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落幕和影響

“施拉格又一次失敗了,他的撤退的功夫在實戰中再一次得到了磨練和提升。和上一次在意大利的表現不同,這一次他撤出的部隊顯然要比上次多一些。當然,這可能是因爲華夏部隊兵力不足。如果單純論逃跑的功底的話,他應該是同盟國將領中最優秀的,因爲自從1戰結束後,他指揮的戰鬥結局都是逃跑。”當巴比倫行動結束後,美國人的《時代週刊》以一種嘲諷的語氣這樣評價這位奧地利將軍

。不過實際情況如何,並不是一本雜誌幾句話就可以說清的。華夏內部對奧匈軍團和整個同盟國此次戰鬥的表現有一個更爲客觀的評價。

整個戰役可以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自然是華夏和德國人在南線爆發的戰鬥。華夏裝甲力量比德國人更強,而且編制更爲合理,單純依靠陸軍就可以應對絕地大部分情況,無論是坦克戰、攻堅戰還是炮戰都表現的遊刃有餘。雖然在某些戰場上會吃些虧,但是總體而言依靠優勢的裝備,華夏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是高於德國的。但是高的也有限。德國人依然可以拖延華夏陸軍的進攻,並且依靠較爲充裕的步兵力量來防止突破口的擴大化。

於是過於倚重裝甲力量而步兵不足的華夏部隊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尖銳的裝甲矛頭可以撕開對方的防禦,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步兵來擴大裂口,並且及時的包圍對手。於是這樣做到結果就是。華夏裝甲部隊屢次擊潰對手,但是對手利用華夏突破後短時間的停頓可以將殘破防線上的部隊撤離,然後重新整合填到下一道防線。然後華夏繼續突破。德國人再次撤離重整。華夏可以不斷擊潰對手,但是卻無法趁勢吃掉對方的重兵集團,雖然在南線的戰鬥中摧毀了德國人大量的技術裝備,但是德軍人員損失不算太大,滿打滿算損失了不到2個師。

“從效率上來講我們的戰術並不高明。德國人理想的戰術是裝甲部隊突擊,然後後續的機械化步兵分割包圍對手,並最終殲滅對方的重兵集羣。但是可惜的是他們的裝甲矛頭不夠銳利。往往在進攻的時候就已經摺斷。而我們恰恰相反,我們的裝甲部隊幾乎包辦了一切。突破用坦克,分割用坦克,最終吃掉對手還是坦克!裝甲單位畢竟有限,卻要承擔幾乎所有的任務。這是對資源的浪費。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兵力不足。但是我們確實缺乏足夠的步兵單位。也許現在戰爭規模並不大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依靠少量精銳的裝甲師來獲得勝利,但是隨着未來大規模戰爭的爆發,裝甲部隊的比例一定會下降。戰爭需要的不僅僅是精銳,還需要大量的普通部隊。”在戰後的總結中,彭毅較爲客觀的評價了雙方的戰法。而這也引起了徐傑的注意。

徐傑穿越前就不是陸軍。對陸軍的瞭解比較有限。他使用了大編織來保證陸軍師級單位的戰鬥力。並且使用機械化步兵師作爲裝甲部隊的補充,這兩點是好的,但是同時卻對步兵師並不是很關注。在意大利小規模的陸戰中這個問題還不算明顯,畢竟戰爭規模小。但是在伊朗戰爭中。這種情況就開始明顯了。相對於步兵師來說,裝甲部隊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大量坦克對耗油和部件的消耗讓華夏補給能力已經有些捉衿見肘。

甚至於參謀部在報告中提到了一個裝甲師的消耗能供給三個摩托化步兵師。原因就在於後者沒有那麼多的坦克和裝甲車,步兵機動也是靠卡車和裝甲輸送車。輪式車輛的造價和耗油明顯低於履帶車輛。對付已經被分割的敵人使用摩托化步兵師顯然更加經濟。同等供給下戰鬥力也會比較高。畢竟在對包圍圈內部的對手發動進攻的時候,一個裝甲師絕對比不上三個機械化步兵師。因爲後者的火炮和步兵數量要遠多於前者。而坦克在消滅包圍圈的殘敵時並不比火炮好用多少。坦克的作用是機動性和突破堅固防線,站樁輸出並非其所長。

