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幾千年發展的風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現代社會,隨着人類生存環境的不斷被破壞,中國風水所講求的“天人合一”的“人與環境和諧”的思想逐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風水特有的“趨吉避凶”的功能性也使得中國風水更加迅速地影響着整個世界。西方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越來越嚴峻,環境、能源問題引起人們的反思,單純依靠西方文明解決不了問題,於是,開始從東方文明尋找出路,並從風水文化中得到有益的啓示。大到社會,小到個人,對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已經充分地警醒,風水文化的傳播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這一需要。
人類有着普遍的趨利避害、趨吉避凶的心理,同時,又有着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人們對風水這樣一種能夠趨利避害的文化有着自然的好奇心,中國風水恰巧能夠滿足他們的這個需要!”
王鍾笑着說道。
“世界需要中國,比中國需要世界更急切、更緊迫。
——俄羅斯科學院克留剋夫院士
如果說只有一個專題在吸引着西方漢學家的話,那麼這就是風水。
——法國漢學家雅克.勒穆瓦納
如果對風水不瞭解,要深入瞭解中國和東亞文化是不可思議的。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尹弘基教授
我認爲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日本應與中國加強聯繫,共同把風水文化推向世界。
——日本風水學者渡邊欣雄
西方的科學家和學術家習慣於從分析的角度和個體的關係來研究現實。而當代演化發展的一個難題,恰恰是如何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世界的多樣性的發展。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是着重於研究整體性和自發性,研究諧調與協同。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普里戈津
中國傳統地理是調節人與天地之“氣”並使之和諧的學術,是生態人溝通環境的活的科學。
——莫斯科大學拉平娜教授
“中國風水理論實際是地理學、氣象學、景觀學、生態學、城市建築學等等之—種綜合的自然科學,重新考慮它的本質思想和它研究具體問題的技術,對我們今天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在甚多方面,風水對中國人民是恩物,如勸種樹和竹以作防風物,強調流水靠近屋址之價值都是……就整個而言,本人相信水包含顯著的美學成分,遍佈中國農田、屋室、鄉村之美,不可勝收,皆可藉此得以說明”。
——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
“這些人可都是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用流行的話說都是大咖,他們竟然如此看好風水。王先生,你的學員能夠在增加一個麼?我也特別想跟您學習風水!”
翁梅玲看着王鐘有些開玩笑的說道。
“實在是太振奮人心了,沒有想到我們國家的風水竟然在世界上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這不是王生,你不會賄賂他們了吧?”
“怎麼可能,這些人可都是真正的學者,其中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其實我很想賄賂他們,但是考慮到我自己的身家,我果斷的放棄了。因爲發現,我賄賂不起!”
王鍾一臉糾結的說道。彷彿真的爲賄賂的事情大傷腦筋。
“哈哈!”
衆人頓時被王鍾糾結的表情逗樂。
你是逗比請來的猴子麼?
“有今天的成就雖然令人感到驕傲,但是我們也要有危機意識,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尹弘基教授是一位韓國人。在風水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詣。1976年,當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作的尹弘基,出版了英文版的《韓國堪輿研究——風水的文化與自然之關係》一書。書中內容涉及中國古代的陰陽理論與風水,風水思想的哲學基礎。有關風水的地形原則,土壤狀況的風水原則,水的風水原則。風的風水原則。其中有些章節介紹了人與自然關係在風水中的物質性,包括風水對住房和市場的影響,風水對城市和部落的影響,風水對植被的影響,人造山脈、人工堤壩、改變水系與風水協調以及農村風俗、水污染、文化景觀的風水影響等等。有些章節介紹了人與自然關係在風水中的非物質性因素,如風水實踐中的願望表達,風水與道教、儒教、佛教的關係等。書中後面的一些章節,介紹了有關風水的原則和理想吉祥地點的選擇,介紹了城市、宅地及墓地風水的選擇方法。而這些內容,都是針對韓國的風水情況而言的,從中可見中國風水在韓國的廣泛影響。
此外,還要談到的一點是,作爲韓裔的尹弘基先生不僅對韓國本土的風水作了深入的研究,而且還對中國風水的起源等問題作了認真的研究。1980年,他在英文版的《地學雜誌》上發表了《風水地理透視》一文,文章論述了風水地理的三個基本概念,即自然景觀的想象性(巫術性)、擬人性和脆弱性。從土壤、地形、五方以及穴的吉祥含義等方面論證了中國風水地理起源於黃土高原。1982年,尹弘基又在《地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爲《環境循環論——中國早期的風水思想》的文章,作者用圖表的方法將郭璞的《葬書》中關於陰陽之氣成風成雨的過程概括爲“環境循環論”,這表明中國的有機自然觀較西方進步得多。
總體來說,在東亞,韓國風水文獻最多,水平也比較高。20世紀70年代韓國風水的研究得到了長足發展,到80年代,其風水研究進入了一個興盛期。韓國風水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們的研究大多從歷史學、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同時從民間故事和民歌與風水的角度展開研究的也不在少數。在具體的風水實踐中,在農村,陰陽宅風水仍然流行;而在城鎮,陽宅風水以方位理氣方法爲主。
如果我們懈怠,我們很可能會被韓國趕超。這不是危言聳聽,這也是我不遺餘力推廣中國風水的原因。因爲不想哪一天,中國風水變成韓國堪輿術!雖然韓國是一個能夠製造宇宙的國家,但是我不希望風水也成爲韓國的!”
“爲了這個目標,我拜託大家了!”
