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

bookmark

皇帝登基已經八年了,和臣子們相處了這麼長時間,朝堂之上的臣子流動地一點兒都不歡快。

所以無論是皇帝還是臣子,相互之間都已經足夠了解。所有人都知道當今陛下的脾氣。

只要是陛下提出來的事情,你有建設性的意見,然後主動去承擔把事情辦好,那麼你的功勞就不會小,陛下不會吝嗇賞賜。

這已經是被證明過無數次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崔呈秀。

在朝廷的衆臣來看,崔呈秀這個人就是個不學無術之輩,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可就是因爲陛下看重,所以崔呈秀一直都是被提拔的人。

在幾年前搞書院改革的時候,崔呈秀就很是費心幹了一番。其中的齷齪事情有很多,所有人都知道。

可即便是這樣,在書院改革的事情成功之後,陛下還是給了崔呈秀非常豐厚的賞賜。

在朱童蒙調走之後,崔呈秀順利成爲了都察院的一把手,現在就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外面已經有人在呼籲讓崔呈秀入內閣了。雖然不知道是誰搞出來的,但終歸是有人這麼說,也不知道哪一天陛下就會讓他進入內閣。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不會想着把事情辦好?

誰都想和崔呈秀一樣,尤其是像袁應泰這樣的人。當初在遼東的時候,袁應泰雖然沒有發什麼錯誤,但還被換下來了。

而頂替他的人是熊廷弼。

在遼東這麼多年,熊廷弼不但穩定住了遼東的局勢,而且還屢立戰功,甚至用大炮打死了努爾哈赤。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看得出來陛下爲什麼重用熊廷弼。那麼袁永泰的處境就更加的尷尬了,陛下不信任他,不信任他的能力。

熊廷弼幹得越好,袁應泰就越丟人。如果熊廷弼幹得不好,反而讓袁應泰也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不過好處也有限,畢竟熊廷弼如果幹得不好,證明陛下識人不明。

就像當年袁紹殺田豐一樣,如果那一戰他打贏了,田豐還能活下來;那一戰袁紹打敗了,田豐就只有死路一條。

原本大家以爲袁應泰也會是這個下場,遼東的局面那麼好,他就會被陛下扔到一邊去,絕對不會再用。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陛下重新啓用了袁應泰,而且還給了重任。只不過袁應泰一直沒有把位置坐穩也就是了。

顯然這一次是個機會,如果袁應泰把事情辦好,那麼位置也就坐穩了。

盯着他位置的人可就有些不開心。畢竟朝堂之上的位置也就這麼幾個,你坐上去就沒有我的了。

加上當今陛下不喜歡折騰朝堂,自從上一次大規模的罷免官員之後,到現在爲止,朝堂之上的官位還沒變,內閣之中還是那幾個人。

雖然增加了一個崔景榮,但是孫承宗也被調到了參謀處。朝廷高層的穩定,可以保證政策的延續性。這是好處。

壞處就是下面的人沒有辦法升上來,有的人都已經等不及了,所以朝堂之上甚至有一些壓不住。

這一次這件事情,袁應泰出頭了,就有些人看不下去。

對於自己的處境,袁應泰根本就是非常的清楚,他很明白自己現在位於什麼樣的境地,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應泰可不敢行差就錯,關鍵還是要立功,不然位置做不好。

現在袁應泰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放過?

“是,陛下。臣回去之後就拿出一個章程。”袁應泰連忙答應道。

既然是一個好機會,那就要好好的把事情做了,不然的話就容易出問題。

朱由校看着袁應泰,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好了,這件事情說完了,我們說下一件事情。”朱由校直接就轉移了話題。

下面的臣子們有一些發愣,這件事情就這麼決定了嗎?這是不是有一些太快了?

可即便是如此,他們也知道沒有辦法,陛下決定的事情就是決定了。

朱由校站起身子說道:“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自朕登基以來,大明蒸蒸日上,國庫日用充足,國泰民安,多靠諸位愛卿盡心盡力。”

在自吹自擂這方面,朱由校還是很有心得的,現在已經能夠做到臉不發紅心不跳,而且態度誠懇、言辭懇切。

說白了就是自己誇自己的時候,都能夠把自己感動。所以朱由校說這話的時候,語氣生動、情感真情。

下邊的人聽着這些話,臉上也露出了感慨和敬佩的神情。

當今陛下什麼都好,這份自吹自擂是改不了了。當然了,陛下也夠得上這樣的功績。

要知道,在民間,陛下的風評可是非常的好,各種各樣的言辭都是吹捧陛下。

很多人已經把大明吹捧成中興了,中興盛世,而朱由校自然就是中興明主。

說到這裡,朱由校的話風一轉,直接說道:“如此興盛之事,朕有意尋幸南京,並且回鳳陽祭祖。不知諸位愛卿可有意見?”

