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月的訓練後,新丁們已經有了一些兵樣。使用若看小說閱讀器看千萬本小說,完全無廣告!特戰隊的人,也已經漸漸地磨合成了一個有點模樣的團體。
雷曉飛與衆將官們,共同研究出了下一階段的訓練計劃後,他就把這一攤子交給了青玄子負責,自己抽身去組織巴蜀的第二支武裝隊伍民兵。
巴蜀的第二支武裝隊伍,雷曉飛準備仿照前世的民兵模式組建。民兵民兵,又是民又是兵,也就是半民半兵,本時是民,戰時是兵。這類的組織,在雷曉飛前世時,以大隊或鄉爲基本單位,一個大隊視乎它的人口多少,再成立相應的民兵單位。
在這裡,因爲沒有大隊、鄉等行政級別,雷曉飛就只好以村爲基本單位了,但有的村確實太小,雷曉飛就把附近的幾條村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民兵單位,這些民兵單位的經費,就由聯合的村子共同支付。而且,雷曉飛還要在一定的範圍內,就成立一個類似前世的武裝部一樣的機構,專門用來管理自己範圍內的民兵單位。
此時,日子已進入了初夏,還有兩個月左右,就是各種農作物陸續收穫的日子。據當地人說,往常收穫的日子,就是山賊、土匪最猖狂的時候。當然了,在這些貧窮的地區,如果沒到收穫的日子,有什麼東西可圖?
其實,說來這裡的山賊、土匪,日子也並不好過。巴蜀這個地區,因爲行路難,過往的客商幾乎沒有;當地的有錢人,又都請有不少看家護院,而且還有武林聯盟一直在維持治安,山賊、土匪只能打那些偏遠的村子的主意,這些偏遠的村子,本來日子已不好過,又有多少東西可圖?最多不過是一些糧食或牲畜。所以,山賊、土匪就多在村子收穫的日子,洗劫幾條村子,加上平日再打些“散活”,就維持半年的生活。
既然已經知道山賊、土匪的活動規律,雷曉飛當然就要提前準備,所以,他要在這季農作物的收穫之前,把民兵有效地組織起來。
雷曉飛爲了搶時間,還是採取了和開荒時一樣的多點開花模式,就是讓武林聯盟轄下的各大門派,派出人到青城來,跟着他先學習組建的模式,然後回到自己門派的居地,按這個模式,在門派居地附近的村莊組建民兵。
自從雷曉飛推行了新的生產模式,帶人開闢了不少荒地後,與聯盟合作的村子,已經從地裡莊稼的喜人生長勢頭,看到了收成的前景,人人都喜上心頭,現在,聯盟又來爲村子着想,讓村子組織自己的武裝隊伍,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勞動果實,各村子當然就沒有異議了。
雖然,組建成的武裝隊伍,要花費一些費用,但這筆輕微的支出,相對眼看豐收的成果來說,不過只是毛皮,況且,如果保不住豐收的成果,那也不就等於零?所以,雷曉飛代表聯盟宣佈了這個決議後,根本不用什麼動員,各村裡的青壯,已經自願踊躍前來應徵。
有了人就好辦,雷曉飛一把民兵這個架構搭建好後,馬上組織已經組建的民兵組織,投入了軍事的訓練中。
其時正好是農閒季節,村子的民兵可以抽出時間來訓練,加上雷曉飛闡明瞭時間的緊迫性後,讓本已熱心支持的村子,更是全民動員,全力協助這項工作,讓這項工作由一開始,就得以極其順利地進行。
武林聯盟轄下門派派出的人,也像開荒時一樣,留下一人繼續跟着學,另一人就趕回去按照學到的模式,開始在當地組織民兵。幾日後,從各方反饋回來的消息看,組建成績還算不錯。
民兵的訓練,當然就不用像軍隊那樣正規啦,雷曉飛制訂的訓練大綱中,讓民兵只是熟悉一下隊列和日常鍛鍊,把主要工夫用在學武和陣法上。
軍隊和民兵所學的武術都是一樣,是雷曉飛在準備組建武裝之前,召集青城掌門、峨眉掌門、青玄子、金長老和李傑等一干人,研究出來的一套簡單易學而且實用的拳法。
創建這套拳法,這也是雷曉飛的主意,他組建武裝之前,因爲自己從沒有接觸過軍人這個職業,就只能從前世幾十年接觸的資訊中,回憶前世的各種部隊的點滴,從中借鑑經驗。拳法就是雷曉飛從這些回憶點滴中,想起了軍體拳後,才生出的主意。
雷曉飛前世的各種部隊,都有自己的軍體拳套路,這些軍體拳,是根據不同部隊的不同職業要求所創,既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又能防身。
雷曉飛現在就通過集體的智慧,創建自己部隊的軍體拳套路。這套軍體拳,是挑選了各派中最實用、簡單易學的招式,再加上一些雷曉飛前世在電視上看過的部隊專用招式,如、公安的擒拿,邊防的搏擊等等而成。雷曉飛的目的是讓軍隊和民兵儘快學會這些速成的功夫,能對付上那些功夫粗淺的小嘍羅,並能有一定的自衛能力。
在創建拳法的同時,雷曉飛等人還研究出了一套簡單的刀法,準備用這套刀法來武裝軍隊和民兵。之於雷曉飛爲什麼要選擇用刀,而不是用其它武器呢?主要是雷曉飛考慮到,刀在所有的武器中,殺傷力最大,而且最易學的。
江湖中不是流傳一句俗語,“學劍十年,學刀一年”?雷曉飛現在需要的不是武林高手,而是一些即學即用,有一定威力的功夫,所以他就召集了衆人,篩選了幾招各派中易學而且有一定威力的招式,加入他從日本刀法那裡偷師過來的直劈、橫劈,就形成了一套簡易的刀法。雷曉飛還打算像抗戰時着名的二十九軍一樣,在部隊中成立一支大刀隊。
民兵學的陣法,不是戰場上對敵的陣法,只是雷曉飛等人視察過當地的地形後。因地制宜制訂出來的利於進攻和撤退的集體行動方法。雷曉飛讓民兵們練熟這套進退陣法,以免到時手忙腳亂,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雷曉飛同時密鑼緊鼓進行的,還有落實各方武裝的聯繫方式、製作兵器和建立情報網。
各方武裝的聯繫方式,雷曉飛早就已經制訂好,比如有匪患時,受襲的村莊就以號角爲號,召臨近的武裝來助,同時,燃起烽火,報警和通知正式武裝來援。
製作兵器呢,則因巴蜀這個地方,鐵資源沒有受到管制,而且還有自己地區的礦產資源,所以,這方面不是問題,只有請多些鐵匠抓緊打造就行。
至於建立情報網嘛,當然就藉助各武林門派中的通訊渠道和丐幫那幫衆分散的優勢了。
辦好了這些事後,巴蜀的基本武裝力量,已經是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