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龍飛這次對美國金融機構的襲擊,在任何歷史書中都沒有記載,現在流傳下來的,也僅僅是一些口頭上的傳誦。但是,對美國在2009能5月所經歷的那次不大不小的金融危機卻有着非常豐富的史料可以考證。雖然,這場金融危機看上去是因爲戰爭所因發的,但是仔細的分析一下,卻會發現一些不同於戰爭的因素在其中產生着作用。而這似乎在印證着那些民間傳誦一般。
關於這場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這也是衆說紛紜,並沒有一個定論。
站在美國這方的經濟學者認爲,這場金融危機算不了什麼,確實,對美國龐大的市場來講,黃龍飛那區區幾千億的資金確實難以撼動這棵巨樹。2009年,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作爲經濟復甦的風箱標,美國金融市場也恢復了活力。而這時候,美國金融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大概有15萬億,幾乎是美國一年的國家生產總值。當然,其中不少是外國資金,美國國內的資本只佔了較少的一部分。而2009年,美國的經濟發展也很強勁,增長率達到了3.5%,是21世紀頭十年增長最快的一年,此時,美國的國家年生產總值達到了157428億美元。同時,因爲國際市場的活躍,美元仍然是主要的硬通貨。同年,世界五大經濟區域(美國,歐盟,中國,南美經濟共同體,東南亞)的國內生產總值爲43萬億左右。可以看出來,美國佔到了36%,只比歐盟低,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在日本遭受金融襲擊,並且一蹶不振之後,世界各經濟強國都已經加強了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力度,並且增加了國家干預基金的數量,明顯加強了對惡性金融襲擊的對抗能力。而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在到來之前,美國政府就已經提起了高度的重視,並且迅疾將干預資金投入到了市場裡,很快就起到了穩定市場的作用。所以,如果僅僅從經濟損失上來看,將2010年美國的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這次金融襲擊對美國產生的影響是極其微弱的,甚至根本就不用計較。當然,這部分人是從美國的經濟上着眼的,而忘記了,一場金融危機,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影響。
另外一部分人,也就是大多數能夠客觀的看待這一事件的人卻認爲,這次金融危機,帶給世界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從美國國內情況來看,金融襲擊對經濟必然產生影響,不管是大是小,是長遠的還是短暫的,都會對美國的經濟體系產生衝擊。而美國這次也不能例外,按照美國政府2008年年底公佈的經濟發展預期計劃,2009年在擺脫了經濟危機之後,國內增長率應該達到5%左右,但是最後只有3.5%。可別小看這少了的1.5個百分點,按照美國的經濟實力,1.5個百分點,就意味着少掉了2000多億美元!而這是純粹的生產增殖,而因此能夠帶動的國家經濟將至少在10倍以上。可以想見,美國的損失還是很慘重的,僅僅少了這1.5個百分點,美國2009年就多出了120萬的失業工人!
再從國際影響上來看,因爲紐約金融市場遭到襲擊,造成了美國國內的金融混亂,即使這個震盪再不大,還在兩個月內就被美國政府給控制了下來,但是因此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最先出問題的是美元的匯率。金融危機一爆發,美元對歐元的匯率由0.96下降到了0.87,而且這還是美國政府控制住金融危機時候的匯率,最低點的時候,曾經達到了0.81。同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開始出現浮動,當2009年10月,中國宣佈人民幣與歐元掛鉤之後,美元的地位被徹底的削弱了。美元的疲軟,讓美國在進口的時候必然要花更多的錢出去,而在出口的時候,又不能賺到更多的錢。很顯然,這時候,不管進口還是出口,大家都願意使用歐元或者人民幣,而不願意接受美元了。而這在政治上的意義更明顯了,隨着美元的疲軟,歐元與人民幣開始崛起,大多數國家都轉向儲備歐元,作爲國際硬通貨使用。而到2011年,歐元與人民幣都被世界上主要的銀行接納爲硬通貨,構成了美元,歐元與人民幣三足鼎立的局面。當然,這對美國國內的經濟也產生了嚴重的衝擊。要知道,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元成爲了世界上唯一的,具有保值價值的貨幣。當時,很多國家,特別是中東的富裕國家都以儲備美元來防備國家出現危機,而他們購買的黃金也儲備在美國,這不但增強了美國的經濟實力,並且爲美元打足了底氣。而1992年,美國欠下的國債甚至超過了他的國家年生產總值,換句話講,如果美國是家公司的話,他已經可以宣佈破產了。如果這一情況出現在另外任何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肯定崩潰了。但是,正因爲美元是世界唯一具有保值價值的貨幣,所以美國撐了過來,並且在克林頓政府時期,基本上還清了欠下的債務,度過了這一難關。而現在,美元已經不是一枝獨秀了,那麼美國肯定無法再通過欠賬消費來刺激國家經濟增長,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發展手段了!
