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

bookmark

看了一眼陳洪,朱由校知道他在這件事情裡面費了不少的心力,也安排了不少的事情。可是沒想到陳洪居然安排了這麼多,也沒想到他居然埋了這麼多人,看來是用了心的。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做的不錯。”

“謝皇爺。”陳洪連忙答應道。

站起身子,朱由校活動了一下筋骨。

心裡面既然已經有數了,那自然就沒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於是朱由校說道:“走吧,去見見那幾位大學士。”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轉身在前面引路。

在朱由校到前面的時候,韓爌等人已經在這裡等了一會兒了。雖然沒有心焦氣躁,但還是有一些焦急的。

見到朱由校之後,韓爌三人連忙站起身子行禮。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行了,都坐下吧。”

等到韓爌等人坐下之後,朱由校說道:“諸位愛卿一起來,這是出了什麼事情嗎?看諸位愛卿的樣子,應該不是什麼好事情啊。”

聽着朱由校輕鬆的語氣,韓爌等人也鬆了一口氣。

至少現在陛下的心情不錯,這讓他們心裡面也有了一些底氣。畢竟在陛下心情不錯的時候說一些壞事,陛下也沒那麼容易生氣,大家也能輕鬆一些。

如果陛下心情不好,再知道點壞事,那結果就不好預料了。

徐光啓和黃克纘都看向了韓爌,意思很明顯,這個時候該你說話了。

作爲內閣首輔大學士,韓爌自然責無旁貸,他站起身子說道:“陛下,的確是有一件事情。京城之中的突發事件,臣等不敢擅自做主,特來請示陛下。”

“那就說說看吧。”朱由校笑着說道。

“是,陛下。”韓爌答應了一聲,連忙說道:“京城之中的學子都在聚集,聚集了不少人,現在都已經到了首善書院。”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的臉上不禁產生了一抹疑惑,隨即問道:“他們爲何聚集?首善書院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陛下,朝中改革書院,不知道誰把消息傳了出去。”韓爌嘆了一口氣,接着說道:“似乎是學子們不滿,所以才一起聚集到了首善書院。”

朱由校看了一眼韓爌,心中有些無奈。

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記給崔呈秀挖坑?

不過這種事情也避免不了,所以朱由校也沒說什麼,而是靜靜的等着韓爌繼續說。

“根據下面人的回報,似乎是有人傳了消息出去,說書院改革之後不再教授聖人之道。這件事情傳開之後,輿情沸然,學子們心中不滿,又聽說首善書院的鐘羽正已經向崔呈秀提出了條件。如果書院不教授聖人之道,鍾羽正便不同意書院改革。”

“現在學子們全都跑到首善書院去聲援鍾羽正了,事情鬧得有些大。現在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輿論沸騰。如果事情繼續鬧下去,恐怕會出現不可收拾的場面。臣等心中焦急,卻不敢做主,所以來請示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韓爌,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此時也嚴肅了起來。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說道:“這件事情的確是很大。如果任由他們繼續鬧騰下去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多人的不憤。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也真的一發不可收拾了,會影響到朝廷的書院改革大計。”

“幾位愛卿都是內閣大學士,爲朕謀劃是你們應盡的職責。既然幾位愛卿現在都在這裡,那朕就問問幾位愛卿,你們可有什麼想法?”

朱由校的目光從韓爌三人的臉上掃過,等着他們給一個答案。

陛下又把事情推回來了,韓爌三人心裡面倒是沒覺得意外。因爲這也是朝廷的常規操作了,這件事情終究還是讓內閣他們來拿主意,這也是之前爲什麼韓爌和徐光啓達成統一戰線的原因。

如果在那個時候達成了統一戰線,現在就可以去踩崔呈秀一腳了。無論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如何,崔呈秀肯定是要倒黴了。

不過沒有達成統一戰線,也只能是各說各的了。

韓爌和黃克纘誰都沒有說話,兩個人全都看着徐光啓。

他們想看看徐光啓怎麼和陛下說這件事情。

徐光啓倒也沒有失望,而是直接說道:“啓稟陛下,臣以爲當前主要的事情是平息輿情。既然他們有此擔心,朝廷不如就發佈一份佈告告訴他們,皇家書院改革之後依舊會教授聖人之道。這樣也就會讓他們安心了。”

聽了這話之後,韓爌和黃克纘心裡面都嘆了一口氣。

果然沒出乎預料,徐光啓的這套說辭已經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了。

在今時今日這個時段,徐光啓不想出一點事情,只想朝廷穩定。所以對於這件事情,徐光啓想的是息事寧人,怎麼能把事情鬧大?