這話出來之後,所有人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大明朝的皇帝出去,本身不是什麼太不正常的事情。正德皇帝到處微服私訪,大家也不是沒見過;而嘉靖皇帝也曾經出京,甚至到南京和鳳陽都去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今皇帝想要出去溜達,也沒什麼大不了。甚至陛下想要去泰山封禪,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封禪這個活動被宋仁宗玩壞了,後世的帝王也就沒有人再去了。只不過陛下出京不是驚擾甚大,而是能夠把人嚇死。

要知道,陛下總共出過三次京城,第一次去了山東,結果山東上下全部完蛋,大大小小的官員被抓的被抓、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可以說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甚至連山東的孔家也被收拾了一頓,甚至還被殺了不少人。

第二次出京,陛下去了張家口,然後張家口血流成河,那些商人全部被抓被殺,一大批官員和將領被牽連,從上到下被清洗了一遍。

最後一次,陛下去了遼東。這一次還好,沒有從上到下的清洗,但是卻打了一仗。

朝堂上的人所有人都知道,在場的人可沒有傻子。

這些年朝廷在花什麼錢,大家心知肚明。

陛下內庫的錢,這些年一直支撐着皇家親軍,同時也支撐着百工院,支撐着新城那邊,各種開銷都是皇帝出錢。

皇帝哪來的錢?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窮人,依靠着皇莊那點收入,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花銷。

內務府那邊都是做生意,每年也給皇帝送不少錢。可是大家也都知道,這個錢它是有數的,每年不可能讓陛下這麼開銷。

所以陛下大部分的錢,都來自於抄家。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讓皇帝出去?

而這次皇帝要去的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南京!

大明朝的南京,說白了就是整個江南。所有的人都在皇帝的屠刀之下。如果皇帝在這個時候伸出了他的刀子,那麼下場會是什麼樣?

整個江南都有錢,所有人都知道。朝堂之上有多少艱難的官員?

甚至連徐光啓都是松江府的。如果讓皇帝去了江南,他們能不害怕嗎?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之上氣氛古怪。所有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反對的話,陛下肯定會追究。當今陛下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

可是如果不反對,陛下去南京這事定下來,恐怕會出亂子呀。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但是朱由校無所謂,他笑着點了點頭,一副十分滿意的樣子。

臣子們瞬間就反應過來了,完蛋了!不說話不行,不能給陛下機會!

於是就有人站出來想要開口,可是還沒等他們開口,朱由校已經先開口了。

“既然諸位愛卿都不反對,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說完這句話,朱由校直接轉身就走,甚至都沒有去吩咐該怎麼準備、哪個衙門該做什麼事情。

這些事情可以放在以後再說,現在不能再談下去了。如果朝廷的臣子們反對,一旦亂七八糟的事情都翻出來,爭論起來更麻煩。

所以朱由校果斷地開溜,揹着手直接就向後面去了,根本不給臣子們留下自己的機會。

站在旁邊的魏朝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下面的臣子反應的比較快,連忙呼喊:“陛下,陛下,陛下慢走!臣有本奏!”

“陛下,陛下,此事不能這麼做呀!”

只不過這樣的呼喊,根本沒有傳到朱由校的耳朵裡。

朱由校直接就溜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敢上去拉住皇上。

曾經這麼幹的也就只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包拯。皇帝要跑,被包拯拉着袖子拽了回來按在了龍椅上,就對着皇帝一頓噴,噴了皇帝一臉唾沫星子。

在明朝,真就沒有人敢這麼幹。

下面鬧騰起來之後,魏朝終於反應了過來,連忙喊道:“退朝!”

喊過之後,魏朝便看着下面的大臣。

如果有人衝上來,他就衝上去把那人打下去。

可是讓魏朝失望了,沒有人衝上來,臣子們全部各自返回去了。

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一四五章 殺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四四四章 皇帝動手了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三五八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換人了第四三六章 布木布泰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四九三章 下江南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六四四章 鄭芝龍投降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