接着,歐洲藉助這次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迅速的擴大了歐元區,對美元發動了一次新的打擊。2010年,歐元區完成了最大一次擴張行動,英國,波蘭,瑞典,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羅地海三國以及巴爾幹半島上的4個小國家都宣佈加入歐元區,出英國與瑞典之外,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有3年的過度期,而另外幾個國家有5年的過度期。而當歐盟走完這一步的時候,歐元區的總體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歐元成爲了世界上最強勁的貨幣!如果說美元的疲軟是美國“新經濟”時代到來的標誌的話,那麼歐元成爲世界上最強勁的貨幣,就是世界“新經濟”時代到來的標誌了。貨幣雖然只是一個經濟上的等價交換物,但是當人類的經濟發展到今天的時候,貨幣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等價物了,而有更深刻的內涵。當英國爲世界頭號強國的時候,英鎊具有其他貨幣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甚至具備了取代黃金做保值品的地位。而美國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時,美元的地位也同樣無法動搖,光看美國國家儲備銀行中的,佔有全球近一半的黃金儲備就知道,美元的地位有多高了。反過來,貨幣照樣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風向標。當美元失去了最高地位的時候,那美國的經濟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嗎?
最後一個影響,就是美元的跌落,在美元區內造成的嚴重影響,以及對那些依靠美國生存的小國家造成的致命傷害。正如同中國一樣,很多發展中國家爲了控制自己貨幣的匯率,紛紛將自己的貨幣與美元掛鉤,並不進行自由的交換。這一方面是爲了保值,另外一方面自然是要控制自己貨幣的匯率,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爲國家積累發展的資本。而當美元神話破滅的時候,能夠像中國,以及有中國這種能力,迅速的改變貨幣政策,轉投歐洲的又有幾個國家呢?因此,美元神話破滅,對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造成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
很快,拋出美元的浪潮大到讓美國都有點支撐不住了。從2009年5月到年底,全世界各國儲備的美元拋出了一半,這幾乎搞垮美國政府,美國幾乎拿出了所有儲備的外匯來收回美元,爲美元撐腰,但是美國欠下的“債”實在是太多了,當美國用完了外匯儲備之後,仍然沒有能夠收回市場上拋出的美元,又只有用自己儲備的黃金收購美元。最後才勉強保住了美元的價值,沒有讓美元再過度貶值。這一方面,在打擊着美國,同時也在增長着歐洲地區與中國的實力,因爲中國與歐洲儲備的外匯,特別是美元是最多的,而他們也不缺乏別的外匯,所以當美國出售外匯收購美元的時候,歐洲與中國都沒有行動,先讓那些小國家先把美元拋出去,因爲歐洲與中國都清楚,現在美國儲備的外匯與黃金是足夠收回美元的,而在動盪的世界中,黃金肯定比任何外匯都有價值!所以,直到美國開始用黃金收回美元的時候,中國與歐洲纔開始行動,這一下,幾乎就讓美國損失了一半的黃金儲備!而隨着黃金的轉移,那麼歐元與人民幣也都塗上了一層金光,誰都知道,只要中國與歐洲手裡有黃金,那人民幣與歐元就有了保值的價值!
受美元貶值衝擊最嚴重的但屬拉丁美洲國家。這些美國後院裡的國家幾乎都將自己的貨幣與美元掛鉤了。而出了巴西的經濟比較獨立,並且有着龐大的國內市場支撐之外,別的國家幾乎都依靠出口來維持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阿根廷這三個國家,一個是出口石油,一個是出口礦產,一個是出口農產品,都需要讓自己國家的貨幣的匯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上,既不能太高,那將使出口成本增加,減少出口,也不能太低,那將使出口收入降低,同樣影響收入。所以,這三個國家的貨幣都是於美元掛鉤的,並不在市場上進行自由浮動。而當美元貶值之後,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同時貶值了,而他們出口同樣的貨物到美國之外的市場上去的時候,獲得的收入就少了很多。很快,這三個國家都出現了經濟危機!