王鍾站起身,一臉嚴肅的對着攝像機行了一個禮。
衆人的心瞬間彷彿被什麼東西堵住一般,說不出的難受。他們能夠感受到王鍾話語中的真誠,還有他的擔憂。
中國文化缺失,風水更是發展緩慢,不過這樣的境地也是特殊的歷史法環境造成的。非一人一地之過錯!
20世紀初是西學東漸、中西文化碰撞的一個高?潮期。在這期間,西方近代科學文化及地理學、建築學相繼傳入中國。從此,學者們大多借助西學方法來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整理研究,凡與西方傳統學術概念相牴牾的中國傳統學術,包括中醫、中藥與風水地理在內,往往被蔑視,甚至被斥之爲迷信。在中國的學術舞臺上,更是出現了“只有徹底打倒舊文化,才能建立新文化”、“全盤西化”、“陰陽五行學說是封建迷信。阻礙了中國科學的發展”、“科學不會說中國話”、“中國古代沒有科學,更沒有科學思想”等風行一時的時髦口號。北洋政府在當時世風的影響下明令禁止中醫、中藥和風水。風水,這一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老的建築文化,就被作爲“封建迷信”、“宿命論”而不能登學術大雅之堂。殊不知。在中國還沒有進入封建社會的幾千年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風水便已存在了。用西學的思維模式和科學標準來衡量中國古代的學術思維方式,正如過去的《馬氏文通》用英語語法的原則來衡量漢語的語言句子,認爲“漢語不合語法”、“漢語不通”。同樣是“漢人學得胡兒語,爭向城頭罵漢人”。
“文-化-大-革-命”運動以“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爲口號,與風水追求人與環境和諧吉祥的目標格格不入。在“徹底清除舊社會物質文化”的口號下。大量的古城牆、古建築、歷史名人宅居被毫不留情地拆除了,這對中國古老的建築以及這些建築規劃之中深層次的建築文化是極大的破壞。以拆除京城舊城爲代表的全國拆城之風,愈演愈烈,代之而起的是在中國大地上,到處氾濫着克隆外國的垃圾建築,以“洋”爲榮,盲目地把外國的東西放到自己的祖先牌位上,致使千城一面,缺乏地方個性、民族個性和文化內涵的建築比比皆是。
想到這裡,王鐘的眼中流露出洞達的神光,既然自己有幸從事這個行業,那就有責任將自己所學傳承下去!
“感謝大家的參與和掌聲,我們今天《風水面面觀》正式開課了,我在這裡會和大家共同分享學習《玄空飛星》的有關知識!”
“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什麼是玄空飛星?”
王鍾笑着說道。
翁梅玲也配合的問道:
“王師傅,什麼是玄空飛星,現在香江恐怕出現頻率最多的就是這個了!”
“你是怎麼認爲的?”
王鍾笑着問道。
“這是一門風水術!”
翁梅玲掰着指頭說道。
“有帝王之學的美譽,一直隱秘傳承,王師傅公開傳授之前,大家只聽其名,未見其容!”
“還有呢?”
王鍾笑着問道。
“玄空飛星很神秘,也很靈驗,否則也不會在風水界有着那麼大的名頭,是理氣派的扛鼎之作!”
翁梅玲想了一會,認真的說道。
“不錯,你說的都對,但是不完整!”
王鍾笑着點頭,讚賞的說道。
“玄空,爲易學詞語。?《沈氏玄空學》中“論玄空”章節如下解釋玄空之意:?“是玄空二字,代一至九之謂然,一至九非定數也,有錯綜參悟存乎於其間,故以玄空二字代之。”?其意是說:玄空代表數字1到9,因爲1到9不是按照規定的排列,而有很多種變化,所以以玄空代替。?玄空主要運用在地理風水學上,故地理風水上有一派別爲玄空風水。
另有一說,玄者,天時也,空者,三維地理空間也,所謂玄空風水,正是既注重空間地理巒頭形勢,又注重三元九運之天時,故稱之爲玄空風水。”
“原來如此!”
不論是翁梅玲,還是坐在下面的五個學員都點頭。
“風水之學,世人皆知,大玄空風水學是所有風水流派中,爲最靈驗的一派,溯其源有數千年曆史,傳說九天玄女授赤松子密文,黃石公得赤松子之傳而作《青囊經》乃傳於張子房,子房著《赤庭經》有書無訣遂失傳,後葛稚川親於左宮仙人而得其真傳,晉郭璞得葛仙人口訣,演出《葬經》與《玄空妙法》。
唐國師楊筠鬆,從宮中得青囊之術,後作《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書,曾公安得楊公真傳,洞徹陰陽之理乃著《青囊序》以明大玄空之正訣,爲大玄空地學之正宗。
宋吳景鸞得陳希夷的大玄空地學真傳,著《玄空密旨》、《天機賦》。於是大玄空風水學得到一定的弘揚和發展,但真正挨星秘術未予以公開,仍經書一本流於後世。
明末清初蔣大鴻(名珂字平階,號雲陽子、中陽子、杜陵夫子)得無極真人授以大玄空地學,吳天柱授水龍法,武夷道人授陽宅法,而著《地理辯證》、《水龍經》、《天元五歌》、《天元餘義》、《古鏡歌》、《字字金》、《插泥劍》等鉅著。自此蔣大鴻以玄空地理行世,名震大江南北,人稱地仙。
玄空挨星術是楊、曾、蔣不傳之秘,故導致後人習大玄空出現種種的猜測與推理,於是玄空地學出現了多種派別和種種僞法,達一百二十多種,且沒有一派真傳。各派故步自封,互相攻擊,玄空之術只是枝節末葉殘缺地分散各派之中,但各視所學爲天機,從不泄於外,清朝時期最著名的三元玄空派有六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