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

bookmark

張之極一直在想父親要做什麼,剛剛這一刻,不知道是不是福致心靈,他的腦海之中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

這種想法在產生之後,便再也沒有辦法消失了。

擡起頭看了一眼兒子,張維賢笑着說道:“不錯,有點意思了,不過你的格局還是小了一些。依靠那些只會撈錢的勳貴勳戚,能做什麼?他們的格局太小,人也太廢,只能是搖旗吶喊,沒有什麼太大的用。”

聽着自己父親的話,張之極更加驚恐了,他嚥了一口口水,喉嚨裡咕咚一聲,才緩緩地說道:“父親,這可是犯忌諱的事情!”

此時此刻,張之極已經明白父親要做什麼了。

在大明朝,或者說歷朝歷代,沒有多少人敢涉及一個東西,那就是兵權。這個東西實在是太敏感了,敏感到讓人害怕。

如果只是統合勳貴和勳戚,這或許還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以自己家的爵位,再加上父親今時今日的地位,統領一下勳貴和勳戚這沒什麼大不了,陛下也不會說什麼。

可父親真是要向兵權下手,那事情可就大條了。這也是張之極驚恐的地方,一旦手伸的太過分,那就是抄家滅門的事情。

兵權可不是其他的東西,陛下不會允許任何人染指。

看了一眼兒子,張維賢一臉“你還是太年輕了”的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你想的太多了。不是要染指兵權,而是要整合軍方。”

張維賢看着依舊有些疑惑的兒子,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然後緩緩地說道:“你既然想知道,那我就和你說一說。自從陛下登基之後,他做的事情很多,你知道這讓我想起誰了嗎?”

“誰?”張之極心裡有好幾個答案,卻都覺得不像,猶豫着不敢說,只能緩緩的問道。

“很多人都說陛下像成祖皇帝,甚至有些像太祖皇帝,可是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的。我覺得陛下更像是憲宗皇帝。”

張維賢笑着說道:“這就是我和他們看法不同的地方。當年的憲宗皇帝登基之時,大明剛剛經歷了土木堡之變,朝中勳貴蕩然無存,軍隊殘弱不堪。西北面對蒙古人,節節敗退;遼東女真人也不安穩;朝中波譎雲詭,整個天下岌岌可危。”

“文官亂政,武將式微,再加上英宗皇帝復辟,整個大明折騰了幾十年,朝廷國用不足,早就是千瘡百孔了。”

“你再看看現在,文官攬權,東林黨勢大;朝廷國用不足,****,在遼中節節敗退,而且剛剛經歷了薩爾滸之敗;西南有人造反,可見朝中局勢與憲宗皇帝在位之時是不是很像?”

聽到父親這麼說,張之極像是被點醒了似的,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還真的是很像。”

“憲宗皇帝登基之後,整治朝堂,換了一批朝臣,最有名的自然就是被稱爲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幾位朝廷重臣。”

“同時重用汪植,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東廠和錦衣衛已經不堪用了,他們早就和文官勾結在了一起,所以憲宗皇帝用了汪植。”

“你看當今陛下登基之後所做的這些事情,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脈絡?”

聞言,張之極嘆了一口氣,緩緩地坐到了椅子上,語氣帶着震驚的說道:“能夠洞悉此點者,恐怕只有父親了!”

“這個世上能人很多,能看明白事情的人也很多,恐怕早就有人看穿了。你看看現今朝堂上這些閣老和尚書,這些人如何?你說他們沒有能力?”

“韓爌、孫承宗、徐光啓,哪一個是好相與的?再說黃克纘,那也不好惹。皇家書院的那個馮從吾,最近不也是風生水起?”

“雖然陛下沒有設立西廠,但還是用了魏忠賢。錦衣衛的駱思恭稍稍有一些不得用,陛下就將其換成了許顯純,這是在做什麼?”

“看看都察院,陛下讓魏忠賢把手伸進了都察院,這又是在做什麼?”

