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七農業部長孫中山

(三百九十七)“農業部長”孫中山

在兩宮下葬完畢後,中外各種報刊媒體都進行了廣泛報導,而李鴻章隨後又以“華夏共和國執政”的國家元首身份向全國通告,說明“天下萬民,無論滿漢,皆炎黃之裔,當不分尊卑,親如一家”,這樣一來,果然收效甚顯,孫綱最爲擔心的滿族旗兵暴亂的事,並沒有發生。

這樣一來,對他以後改革軍制,重整全國的陸軍的行動,就少了許多的阻礙。

在“華夏共和國”成立後,各國使節紛紛前來道賀,並遞交國書,表示承認“華夏共和國”政府爲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華夏共和國”從此取代了清朝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世界其它國家的承認。

對於清朝和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國內有很多人都希望藉此機會不與承認,或者同列強修訂條約,但是李鴻章和他們政務院“八大參政”商議後,大家都認爲“國家甫定,國力未充,若此時貿然廢約啓釁,徒增禍亂,與事無補”,“莫若忍辱含憤,奮起直追,以期富國強兵,十年之後,擡頭相見,再圖收我利權”,李鴻章考慮再三之後,決定還是先承認清朝和列強簽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以與友邦敦睦爲基礎,求與泰西各國相安無事,爲國家求得養息之機”。

李鴻章做出這個決定,內心其實也是很痛苦的,他也知道,這樣做會挫傷很多人的愛國之心,但他又不能不這麼做。

畢竟,國家之間的地位,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

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尚不足以與列強抗衡,無論民氣如何高漲,民心如何思奮,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民心民氣就能解決的。

在“兩宮國葬”之後不久,產生的“穩定效應”就慢慢顯示出來了。

在“己亥之亂”剛剛爆發的時候,清朝駐蒙古的烏里雅蘇臺將軍和庫倫大臣一開始支持滿清王公親貴“討逆”(蒙古還有“蒙古八旗”),但在“討逆軍”迅速失敗地情況下開始猶豫觀望起來,在俄軍大舉入侵東北之後,蒙古方面一度有倒向沙俄的傾向(俄國人在蒙古王公當中“活動”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但由於中隊大勝俄軍,蒙古方面馬上就斷了“親俄”的念頭,想加入新成立的“華夏共和國”又怕因爲和從前和滿清太“親密”的關係遭到“清算”,現在,當“兩宮國葬”的消息傳到蒙古之後,蒙古方面終於放下心來,對外發表通電“擁護共和”,表示“蒙古接受中國管轄,不管中國政體如何變更。蒙古都是中國領土”,並宣佈“蒙古八旗”軍隊“改旗換幟”,聽從中國政府地調遣。

繼蒙古之後。西藏地方政府也宣佈“西藏爲中國之一部分,雖中國中樞更迭,國體有變,西藏爲中國之土不變”,並和蒙古地方政府一道,派員到北京“共商國是”,中國由此避免了一場民族分裂的危機。

但這也讓孫綱明白了,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中國就不可能保住現有的國土。更別說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了。

日本人說地那個“強兵”是富國之本。以“強兵”爲先。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地。

“華夏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之初。因爲“己亥之亂”地關係。原先地前清官員大多星散。新地國家機構成立之後。只有少數官員回來“報到”。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和“八大參政”商議後。決定從各省調集“能員幹吏”充實中央政府。孫綱地軍務部也不例外。除了少數幾位原先兵部地官員。其它地人都是從四洋海軍和其它各省軍事部門抽調地。這樣一來。好處是孫綱可以通過他們瞭解其它各省地軍備情況。壞處是這些人各地都有。相互熟悉並掌握自己地工作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而孫綱最先做地一件事。就是把北洋軍情處升級爲全情總處。隸屬於軍務部。將這個情報機構地職權範圍擴大。並將北洋軍情處地總部從旅順遷到了北京。

當然了。因爲他以後得在北京安家了。所以順便也把家都搬了過來。

由於國家剛剛步入正軌。需要很多各方面地人才。因此自己手下地這些能人。現在都有了用武之地。

孫綱把孫文調進了京城。本來想向李鴻章舉薦他。讓他擔任鐵路部地部長。由他負責全國地鐵路事務。讓孫綱想不到地是。孫文居然不想再幹鐵路了。而是想振興中國地農業!