很多支持美國金融危機對國際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的論點都在這,正是因爲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了美元世界的崩潰,最後造成了一次國際大混亂,成爲了打破舊的世界格局的開始。同時,這也是新時代到來的標誌。而第一件引起國際動盪的事件,就是阿根廷國內的政治動盪!
阿根廷這個南美洲最南端的國家,絕對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在國家還沒有獨立的時候,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雖然大部分居民都是白人,但是仍然飽受殖民者的壓迫與摧殘。隨後在1816年藉機獨立之後,雖然擺脫了西班牙的控制,但是隨着美國的崛起,從此就淪落爲了美國的保護國,也是美國後院最邊緣地區的國家。而也就是從美國開始控制整個美洲的時候開始,阿根廷就不再是一個穩定的國家了。
二戰之前,美國因爲奉行保守政策,並不願意過多的介入國際紛爭之中。畢竟,此時美國國內還有着很廣闊的發展餘地,而且他的“後院”也足夠大,能夠爲美國經濟提供巨大的動力了。而且美國這麼做,也是很明智的做法,先穩定自己內部,並且加強對傳統勢力範圍內國家的控制,等到自身足夠強大之後,纔開始與世界列強角逐,這樣既保護了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更能把握住未來的機會。而在這一情況下,阿根廷幾乎一直就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所有的領導者都受到了美國的控制。雖然政治上受到了美國的嚴重干預,但是阿根廷人還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畢竟美國龐大的市場爲阿根廷的發展提供了動力。轉變,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開始的!
二戰之後,蘇聯迅速的崛起爲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而英法德意等老牌歐洲帝國都沒落了。所以,世界鬥爭的焦點轉移到了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上來。而隨着蘇聯的成功,社會主義運動的浪潮席捲了全球,拉丁美洲也沒有“逃”過,在其內部迅速的拋起了一股社會主義運動浪潮。
也許到現在,很多人都記得“格拉諾”,都知道這位拉丁美洲社會主義運動的先鋒人物,而古巴的紅色化,就是拉丁美洲社會主義運動的成果,直到現在,古巴仍然是社會主義陣營着最堅強的國家之一!當然,這股浪潮並不是從古巴發起的,而是最後落根於古巴,而在這之前,幾乎所有的拉丁美洲國家都受到了衝擊,想想看哥倫比亞叢林中的游擊隊,委內瑞拉的反政府軍,以及衆多南美洲國家的反政府游擊隊,這些都是當年社會主義運動後的遺留。同樣的,阿根廷也沒有從這次的浪潮中“倖免”。
爲了對付自己後院內燒起的這把火,以及在越南戰爭中遭受到的慘白帶來的教訓,美國政府的行動一點都不手軟。對海地的顛覆,對巴拿馬的侵略,只是美國反社會主義行動的最終表現之一,而在這之前,美國開始發動國家力量,來對付後院中的那些不老實的國家了。
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顛覆與政變成爲了拉丁美洲國家中最常用的詞語。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在策劃政變,有人在發動政變,有人在幹着秘密顛覆的活動。而阿根廷也成爲了美國這次打擊的犧牲品。從二十世紀60年代末開始,到二十世紀末,阿根廷政府的平均生命不到2年!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年多,就有政府下臺,或者是被政變者推翻,或者是被外國勢力顛覆,或者是垮臺!而持續的國內動盪,對國家造成的危害,也許比什麼都大。不看別的,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的影響很多人都知道,而在“改革開放”政策確定下來之後,中國保持了幾十年的穩定與高速的發展,這才完成了國家從弱小走想強大,這最關鍵的一步。所以,也不難理解爲什麼中國政府一直見保持國內穩定,爲國家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好環境爲最高責任的意義了。而阿根廷國內的持續動盪,也只能給他們的國民帶來災難。
因爲美國的蠻橫干預,阿根廷與美國之間的矛盾是很深的,雖然很多時候都隱藏了起來,但是終究有爆發的時候。而1982年的馬島戰爭,無疑就是一次猛烈的爆發。
馬爾維納斯羣島是南大西洋上的一個並不那麼起眼的羣島,島上的物資也不豐富,而且因爲靠近南半球季風帶,氣候也很惡劣。但是,就是這個小小的羣島,最終爆發了二戰之後最大的一場海戰,同時也是現代化戰爭的開端!當然,在這中間牽扯的大國利益,以及大國之間的動機,也成爲了美蘇爭霸時期對抗的頂點。
馬爾維納斯羣島上的主要人口是英國僑民,但是它距離英國萬里之遙,而距離阿根廷就區區數百公里。所以,在主權的問題上,英國一直堅持馬島是自己的海外領土,而阿根廷卻堅持這是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土。而當這一矛盾積累到無法壓制的時候,帶來的絕對是戰爭,而且是一場慘烈的戰爭。
