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

bookmark

韓爌三人看了一眼黃克纘,然後輕輕地點了點頭,這算是認同了他的說法。

接下來四位內閣大學士便對這件事情開始進一步的商量,想要把整件事情做得完整一些,至少要提防魏忠賢的攻擊,不能夠讓他把事情搞砸了。

對於在場的四人來說,事情到了這一步,選擇的餘地已經不多了。

就像韓爌說的一樣,與其和陛下對着幹,還不如像現在這樣。至於一些缺點,沒關係,自己這些人都可以避免。

西苑之中,涼亭裡。

天有點熱,朱由校面無表情的靠着大理石柱子,一邊感受着些許微涼,一邊聽着陳洪爲自己念題本。

正當陳洪還要繼續念下去的時候,他輕輕的擡起手,陳洪就停了下來。

朱由校輕輕地睜開眼睛,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自己猜想的果然沒錯,這些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把這項權力攬在手裡面。

其實這也比較容易猜,即便這一項權力有很多弊端,但它也是權力。內閣沒必要因爲這件事情得罪自己,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是他們沒有必要和權力過不去,權力還怕多嗎?

當然,他們也覺得這項權力帶來的弊端不算什麼問題。人總是有這樣的自信。

通常情況下,看到一個人辦了一件蠢事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如果換成是我,肯定不會這樣。

所以內閣他們現在做出這樣的決定,倒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不過朱由校心裡面也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讓他們把這件事情這麼做下去。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面色平靜的說道:“讓羣臣們議一議吧。”

“是,皇爺。”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將題本放到一邊,隨後就出去傳遞消息去了。

這件事情皇爺既然交代了下來,自然不能夠有絲毫的拖延。最關鍵的是這件事情從最開始到現在,他一直都有參與。

從皇爺的辦事風格來看,這一次的事情非常得到皇爺的看重。在這樣的情況下,陳洪可不敢在自己這裡出什麼紕漏。

消息傳開之後,朝堂之上羣情沸騰,無數人開始議論這件事情。

不過在這個時候,朱由校卻沒有心思和他們計較這個,他正在聽馮從吾給自己講課。

自從上一次的事情之後,馮從吾入宮講課,已經成了朱由校的慣例。

張餘在一邊伺候着,周圍的桌子上擺放着點心和茶水。

馮從吾在講師座上口若懸河。

“今天講的事情是去虛浮之風,要務實。”

聽着馮從吾的話,朱由校輕輕地點了點頭,臉上全都是笑容。

等到馮從吾說完之後,朱由校笑着說道:“喝點茶水,天氣熱了。”

“臣謝陛下。”馮從吾連忙躬身說道。

說完,他很實在的端起茶水喝了一杯。說起來,講了這麼長時間,他也的確有一些口渴了。

等到馮從吾喝完水之後,朱由校這才說道:“聽到愛卿剛纔講的這些,朕有一個想法,在愛卿看來,是不是一切都應該從實際出發?

“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官,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實事求是,切不可虛瞞虛報,同樣也不可有虛浮之心。”

朱由校笑着說完,擡起頭看了一眼張餘,臉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雖然給自己講課的是馮從吾,但是這段時間朱由校基本確定了,在後面編撰這些思想的就是這個張餘。

所以朱由校那句話就是說給張餘聽的,相信張餘也能夠聽懂自己的意思。

事實上,張餘也的確聽懂了。

因爲他之前宣揚朱由校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叫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麼現在又提出了要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看起來有些相似,實際上也的確是相輔相成的。

有了這個指導思想之後,就可以按照這個務實的思想去去官場上的浮誇之風,讓所有的官員都按照這個思想來辦事。

所以張餘也明白皇帝要做什麼。

馮從吾這些日子也大概摸清楚了,微笑着說道:“陛下高瞻遠矚、學問精湛,臣實在是遠遠不如。”

朱由校看着馮從吾,輕笑着說道:“還是受到了愛卿的啓發,今日也算是大有收穫。來人,賞賜馮愛卿玉如意。”

站在朱由校身邊的陳洪連忙說道:“奴婢這就去準備。”

馮從吾連忙站起身子,躬身說道:“臣謝陛下。”

輕輕的點了點頭,朱由校面色溫和的說道:“這些日子,愛卿講課講得不錯,朕很滿意。”

“前些日子,內閣首輔大學士韓爌在朕面前保舉你做皇家書院的祭酒。韓爌和朕說,愛卿學問精深,這些年一直在教書育人,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

“原本朕還有一些遲疑,可這些日子聽愛卿的講學,朕發現韓爌沒有欺瞞朕。”

聽到朱由校說這句話,無論是馮從吾,還是張餘,臉上的表情全都嚴肅了起來,心裡面也是異常的激動。

這一件事情鬧騰這麼長時間,看來今天終於是要有結果了。兩個人想不高興都不行。

他們折騰這麼久,爲的不就是這一天?

