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

bookmark

朝堂上面風雲變幻,沒有人知道自己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可能上一刻還意氣風發,下一刻就已經啷噹入獄了;又可能上一刻還備受冷落,下一刻就如日中天了。

王安的經歷,非常好的詮釋了這一現象。

之前王安可謂是備受冷落,結果誰都沒想到他現在卻是又受到了陛下真正的重用。雖然在地位上從排名第一變成了排名第二,可是權力卻是不可同日而語。

之前王安雖然是排名第一的太監,可是他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權力,這一點是誰都知道的,真正的權力其實在陳洪的手裡面。

這一次王安雖然落到了陳洪的後面,可是卻真真正正的拿到了權力。這個即將成立的內務府可以說是前途遠大。

除此之外,陳洪也終於被扶正了,徹徹底底的向前走了一步,成爲了太監之中的第一人。

最爲鬱悶的反而就是魏忠賢了,他什麼都沒做,莫名其妙的就從第二變成了第三。

在這個重磅消息傳出去之後,無論是宮裡面的人還是朝堂上的官員,所有人都在思考着這件事情的影響。

要知道這雖然看起來是太監的排名,可是實際上卻並不是那麼回事,這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關於朝廷成立內務府的事情,其實也已經提上了日程了,內閣那邊據說已經在擬定內務府大大小小人員的名單了。

三個內務府的大臣基本確定下來了,宮裡面派出的就是王安,另外一個則是皇后的父親太康伯張國紀。

最後一個人還沒有確定下來,據說這個人是要過去做監察的,類似於都察院的職責。內閣正在選合適的人選。

一時間,有資格入選的官員全部都興奮了起來。

雖然外面的人都在謠傳內務府這樣那樣的壞話,但事實上務實的人都知道這個內務府的地位必然是不一般的。

內務府看起來是皇上家的大管家,可是這個位置沒有什麼人能夠管得到,是直接對皇上負責的。

在內務府大管事這樣的位置上做官,非常容易就會得到陛下的看中,這就和在潛坻做官是一個道理,是非常容易被重用的。

所以想要官途進一步的人都願意走這一步路,雖然看起來有一些繞彎子,但其實卻是捷徑。

其中撲騰的最歡的就是崔呈秀,他真的特別想去內務府,只不過他覺得自己在內閣那邊恐怕沒有什麼機會,於是他找到了魏忠賢。

魏忠賢也希望崔呈秀能夠去內務府。

要知道這個內務府可是王安的,如果魏忠賢能夠派人過去,那麼至少能給王安拖拖後腿,所以魏忠賢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崔呈秀既然願意去內務府,魏忠賢自然是支持的,只不過他一時半會沒有找到機會。不過魏忠賢覺得自己如果去找陛下說說情,說不定陛下就同意讓崔呈秀進內務府了。

與此同時,這件事情的影響還體現在了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太康伯張國紀的地位大增。

原本這位新進的國丈,大家對他的態度基本上就是敬而遠之,也沒有人願意和他做什麼事情。

畢竟如果得罪了國丈的話就代表得罪了張皇后。現在局勢還不明朗,還是不要做這樣的事情好。

至於與張國紀親近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效果,也拿不到什麼好處,所以對他敬而遠之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在這一次的事情出來了之後,張國紀的地位瞬間就得到了提升,誰都能看出來這個內務府裡面蘊含的好處。

這幾天,張國紀的家裡面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尤其是大明勳貴和勳戚,對太康伯的態度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對於張皇后家族這樣的勳戚,老牌的勳貴是不願意和他們攪和在一起的。老牌的這些勳貴可是軍功起家的人,靠的也不是走關係。最關鍵的是如果沒有好處的話,反而容易出問題,

至於以前的勳戚,也不會輕易朝皇后孃家這邊靠攏上來。這些勳戚家裡面的人已經是過去式了,在這個時候低調,什麼事情都不做是最好的。皇后的老爹太康伯實在是太顯眼了,這個時候他們這些人靠上去恐怕沒什麼好果子吃。

所以大家對太康伯的態度和文官一樣,都是敬而遠之。

可是這一次太康伯張國紀要進內務府當大管事的事情出來了之後,勳貴和勳戚們瞬間就意識到了一件事,這應該是自己家族子弟任職最好的地方了。

如果讓家族子弟去軍中,邊塞的話容易冒險,搞不好就戰死了;如果去其他不起眼的地方,無非也就是混吃等死罷了,想要更進一步也不太可能。

況且勳貴勳戚們也不可能把家中所有的子弟都安排到軍中去,哪有那麼多地方安排這些子弟啊?