此時的華夏是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這沒錯。但是對面的德國也不是魚腩。參考一下歷史上2戰的交戰規模,雙方單純陸軍都要好幾百萬。沒有哪國的工業可以讓這幾百萬陸軍都變成裝甲師。無論如何都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如何用有限的資源組織一支高效的軍隊纔是最重要的

。如果戰爭同時在伊朗和印度展開的話,那麼延綿數千公里的戰線顯然需要大量的步兵進行防禦。所以華夏必須加緊機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的建設。

此外,隨着兵力的進一步增加。單純的師級單位已經無法支持一個方向的戰鬥。即使對方比你弱,即使你使用的是近2萬人的大編制。但是終究不夠用,這次戰爭的末期,田勇的表現不佳就是一個例子。所以爲了完成某個戰役任務,那麼必須以軍甚至集團軍的規模來編組下面的部隊。某一個軍必須具備獨立完成某個區域戰役任務的能力。根據陸軍部門的建議,華夏決定在這場戰爭結束後構建新的裝甲軍。作爲戰役級別的編制。

一個裝甲軍將擁有1個裝甲師和3個機械化步兵師。同時還將有若干裝甲軍直屬單位,比如說軍屬炮兵、軍屬獨立重裝營等單位。甚至還會有一些直屬的空軍單位。根據情報現實,德國人的一款比歷史上的虎豹還要優秀的重型戰車已經接近投產,雖然英美等國對此表示懷疑,但是熟知歷史的徐傑相信這個情報的準確性。這一次華夏沒能碰上德國的鋼鐵野獸,但是不代表下一次就能避免。50多噸重的重型戰車想要配給裝甲師恐怕有些太過了。所以徐傑的意思是現看產量,如果產量不夠的話就組成類似德國2戰的虎式重型裝甲營這種強化單位配給裝甲軍。如果產量夠的話再將部分車輛配屬到師。

“下一次,當我們再遇上德國陸軍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拿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對手。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優勢的裝備上。德國人並沒有拿出最優秀的裝備。”在給彭毅的回信中,徐傑一方面肯定了對方的意見,另外一方面則按時華夏要對德國可能擁有的裝甲優勢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在隨後的報告中,彭毅也提到了奧匈軍團。施拉格的表現並不像媒體上說的那麼不堪,實際上,如果不是華夏留有最後一支預備隊並且配合強大的戰略空軍進行攻擊的話,那麼最終鹿死誰手還難說呢。根據戰後華夏的推演。如果沒有戰略空軍的介入,施拉格甚至可以通過逐次抵抗成功的撤回出發陣地。即使在華夏全力施爲的情況下。4個奧匈精銳師最終也有一個半師的人員逃出昇天。當然,他們的重裝備幾乎全丟了。如果不考慮裝備因素的話,施拉格手下精銳的奧匈軍團的戰鬥力並不比南線的德國師差。理論上要比美國軍隊強上一些。

施拉格的指揮能力並不差。如果讓他在德國或者華夏這種一流強國的軍隊中任職的話,他會做的很好。無論是攻擊還是防禦至少能做到穩妥。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也能堅持到底。如果不是他強悍的意志和行動力的話。已經潰散的奧匈軍團根本不可能回到基爾庫克。在空中有上百架重型轟炸機攻擊,地面有追兵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不管如何,華夏總算打贏了這次戰役,雖然損失也很大,按照彭毅的說法,我們幾乎丟光了1個半伊朗裝甲師和半個俄國軍團以及1個華夏裝甲師的裝備。想要成建制的恢復伊朗師是不可能的了,也是沒有必要。事實證明,同樣的裝備在伊朗人手中效率是最低的。華夏的補給能力不可能一下補充3個師的裝備,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補充好華夏和俄國軍團的裝備還是可以的。

空軍方面雖然損失不是很大。但是卻透支了留在伊朗的大量的燃油和彈藥。飛行員的疲勞和飛機的磨損同樣不能忽視。在下一階段中,秦嶽的空軍只能保證制空權不落入對手的手中,至於對地支援就只能看着辦了。

