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

奉天殿。

過完了六十大壽的老朱,依舊像個農民一樣,兢兢業業的上朝耕作。

年輕時候,他是劉地主家的放牛娃,還要耕耘自家田地。

如今,他要耕耘天下。

只是以他這個年紀,可以撥下種子,卻看不到豐收的那日。

古來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老朱絕不允許自己有任何放鬆。

當年紅巾軍三傑,陳友諒,張士誠先後稱王稱帝,何等風光?

最後卻紙醉金迷,迷失了自我。

唯有他朱元璋,謹記“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最終贏得天下,得到了在中華大地耕耘的機會。

“老十七呢?咱說過了,讓他七日之內,必須來聽政兩次。”

朱元璋沒有看到朱權,臉上明顯有不悅之色。

三位塞王心中暗笑。

年輕人,終究沉不住氣。

纔剛當上了藩王,就如此放鬆警惕?

咱們這位父皇,對子女嚴格,對自己更爲嚴格。

燕王朱棣就做的非常好。

長年累月的征戰,讓他養成了早上練功的習慣。

哪怕心高氣傲的朱高煦,也繼承了老朱的勤勉。

“十七弟昨日明明答應我,會來早朝啊!”

“文英大哥能否留在應天,還要看十七弟!”

朱標心中焦急,如今的他,不知不覺遇到事情,都想先與朱權商量。

畢竟十七弟這人能處,有事兒他真上!

詹徽看向藍玉,後者搖了搖頭。

表示看不懂寧王殿下的操作。

“諸位愛卿,先談論朝政吧!”

老朱笑問道:“山東三府的災民,可曾安置妥當?”

戶部尚書楊靖,一步踏出。

“回皇上!三府災民有了糧食,不再流竄其他地方。”

“如今已得到良種,分配了荒地,繼續定居三府!”

老朱滿意點頭,心中感慨萬千。

流民四起,可不是什麼好事。

老十七的糧食,可謂是救命救國。

山東本就是人口大省。

三府災民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倘若真的吃不上飯,說不定就會走上造反的道路。

老朱對楊靖的處置很是滿意,隨後又過問了其他諸部。

“咱想好了!”

朱元璋笑看向羣臣,“老十七提的內閣制,也該搬上日程了!”

“內閣總設七人!咱的首輔,自然是由李善長擔任!”

聽聞此言,李善長渾身顫抖,叩頭謝恩。

“臣,李善長,願爲陛下,願爲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行了!趕緊起來,咱知道你的忠心!”

羣臣心中緊張,入主內閣,地位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那可是皇帝的近臣!

“其他內閣成員,就由殿閣大學士填補!”

老朱一句話,澆滅了不少官員的希望。

他們並不知道,朱權屢次告誡老朱。

內閣成員的官品不能太高,儘量不要讓六部擔任。

內閣與六部,形成既對立,又協作的模式,才能讓權力更好的運行。

職能上來看,內閣高於六部,六部需要執行內閣下發的任務。

品級上來看,六部尚書卻又高於內閣成員,這就是帝王心術,平衡之道。

“父皇,兒臣有事稟報。”

老朱處理完六部之事後,剛打算回到武英殿,就聽到朱標開口。

“咱的標兒有何事,儘管說出來!”

太子提議,衆人都豎起耳朵。

尤其是三位塞王。

父皇在,可能不會動他們。

可若是大哥繼位,會不會削藩,還是未知數。

感情上來講,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理應會忠心朱標。

從權術上看,歷來執行分封制的王朝,都遭遇過重大變故。

從周天子分封,歷經春秋戰國亂悠悠。

再到大漢分封,七國之亂曇花一現。

再到司馬篡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一幕又一幕的悲劇,提醒着後來人,分封制的弊端。

“兒臣覺得,西平侯沐英,文武全才。”

“留在雲南偏僻之地,實在是可惜。”

“懇請父皇將西平侯留在朝廷,爲國出力!”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誰不知道西平侯跟太子的關係?

那就是沒有血緣的親兄弟!

沐英若是留在應天府,那簡直是讓太子如虎添翼!

老朱緊皺眉頭。

沐英的忠心和能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雲南之地,同樣至關重要。

大明西南邊防,西要防備木邦、孟養。

北要謹防吐蕃的威脅。

南要防備安南。

沐英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父皇,兒臣覺得,西平侯不可留在應天。”

燕王朱棣一步踏出,笑道:“雲南乃我大明西南國門。”

“除了東臨貴州外,三面受敵。此等地界,必須讓文武全才的大將留守。”

“西平侯就是最佳人選!留下應天,纔是浪費了西平侯的才華!”

