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等待態度

朱元璋當初在開元之初,是不允許後代子孫重用宦官,那這些宦官與皇帝朝夕相處,多數都有迎合皇帝之意,漸漸的皇帝自是覺得這些人是能被信任的。

自朱棣靖難起兵成功之後,便念及不少宦官給他傳遞宮中消息的情分,便開始重用起宦官來,之後更是成立了以宦官爲主的東廠,後世子孫有樣學樣,先後成立了西廠,內廠,與之同時,還設立司禮監,以秉筆太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在明朝歷代皇帝中,不乏被皇帝寵信專權的太監,明英宗之時被太監王振所坑在土木堡之中被俘,之後的皇帝非但沒有吸取其中的教訓,寵信宦官反而是越發嚴重。

呃,說的好像有些多了…

朱允炆派出的內臣回宮去彙報消息之際,正逢一衆朝臣在奉天殿議事,現正逢燕軍圍困京師之際,君臣上下自是不能輕鬆,所考慮之時無非不過就都是如何應對燕軍。

就在君臣爲此束手無策之時,那內官不合時宜的聲音從大殿之外由遠而近傳播而來。

“曹國公,谷王放燕軍進城了…”連續不斷的呼喊在大殿之中傳播開來。

本來君臣上下正爲這個事情憂心呢,因這內臣的呼喊,奉天殿之中君臣更是一片慌亂。

朱允炆出生之時,明朝已開元定鼎,自小隻是學習了些詩書禮儀,在其老爹朱標突然掛了之後,他才被匆匆定爲接班人,粗略學習了一些治國理政之法便坐上了皇位。

沒經歷過風雨自是難當大任,面對此種困局,一時之間也沒有了應對之策。

整個大明的武將便被朱元璋鐵血斬殺了不少,再加現在還有很多武將在各城門之上,奉天殿之中參加朝會的武將也就只有徐輝祖一人。

本來因徐輝祖因與朱棣的關係就難被朱允炆信任,因徐增壽通風報信更使得朱允炆對徐輝祖兄弟戒備起來,自然在守衛九門任務之時就不會有徐輝祖的份兒。

朱允炆沒想到的卻是,在朱棣進城,第一個提出阻攔朱棣之人竟會是他所不信任的徐輝祖。

“陛下,臣先去抵擋一陣,陛下與各大臣儘早拿出處理之法!”

沒等到朱允炆的答應,徐輝祖便匆匆跑出了大殿。

朱允炆與黃子澄,齊泰等人看到徐輝祖此時如此真誠和積極,恐會有些後悔,當初之時沒能夠重用他的話,或許,燕軍也不會如此這般輕易的就進入了京師。

當然,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即便是心中後悔,也不能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就那麼堂而皇之的講出來。

在徐輝祖離開之後,開始有大臣提出讓朱允炆離開京師,籌勤王之師,以便東山再起了。

目前雖有徐輝祖的抵抗,但也不過是一時的,朱棣可是有着幾十萬大軍的。

“陛下,趁着有魏國公一時抵擋,陛下即刻出京,陛下乃是先帝親封儲君,繼位名正言順,只要陛下一聲號令,天下之師必響應,召集幾支能與朱棣抗衡之軍隊乃是輕而易舉之事,一時得失完全先不必計較!”

這世上都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件事情之上每個人的想法自是也不會相同的。

在朱允炆離開京師的問題之上,自是不會是所有的大臣都持贊成意見的。

也有大臣以朱允炆身爲一國之君,應當有與江山社稷共存亡的決心,在此危難關頭,不可率先逃命,應當以身殉國。

提出這一想法爲首的大臣便是方孝孺。

方孝孺可是在一早的時候便持此種意見鼓動朱允炆以身殉國了。

不能說方孝孺此種說法不對,一國之君若是能以身殉國,那也是一種氣節了,可沒有幾人能做到這般的。

朱允炆雖然柔弱,但若是到了不得已之時,也不是做不出以身殉國之事的。

就在奉天殿朝臣爲此爭論不休之時,徐輝祖已帶了府中的幾百家丁就在金華門外攔住了朱棣的去路。

見到徐輝祖,朱棣率先喊了一聲,“大哥!”

徐輝祖卻是沒好氣的,回了一聲,道:“當不起,今日你若要進城,便從本公身上踏過去!”

朱棣冒着天下之大不韙進了京師,本就有些底氣不足,越是這樣便越就希望身邊親近之人能夠支持與他。

徐輝祖與朱棣除卻妻弟關係,也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是否支持與他先就不說,在好不容易進了京師,第一個阻攔他的人竟會是徐輝祖。

朱棣率先進城之只帶了神機營和漢趙騎兵營兩營。

徐輝祖攔住朱棣去路,朱高煦也沒等到朱棣命令,便率先策馬奔騰而去。

徐輝祖本意就是爲阻攔朱棣的,既然朱高煦率先開始了衝鋒,那他自然也就沒有不應戰的道理。

噹噹噹…

很快,兩人便交鋒在了一起。

朱高煦騎射功夫皆是出自於朱棣的傳授,說起來也與徐輝祖差不了多少,但朱高煦卻是年紀輕,揮刀之中更是虎虎帶風,徐輝祖雖說也是武將出身,他所使出來的刀法卻是柔和了不少。

不過,徐輝祖的刀法雖說柔和了些,但畢竟經驗擺在那裡,在與朱高煦交涉的幾個回合之中倒是也沒吃了虧。

朱棣現在需要的是馬上進入京師,而不是與徐輝祖這樣的人物纏鬥,眼看着朱高煦一時之間解決不了戰鬥,朱棣只好親自動手,拍馬趕至朱高煦旁邊,道:“高煦,你先下去!”

