做好,請您再寬限我一天,今天一定會查好,明天交給您。”

“哦,這個不急,你慢慢做。”呦呦擺擺手說,“想來做完你也沒有休息好,先去休息吧。”

容媽媽這才屈膝行禮告退。

等容媽媽走了,四喜進來收茶杯的時候,悄聲告訴呦呦,“聽說容媽媽把她這些年積蓄的一大半都給了孃家,就這樣她嫂子還不喜歡她呢,族裡的人又在逼迫她過繼,還不是就爲了她手裡的那點兒銀子。所以平時容媽媽得了調休也不願意回去,就待在自己的屋子裡看書刺繡。”

同樣是骨肉至親,有時候只用金錢才能維持的關係,還不如陌生人。

“這種話跟我說說也就算了,不要再對別人提起,跟別的丫鬟也說清楚,不許亂傳話,叫我聽到是不饒的。”呦呦語氣嚴厲起來,十分認真嚴肅。

“是。我記下來了。”四喜點着頭,認真地說。

因爲雨還沒有停,院子裡又都是水,呦呦這一天就只能待在屋裡不出去。不過即便如此她也閒不下來。上午看了會兒書,小睡了一會兒,用過午飯,午睡的時候就有些睡不着了。她在牀上睜着眼仰頭看了兩刻鐘的牀帳後,終於爬起來了自己進了耳房。

呦呦沒打算叫人進來,主要是向着丫鬟們從天不亮的時候就起來伺候,一整天都要集中精神來伺候自己,每天也就她午休的時候能又那麼一會兒放鬆休息,不如讓他們多歇一會兒罷。想完呦呦還挺自得,我可真是一個體貼下人的好主子。

呦呦進了耳房是想整理下箱籠,天氣慢慢變暖,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連夾襖都穿不住了,春夏的衣服該找出來了,冬天的衣服還收起來了,只等下完雨天晴了晾一晾曬一曬,就行了。

耳房裡的箱籠裝的都是蕭沐仁和呦呦的衣物,箱籠不少,擠擠挨挨的互相之間只有一個能容一人通過的縫隙。呦呦在第一隻箱籠面前站着看了一會兒發愁,這若是以前的自己還好,可以穿行於箱籠之間無絲毫阻礙,可是現在挺着一個大肚子,是萬萬不敢硬往裡走的。

四喜因爲外邊雨下得淅淅瀝瀝的吵得人心煩,四喜只在外頭的閉着眼養神了一會兒,並沒有打盹睡着。到了差不多每天呦呦該醒的時辰之後不見人喊伺候,就悄悄撩起門簾往裡看了一眼,這一看嚇了一跳,牀上並沒有人!嚇得四喜當下就顫着聲音喊了一句“夫人!”

呦呦聽到有人叫她,就在耳房裡應了一聲,“哎,這兒呢。”

四喜聽到聲音了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循着聲音來源走進了耳房,看到呦呦站在一堆箱籠前顰着眉頭,最前面的四個箱籠已經被打開了蓋子,四喜忍不住問:“夫人,您這是幹嘛呢?”

“我想着天暖了,春夏的衣服可以拿出來,冬季的大衣服該收起來了,就想收拾一下箱籠,可是肚子……”呦呦低說着嘆一口氣。

“夫人想做什麼叫我們一聲就行了,何必自己動手呢?”四喜想要扶着呦呦從耳房出來,被呦呦拒絕了,“那我讓人搬張軟榻進來,您坐着看着?”說完喊了麥子叫人擡一張軟榻在放在耳房邊上,然後請呦呦坐下來看着,她自己帶着麥子開始整理。

呦呦在榻上坐下來,腰後面還被放了一隻抱枕,她就這麼歪着看四喜和麥子收拾箱籠,不時地提出些要求,比如冬天的披風都單獨裝一個箱籠,深色襖衣和淺色襖衣要分開放,等等。

四喜和麥子收拾到一半的時候容媽媽來了,見四喜和麥子似乎有些忙不過來,就問呦呦用不用她幫忙。

呦呦想着容媽媽通常沒有事情不來,來肯定就是有事的,於是就說不用,然後從榻上站起來,兩個人去了外頭廳上說話。

容媽媽來的確是有事的。前天呦呦曾經吩咐她去打聽一下嘉峪關高級軍官和知州、通判的家眷的情況,她因爲哥哥骨折耽誤了一個晚上,所以現在纔來彙報,不然昨天晚上就可以的。

容媽媽先遞上幾張紙給呦呦,這是她做的所有信息的彙總,寫的非常詳細,甚至連誰家有幾個小妾都寫明白了。

“這是媽媽自己的字?”呦呦看一眼紙上的字,問。

“是。”容媽媽欠欠身回答,“寫的不好,還請夫不要見笑。”