至於錦衣衛那裡,其實更像是勳戚的地方,因爲他們很多的子弟都是被恩蔭爲錦衣衛的,只不過大多數都是閒職領一份俸祿罷了,真正能夠做到權力中樞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當這一次內務府的機會出現的時候,所有的勳貴勳戚都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從這個衙門設計上就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爲皇帝服務的衙門,天然的能夠親近皇帝。這樣的衙門自然是他們這樣的人首選的,只要能夠讓皇帝喜歡,其他的都不重要。

何況內務府這個衙門並不像錦衣衛名聲那麼臭,而且更偏向文官一些。在這裡面做事,名聲不會太差,同時這裡面好處也非常多,一看就知道是掌管錢糧的,即便不伸手去拿什麼錢,這裡面能夠做手腳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無數人都想進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康伯自然就成了衆矢之的,誰都想要走他的路子。

太康伯府。

張國紀有些煩躁的坐在椅子上,臉上的表情帶着幾分無奈,看着身旁放着的一大堆拜帖,實在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作爲一個讀書人,張國紀原本以爲自己一直都是懷才不遇,可是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曾經,張國紀也幻想過如果自己能夠考得上科舉,那麼必然能夠做一個好官,而且能夠做一個大官,甚至是往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就像于謙那樣。

只是張國紀一生仕途不順,誰也沒想到到了這個年紀居然一步登天了。

雖然靠的是自己的女兒,可張國紀還是很高興。

只不過這種高興並沒有持續幾天,因爲蜂擁而上踏破門檻的人們讓張國紀有些不知所措。

最早來的一批人是那些和張國紀素日裡就交好的,再是一批讀書人登門拜訪,最後就是當地的一些文官來了。

甚至有不少當朝的大官都給張國紀來了書信,有的人直接就拿着當朝大官的拜帖來上門。

一句話總結下,他們都想進內務府。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朝廷上的勳貴和勳戚,這些人也是如此。

面對這兩撥人,張國紀覺得自己誰都不敢得罪。

先說文官那邊。自己本身就是讀書人,何況那些官員都是在朝中握有實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怎麼敢得罪他們?

勳貴和勳戚那邊也一樣,無論自己願不願意承認,自己也算是他們其中的一員,終究是要融入到他們這邊去的。

如果這一次因爲內務府的事情把他們給得罪狠了,那麼以後怎麼辦?日子還過不過了?

如果讓這些沒臉沒皮的人找自己麻煩,那自己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了。

要知道朝廷中的勳貴和勳戚,在文官的眼裡面就和街面上的潑婦無賴差不多,可以說是打不爛、踩不死,是拿他們毫無辦法的存在。

這些勳貴勳戚,張國紀也得罪不起。可是現在這兩撥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府上,這就有些無奈了。

張國紀現在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前幾天不是挺高興的嗎?現在怎麼又這個樣子了?”門口響起了一個女人調侃的聲音。

隨後一個女子從外面走了進來,雖然年紀看起來不小了,但是一樣風韻猶存,臉上依稀有一些張皇后的影子。

這個人正是張皇后的母親——李氏。

見到李氏走了進來,張國紀嘆了一口氣,指着身邊的那一堆拜帖說道:“你看看這些東西吧!”

李氏沒去看張國紀,也沒去看張國紀讓她看的那些東西,而是走到了一邊的椅子上,直接坐了下來。

她說出來的話一下子就戳中了張國紀的心裡,“有什麼可爲難的?你進宮去問問不就好了?”

“進宮去問問?”張國紀有些遲疑,疑惑的說道:“問誰?”

“還能問誰,問皇后唄!”李氏沒好氣的說道:“這件事情從始至終都是宮裡面定下來的,有人說無論是你,還是那個王安,全部都是咱閨女一手安排的。且不論這件事情是真是假,至少進宮問問對咱們沒什麼壞處,比你在這裡硬憋着自己想有用多了。”

聞言,張國紀沉默了一會兒,隨即點了點頭,頓然醒悟的說道:“那我現在就進宮去問問咱們的閨女。”

看看張國紀的樣子,李氏忍不住囑咐道:“還是要注意一些規矩,咱們的閨女現在可是皇后,你可別給咱閨女丟了臉。”

“你就放心吧,我知道怎麼做。”張國紀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校看着急匆匆走進來的陳洪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回皇爺,這是太康伯府遞過來的題本。太康伯想念皇后娘娘了,想要進宮探望。”陳洪躬身說道,雙手捧着一份題本。

朱由校略微一愣,隨後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看來這個國丈也不是一個蠢貨,還知道進宮來問一問。

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六二一章 海軍演習(求月票)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三六章 韓爌被坑(求月票!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一七七章 收買沈庭筠的心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上架感言!第一二六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二章 魏忠賢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二二零章 大朝會,打開革新之門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三八章 刺客被抓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二七五章 安邦彥造反了!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六三九章 朝鮮君臣態度轉變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六五二章 田川鬆的疑惑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