朱由校掃了一眼馮從吾兩人,兩人的表現都落在了他的眼睛之中。

他笑着說道:“所以皇家書院以後就交給愛卿了,朕馬上會讓內閣擬旨。愛卿回去好好準備考試,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明白。”馮從吾連忙跪地謝恩,語氣激動的說道:“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

朱由校點了點頭,笑着說道:“起來吧,出去好好做事。”

“那臣告退了。”馮從吾連忙躬身說道。

隨後他便帶着張餘走了出去。

看着兩個人的背影,朱由校將手中的茶杯放在了桌子上,臉上的表情也放鬆了下來。

將身子斜着靠在搖椅上,朱由校輕輕的舒了一口氣。

這麼長時間了,自己的佈局終於要完成了,也算是可以安安穩穩的做一些事情了。

馮從吾當上皇家書院祭酒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但是卻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一來是因爲大家的關注度並不在這一件事情上。

要說開始的時候,這件事情還引起了很大的波瀾,但是放在現在卻有一些不夠用了。因爲大家都被魏忠賢提出來的密奏制度給吸引了。

相比較起來,密奏制度纔是大事情。

何況皇家書院祭酒的事情已經鬧騰一段時間了,大家都已經麻木了。

不要說在現在,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後世,這種操作也很多常見。

在事件爆發的時候採取冷處理,過一段時間,當公衆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這件事情上的時候,搞出一件更大的事情掩蓋下去。

這種操作不是什麼太高明的手段,朱由校自然能夠明白,結果發現效果還不錯。

至於內閣的四位大學士,他們其實早就猜到了:

孫承宗保舉的人選被陛下送走,跑到登萊去當巡撫了;剩下的也就是韓爌的人選比較合陛下的心意。

除此之外還有徐光啓的人選,可是大家都不覺得他的人選能夠上位。畢竟禮部尚書沈庭筠就是他們一夥的,陛下不太可能把皇家書院也交給他們。

雖然皇家書院前期讓徐光啓他們籌備,但掌權的時候不可能用他們,尤其是在有人競爭的情況下。

如果沒人競爭,陛下可能會用徐光啓他們;一旦有人競爭,陛下就不會選他們。這也是摻沙子的一種手段。

正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韓爌、黃克纘和孫承宗三人全都出手了。

現在有了這樣的結果,韓爌三人倒也不意外。

韓爌的府邸。

看了一眼張餘,韓爌的臉上全都是笑容,十分滿意的說道:“這一次事情做成,馮從吾去了皇家書院,我們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全都是恩師運籌帷幄之。”張餘連忙躬身說道,態度異常的謙卑。

擡起頭看了一眼張餘,韓爌沒有再繼續說什麼。

因爲韓爌知道,這件事情其實是張餘的功勞,從頭到尾都是他在謀劃。

張餘如此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面子罷了。當然了,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提醒自己,讓自己不要過河拆橋。

在這個話題上,韓爌不想多說,於是轉移話題道:“關於朝中這次的事情,你怎麼看?密奏制度可是非同小可,你有什麼想法儘管直言。”

張餘想了想,沉聲說道:“恐怕事情有些難辦,恩師想要的結果恐怕不會出現。”

“你如何得知?”韓爌看着張餘問道,臉上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雖然接觸的時間不多,但是對於張餘,韓爌還算是清楚。在這一方面張餘非常的有天賦,謀算也非常的積極和到位,這幾次也的確證明了他的實力。

既然張餘這一次敢這麼說,那自然就是有他的依據。

“密奏制度這件事情是駱思恭他們提出來的,東廠和錦衣衛必然是勢在必得,所以肯定做了很多準備。”

“他們不可能任由老師將這項權力拿到內閣去。一旦有了這個消息之後,他們恐怕會瘋狂的攻擊幾位閣老。”

“至於理由,那肯定就是幾位閣老攬權。雖然這個理由一點也不新鮮,但卻有用。”說到這裡,張餘轉頭看向韓爌,沒有再說什麼。

韓爌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原本他就隱隱有預感,現在聽張餘這麼說,基本上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當今陛下雖然登基的時間不長,但是也表現出了一些特質。