“很不錯,很工整了。”呦呦點頭,對於普通女子來說很不錯了,雖然不好看,但是每一筆都十分認真,每個字大小都幾乎相同,距離還適中,看起來很是清楚。不過呦呦還是讓容媽媽口述說說,這些紙上的東西她打算一會兒飯後當消遣再看。

容媽媽就給她講述了嘉峪關高級軍官還有知州和通判家裡的情況。

“副總兵現在有三位,倪忠倪老將軍,今年已經六十多了,他的夫人和他同歲,二人育有三兒二女,庶子二人庶女一人,女兒都嫁到蘭州去了,除了最小的兒子在身邊,兩個兒子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廣東,都是自承父業。庶子……”

呦呦擺擺手打斷了容媽媽的講訴,“庶出的就不用說了。”各位夫人肯定對庶出都沒有好感,而且自己一個正牌總兵夫人,也跟庶出打不着交到。

容媽媽臉一紅,自己光顧着想着事無鉅細了,忘了這一點,說了一聲是之後就繼續給呦呦講,“還有一位副總兵就是之前代理總兵那位黃彪黃副總兵,他的夫人是他的表妹,兩個人只有兩個兒子沒有女兒。”容媽媽想了想還是補充了一句,“黃副總兵沒有妾室,也沒有庶子女。”

呦呦驚訝了一下,“這倒是挺稀奇的,不容易。”說完點點頭示意容媽媽繼續。

容媽媽也附和着笑了一下,“所以說這位黃夫人的性格有點……活潑,”容媽媽想了半天才想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詞,實際她想說大大咧咧來着的。

呦呦明白她的意思,沒有了妾室不用爭來鬥去,生活環境太過平和,人的性格就容易放鬆甚至天真說出來的話有時候也可能不經大腦。呦呦沒有過多評論,輕輕點頭,容媽媽就繼續說起來了。

“再有一位就是新升上來的一位陸威副總兵,陸副總兵的夫人是蘭州布政司都事藍大人的女兒,聽說人溫婉大氣,溫柔賢惠。和黃夫人是截然相反的性格,陸夫人育一女一男,女孩七歲,男孩五歲。是所有夫人中最年輕的,孩子也最小。”

呦呦點頭,然後問幾位夫人的口味,是否有什麼偏好或者忌諱。

“幾位夫人都是西北人,口味都是差不多的,倪夫人上了年紀,最近喜歡吃甜的,聽說天天往家裡買點心,黃夫人喜歡吃辣子,陸夫人倒是沒聽說有什麼偏好。”容媽媽想了想,最終還是搖頭,“確實沒有聽說過。”

呦呦點頭,“這是幾位副總兵,其他人呢?”

容媽媽接下來又介紹了幾位參將、遊擊將軍和知州、通判家中家眷的情況。呦呦一一有了瞭解後,心中有了計較,“我清楚了,媽媽先去忙吧,若是想回家去看,來跟我說一聲就行了,反正這幾天也沒有大事情。”

容媽媽對呦呦表示感謝了之後就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

然後呦呦就一個人拿着那一沓的紙默默地看下去。除了幾位副總兵夫人,幾位參將和遊擊將軍的夫人也都是本地人,這些人之間的關係比較錯綜複雜,某位遊擊將軍的妹妹嫁給了某位參將,另一位參將的夫人是一位校尉的七大姑的二大姨的小外甥女,總之十分複雜,呦呦看了幾眼沒有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關鍵信息,就不再看這部分,想着到時候隨機應變靈活處置吧。

倒是後面關於知州和通判的幾張紙引起了呦呦的興趣。

嘉峪關因爲地處西北,屬於軍事要塞,從一百多年前開始,一些從軍營裡退伍的軍人在此地安居紮根,還有些草原上的牧民搬遷至此,慢慢經歷了幾十年,這裡才形成了一座城,而且這座城屬於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孤零零地立在這裡。

或許是從最初建城就開始有的習慣,嘉峪關這裡的人重武輕文,對於軍人,哪怕是退役軍人都十分崇拜,但是對文官卻似乎並不在意,甚至是不屑一顧。很多時候城裡百姓有了糾紛和麻煩,都愛去總兵衙門去找人評理,卻不願意去知州衙門。

最開始的幾屆知州似乎也樂得輕鬆,既不用出力做事,還有俸祿可拿,當然高興。但是這也只是最開始,聽說後來有一次除了人命官司,就是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強搶了民女後將人折磨致死了,地主就給當時的總兵送了不知道多少銀子的禮,然後就象徵地賠了點錢就算完事了。

