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

bookmark

魏朝連忙走了過去,伸手把韓爌攙扶了起來,又扶着他坐了下來。

雖然韓爌的身體和年紀遠遠沒有到這個地步,但魏朝還是這麼伺候了。

韓爌看了一眼魏朝,笑着說道:“多謝魏公公。”

等到韓爌坐下之後,朱由校又和他談論了一會。

當然了,聊的主要就是怎麼執行的問題,大致上的計劃還是要朱由校擺握方向,剩下的才能交給韓爌去做。

談論完成之後,韓爌就離開了。

目送韓爌離開,朱由校站起身子邁步向着宮殿的門口走了出去。

很快,朱由校就來到了宮殿的門外,手扶着欄杆,眺望着遠處,面容寧靜。

良久之後,朱由校擡起頭看着天空,輕輕的說道:“不知道這最後一項會不會有人來諫言。”

軍隊的事情如果完成,那就只剩下官紳一體納糧了。

軍隊的事情,韓爌能夠來自己這裡諫言,甚至願意把事情攬到手裡面去做。

可是關於官紳一體納糧,恐怕沒人會做這個事情。這種得罪人沒有好處的事情,實在是沒有人願意去做。

當年張居正權傾朝野也沒敢這麼做,因爲他一旦提出這個論點,就會被他所代表的利益團體掀翻掉,沒有絲毫的遲疑和猶豫。

畢竟張居正本身就是文官團體的人物,他的權利是基於文官的權利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明朝內閣首輔大學士的頂端。

只不過這個權利本身不是張居正個人的,而是整個文官集團的。如果他做出來的改革有悖於文官集團的利益,下場就會很慘。

實際上,張居正只是動了一點點,清查了一番田地,結果就那麼慘了。

不管你們怎麼想,這件事情一定要做。

朱由校舒了一口氣,隨後轉身向後面走了過去。步伐堅定,腳步凝重。

接下來的日子裡,一切似乎都恢復了正常。

表面上,朝廷在按部就班的運轉,江南的錢財快速運到了京城,隨後便被分贓了。

一部分流入了皇帝的內庫,一部分流入了戶部的國庫。分贓完成之後,這筆錢又快速花了出去。

戶部那邊撥款興修水利、整修河區、興建碼頭,同時開拓商路、整修道路。

這幾年,在商業上朝廷賺了不少錢,所以投入也比較捨得。更何況,現在朝廷各家之中都有做生意的ꓹ 這樣的政策一直在被積極推動着。

只不過朝廷沒有錢,事情也被朱由校壓着。現在有錢了ꓹ 自然就提上日程了,朱由校也沒有繼續壓,他需要這些人把事情做起來ꓹ 來解決國內的一些矛盾。

比如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把更多的農民轉移到工作上來ꓹ 用這樣的辦法來提高佃戶的待遇,減少以後推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的阻力。

所以這一次朱由校大筆一揮ꓹ 直接就把錢撥下去了。

除此之外ꓹ 一大筆錢流向了百工院,新的鍊鋼廠準備開始,山西和陝西那邊甚至都準備動工了。那裡是朱由校準備打造的第二個煤炭和鋼鐵基地。

原因也很簡單,提供就業啊。山西和陝西的天災馬上就要來了,而且是非常慘的那種。

這兩年已經有趨勢了,旱災和減產都非常嚴重,朝廷每年都要調撥一大批糧食過去ꓹ 運費很高。

朱由校準備爲山西和陝西那邊的人提供工作,同時大力展開對西面草原的貿易ꓹ 讓他們有一條活路——走西口ꓹ 去做生意吧。

當然了ꓹ 走私生意是不能做的。

同時朱由校也讓內務府從那邊大量僱傭工人和勞動力ꓹ 至少讓他們在大旱的年間有一個能活下去的工作。

至於糧食,土豆生長期短ꓹ 煮土豆吧。還有就是地瓜ꓹ 反正就是怎麼夠用怎麼活。

等到地都旱得厲害、什麼都種不了的時候ꓹ 那就沒有辦法了,去草原上過活吧;要不然就到京城ꓹ 到工坊去做工吧。

反正朱由校在盡一切的可能做準備,以現在的運輸條件,想要運糧食到山西和陝西養活那裡的人基本不現實。

即便有糧食都不行,運輸的損失太大了,根本就供不起。所以朱由校要讓山西和陝西的人習慣去外面做工。

一旦沒辦法在當地活下去,他們可以去北面、可以去草原上,也可以到京城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錢財流落到百工院的武器研發部門。

朝廷下了一大筆訂單,或者說朱由校下了一大筆訂單,讓百工院快速製造新式的武器,採購材料馬上就投入生產。

畢竟戰爭就要開打了,武器還沒到位呢。這怎麼打?