“朝堂之上看似爭端很多,可都是彼此牽制,大局全都握在陛下手裡面。這就是陛下的英明之處了。”張維賢的語氣中帶着一股子讚賞。

“如果全都是陛下的謀算,那似乎可怕了一些。”張之極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

“有些事情就不要用可怕來形容。”張維賢笑看着兒子,繼續解釋道:“原本到此也就可以了,可是陛下卻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成立了參謀處。如果像你想的一樣,陛下爲什麼要成立參謀處?難道就是爲了擺在這裡讓大家看的?”

“成立這樣一個衙門,那自然就是要做事情的,所以這個參謀處並不是陛下的閒子。朝堂上下一直有消息說陛下要設立領參謀大臣,可好像一直都是空穴來風,卻又傳的神乎其神,似乎確有其事一樣,這消息是哪兒來的?”

“這麼重要的消息參謀處的人不知道,內閣的人也不知道,誰又能夠知道呢?都說是從宮裡傳出來的,可是宮裡想傳出點消息,你覺得那麼容易嗎?”

“您是說,這是陛下故意放出來的?”張之極站起身子,有些不確定的看着父親,緩緩的在屋子裡面踱着步。

張維賢也沒有打擾兒子,靜靜的讓張之極思考。

半晌之後,張之極的眼睛越來越亮,隨後猛地一拍手,轉頭看着父親說道:“陛下這是在考驗幾位參謀大臣,同時也是在對外釋放信號。”

輕輕的捋一下鬍子,張維賢滿意的點了點頭,笑着問道:“你覺得陛下在釋放什麼信號?”

“陛下想要告訴所有人,他要重用參謀處,而且要選一個得力的人!”張之極興奮的說道。

“正是如此。”張維賢滿意的點了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隨後,張維賢笑着說道:“誰都能看得出來,參謀處是在削弱內閣的權。不說其他的,單單是一個軍法處,就已經是削弱權力了。”

“以前軍方的人犯法,那也是文官來查,是刑部大理寺來審的,是兵部來管。可是現在卻轉移到了軍法處,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文官對軍方的管束在減輕,陛下在給軍方鬆綁。在這樣的情況下,陛下就需要一個人站出來爲他整合軍方。”

“整合了的軍方,那纔是陛下想要的軍方,這也是陛下成立參謀處的目的,同時也是選擇領參謀大臣的準則。”

說到這裡,張維賢笑着說道:“現在你明白爲父要做什麼了吧?”

“明白了。”張之極點了點頭說道:“首先這個人要自絕於勳貴和勳戚,最好把名聲和人緣全部弄臭掉。他可以統合軍方,但不能夠抱團,不能夠結黨營私。”

“所以陛下才會把成國公放在參謀處,那是陛下留的一個後手。如果所有人都不能夠讓陛下滿意,陛下就會選擇成國公。”

“雖然成國公志大才疏,爲人懦弱,可是他已經做到了自絕於勳貴和勳戚。這一點是陛下看中的,如果實在是無人可選,陛下也會讓他來做。”

“這就說對了。”張維賢笑着點了點頭,“如果袁可立能夠自絕於文官,那麼這個位置也可能是他的。但是有一點爲父可以肯定,袁可立沒有這個魄力。”

“可是這麼做,值不值得?”張之極遲疑着說道。

“你呀!”

張維賢點了點兒子,說道:“目光要放長遠一些,你以爲我不這麼做,陛下就不動勳貴和勳戚了嗎?”

“那是不可能的。陛下不會放過這些人,收了莊田稅這只是一個開始。到了這個時候,如果誰還抱着祖宗榮耀不動,誰最後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尤其是那些勳戚,名聲差,本身對朝廷也沒有功勞,真以爲陛下下不去手?”

“在這個時候只有變才能夠通,如果死守,那就只能是砧板上的肉,隨便陛下怎麼切割。”

“那這件事情父親爲什麼要讓定國公去做呢?”張之極看着張維賢,緩緩的問道。

“這做事情要有幫手,另外有一點非常關鍵,想做是一回事,能做是一回事。陛下要找的人可不光光是想做敢做,同時也要能做。我能夠讓定國公聽話,自然以後也能夠讓別人聽話。”

“原來如此。”張之極點了點頭,然後瞪着眼睛說道:“陛下沒有提拔定國公,甚至冷落了魏國公,難道就是因爲如此?或者說這兩個人就是陛下立起來的靶子?”