現在的朱高煦也是成熟了不少,不再像一隻好鬥的公雞了,聽聞朱棣這話之後,倒也沒堅持,回道:“是,父王你自己小心。”

朱高煦退下之後,朱棣便與徐輝祖交戰在了一起。

徐輝祖與朱高煦可也是不相上下的,若但只是比拼一時半會的恐是很難分出勝負。

現在一個現象是很明顯的了,徐輝祖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了,只要他有一口氣,是決不允許燕軍進城的。

已經是到如今這個時候了,還講究什麼公平的比拼,朱棣若是想與徐輝祖分出勝負,以後有的是機會,何必要在這一時。

更何況,若是如此耽誤下去的話,在京師其他幾門的兵丁若是趕來,如此一來對燕軍最後的取勝倒也沒有多大影響,但那卻也是有着不少的麻煩的。

在朱棣與徐輝祖比試之時,秦光遠便揮手令神機營的乙火銃所先解決了徐輝祖所帶來的家丁。

徐輝祖在帶哪些家丁出來之際,哪些家丁便已經做好了與燕軍決一死戰的準備了。

因而在神機營的兵丁衝殺過去之後,那些家丁很快便做好了應敵之策。

不管徐輝祖所帶來的家丁有多強大,但在先進武器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兩個隊伍在還未交戰之際,隨着火銃所兵丁火銃的發射,那些家丁便已經接連不斷的倒下。

不過只是片刻功夫,徐輝祖帶來的那些家丁還未靠近神機營,便倒下了一大半,剩下的那羣人,在與之交戰之後,又倒下了一大半,最後在一輪衝鋒之後,百餘人的家丁,只剩下了兩三人,還都負了傷。

如此情況之下,即便是再與徐輝祖纏鬥也沒太大意思了,朱棣率先收了刀,一笑道:“今日就這樣吧,本王現帶着神機營前往本王王府中歇息,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吧!”

現在朱棣是已經進了京師,接下來需要看的就是朱允炆的態度了。

第56章 遣送回去第358章 兵臨城下第330章 許安仁妥協第65章 大度的秦光遠第550章 臭味相投第42章 繼續出謀劃策第138章 朱棣瘋了第481章 找上門去第360章 朱高煦想明白了第111章 朱家兄弟歸家第485章 合作與道歉第390章 被抓第414章 汽車組裝完成第576章 解決第471章 敲竹槓第589章 輿論造勢第463章 要求第393章 事情原委第183章 攻打薊州第65章 大度的秦光遠第175章 趕往東臨山第60章 朱棣的再次捧場第153章 開始行動第162章 開始起兵第445章 到了北平第104章 專走皇道第157章 抓張昺謝貴第417章 競價成功第451章 又一證據第137章 李景隆往北平第591章 遷都第39章 回到北平第77章 郭天路答應了第313章 藁城之戰第562章 出巡第485章 合作與道歉第73章 當街鬥毆第180章 通州歸附第501章 國子監第326章 直取京師第13章 回秦家大宅第444章 回北平第506章 說情第69章 卞武的消息第332章 試車第360章 朱高煦想明白了第58章 秦光遠再談高見第544章 宣佈第426章 家譜除名第374章 宮中起火第126章 秦光遠之娘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第185章 到達城下第74章 探聽消息第160章 兵戈之禍解決第283章 天意如此?第536章 找到了第202章 移師通州第509章 真相如何第392章 被動刑第153章 開始行動第506章 說情第89章 朱允炆的轉變第28章 雅墨書坊第586章 被發現第186章 拿下薊州第94章 張昺其人第158章 不屈的氣節第374章 宮中起火第350章 到達揚州第548章 結果第545章 儲位之爭第578章 被打第370章 阻力第331章 汽車成了第123章 朱高煦的幫忙第112章 謀劃起兵第491章 送禮第83章 玻璃的進展第230章 獻上計策第342章 靈璧之戰第118章 朱棣上了東臨山第113章 火器作坊興建第355章 準備過江第575章 敗陣第373章 送朱允炆離開第39章 回到北平第86章 售賣方便麪第304章 捷報至京第440章 威武神機營第380章 拜謁第113章 火器作坊興建第238章 到達婁桑第523章 成功了第106章 朱棣重病回家第448章 刺客第78章 卞武的調查第478章 遇刺第230章 獻上計策第468章 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