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題本

bookmark

等楊漣到劉府時,才發現其餘人都已經到了。

禮部尚書孫慎行此時正重重地放下茶盞,一臉快意說道:“客氏妖豔美貌,品行荒淫,經常進出皇宮,人多訝之,道路流傳,訛言不一,如今她死了,倒是件好事。”

“劉兄此言差矣,客氏並非普通的乳母,她乃是當今聖上的乳母,年不過四十,正是身強體壯之時。如此之人,又是如何死的?”劉一璟反問道。

這可把孫慎行問得有點發懵,他紅着臉磕巴道:“婦人之死,不足道矣。”

“不過是貪歡過度。”雖說消息是如此,可這是深宮之事,真假細節可從未被外人窺探清楚過。要是被發現在窺探宮闈之事,下場怕是也好不到哪裡去。

“依我看,沒這麼簡單,各位心知肚明。”楊漣一腳踏入書房,呷了口清茶。半晌,他看着臉色各異的衆人,緩緩說道:“紅日將起。”

衆人聽聞,皆默然。楊漣的話,戳中了他們心底的某個角落,他們不再討論什麼,茶喝在嘴裡也索然無味,便紛紛起身告辭,各懷心思回家去了。

皇宮大內,由着御醫們折騰後,朱由校吃了一些陳洪特意吩咐御廚做的精緻小食,身子好了一些後便揹着手在宮裡面溜達着。

不遠處一隻鳥兒正在啄食一盆鶴望蘭,朱由校看了一會兒,喃喃道:“死的有用,那就應該去死。”嘀咕了這一句,他開口吩咐道:“陳洪,傳旨,讓魏忠賢提督東廠。”

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

明朝中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活動加強,常合稱爲“廠衛”。

而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對於大明朝,朱由校有着非常直觀的認識。無論是政治制度,亦或是人文風俗,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些大殿裡的大臣都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可是真要做些什麼還是東廠錦衣衛好用的多,而且有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也需要他們。

這個國家已經千瘡百孔了,要治理好就不得不採取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像魏忠賢這樣的人才怎麼能拒之門外呢?況且大明朝這麼多年,所有的專權太監無一不是皇上默許的。

大明朝重文輕武,朝堂上武官不能像其他朝代一樣文武制衡,武官的地位實在太低下。如果沒了東廠錦衣衛,那些大臣還不得翻天?

所謂提督東廠,全稱是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總督東廠、提督東廠。

廠公之名,在後世就是大名鼎鼎,這是朱由校給魏忠賢的獎賞,也是重用魏忠賢的第一步。

“是,皇爺!”陳洪剛聽到魏忠賢提督東廠時,顫了一下,很快便答應了一聲,躬着身子向外面退了出去,一絲一毫都不敢怠慢。

乾清宮,是明清兩代最重要的地方,皇帝在這居住和辦公。

乾清宮的名字出自《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爲天下貞。”

乾清宮爲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檐角置脊獸9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

看着眼前雄偉巍峨的宮殿,朱由校不知道自己在乾清宮裡幹木匠活會不會被大明曆代皇帝痛罵,但是他也不在意,這大明如果到了這般田地,還有還是多年的國祚,很多東西早就顧不得了。

顯然太監的執行力還不錯,工作室裡面的物什擺放的整整齊齊,小到刻刀,大到刨牀,工具一應俱全。

“行了,你們都退下吧。”朱由校揮了揮手,趕走了工作室裡的幾個火者:“以後沒有朕的吩咐,任何人不得進入這裡,違者,斬!”

他的工作室,不需要閒雜人等。另外一個原因就很簡單,帝王何以立威?保持神秘是一個好辦法。

朱由校決定將這裡設爲外人眼中的機密之地,實際上對他來說這裡什麼都沒有。除了他每天在這裡做一些木工活以外,這裡只是他思考一些事情的地方。但是,皇帝麼,要的就是神秘。

巡視了一番,朱由校轉身出了屋子,看了一眼在一邊伺候的陳洪,開口吩咐道:“你派幾個人過去,幫着奉聖夫人家中把喪事辦得風光些。”

陳洪連忙躬身道:“皇爺放心,奴婢明白!”說着便躬身退了下去,找人去安排這件事情了。

朱由校活動了一下筋骨,然後緩聲道:“將這些日子的題本都拿上來,朕要看一看。”說着轉身向自己的書房走了過去。

他需要看看題本,瞭解一下最近大明朝的情況,然後好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題本,其實就是這個時代臣子上給皇帝的奏疏,相比較起來,後世的人大多知道奏摺,可是奏摺和題本並不是一個事情。

明初臣民言事於皇帝只用奏本。永樂二十二年規定,諸司有急務不能面陳,許具題本投進,專用於公事,其外形爲用紙摺疊而成的摺子,內中每幅六行,每行二十個字。

凡兵刑錢糧、地方民務等大小公事皆用題本,由官員用印具題,送通政司轉交內閣入奏。私事則用奏本,不準用印。

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題本蓋印,奏本不蓋印;題奏本都由通政使司進呈,在皇帝閱批之前,內閣大學士已經“票擬”過。

清代的奏摺可以不經過內閣,直達御前,而且什麼都能說,下級密告上級不法事,這也是可以的。

由於奏摺免去了中間環節的傳遞,又採用廷寄方法,不但能迅速遞到皇帝手中,而且在皇帝硃批御旨後,又可直接發還上奏官員,馬上付諸實行,從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時,由於奏摺都是秘密進行,於是在直省督撫與司道之間,地方與中央,內廷與外廷之間,除正常的領導與被領導等關係之外,又形成了一種相互制約的關係。

大臣相互告密,皇帝的耳目遍佈京內外,誰也不知道誰向皇帝打了什麼小報告,中央部院和地方上的公私事件和人際關係,無論鉅細,皇帝都可以從奏摺中直接瞭解到。

皇帝於是藉助奏摺整飭吏治,監察民情,發號施令,排斥異己,天下庶務總歸一人處理,從而使封建皇權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看着送上來的題本,朱由校突然笑了,黨爭是吧?自己好像發現了一點有意思的事情。

伸手敲打着題本,朱由校斜靠在臥榻上,翻看着手中的題本,但是心思卻完全不在眼前的題本上。

半晌,朱由校收回了目光,伸手將題本拿了出來,翻看了一遍之後,朱由校這才清楚上面寫的是什麼——居然是從遼東遞上來的題本。

“袁應泰啊!”朱由校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沒想到這本題本居然是袁應泰上的。

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上架感言!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七零零章 漢城大亂,明軍維穩(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四章 客巴巴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十章 你家老爺要去遼東了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十七章 審問第一五二章 提拔崔呈秀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二十六章 李莊妃第二章 魏忠賢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五一六章 韓琦的謀劃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六八二章 大明施壓(情人節快樂!纔怪呢!)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四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二七五章 安邦彥造反了!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