關於英阿馬島戰爭的一些內容在前面就已經介紹過了,所以在這也就不多說。重點還是回到阿根廷與美國的關係上來。
因爲美國在戰爭中表面上是保持了中立的態度,但是暗中卻在向英國提供積極的支持。擊沉阿根廷唯一一艘巡洋艦的那艘英國攻擊型核潛艇正是收到了美國的衛星偵察情報,最後幹掉了阿根廷海軍的“靈魂”與“膽量”。另外,美國在這一場戰爭中,首先對阿根廷實行了軍事禁運,並且發動了其他的北約國家,以及歐洲盟國對阿根廷進行軍事禁運,這對阿根廷的打擊確實很大。
被一枚只裝了80公斤炸藥的飛魚導彈幹掉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恐怕是二戰之後最出名的驅逐艦之一,被很多人都記住了,而“飛魚”也成爲了反艦導彈的代名詞,同時執行攻擊任務的“超級軍旗”攻擊機也成爲了“法國製造”最佳的宣傳品。但是,由有誰知道,當時阿根廷手裡僅僅只有5枚“飛魚”導彈,與5架“超級軍旗”攻擊機呢?當時阿根廷向法國訂購的更多的“超級軍旗”以及“飛魚”最後都因爲美國的干預,沒有能夠交到阿根廷空軍手裡。要是阿根廷多幾架這種攻擊機,多一些導彈的話,那麼攻擊“無敵”號航母的就不會是兩枚導彈了,而“無敵”號也無法幸運的避免打擊。最後,英國遠征艦隊恐怕要遭受滅頂之災了,而這場海戰的結果就不會是這個樣了。當然,這只是阿根廷人的想法,而最後的戰爭結果是個什麼樣,其實應該重視的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即使英國第一支遠征艦隊被消滅了,英國的實力還是遠超阿根廷,最後戰爭大概也只是被拖延,而結果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吧!當然,阿根廷人不會這麼認爲,因此,他們對美國的仇恨,就不會輕易的化解!
因爲這場戰爭,美國與阿根廷的關係算是走到頭了。而這時候,蘇聯的迅速擴張已經給美國製造了巨大的麻煩,讓美國難以“照顧”到後院裡那麼遙遠的一個國家。而等到冷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海灣戰爭對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爭奪與控制能源產地,成爲了冷戰之後最重要的任務。接着,朝鮮核危機,巴爾幹半島戰爭,伊朗核危機,以及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最後到南海戰爭,中國的統一戰爭,中美中亞衝突,在到第四次印巴戰爭,都極大的牽制住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控制能力。而阿根廷也正是趁着這個機會,開始對國內進行改革,並且將經濟發展擺到了國家的首要位置上來。
經過27年,5界多政府(阿根廷總統的一界任期爲5年,並且沒有規定總統連任的次數)的努力發展,到2008年,阿根廷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國家工業化進程。這一年,阿根廷的國家生產總值達到了16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值達到了4000美元,成爲了南美洲國家中比較發達的一個了,甚至在人均產值上超過了巴西。另外,工業產值750億,佔國家總體經濟的47%,農業產值120億,佔到了7.5%,另外還有不少的高科技產業,以及非常發達的旅遊業。可以看出來,阿根廷人的努力沒有白費,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之後,阿根廷的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起色。而在底氣足了之後,阿根廷也開始小心的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了。
從1990年到2008年的這18年期間,阿根廷從國外購買了250億美元左右的軍火。其中,向德國訂購了4艘209/1500型潛艇(1500型是裝了AIP系統的),4艘MEKO2000型多用途護衛艦,並且購買了法國的“福旬”號航母以及三十多架二手“超級軍旗”攻擊機,另外,在2007年,又向法國訂購了35加“陣風”戰鬥機,以替換航母上的戰鬥機。同時還訂購了4艘“蠍子”級常規潛艇。
從2002年開始,阿根廷開始從中國採購武器,而中國也迅速的成長爲了阿根廷的第一大軍貿國!兩年之中,阿根廷僅僅從中國就採購了價值50億美金的軍火,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國軍隊的二手貨,能夠迅速的裝備到阿根廷軍隊中!其中,包括4艘江衛Ⅳ型多用途護衛艦,4艘旅大Ⅳ級防空導彈驅逐艦,8艘“元”級常規潛艇(加裝了AIP系統)。120架F-10輕型戰鬥機,60架FBC-2Ⅱ型攻擊機(對海攻擊型號,是中國最強大的對海攻擊機之一),而最引人矚目的是,阿根廷還向中國採購了12架大型加油機,以及4架經過實戰考驗的YJ-11空中指揮機!比起前面的戰鬥機來講,這些輔助性的飛機可是有戰略意義的,而所包含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由於這些裝備大多數是中國解放軍準備退役或者改進的現成貨,所以,2年之內,阿根廷就已經拿到了這些裝備,這比從歐洲進口要快得多了!