孫文的回答可是讓孫綱一時間有些摸不着頭腦。

國父中山先生居然對農業感興趣,確實是讓孫綱想象不到。

更讓孫綱想象不到的,是李鴻章居然給了他“答案”。

因爲,李鴻章拿出來了孫文當初寫給他的信,孫綱看後才明白了過來。

“夫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不足食胡以養民?不養民胡以立國?是在先養而後教,此農政之興尤爲今日之急務也。且農爲我中國自古之大政,故天子有親耕之典以勸萬民,今欲振興農務,亦不過廣我故規,參行新法而已。民習於所知,雖有更革,必無傾駭,成效一見,爭相樂從,雖舉國遍行,爲力尚易,爲時亦速也。且令天下之人皆知新法之益,如此則踵行他政,必無撓格之虞,其益固不止一端也。”

“竊以我國家自欲行西法以來,惟農政一事未聞仿效,派往外洋肄業學生亦未聞有入農政學堂者,而所聘西儒亦未見有一農學之師,此亦籌富強之一憾事也。文遊學之餘,兼涉樹藝,泰西農學之書間嘗觀覽,於考地質、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每與鄉間老農談論耕植,嘗教之選種之理、糞溉之法,多有成效。

“文鄉居香山之東,負山瀕海,地多砂磧,土質磽劣,不宜於耕;故鄉之人多遊賈於四方,通商之後頗稱富饒。近年以美洲逐客,檀島禁工,各口茶商又多虧折,鄉間景況大遜前時,覓食農民尤爲不易。文思所以廣其農利,欲去禾而樹桑,其法先設農師學堂一所,選好學博物之士課之,三年有成,然後派往各省分設學堂,以課農家聰穎子弟。又每省設立農藝博覽會一所,與學堂相表裡,廣集各方之物產,時與老農互相考證。此辦法之綱領也,至其詳細節目,當另著他編,條分縷晰,可以坐言而起行,所謂非欲徒託空言者此也。

“文之先人躬耕數代,文於樹藝收牧畜諸端,耳濡目染,洞悉奧義;泰西理法亦頗有心得。至各國土地之所宜,種類之佳劣,非遍歷其境,未易周知。文今年擬有法國之行,從遊其國之蠶學名家,考究蠶桑新法,醫治蠶病,並擬順道往遊環球各邦,觀其農事。如中堂有意以興農政,則文於回華後可再行遊歷內地、新疆、關外等處,察看情形,何處宜耕,何處宜牧,何處宜蠶,詳明利益,盡仿西法,招民開墾,集商舉辦,此於國計民生大有裨益。所謂欲躬行實踐,必求澤之沾沛乎民人者此也,惟深望於我中堂有以玉成其志而已。”

孫綱仔細地看完信,這才知道,孫中山當年上書李鴻章,信裡講的好多居然是關於農業的問題地。

從信裡的內容來看,孫文對農業應該是非常熟悉的。

中國目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爲主的人口大國,農民佔中國人口的大多數,所以農業問題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重中之重。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在臺上,都不可能忽視農業問題。

即使是在後世,“三農”問題,仍然是國家領導人施政的重點。

“想不到吧?”李鴻章看着孫文,呵呵笑道,“我老頭子還記得你。”

“晚輩當年行事有諸多孟浪之處,然此心此志,未嘗稍變。”孫文有些不好意思的對李鴻章說道,

“現在可以讓你暢行其志了。”李鴻章看着孫文,眼中閃過一絲慈和的光芒,“這農業部長,就由你來擔任好了。”

孫文的眼睛似乎有些潤溼,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來。

李鴻章看着他激動地樣子,笑着拍了拍他地肩膀,對孫綱說道,“他既然要擔任農業部長,這鐵路也是國家要務,你看誰來管好呢?”