不過最終的結果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德國南線的兵團損失了不下2個師的裝備後已經無力北進。奧匈軍團的精銳也蕩然無存,除了北面遲遲無法投入戰鬥的兩個德國裝甲師之外,基爾庫克附近似乎已經沒有能阻止華夏進攻的力量了。也許除了圍城戰可能算得上一場硬仗外,華夏想找個對手都不容易!而隨着原本位於後方的一個裝甲師和一個獨立裝甲旅的整備完成,華夏在兩河流域的兵力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峰,等到前線的損失徹底補充好後。華夏軍團將比戰役開始前更加強大!而根據華夏的判斷,同盟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應該湊不出更強的部隊了。

華夏在總結自己的得失。德國前線高級軍官同樣也在這樣做。一場他們認爲有7成把握的戰役打成今天這個樣子確實有些說不過去。這一方面是情報上的失誤——漏算了剛剛參加過攻城作戰的田勇師。而第二個和第三個原因則是空軍的不給力和陸軍裝備的滯後性。前者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空軍剛剛打完了空中花園戰役還沒喘口氣就和養精蓄銳已久的華夏空軍槓上了。即使最苛刻的陸軍軍官也不得不承認空軍已經盡力了。至於第三個原因也是老生常談,經過幾年的努力,德國陸軍裝甲部隊和華夏裝甲部隊的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有拉大的趨勢。

以至於布勞希契在給陸軍參謀部的心中這樣寫道:“至少給我們的戰車裝上一門可以擊穿對方裝甲的火炮吧!”現在他已經不期望德國戰車全面壓倒對手了,但是至少要做到相互摧毀。而且他還在信中這樣說道:“如果帝國還想將戰爭繼續下去的話,那麼我希望能讓現在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的虎式坦克送到戰場上來,並且能參考華夏裝甲部隊,研發一系列的重型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火炮,尤其是後者更是我們當前需要的,三號突擊炮上的榴彈炮威力太小,而且防禦太差,而華夏的29型突擊炮十分全能。無論是掩體還是坦克都擋不住它致命的一擊。”布勞希契的眼光很不錯,他已經意識到了適應性更好的29型突擊炮比專注於反坦克的29型坦克殲擊車更加優秀。

不過讓布勞希契失望的是,德國總參謀部對裝甲武器研發滯後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並沒有作出正面的答覆。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爲虎式坦克距離大量投產還有一定距離,等到投產了,估計戰爭也結束了。德國人不想讓自己最爲精銳的裝備就這樣過早的暴露給對手。即使給4號坦克換一門威力更大的火炮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雖然火炮遲早要還,但是這次戰爭肯定用不上了。所以還是算了吧。而另外一個原因是,華夏在這次戰爭中作出的抉擇讓德國人感到震驚和恐懼,戰略空軍的投入大大超出了德國人意料。這其中所蘊含的信息經過多次放大後讓德皇都不得不正視。

而就在這個時候,奧皇發來的電報更是讓形勢雪上加霜,施拉格的再次失敗和奧匈軍團的折戟讓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終於清楚的認識到一流強國和三流列強之間的本質差別。奧匈陸軍除了能在意大利麪前耀武揚威,在美英面前顯示一些存在感的的話,那麼面對華夏陸軍還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吧!伊朗戰役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奧匈帝國的預料,徹底從一場規模有限的戰爭變成了大國之間扯皮鬥狠的大戰。奧匈帝國已經在電報中透露了打算停戰的意思了。成本太大了,已經超過了收益!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作者已經三週沒推薦了,訂閱刷刷的往下掉--!現在每天更新4000字的收成還沒有原來每天3000字好。這讓作者情何以堪啊--!作者現在缺乏動力啊--!。

第898章 出動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438章 大西洋啓示錄3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070章 交鋒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689章 突破第376章 苦戰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935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186章 血戰月峰山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818章 決定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149章 右勾拳第44章 大生意(一)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264章 棄子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889章 鏖戰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1067章 陰謀第1004章 初戰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57章 加入北洋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28章 華夏的航母之路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307章 大戰略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571章 矛與盾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968章 自投羅網第1353章 絕唱第491章 折中第1423章 出發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652章 取捨第904章 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