其實,阿根廷這近乎瘋狂般的擴軍行動,已經引起了美國的注意。但是,這時候,即使美國感受到了危險,也沒有能力來“關照”阿根廷不要玩“過火”。當然,以現在美國與歐洲的關係,特別是英國重返歐洲,背棄了美國之後,美國睜一眼,閉一眼,纔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沒有引起美國的反應,但是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卻高度重視了阿根廷的“挑釁”行動。很快,在2009年4月,第四次印巴戰爭的硝煙才落下的時候,英國就宣佈將馬爾維納斯羣島上的駐軍由一個營,加強到一個旅,同時增派兩艘23型護衛艦到斯坦利港,加強當地的海上巡邏。而在背後,英國已經將兩艘最新服役的“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向南大西洋部署,還是按照二十多年前的那次行動一樣,準備用核潛艇先對阿根廷進行威脅,如果戰爭爆發的話,那麼也可以用這兩艘核潛艇來挾制阿根廷海軍的行動,爲派遣遠征艦隊爭取時間上的緩衝。在這,也不得不“佩服”英國人的頑固與保守,大概英國人還沒有吃夠二戰的苦頭,認爲幾十年後,戰爭的模式還不會變化一樣!
緊隨英國之後,法國與德國也表示嚴重關注南大西洋的局勢變化。德國在與英國秘密接觸之後,以不向熱點地區出售武器裝備爲由,暫時扣留了準備想阿根廷出售的最後一艘MEKO2000級護衛艦,同時要求中國在出售給阿根廷的潛艇中不得使用德國技術,最後,迫使中國最後出售給阿根廷的兩艘“元”級潛艇取消了德國生產的燃料電池AIP系統,裝上了性能稍微差一點的,中國自己研製的封閉循環式“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而法國也很快與英國達成了一致,決定暫緩向阿根廷交付第二批15架“陣風”戰鬥機,同時也要求中國不得向阿根廷出售有法國技術含量的軍火。最後,阿根廷只得向中國採購了20架F-10的海軍型號,來彌補航母載機上出現的空缺。
可以看出來,爲了歐洲一體化進程能夠得到英國的支持,同時讓英國回到歐洲大家庭內,法國與德國都做了不少的努力,通過禁止向阿根廷出售敏感的軍火來限制阿根廷軍事實力的擴張。但是,因爲歐洲與中國在阿根廷問題上沒有能夠取得一致性意見,特別是中國並不認爲阿根廷的擴軍回對歐洲構成危險,所以中國並沒有跟隨歐洲之後,對阿根廷進行軍事制裁。相反,因爲歐洲的封鎖,中國還擴大了對阿根廷的軍售!
阿根廷的擴軍,其實已經在醞釀一場戰爭了。聰明點的人都看到了,阿根廷重點擴充的是海軍與空軍,而並不是陸軍。而且,阿根廷在陸地上受到的威脅並不大,那麼他們擴軍的目的是什麼?這已經昭然若揭,只要向阿根廷東南面的大西洋看一下,就知道阿根廷瞄準的是什麼目標了!