比如他不喜歡有人掌握太多的權力、喜歡制衡、喜歡用各種各樣的人,那麼就不可能讓哪個人真正的把太多的權力握在手裡面。

或許陛下原本不太在意,但有魏忠賢他們在旁邊鼓動,肯定就會在意。

“那你覺得最終的結果將會如何?”韓爌轉頭對張餘問道。

“陛下不想將這項權力交給內閣,恐怕也不想交給東廠和錦衣衛,不然也不會到今時今日這個地步讓臣子們商議。”

張餘臉上帶着胸有成竹的笑容說道:“所以最終的可能結果就是取中,不給內閣也不給東廠。”

“難道會給都察院?”韓爌擡起頭看着張餘,直接說道:“都察院左都御史是餘懋衡,裡面還有東廠的崔呈秀,確實很合適。”

張餘笑了笑說道:“也有可能放在刑部。”

“放在刑部?”韓爌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你怎麼覺得會放在刑部呢?”

“因爲內閣四位閣老之中,黃閣老最爲勢弱。如果把這個權力給了刑部,那刑部必然會實力大增,同時黃閣老的地位也會上升。”

“另外就是調查案子也需要刑部來操持,或許這會成爲陛下的選擇。”

韓爌輕輕的點了點頭,他居然覺得張餘說的有道理。

“明天一早看看他們怎麼說。”韓爌嘆了一口氣說道:“你覺得放在都察院合適還是放在刑部合適?”

“這個恩師就不用詢問學生了。”

張餘笑着說道:“自然是放在都察院最合適。在都察院,不會影響到內閣。如果真的到了刑部,恐怕會對內閣的影響比較大。”

“有見地。”韓兩笑着說道:“行了,你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

“如此,那學生告退。”張餘笑着躬身,退了出去。

等到張餘離開之後,韓爌臉上的表情倒是沒有什麼變化。

這一次的事情對韓爌來說也不算沒有收穫,至少自己拿下了皇家書院,有的時候不能太貪心。

第二天一早,內閣值班房之中。

四個內閣大學士又聚在了一起,他們臉上的表情比較輕鬆,同時又帶着幾分凝重,看起來都有幾分矛盾。

他們一邊喝着茶水,一邊吃着點心,同時一邊開啓了談話。

韓爌看着手中的題本,遞給其他幾個人說道:“陛下讓羣臣議論。現在朝堂上下議論紛紛,這些日子彈劾我們的題本可不少,說我們善政弄權,想要攬權於己身。你們應該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幾個人當然也明白,於是孫承宗沉聲說道:“怕是魏忠賢在後面鼓動。”

黃克纘笑着說道:“這一點就不用說了。除了他之外,還有誰會如此迫切的站出來反對?看來我們這一次的確是打到他的七寸了。”

幾個人點了點頭,這一點他們也認同。

畢竟魏忠賢搞出來的事情,想要爲自己獨攬大權;現在卻被人摘了桃子,這恐怕要比被人反對更讓他生氣,所以他跳出來也不意外。

徐光啓目光掃過幾個人,緩緩的說道:“現在很多人跟風攻擊我們,如果這麼下去,恐怕我們會很難辦。”

只不過說這句話的時候,徐光啓的情緒有幾分複雜。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當初他沒少被人帶節奏,現在風水輪流轉,山不轉水轉,輪到其他三人被帶節奏了。

雖然徐光啓知道不應該幸災樂禍,畢竟自己也是內閣中的一員,但是這心裡抑制不住的興奮是怎麼回事?

其他三人也沒有去看徐光啓,他們現在沒這個心情。

“如此一來,恐怕要退一步了。”韓爌沉着臉說道。

他實在是不願意說出這句話。

一來的確是受到利益上的損傷了。

二來這件事情又沒有出乎張餘的預料。

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零零章 陛下要三思啊!(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八十四章 明明白白的打擊異己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五一九章 鎮守太監張維栽了第二一五章 看誰不順眼就打誰第五十三章 駱思恭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四三九章 假冒英國公兒子(日萬求賞!)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五九五章 騎兵的時代,過去了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二章 魏忠賢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一九五章 我盧象升必然名揚天下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三二零章 定國公翻騰佔窩之事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六五二章 田川鬆的疑惑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一零八章 天子需立功於天下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二八章 一份題本引爆了大明官場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四九七章 到南京了(日萬求賞)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