徐光啓這樣說,這樣處理自然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不過韓爌可不這麼想,對黃克纘使了一個眼色。

黃克纘立馬會意,直接說道:“陛下,臣以爲徐閣老說的有道理。不過臣以爲,只是發出一份佈告尚顯不足,畢竟這件事情已經鬧到這麼大了。一份佈告,怕是不能夠說服那些學子。如果再有別有用心的人從中挑撥,反而會有麻煩。”

聽到這話之後,徐光啓的臉色就是一沉。

徐光啓沒想到沒有答應他們兩個,他們兩個還是要搞事情。徐光啓心裡面開始不斷的思索着,要怎麼粉碎韓爌他們的陰謀?

在徐光啓看來,韓爌兩人就是在搞陰謀詭計,公然的排除異己、結黨營私。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語氣贊同的說道:“黃愛卿說的有道理。那麼黃愛卿可有什麼辦法?不妨說來聽一聽。”

對於下面這三人的勾心鬥角,朱由校自然看得出來。

孫承宗走了之後,這兩方人就開始互相撕咬了。這件事情出了之後,就更加激化了這種矛盾,說白了無非就是在爭權奪利罷了。

這讓朱由校有些無奈。還真是有些迫不及待,看來有些事情要改一改。

黃克纘見到朱由校贊同自己,心中大喜,連忙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爲朝廷該派遣重臣前往首善書院,一來可表達朝廷重視之意,二來也可安撫人心。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什麼情況,也可以在現場及時處理,以防意外。”

這個說法自然是有道理的,看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處理方法。

可是朱由校的心裡面明白,這只不過就是一個試探性的開始而已。他們也不是真的想把這件事情交給朝廷重臣去做,也不是真的想做好。或許這裡面有這樣的想法,但更多的卻是爲了崔呈秀。

一旦這件事情朱由校答應了下來,派出的這位重臣自然就接替了崔呈秀的責任,這件事情自然就是崔呈秀沒有辦好了。

原本安撫學子的事情應該交給崔呈秀來做,現在沒交給他,那就證明朱由校對他不滿意。到時候必然會有人對崔呈秀羣起而攻之,說他沒有資格主持皇家書院的改革,想要換人。

至於說換誰,那自然就是派去主持的這位朝廷重臣。

這裡面的心思就比較多了。於是朱由校問道:“黃愛卿覺得誰比較合適?”

聽了這話之後,黃克纘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皺着眉頭開始想。

半晌之後,才試探着說道:“如果派出的官員職位太高,有一些不太合時宜;官職太低,顯得不太重視。所以臣覺得禮部侍郎馮從吾正合適。”

“一來,禮部侍郎馮從吾官職合適。二來,馮從吾主持皇家書院,對這裡面的事情比較瞭解。想來,把這件事情交給他去做,必然是事半功倍。”

朱由校聽了這話之後,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是要想得到崔呈秀的差事,以馮從吾來替代崔呈秀。一旦馮從吾把這件事情給做成了,在禮部之中必然勢力大增。到了那個時候,徐光啓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朱由校沉吟了片刻,轉頭看向徐光啓說道:“徐愛卿有何看法?”