讚賞的看了一眼兒子,張維賢笑着說道:“這才說到到點子上了。也只有定國公那個傻子纔會以爲這次是小事情,如果他們這一次不弄出點大動靜出來,他們家就是第一個倒臺的。有什麼比倒一個國公還大的事情?到時候就會牽連無數人。”

“陛下真的會這麼做嗎?”張之極有些遲疑的說道:“這事情也太大了吧?”

看了一眼兒子,張維賢笑着說道:“這你就不懂了,事情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如果真到了一定程度,一個國公算個屁。福王都動了,還差一個定國公?”

張之極坐在椅子上,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張維賢也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看着兒子,等他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半晌之後,張維賢才繼續說道:“這是大勢,陛下在推,要麼融進去,要麼被壓死。”

“你以爲內閣那幾個老傢伙什麼都不知道?爲什麼成立參謀處這麼大的事情,它就一點浪花都沒濺起來?真以爲那幾個老傢伙什麼都看不出來?”

“他們不是看不出來,他們是裝作看不出來。因爲他們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這件事情陛下是一定要做的。如果誰反對,那麼誰就回家,沒有一絲一毫商量的可能。”

“這一次陛下在參謀處也用了不少文官,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如果勳貴和勳戚不爭氣,陛下就會讓文官執掌參謀處。如果我們連軍中那點底子都沒了,我們這些人留着還有什麼用?”

聽到父親這麼說。張之極猝然而驚,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是啊,的確是沒用了。”

“難道陛下不怕參謀處和內閣相互勾結?”張之極疑惑的問道。

“你見過賺錢的商人吧?賺錢是要上癮的,雖然他的錢已經夠花幾輩子了,但還是想着賺。”

“做官也一樣,做官也是要上癮的。這人一旦進了官場,就像得了一種魔障病一樣,七品想上五品,五品想做三品,做到三品又想入內閣,誰人不想前呼後擁,起居八座?”

“那些書生寒窗苦讀,官場沉浮幾十年,終於坐到了高位,你覺得誰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是內閣還是參謀處?”

“何況還有皇家書院的人,那些人入了參謀處,那都是後備力量,他們本身就不容於官場,又來到了一個參謀處這樣的新衙門,肯定也是備受排擠。同流合污哪有那麼容易?都是爲自己爭一分算一分,怎麼肯讓人?”

張之極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是如此一來,陛下的謀算是不是有些太過深了?是不是父親你想多了?”

“想不想多試試就知道了。”張維賢笑着說道:“等到這一次的題本遞上去,你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與此同時,西苑。

朱由校坐在椅子上喝茶,身子輕輕的搖晃着,眼睛微微眯着,一副半醒半睡的樣子。

站在朱由校的身邊,陳洪正在彙報着外面的情況。

“皇爺,大概就是如此了。”陳洪說完之後,躬身站在了一邊。

“定國公回去的時候,臉上表情怎麼樣?”朱由校看着陳洪,緩緩的問道。

“這個不知道,天太黑看不清。”陳洪也緩緩的回答道。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自己先笑了,隨後擺擺手說道:“定國公這是走投無路了,所以跑去求英國公,可張維賢是好相與的?”

“估計這一次定國公徐希就要被他賣了數錢了。不過恐怕徐希也不甘心,有熱鬧看了。”

略微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說道:“你去放出消息,就說朕看京城勳貴勳戚的子弟整日裡提籠架鳥、欺男霸女、不幹正事,想要管一管他們。”

“就說朕準備在西苑之中成立一個學堂,讓這些勳貴和勳戚的子弟都來讀書,讓他們習文練武,報效國家。”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又囑咐道:“把消息放出去就行,看看反應再說。”

“是,皇爺。”陳洪連忙答應道:“奴婢回去之後就安排。”

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五四二章 威望都是打出來的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二十六章 李莊妃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一二五章 犀利的反擊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十章 你家老爺要去遼東了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二零七章 掄才大典的大綱(求月票推薦票和全訂!)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三十三章 提醒選後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二三九章 末將,願爲陛下世代赴湯蹈火!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四七五章 大敗黃臺吉!第六三一章 鯨吞計劃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二一章 海軍演習(求月票)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六章 袁應泰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