孫綱一下子想起來了詹天佑,立刻向李鴻章提了出來,孫文也向李鴻章舉薦詹天佑,並向李鴻章介紹了一下詹天佑的情況,講述了他修建東省鐵路地功績,李鴻章聽了十分高興,於是,鐵路部長由詹天佑來擔任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孫綱和愛妻馬說了孫文擔任農業部長和詹天佑擔任鐵路部長的事,她聽了也很高興,同時告訴他,商業部長一職由盛宣懷擔任了,盛宣懷在上海給她發來了電報,說想成立全國的商業總會,並徵詢她的意見。

九十八袁大頭的緋聞七百零六異國來客五百四十八雙皇峰會四百二十四天下大赦戰爭的意志一千三百零三登陸澳洲五百三十四生還一千四百零九遠古遺蹟六百二十二真相三百四十一原來都有人幫忙二百六十五老頭子的奇怪舉動九百三十一貝蒂程璧光問對一百三十八兵發佐世保四十九火燒馬關五百八十一當年的一些片斷三百又是一個備忘錄三百六十二火力點清除作戰五百二十八民智初開一百八十三美國船和德國船一齊玩爆炸一千三百八十五反擊開始一千三百一十一vs四百八十四又找着寶庫了一千二百五十直布羅陀攻防戰七百六十八調停的背後三百二十二驅逐滿清提前共和一千零二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第一階段一千一百零八海原地震四百七十三夫人傳話一百八十一狙擊手和聽診器三百二十八氣壯山河左將軍七百六十六用兵之道四百零五以潛艇換沉艦三百九十六由追悼會想到的七百八十三狼羣初試鋒芒四百三十九我們的銀行一千零一十九凡爾登地獄八百四十不當皇帝的疑問一千二百四十三鐵血太平洋八一千一百一十二一千一百五十五東京政變二百六十三三聯裝主炮的中國無畏艦一千三百五十八叩開北印度之門四百九十二飛機和飛艇的對戰表演一千一百九十一小國的悲哀一千二百四十鐵血太平洋四六十七車中問對七百九十三鐵與火的海洋九百一十五奇怪的公司七百助攻一千三百四十四大西洋上的羣毆仇恨的發端一百一十七借花獻佛一千一百六十不列顛六十二發射藥和穿甲彈四百二十來自德國人的提示一百八十一狙擊手和聽診器中國的日本九百四十九別了格拉夫斯佩三百六十六讓人當槍使了一百二十三海邊的畫家二百八十八恐怕有麻煩了尼米茲的憂慮一千一百零六歐洲惡夢給日本人的二十居然成了魚雷艇隊的頭一百四十1897年12月30日三百八十七由打賞想到的一百一十一求教於鐵血宰相九百九十五犀牛對河馬之戰在上的人五百三十九星火燎原七百九十七傾覆一千三百二十五意大利人的杯具和英國人的餐具六百四十一戰列巡洋艦的標杆五百一十七丟死人的工資一百一十七借花獻佛四百五十八統籌全國工業發展計劃綱要一千四百二十六榮歸六百四十九夜戰一千零二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第一階段五百九十九阿富汗人的反飛艇作戰一千零三十八血火日德蘭暗戰三百六十五得勝一千一百九十六崩潰的開始一千一百四十六開始的結束一千三百六十二最後的副王三百八十杆雷艇的最後輝煌三百四十一原來都有人幫忙渾水摸魚七百一十五俄國人的遮羞布五百七十二一舉攻克九百八十一互不退讓二百八十四衝角果然很垃圾工業母雞的笑八百四十五歷史名人的對比六十二發射藥和穿甲彈一千零二十八送行七百五十四對射四百八十九關於禮物送出來的問題九百六十六戰雲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