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當網民們看到了李大牛所說的這句話時,瞬間給李大牛的這條動態,點了無數個贊。
說起來,關於歧視移民的這件事兒,雖然是李大牛帶的頭,但是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多的人加入討論,當然不全是因爲華夏網民們翻牆過來推波助瀾的原因。
這和美國的歷史問題有着深刻的關係,在美國,向來有一羣人抱着白人至上的裡面,對黑人以及黃種人抱有歧視的心態,並且多次發生歧視事件。
而這些被歧視的人,多數是移民或者是移民的後裔,做着所謂的美國夢,來到了美國辛苦打拼,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自然會心有不滿。
藉着李大牛這個名人的發話,這些心有不滿的人發表的一些歧視事件,讓整件事情的影響力不停的擴散。再加上那些本身就抱着歧視心態的美國人,在網絡上的攻擊,才讓這件事情成爲全美的焦點。
其實,不乏有些媒體或者公衆人物,認爲李大牛對好萊塢日報的抨擊,是小題大做了。
畢竟人家說的是:取了個華語名字,會對他的作品在美國的銷量,產生影響。
這句話本身就可以用多種方式解讀,特別是對於能指黑爲白的人來說,更是可以用各種方式說明這句話本身就沒有歧視的意思。
比如,說華語名字會讓美國讀者或者看電影的人,不知道這是李大牛的作品。
這種論調在網上的支持率也不低,網上不乏一些總是有標新立異觀點的人。
而當李大牛說網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個羣體馬屁,讓多數人都對李大牛心生好感。
誰不喜歡別人拍自己的馬屁呢?
對於好萊塢日報來說,李大牛的這一條最新的動態,他們只關注一點,那就是李大牛說自己的新小說,會遇到喜歡它的讀者。
還有比這更合適的話題可以轉移嗎?
於是,好萊塢日報發表了一條動態,並且@了李大牛。
“正如你所說,網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那麼讀者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幾乎所有的《魔戒》忠實粉絲,都對《哈利波特》這本書裡面的世界觀和小氣的劇情失望了,所以,一個註定失敗的小說,就算遇到了喜歡它的讀者,又能有幾個呢?據說這本書的首印數量在美國,就有五十萬冊,請問,一年的時間,能賣完嗎?或者,只是因爲你之前狂言要讓粉絲們猜測銷量,結果卻發現自己賠不起獎勵,所以故意弄了一本爛書讓所有人都猜錯?”
我草?要是羅琳大姐聽到你這樣說她的小說,會不會把自己十幾億美金的身價證明,甩到你的臉上?
還五十萬冊一年能不能賣完?
人家銷量火爆的時候,全球一天就不止賣這個數好不好?
李大牛雖然知道,他這本書在這個世界的上市的初期,口碑不是太好,但是這個原因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來。
這本書開篇的格局相對於喜歡《魔戒》的粉絲來說,確實太小。甚至劇情,也沒有多大的心意,一個被歧視的孤兒,收到了一個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去上學的時候,發現了自己不得了的身世,以及不停的升級,並最終打敗了反派大boss,這種套路,其實並不新鮮。
所以,對於喜歡《魔戒》這種大氣的小說的成年人來說,確實不會有什麼好感。
就如同前世一樣,不論有多少成年人也喜歡讀這本書,是這本書的忠實粉絲,但是這本書真正意義上的讀者羣體,是6-15歲的人。
在李大牛看來,這本書之所以上架幾周的銷量並不是多麼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因爲他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是的,因爲《魔戒》這本書而得到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很多他的粉絲,對他的新書的期待,就是那如同史詩鉅著般的小說世界。
在這種期待之下,看到了《哈利波特》這樣格局的小說,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評。
就像是辛辛苦苦下了幾天幾夜的種子,打開之後竟然是葫蘆娃,葫蘆娃好看嗎?對於孩子們來說,甚至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看的非常有意思。
但是,對於已經脫了褲子,拿好了手紙的人來說,你他媽是在逗我嗎?