朱棣此言一出,贏得了不少朝臣的認可。

老朱同樣點了點頭。

他也認爲,沐英鎮守雲南,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沐英是自己的義子,有能力,信得過。

將來自己還打算給沐英封王。

沐英在雲南這些年,已經得到了當地土著的信任。

若是換了其他人,土著們還會遵從大明的律法麼?

倘若安南,吐蕃來襲,其他人當真能的擋住這兩國的進攻?

“父皇!如今多年已過,安南吐蕃渾然沒有動靜。”

“西平侯已經平定了雲南!”

“讓一介名將,留在不毛之地,那纔是我大明的損失!”

朱標據理力爭。

於公,沐英才華出衆,與藍玉搭檔,可謂是雙劍合璧。

於私,沐英是他的大哥,留在應天,自己凡事多了個商量的人。

有藍玉,沐英二人在,這就是他朱標的武將集團。

文有詹徽、沈縉、楊靖。

哪怕洪武大帝離去,朱標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穩定朝堂局勢。

“父皇!雲南邊防至關重要,不可不防!”

三位塞王同樣堅持觀點。

老朱正頭疼之際,朱權閒庭信步走來。

“父皇!”

“逆子,怎麼纔過來?”

老朱正好有氣沒處撒,看到朱權的,當即要大發雷霆。

“兒臣查證了一些事,所以來晚了。”

朱權笑道:“剛纔幾位皇兄爭論的事,我已經聽到了。”

“在下覺得,西平侯理應回到朝堂。”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

第143章 平平無奇朱十七第675章 天驕秘寶,恩澤後人第495章 窮途末路,決死一戰第564章 收攏蝦夷,環島屯田第八十九章 毛遂自薦徐輝祖第714章 廠公揚威西汗國第364章 不曉人事,蠢如禽獸第219章 舌戰羣臣,草原動盪第511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百零三章 黑狗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313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01章 陽謀禍根種安南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359章 三傑入仕大寧城第一百零三章 黑狗第569章 寧王不在,妖魔作怪第497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658章 兵合一處,劍指中路第597章 當屁被放鬼力赤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467章 青龍艦隊雛形顯第174章 十七舞劍第592章 白虎嘯西風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421章 阿魯臺,恭候多時!第643章 我觀高煦賢侄,適合掃城門第七十五章 珍瓏棋局第312章 扶桑親王?砍了!第384章 瓦剌炮襲,古都餘暉第599章 五日解重圍第165章 北伐第一兵第480章 扶桑報復,劫掠皇孫第332章 高熾發兵助寧王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266章 子不孝,父之過也第368章 割發代首,押解應天第596章 三請寧王第三十四章 藍家有女名彩蝶第164章 叛賊朮赤第347章 落日餘暉,待你而歸第六十五章 想學技術先交錢第一百一十八章 扶桑來人,應天交涉第419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50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602章 汝可識的金陵美景乎?第十四章 你當徒弟吧第593章 日暮西山?朝陽初升!第609章 左右二座共飲杯第580章 麒麟雲中現,心如百鍊鋼第二章 朱權慶生,別出心裁第432章 寡謀少智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第566章 流民皆至望明省第五十五章 鬼哭狼嚎寧王府第二十一章 善長回朝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276章 寧王威武,皇孫威武第132章 如此愛將,多謝四哥相贈第179章 猛卒過河,亦能擒王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九十五章 禍國殃民之輩當誅第275章 深藏不露朱高熾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196章 臥冰踏雪,刀斬不平第655章 洪武大帝,會獵於此第383章 古都攻防,太子親臨第553章 看破不說破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560章 龍子焉能從龜孫?第664章 窮途末路真功夫第七十五章 珍瓏棋局第五十九章 在下明教,王寧第739章 殺了你,我大哥就是指揮使第十八章 李善長?溜鬚拍馬之徒第408章 我彈劾我爹,不過分吧?第二十五章 把咱綁了,去送給標兒!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356章 王府鍼灸第400章 抱歉,手滑了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第449章 海賊王路飛第667章 親自上陣砍韃子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第735章 大紅花轎高高坐第363章 琉璃暢銷,藩王覬覦第735章 大紅花轎高高坐第300章 寧王之名,聞風喪膽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第一糧草官第333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503章 冷血寧王第562章 三尺青鋒,即是道理第一百二十章 葦名逞兇,寧王出戰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157章 黃金家族?土雞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