以前是錢不夠,現在錢已經有了,那就開足馬力生產,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朱由校相信很快就會湊足親軍的裝備。

除此之外,就是囤積糧食,順便在京城和遼東沿線建立糧食倉庫,一路上都可以吃用。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後勤補給很困難,鑑於此情,朱由校採用了笨辦法,像螞蟻搬家一樣,在京城和遼東之間修築了一條補給線。

在這一些補給沿線上,有很多類似於驛站的機構,裡面都存儲着糧食,而且在大明的國內也不擔心被襲擊,糧食都會提前運上去。一旦開戰,不會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兩個點之間都是短途運輸,可以由當地的衙門來承運,這樣就不會出現問題。甚至可以找商人來承運,給他們一些錢就行了。

雖然沒有對外公佈,但是大明的一個機器已經開起來了。

整個國家都在爲戰爭做準備,盔甲、兵器、糧食、人手,一項一項的都在進行着。

京城瞬間就安靜了下來,朝堂上的官員們也不再去說這些事情。

所有人都知道要打仗了,因爲國家在瘋狂地備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口就不是明智的選擇,大家都在私底下抓緊佈置。

勳貴和親戚家裡面的人都在找機會,看看有沒有機會上戰場。所有人都知道這將是一次大勝利,上戰場之後就會立下功勞。

這是一個飛黃騰達的好機會,他們怎麼可能放過?

他們都在抓緊時間溝通關係。

另外一方面,這些人在抓緊時間佈局商業,甚至有很多人在囤貨。

在他們看來,遼東和蒙古那都是好地方,這次如果能夠把建奴滅掉,那裡就歸大明瞭!

無論是山中的野山參,還是飼養出來的遼東山羊,那可都是好東西,羊絨的價格早就已經貴上天了。

而且除了這些之外,據說那裡還有更好的東西。比如各種各樣的礦石,鐵礦、煤礦。

還可以從那裡運貨到朝鮮,將自己生產的東西傾銷出去。

這幾年在內務府的帶動下,很多人都已經有了傾銷這個概念,把自己這邊生產的一些東西以相對低點的價格賣出去。

當然了,只是相對低一點,事實上還是非常的暴力。然後用錢再低價從其他的地方購買物資,比如朝鮮的各種各樣的東西,販賣回來賣,還能大賺一筆。

這幾年,大寧城的生意非常火爆,與蒙古人的貿易進行得非常好。

大寧城已經成了新的貿易基地,無數的大明商人往北地。除了蒙古人就是建奴,把他們全都幹掉,手上就有自己的草場了。

這些人都準備大撈一筆。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就入秋了。

今年入秋比較早,畢竟馬上就進入冰川期了,天氣很早就冷了。

樹葉枯黃,冷風直吹,呼呼的北風吹得人渾身發冷。

朱由校裹着一件熊皮襖子,頭頂上帶着一個狗皮帽,從車上鑽了下來。

說起來,這個還是朱由校弄出來的,而且是準備裝備給親軍的,最近也弄了一些棉花。當然了,主要是用來做棉衣的,而不是用來織布和紡線的。

邊軍已經配上了新的棉衣棉褲,搭配上棉帽子。那種蓋耳朵的棉帽很是能夠抵擋寒冷。

以後在遼東,大明要長期駐軍,所以火炕、鐵爐得這些東西全都已經有了配套的措施。到時候就可以在遼東挖煤,然後燒了,還可以燒木柴,讓邊軍不至於冷,

這個時代的東北還沒有開放,遍地都是傻狍子。雖然說不上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但也差不多,在東北的生活會好一些,除了保暖,沒有其他的問題。

天越來越冷,說不定在京城就能夠吃到東北的冷凍肉,一路運過來都不開化。

很快,長江以北都會下大雪,整個長江以北都會被大雪覆蓋。

山海關內都會冷到這種程度,很難想象東北會冷到什麼程度。這也是後世的人不能夠體會,這種寒冷上廁所需要帶棍嗎?

趕走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之後,朱由校下了馬車,看了一眼在不遠跪得筆直的畢懋康說道:“行了,大冷天的就不用跪了,快起來吧。”

說完,朱由校直接往前走,一邊走一邊繼續說道:“有什麼事情進去說吧。”

“是,陛下。”畢懋康連忙答應道,趕忙在朱由校的身後跟上。

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六六二章 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五七章 能臣孫傳庭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六四零章 朝鮮募兵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六九一章 攤牌了我是大明的人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六一三章 攤牌了,朕是皇帝第六八四章 不是張餘殺的(求全訂!)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二六零章 福王造反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