自然而然,全是失望的評論,讓很多想要買這本書的人,望而卻步。
然而經典就是經典,李大牛和好萊塢日報這種只關注大數據的不一樣,他已經從網絡上有些讀者的回饋裡面,發現了這本書的魅力,已經被人發現,並且即將擴散開來。
有了這種星星之火,還怕不能燎原?
“如果那五十萬冊這個月賣不完,那麼我從此以後就不再寫書。如果這個月的銷量,超過了五十萬冊,你或者你們,準備怎麼做?至於付不起獎勵這件事兒,我真想說,哪怕是猜測數字最多的那個成爲最終答案,那麼我也付得起,而且,只需要一部電影的利潤就夠了。”
李大牛的動態剛發出去沒多久,好萊塢日報就轉發了這條動態,然後評論道。
“只要不是你自己花錢找人買,那麼我們全體好萊塢日報同仁,就去好萊塢星光大道裸奔。”
好萊塢日報之所以敢下這麼大的賭注,是因爲到目前爲止,這部小說已經上架了三週,銷量只有十五萬冊,而且上週銷量只有兩萬冊。想要在剩下的一週多的時間裡,賣出三十五萬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
而且,在他們看來,李大牛終究是個外國人,美國人民再怎麼不喜歡他們,也不可能幫助李大牛來對付他們。
正如同前世大姚初到nba的時候,有人揚言他不可能拿到19分,如果拿到了就親驢屁股。縱使nba裡面有很多不喜歡這個揚言的人,甚至很多人期待他親驢屁股,也沒有人放水讓大姚拿分啊。
一週三十五萬冊的銷量,最火爆的時期的《魔戒》纔有可能做得到。至於《哈利波特》這種比童話複雜,比成人讀物要簡單太多的小說,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再說了,就算是真的賣了出去,他們絕對會矢口否認,說這是李大牛花錢找人買的,至於證據?你有證據證明李大牛沒有花錢讓人買書嗎?
媒體人的嘴皮子,向來是非常利索的。
李大牛一看對方接招,立馬應戰,就算失敗了,他最多以後不寫書了,那些前世的作品,只要找到合適的代理人,照樣能夠推出去,他只要掙錢就行了。
再說了,李大牛可能失敗嗎?想着某些中學論壇裡面,關於這本小說的討論,李大牛相信,只要自己推波助瀾一下,剩下的三十五萬冊,絕對不足爲慮。
有些人根本就沒有搞清楚,這本書真正的定位在哪裡,當然,對於成年人來說,中學生的意見,基本上可以忽略,哪怕是號稱讓孩子獨立自主的美國,也是如此。
隨着好萊塢日報關於自己之前言論的道歉,以及這場賭約的成立,大部分網民的視線,都被轉移到了這裡,畢竟沒有人喜歡根本就辯駁不出結果的爭論,再加上某些不爲人知的勢力,比如美國政府的操控輿論的刻意引導,讓這場突如其來的移民歧視的影響,由大變小。
不過,這一次的事件,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美國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做出歧視事件,風口浪尖的,那真是誰碰誰倒黴。
在李大牛要求之下,好萊塢日報直接發佈了一條動態,報上了他們公司現有人員,對於賭約的簽字確認書,甚至還有好萊塢日報老闆的簽名。
對於好萊塢日報的老闆來說,只要能夠消除這次事件最不利的影響,就算沒賭輸,讓他去裸奔他也願意,對於靠無中生有的八卦新聞掙錢的不要臉的人來說,錢是最重要的。
在李大牛和陽光出版社的路易斯商量提高銷量的計劃時,大洋彼岸的華夏,掀起了一陣出國和代購熱。不同於之前大家都喜歡要化妝品、奢侈品或者是數碼產品,這一次,他們希望得到了,是一本叫做《哈利波特》的小說。
代購的人問英文版的小說是不是能夠看的懂?
我靠,誰要看書了,老子是支持國際友人李大牛好不好?就算華夏幣換美金換的少,但是一本書能值多少錢?
要是李大牛輸了,那以後哪個老外名人願意取華語名字?華語又怎麼走向世界?
名人效應的效果,可比到處開賠本的孔子學院要好的多了。
所以,這是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