“臣以爲黃閣老的提議是個好提議。”徐光啓先肯定了黃克纘,畢竟大家在皇帝面前還是要表現出一種和諧相處的狀態。

大家都是一心爲朝廷做事的,我先贊同了你,也代表着我下面說的話沒有私心。

剛剛黃克纘就給徐光啓來了這一手,現在徐光啓這麼做也算是還了回去。

於是徐光啓說道:“只不過有一點臣不太贊同,臣以爲還是派出一位朝廷重臣比較合適。現在事情鬧得這麼大,京城內外的讀書人人心惶惶,甚至會影響到官場上的很多官員。”

“在這樣的情況下,派出朝廷衆臣的效果會更好,也能夠彰顯朝廷對讀書人的重視。所以臣以爲,派出禮部尚書沈庭筠更加合適,請陛下明察。”

徐光啓把沈庭筠推了出來,這也是硬着頭皮要做的事情。

如果讓馮從吾去了,後面的事情就不好辦了。如果沈庭筠去平息了這件事情,那麼他的威望也會很高。如果能從崔呈秀的手裡面把這個差事接過來,那就更好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徐光啓只能這麼做。

聽着徐光啓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顯然雙方在這件事情上鬥上了法。

不過,朱由校不可能任由他們來回鬥,這件事情要是讓他們這麼搞,那豈不是糟糕了?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說道:“這件事情怕是有內情。”

聽到朱由校的話,韓爌三人頓時一愣。

這話是什麼意思?陛下難道還有其他的想法?可千萬別啊!

此時韓爌三人的心裡面都慌了。雖然他們彼此爭來鬥去的,卻不想朱由校搞事情。

作爲朱由校的心腹臣子,他們對伺候着的這位陛下自然是很瞭解的。

陛下對忠心做事的自己人很好,像他們幾個就是。可如果真的下起手來,那也是足夠的狠。

如果陛下真的要對這些學子做什麼,反而會更糟糕。

朱由校沒去看韓爌他們幾個,繼續說道:“這些人居然敢聚集在一起對抗朝廷,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挑唆?是不是有別有用心之人在鼓譟?如果朝廷就如此妥協,會不會有損朝廷的威儀?”

“到時候所有人都認爲朝廷可欺負,再因爲書院的事情鬧騰起來怎麼辦?書院改革還搞不搞了?今天你提一個意見鬧騰一下,明天他提一個意見鬧騰一下,那這書院改革到底聽誰的?”

“幾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但這件事情不能夠草率行事。”說到這裡,朱由校的臉沉了下來。

韓爌三人的心裡面咯噔一下子。

完了,陛下這是真的往那方面想了。

這要是陛下不同意自己的意見,反而去把這些士子抓起來,那事情可是真的鬧大了。

“陛下,臣以爲此事倒是不用擔心。”韓爌連忙說道。

“哦?韓愛卿有何高見?”朱由校看着韓爌問道。

聽了這話之後,韓爌連忙說道:“這些人聚集在一起,無非是有人泄露消息罷了。這件事情自然是要徹查的,可是現在當務之急是安撫住他們,別讓他們鬧事。”

“何況是崔呈秀沒有把事情說明,所以才鬧出了這個亂子。只要朝廷把事情說明,相信很快就能夠平息下去。至於說學子提出的要求,那也要看合不合理。”

“臣以爲,此次的要求無非就是明示而已,同意了也無妨。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不能同意。”

“陛下,臣以爲韓閣老說的對呀!”黃克纘連忙說道。

坐在下面的徐光啓這個時候也急了,顧不上與韓爌兩人的爭鬥,連忙說道:“陛下,韓閣老說的對呀!”

不過朱由校怎麼可能讓他們混過去?

他皺着眉頭說道:“即便你們說的對,也不能夠草率的行事,還是先查清楚吧。”

朱由校轉頭看向陳洪說道:“你去一趟東廠,讓魏忠賢去查一查。看看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搗鬼。查清了情況之後,馬上回報。”

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四三八章 震驚的範永鬥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四八八章 迫擊炮發射試驗(盟主魑魅魍兩加更)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二三九章 末將,願爲陛下世代赴湯蹈火!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四八八章 迫擊炮發射試驗(盟主魑魅魍兩加更)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四一七章 清華園,大明文教聖地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四六五章 朕要發動統一戰爭!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第三三六章 預謀弒帝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十七章 審問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二零二章 怒斥魏大中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六八四章 不是張餘殺的(求全訂!)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五十四章 李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