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

這第3名,原本朱由校也想選一個自己熟悉的人,但是很快朱由校就發現了一個更爲有意思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文震孟。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文震孟應該是這一次的狀元。

朱由校看到他的名字的時候,不由想起來這個人的一些事情,46歲才考中進士,10次參加會試,最後一次才考中。

最爲關鍵的是最後一次考中之後,他直接就考中了狀元,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了。

同時這個人是文徵明的曾孫,至於文徵明,也是考了很多次都沒有考中,文震孟似乎重複了他曾祖的科舉過程。只不過他後來考中了,而且還拿下了狀元。

原本朱由校以爲這一次排名靠前的肯定都是書院中人。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每天都在那裡學習,對荀子的思想領悟自然是最透徹的,加上每日裡都有人教導,考試的東西就是他們平常學習的。

他們自然能夠考出一個非常好的名次來。

除此之外,這些人能夠得到的照顧也最多,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人對荀子的思想還不認同,現在自己就是在強推這件事情。

所以很多人不會在科舉考試上用多大的功夫,或者說不會在荀子的思想上用多大功夫。

大多數的舉人們,更多的是學孔孟,在這樣的情況下,考荀子他們自然就不擅長。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所以他們考中的機率不高,排名靠前的機率就更不高了。

這一次科舉考試,與歷史之中的重疊肯定會很小。

只是讓朱由校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在這裡看到了文震孟的名字,這個曾經的狀元,按理說他不應該考這麼高的名次纔對。

在看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朱由校就有了一個想法。

或許點了那些書院中的人,的確是很好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點一個不是書院中的人,好像更能夠彰顯公平,同時能夠給更多的人樹立一個榜樣。

於是韓立就在文震孟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這第3名就是他了。

至於二甲的第1名,朱由校給了張餘。這個人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前幾名,但同時也要壓一壓。對於這個張餘,自己要用,但是也要慎用。

二甲的頭名,也就是俗稱的傳臚,是一個比較合適他的名次。

把這幾個人圈出來之後,剩下的事情住學校就不打算再參與了。將名單遞給站在一邊的陳洪,朱由校開口說道:“行了,拿下去吧。”

“是,陛下。”陳洪連忙躬身答應道,雙手接過了那張名單。

“錦衣衛那裡是不是抓了不少人?”朱由校擡起頭看着他,又開口問道。

“回陛下,這些日子的確有不少舉子要鬧事,錦衣衛的確抓了不少人。”陳洪連忙開口說道:“前些日子許顯純還在問,這些人要怎麼處理。”

朱由校想了想,沒有開口說話。

事實上這些人還是很棘手的,殺了肯定是不可能殺的,同時也不可能把他們給就這麼放了。於是朱由校開口說道:“先關他們一段時間吧。”

“另外你告訴馮從吾,書院那邊馬上招生,這一次多招收一些。”

“趁着現在這些舉子還在京城,也能多招一些有才華的人。”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開口說道:“行了,你退下吧。”

“是,陛下。”陳洪答應一聲之後,躬身走了出去。

事實上讓書院開始招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轉移矛盾。這一點也是朱由校早就計劃好的,也到了實施的時候了。

現在聚集在京城的這些舉人,是京城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這些人全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心中有自己的道義,一旦這次科舉的成績公佈出去之後,很難說他們會不會鬧騰起來。

一旦有些人在那些人裡面煽動,很可能這些人就會鬧出一些事情來。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又不能真的殺了他們,一旦殺了他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熱血沸騰,到了那個時候,事情就是太麻煩了。

索性就讓書院開始招生,給他們一個出路。

到了那個時候,有路可以走,自然就不會想着鬧得太厲害。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想到了,不然現在堵死了,他們鬧騰起來就麻煩了。 wωω ▲тTk an ▲C 〇

讀書人容易熱血上頭,這一點古今皆然。

同時他們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所以要做好引導工作。這些人都是大明將來的人才,不同於朝堂上的貪官污吏,所以要好好的引導。

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之後,朱由校站起來身子,活動了一下自己的筋骨。

隨後便轉身向着張皇后那邊走了過去,現在張皇后有了身孕,可是宮裡面的大寶貝,自己還是要好好的陪陪她,讓她的心情愉快一點。

朱由校這邊只是一句話的事,下面的人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先是書院那邊公佈了招生計劃,同時開啓了報名,隨後就到了放榜的日子,這一次關注的人沒有上一次多,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在等待。

同時因爲有了名次,所以大家的心情都更緊張了。

尤其是那些在會試這種考中的人,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名次決定了今後的發展,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依舊是德勝樓,依舊是那個包間,幾個人還聚在裡面。

與上一次不同,這一次大家雖然都是心中期盼不已,但是並沒有那麼忐忑。因爲上一次考不中的話,那就要再等三年了。

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這一次已經不用擔心落榜了。

大家等待的就是一個排名,不過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個排名很重要,但是氣氛卻好了很多,幾個人倒也是有說有笑的。

這個時候,外面突然熱鬧了起來。

顯然榜單已經公佈了出來,於是街上又吵鬧了起來,甚至還有人放了鞭炮,顯然這是已經看過榜單的了,確定考中了的。

德勝樓下也忽然熱鬧了起來,無數人開始鬧騰。

這個時候包間的門突然被推開了,宋應星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臉上帶着興奮的說道:“了不得,太了不得了。”

幾個人都轉頭看見了他,目光非常的急切。

宋應星則是看向了盧象升,直接開口說道:“盧兄,恭喜你,高中狀元,一甲頭名。”說完這句話之後,他要轉身看向了自己的哥哥,大笑着開口說道:“哥,一甲第2名,榜眼。”

聽到這話之後,屋子裡面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誰都沒想到,屋子裡面居然包攬了一甲三名的前兩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名次了,同時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聽了這話之後,無論是盧象升還是宋應升,兩個人都沒緩過神來

盧象升是不敢相信,他怎麼就能夠考到狀元呢?那可是狀元!要知道在場的幾個人之中,讀書比他好的很多,怎麼也輪不到他考狀元。

宋應升這個時候也回過神來了,他看着自己的弟弟問道:“其他人呢?”

