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牧城。
朱棣大口喘着粗氣,他們終於安全,有了喘息之機。
城中糧草充足,朱權此時沒有精力去與他們寒暄。
兵臨城下,寧王還要思考如何去退敵。
“佈陣?”
哈爾木皺眉不止,他曾在大寧衛聽說過,寧王朱權最善軍陣。
尤其是一手陣法,當年連大明大皇帝也曾被圍困其中。
如今手下士兵唯有數千騎兵,哈爾木有些投鼠忌器,他並不敢前去交戰。
可氣勢上,又不能輸,哈爾木笑道:“寧王殿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在下今日便讓您一陣!”
朱權一眼便看出對方色厲內荏的本性,“呵呵!不過是想要等待後軍前來,何必說的冠冕堂皇?懦夫罷了!”
哈爾木惱羞成怒,卻依舊忍耐下來,屆時他大軍前來,進可攻城,退可圍困,何必白白損失兵力。
何況,那城中不知有多少兵力,在不知敵方底細的情況下,哈爾木不敢輕舉妄動。
“既然不打,你就當條看門狗,在城下待着吧!”
說罷,朱權直接選擇回到城中。
“十七弟……”
朱棣面露苦澀,“平保兒不是說,城中至少有數萬大軍麼……爲兄查探過後……”
朱權頷首點頭道:“四哥,當時虛張聲勢,乃是爲了鼓勵我軍將士,並非小弟有意欺騙。”
“何況我明軍一向強橫,還會怕了韃子不成?如今兵精糧足,我已經派人去通知李成桂,讓他率兵馳援!”
朱棣輕舒一口氣,“十七弟,那爲兄便放心了!野人女真悍不畏死,韃子則狡猾如狐,我等兄弟還要小心纔是!”
朱權此時直言道:“哈爾木曾是我手下親兵,此番他背叛,便想跟我這個主人交手。”
“我有一套陣法,需要四哥以及你手下衆將配合!”
聽聞此言,朱棣很快便答應下來。
如今兵臨城下,正是同仇敵愾之際。
不消片刻,明軍所有高級將領,已經匯聚一堂。
“本王要佈置的陣法,乃是八門金鎖之陣!”
“主要分爲九個陣壁,八道門。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作戰之際,將敵軍引入門,以本王令旗爲號,諸位將軍便可人爲調控陣型,擊殺敵軍。”
“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實則暗藏射擊,以火器擊之!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弓箭長矛手預備;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進入之人將會被圍攻致死!”
朱權分配了駐守八門的將領。
平安、瞿能、盛庸、鐵鉉,這四人身爲他的心腹,肯定會出戰。
士兵則要由燕軍提供。
每人一千人,設置九壁八門,還勉強夠用。
燕軍一方,則由朱棣親自出戰,朱能,丘福與朱高煦其次。
奈何丘福頭腦有限,怎麼也學不會,只能讓朱高燧取而代之。
“寧王叔,我等都出城作戰,那您做什麼?”
朱高煦不服氣道。
“二哥說的是!咱們在前面拼命,寧王叔倒是在後方悠閒!”
朱高燧輕哼一聲,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朱權淡然一笑,“二位賢侄,殊不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若是沒有本王令旗,你們豈能發揮這陣法精妙之處?”
“四哥,二位侄兒不服小弟,那大家還是閉門不出吧!”
朱棣怒瞪兩個兒子一眼,嚴厲道:“本王現在也要聽十七弟指揮,你們兩個還敢造次?”
“本王醜話說在前面,燕軍誰若是掉了鏈子,不聽從旗語,戰後定斬不饒!”
見朱棣面色嚴肅,朱高煦與朱高熾不敢再多嘴。
朱權則確保衆人都已經掌握自己那一門,這才放心離去。
想要教會全軍,肯定不現實,燕軍同樣軍紀嚴明,就靠衆將的臨場指揮了。
一個時辰後,哈爾木的後軍盡數趕到。
又過了一個時辰,經過短暫修整,哈爾木躍馬揚鞭,來到城下叫囂。
“寧王殿下,哈爾木今日前來,請教您的軍陣!”
身後三萬韃靼兵,外加不足五千人的野人女真,這是哈爾木奪取朝鮮的全部兵力。
朱權對這位曾經的手下很是看好,此人頭腦活絡,又善於學習,這纔派他去韃靼,引誘阿魯臺與瓦剌爭鬥。
如今看來,卻有些養虎爲患的意味。
拿下朝鮮,將其作爲殖民地與大後方,源源不斷提供糧食和兵源,彌補了草原不產糧食的短板。
可謂是一舉兩得,朱權同樣認爲,哈爾木做成了正確的戰略選擇。
所以大明前來援朝,同樣在情理之中。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眠?
朝鮮便是大明與其他諸多勢力的緩衝帶。
“開門迎敵!”
城門大開,之前還疲憊不堪的燕軍,吃了飽飯,如今已經重整旗鼓,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一絲堅毅。
只因他們現在聽命的是寧王——未嘗敗績的大明戰神!
九壁八門,依次而立,很快八門金鎖便已經落定!
“哈爾木,汝可識的此陣?”
朱權站在城樓之上,挑釁地勾了勾手指。
同在軍陣中的安成煥緊張不已,兵力相差如此之多,真的能夠取勝麼?
他們這些鄉勇,自成一軍,成爲了九壁之一,安成煥便是這三百人的首領,同樣要聽從旗語。
“寧王殿下,我軍兵多,但我卻不打算欺負你!”
哈爾木頷首笑道:“來人啊!前去破陣!一切陣法,都不是蠻力的對手!”
本想繼續忽悠野人女真,可這一次對方卻給予了拒絕。
野人女真的確不怕死,但並不代表他們是傻X。
與明軍作戰,撈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折損甚多。
遠不如與朝鮮軍隊作戰,還未開打,對方便已經丟盔棄甲。
哈爾木見忽悠不成,只好令手下兩千步卒前去試探。
在最近的戰鬥中,韃靼人建立起了信心,他們毫不猶豫地衝殺而入。
眼前的八門金鎖,猶如一頭兇獸,等待着敵人的進入。
——
京羲道,朝鮮王城。
李成桂如今尚未看到明朝援軍,如熱鍋上的螞蟻。
“國主!明軍已經有了蹤跡!”
“速速道來!天軍可抵達了京羲道?”
“寧王與燕王……正在黃州牧城,與韃子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