戰火已經一觸即發,但是此時歐洲被纏在了印度,而且在印度身上,關係着歐洲更多的利益,所以,在對待阿根廷的問題上,歐洲的英國與法德兩國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英國人雖然保守,但是在面臨威脅的時候,卻是歐洲最強硬的一個國家,只需要看他們在二戰中的表現就可以知道,這個高傲的老牌帝國不但堅強,而且決不屈服。1982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是在衆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做出了派遣遠征艦隊,保護帝國利益的決定。而當80%的英國海軍實力被集合到這支龐大的艦隊中來的時候,英國人也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所以,這次英國人仍然持強硬態度,表示只要阿根廷敢於向英國挑戰,進攻富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羣島的英國名稱)的話,英國將以軍事行動來應付任何挑戰,並且有信心戰勝任何敵人,如果迫不得已的話,甚至會使用是極端手段來扞衛英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很明顯,在阿根廷還沒有行動的時候,英國就發出了戰爭威脅,這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擴大了雙方的矛盾。而這也立即引起了阿根廷的強烈迴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的大規模反英示威遊行,就是阿根廷國內情緒的最好表現。
鑑於現在戰爭還沒有爆發,而阿根廷政府也一直很小心的處理着這個問題,並且通過中國,表達了願意與歐洲接觸,並且通過商討與談判來解決雙方之間矛盾的意思。所以,法國與德國都不支持以強硬態度來回應現在的局勢。都希望英國能夠冷靜的處理這個問題,不要輕談戰爭,爭取和平的化解危機。當然,在似底下,法國與德國都向英國表示,如果最終戰爭無法避免,英國的利益受到侵害,那也是歐洲的利益受到了侵害,而法德將堅決的站到英國這邊。雖然,法德的意思是要英國現在先保持冷靜,不要主動的挑起戰爭。但是,這話聽在英國人的耳朵裡,就成了法國與德國都將在戰爭中支持英國,所以更加主張了英國的挑釁氣焰!
當矛盾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倫敦舉行了一場有5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支持政府的強硬立場,並且應該向富克蘭羣島派遣更多的軍隊,甚至有人叫囂直接攻擊阿根廷本土的港口與機場,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有30多萬阿根廷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油性,要政府堅決扞衛國家的利益,收回屬於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羣島,如果和平不行的話,甚至應該用戰爭的手段從侵略者手裡奪回自己的領土!而就在這種兩國的民衆都叫囂着要以戰爭的手段來解決矛盾的時候,雙方國家的領導人其實都很冷靜,造勢行動已經完成,那麼現在就應該坐下來談一談了。
很快,阿根廷與英國的代表都坐到了北京的談判會所裡,開始進行這場延遲了幾十年的談判。而中國也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希望英阿兩國能國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雙方的爭端,消除矛盾,用和平的方式來實現和平共處。但是,談判的進展並不大。畢竟,馬爾維納斯羣島不是香港,生活在那裡的主體居民不是阿根廷人,而是英國人,但是它距離英國實在是太遠了點,而又在阿根廷的身邊。所以,在羣島的歸屬問題上,阿根廷堅持以地理條件爲準則,要求英國歸還該羣島,而英國則以實際的控制,以及人口數量爲基礎,所以拒絕歸還,並且要阿根廷放棄瘋狂的擴軍計劃,消除雙方的矛盾。而在雙方的矛盾根本就無法調和的情況下,談判也只是爲雙方的贏得了戰爭的準備時間!
談了一週,雙方就不歡而散了。很快,英國首相決定組建特混遠征艦隊,由“皇家方舟”號,“競技神”號兩艘攜帶了55架“鷂”Ⅱ戰鬥機的航母爲核心,同時出動了2艘才服役的42型防空導彈護衛艦,4艘多用度驅逐艦,6艘23型反潛護衛艦,2艘“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4艘綜合快速戰鬥支援艦所組成的龐大護航艦隊。另外,英國還開始進行局部動員,讓3年之內退役的軍人迅速歸隊,同時加快了即將完工的一艘42級驅逐艦,一艘“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海神”號航母的建造工作。緊跟在遠征艦隊之後,第一批陸軍部隊以及裝備也開始在撲次茅斯港集結,準備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迅速的趕赴戰場!
英國的行動無疑是推了這場戰爭最後一把,也抽掉了和平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英國的這種過激的行動,很快就受到了大多數反戰國家的譴責,畢竟,現在印度的戰火還沒有停息,再爆發一場戰爭,那世界還真是大亂了。而在這件事中,美國一直置身事外,似乎對美國來講,這場戰爭不管結果怎麼樣,對美國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2009年5月5日,阿根廷的國慶日,也是歐洲維和部隊達到印度之後的10天,阿根廷總統宣佈了發動收復馬爾維納斯羣島的軍事行動,半個小時之後,斯坦利港捱了第一枚炸彈。從這一刻開始,第二次英阿馬島戰爭正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