聽了自己大哥的話,宋應升連忙說道:“張餘張兄,二甲頭名傳臚。”

聽到這個名次之後,幾個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張餘的身上,屋子裡面的氣氛就有些怪異了。

如果說誰學得好,那是張餘。

可是在會試的時候,拿到了會元的是宋應升,這一次宋應升考的榜眼,盧象升正是拿了狀元,張餘反而拿了一個傳臚。

張餘見幾個人看着自己,笑着開口說道:“都看着我幹什麼?覺得我會不甘心?”

“你們也太小瞧我張餘張退之了,殿試,本身就是一道策論定生死。發揮的好和發揮的不好,本來就是難以定數。”

“何況我考了二甲第1名,也不是很差了吧?”

幾個人聽了這話之後,突然都笑了起來。一邊的吳襄站起身子開口說道:“你這話要是傳出去了,肯定有很多人追着你打。”

“好了,好了,咱們幾個人這次成績這麼好,也該好好的慶祝一下。”

張餘笑的開口說道:“馬上讓人準備酒菜,就是咱們不醉不歸。”

“好,我去安排。”宋應升也笑着說道。

同時吳襄也轉頭看向了宋應星,然後開口問道:“他們的你都看了,那我們的呢?對了,你自己的,你看到沒?”

“我看了,二甲第十一。至於吳兄你,二甲第十七,劉賢劉兄,二甲第三十六。”

“果然還是我最差。”劉賢笑着開口說道:“以後還要仰仗諸位多多提攜。”

幾個人同時白了一眼劉賢,盧象升開口說道:“咱們能夠在一起讀書,這就已經是一種緣分了,能夠位列一榜進士,這就更是一種緣分了。”

“同窗同年,以後在官場之上,自然相互扶持。”

幾個人談笑的時候,外面也已經熱鬧了起來,報喜的人也都衝了過來,恭喜生賀喜聲響成了一片,這些人都是來討賞錢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名次高的人,自然歡天喜地,名次低的,自然是悵然若失。

在不遠處的一家旅店之中,文震孟已經打發走了賀喜的人,隨後回到房間坐了下來,在他身旁是興奮的書童。

此時的文震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考中了探花。

46歲了,考了10次了,居然真的考上了,而且還考中了第2名。想到這些年自己含辛茹苦的考試,文震孟的心裡百感交集。

接下來的日子,自然就是歡慶了。

誇官遊街,恩榮宴,可以說是新科進士最歡暢的時候了。有人罵不公,有人在歡慶,一時之間,京城上演了人生百態。

有人黯然離開,有人準備去考書院,有人憤而咒罵,不一而足。

皇宮大內,朱由校的臉上卻沒有太多的表情,事情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去,已經讓他心裡面感到安慰了,沒出事比什麼都強。

現在朱由校明白了那句話的意思,穩定大過一切。

躺在搖椅上,朱由校晃盪着身子,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但同時更多的則是淡然。心情很舒暢,因爲要離京了。

陳洪來到朱由校的身邊,輕聲的開口說道:“陛下他們人到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是,陛下。”陳洪答應了一聲之後,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時間不長,他就帶着幾個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爲首的是盧象升,其次則是文震孟,在他們的身後還有宋應升以及張餘。

科舉的前4名,朱由校今天把他們招過來,一來是見見他們,另外是給他們安排差事。這件事情原本不用朱由校來做的,但是有事情要和他們說,所以就親自見一下。

4個人進來之後,連忙跪地行禮。

朱由校則是擺了擺手,然後開口說道:“行了,都起來吧。”

4個人快速的站起了身子,隨後就有兩個人愣住了,盧象升和宋應升,兩個人一時之間真的有些回不過神了。

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們認識,而且見過不止一次。

雖然現在換了衣服,場合也不同,但是他們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心裡面怦怦地跳,有些張口結舌的。

“怎麼不認識朕了?”朱由校看着他們,笑着開口說道。

這裡面最早知道朱由校身份的,自然就是張餘了。只不過他雖然知道了朱由校的身份,但是他也不敢和其他幾個人說。

“臣等不知陛下身份,請陛下恕罪。”宋應升連忙開口說道。

“行了,行了,就不要說這個了。”朱由校擺了擺手,然後開口說道:“今天把你們找來,一來是見見面,二奶也是有事情和你們說。”

“這一次朝廷科舉,你們幾個名列前茅,做得非常好。”

“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你們幾個都應該入翰林院,不過今年不同,朕想給你們分開安排,所以想問問你們是不是願意。”

這話其實說了也白說,陛下都說了,你能說不願意嗎?

“朝廷新成立了一個參謀處,需要選幾個有才華的新科進士,選出來的人就不用入翰林院了,直接爲參謀處行走。”

“對於你們你們幾個,朕也有一些瞭解。盧象升,文震孟,你們可願入參謀處?”

這兩個人是朱由校深思熟慮過的,至於剩下的宋應升和張餘,還是去翰林苑吧。

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三三八章 刺客被抓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六九章 孔家北宗人人喊打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五七二章 震撼人心!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二一九章 鳩佔鵲巢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三八零章 皇家書院推廣試點(盟主拂袖沾風加更)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三九二章 瀋陽之戰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十七章 審問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一七五章 洞房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六章 袁應泰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