這位總兵是蕭沐仁的前前前前任,也就是王成風的前前前任,剛好那時候新來一個知州,這個知州一開始也是打算像前幾任似的,混到任期圓滿然後走人就行了,結果聽說總兵得了一千多兩的銀子,而自己和通判兩個人才只有五百兩,這位知州不滿意了,於是聯合通判一起慢慢蒐集了證據,寫了密摺送進京裡,將總兵扳倒了。

於是後來的總兵都不敢隨便插手地方事務了,每日就只能是練兵訓練打仗。也是因爲這件事,後來的幾人總兵和知州關係都不十分融洽,知州和通判重新掌了權以後,嘉峪關的稅收多了不少,知州通判這些文官們手頭自然也寬裕了很多,不過這樣其實相當於斷了總兵的財路,所以後來城內再有打砸搶之類的糾紛,總兵衙門就不再上心。

然而知州衙門的那些衙役混吃等死太久了根被不頂事,知州通判和其他文官們這才怕起來,最後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反正算是雙方重新握手言和,文武融洽了。

至於現任的知州和通判,知州姓賈,叫賈全真。呦呦一聽這名當時就樂得不行,賈全真,假全真,真假不分了倒是。從之前的邸報和收集到信息看,賈知州原本是蘭州的下屬一個縣的通判,三年前升任的知州。

賈知州的夫人田氏,是山西按察使的小女兒,庶女。這位田氏,人十分精明,長得也漂亮,自己生了三兒一女,賈知州的四個妾室只有兩個生了女兒,另外兩個一直無所出。

呦呦看到這兒,忍不住心想,恐怕不只是精明,更是厲害吧。庶女出身,對這些內宅鬥爭和手段更加了解,怎麼可能再讓庶出的子女來爭奪自己子女的權益?而且,家世看得出很不錯,賈知州以後要倚靠岳家的時候多着呢,當然要“愛重”自己的正妻了。

翻到下一張,是關於通判的。嘉峪關的通判叫方怡。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呦呦還以爲自己聽錯了,驚詫地問懷宇是不是打聽錯了,這不是個女子的名字嗎?

“沒錯。”懷宇微笑着說,“就叫方怡,他母親希望他健康快樂,取了‘怡’這個名字。”

這位方怡是懷宇的同科,只不過名詞懸殊略大。懷宇是那一科的一甲頭名狀元,方怡是那一科的三甲同進士,第多少名她不記得了,只聽懷宇說方怡本來學問很好的,二甲傳臚雖然有點困難,但是二甲前二十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春闈考前頭一天不知怎麼吃壞了肚子,上考場的時候手都是抖的,試卷寫的亂七八糟,不過好在內有有理有據,最終只中了一個同進士。

給如夫人洗腳,賜同進士出身。這地位,真可憐。

“爲什麼不能等一等,等下一科再考?下一科肯定比這次考的好吧?”呦呦當時問,要知道古代科舉考試尤其是春闈不像現代高考,無論考的高低,只要覺得自己考得不理想就都能重新考。春闈考試如果不中那還有機會三年後再來,若是中了,哪怕是三甲同進士,也不能再考了。

“家裡條件不行了,他父親早逝,母親整日做針線刺繡供他讀書,眼睛已經熬壞了,再等三年,怕是等不起了。”懷宇嘆氣,讀書人真苦。他有時候還會在心裡偷偷慶幸和感激當初京城送銀子來是呦呦用計讓娘將銀子留下來,不然的話……

按照哥哥懷瑾提供的信息和容媽媽提供的資料,這位方怡方通判已經二十多了,至今單身一人,上任時只帶着老母親和母子倆的包袱來的,住在知州衙門後院的一處小院子,有一對老夫妻和一個小丫鬟三個下人伺候,日子過得雖然不富裕,但是也還算順心。

據說方通判爲官清廉,對百姓愛護,對上官尊敬,對同僚和氣,十分會做人。平時那些不該拿的一文不拿,應該得的也不會少一兩。

呦呦笑起來,挺有意思。

將手裡的一沓紙放下,呦呦站起來回到耳房門口,發現四喜和麥子已經快整理完了,因爲倒騰箱籠總是有些灰塵塵土,呦呦在門口少少地站了一會兒就退出來了,站在炕沿前往外看了一眼,雨似乎停了,外頭有灑掃的粗使婆子揮着掃帚嘩啦啦地掃水。

第一場春雨降下來,算的上是喜雨了吧,改天讓小榮子去看看那片沙坡地,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80章,整整六個月,好累哦,只想一覺睡到自然醒,誰也別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