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

看到遼東將領羨慕嫉妒恨的目光,朱由校大概也能夠猜到他們在想什麼。

畢竟與其他地方的士卒不一樣,遼東這邊畢竟是戰區,還不太平。這裡不說整天打仗,也差不多。

他們這些人也都在爲朝廷拼着命,在苦寒的地方戍守。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有好的裝備不給他們,這心裡面自然是有一些不太舒服的。

明白歸明白,但事情不是這麼做的。自己需要軍隊來震懾周圍的小人。除了周邊的國家,大明也需要軍隊來鎮壓國內,畢竟自己乾的那些事情很容易引起反彈,沒有足夠強大的天子親軍鎮壓是不行的。

把所有的資源全都投入到遼東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選擇。原本的歷史上,大明就是這麼幹的,結果導致了皇權一點威嚴都沒有,最後就那麼隕落了。

現在自己有了這樣的權勢、有了這樣的軍隊,說無所畏懼也差不多了。

至於遼東這裡,這一次打完了之後估計會太平很久,軍隊的裝備也可以慢慢的換。自己有錢了肯定全都換掉,軍改也要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下進行。

緩緩地收回了目光,朱由校說道:“讓他們不用在這裡等了,全都進城吧。”

“是,皇爺。”魏朝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去傳旨了。

皇帝可以不見他們,但是他們不能不來迎接。

很快就有了動靜,外面的人也開始往回走了。大冷天的站在這裡,也的確有一些不舒服。

進入了山海關之後,很明顯的能夠感覺到這裡的戰爭氣氛。士卒臉上都是嚴肅的,帶着肅殺之意,不過更多的是興奮。

很多人都在期待着這一仗,無論是天子親軍,還是遼東的將士們,都在等着這一次的勝利。

在他們看來,這一仗已經打得有點晚了,而且這次是撈取功勞的好機會。

畢竟上一次皇帝獎賞的很豐厚,他們希望這次打贏了之後,也能夠給自己撈到更多的好處。

朱由校進入山海關之後,第一時間就召見了熊廷弼和遼東的將領。

寬慰的話說了一些,激勵的話說了一些,剩下的就是給了一些賞賜。當然了,並不多,這主要是激勵用的。

然後朱由校就不管他們了。

這一次遼東的作戰,朱由校不準備插手。

甚至蒙古那邊,朱由校也是到了遼東之後纔派人去聯繫。說白了這邊都開戰了ꓹ 他們也不一定能夠趕得及過來,沒想讓他們參戰。

摧枯拉朽的趨勢推過去ꓹ 纔是朱由校想要的。

至於說蒙古那些人,不重要了。如果他們想要參戰的話,也不能讓他們撿便宜ꓹ 功勞不能分給他們;如果他們願意幫着建奴,那也沒有問題。

不過在這個時候ꓹ 估計沒有哪個傻子會冒頭。

朱由校在山海關停了下來,但是大軍沒有停繼續向前進發ꓹ 這一支全部奔向了瀋陽城ꓹ 另外有一部分去了建寧衛,還有一路則是在西側。

這一次主要是兵分三路,以中路主攻爲主。

瀋陽城的這一支,直接攻打赫圖阿拉,要一仗把黃臺吉打趴下。

東邊的那一支軍隊,都是沿着鴨綠江進軍,一路往前打ꓹ 奔着建奴的老窩就去了。

西邊那一路,主要策應ꓹ 同時提防蒙古人搗亂。

軍隊很快就開拔了ꓹ 各自奔赴戰場。

東路的主將是盧象升ꓹ 中路的主將是孫傳庭ꓹ 至於西路的主將,自然就是熊廷弼了。

熊廷弼在這裡堅守了這麼多年ꓹ 自然要給他一個機會。雖然這一次他不是主攻ꓹ 但是功勞肯定不會少。

這一仗打完了之後ꓹ 兵部尚書的位置就是熊廷弼的了。不止朱由校這麼想,朝野上下都這麼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ꓹ 沒有人願意得罪熊廷弼,對他都很客氣。在遼東干了這麼多年,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皇帝的心腹,不然的話不可能幹這麼多年。

而且熊廷弼的這份功勞,在別人看來可能沒什麼,但是朱由校很看重。

遼東戰雲密佈,周邊也是十分的緊張。

大寧城中,第一個就感受到了這種戰爭的氣氛。

很多大明的商人和勳貴的門下全都蜂擁而至,在他們看來,這一仗就是撿便宜的。大軍在前面打,他們在後面撈好處,其中以內務府的人馬最多。

大寧城這裡已經成了半前線,而城中的蒙古人此時也很慌,一時之間實在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雖然知道大明要打仗,但是不知道會不會打到這裡來。

這幾年在大寧做貿易,很多蒙古高層都賺得盆滿鉢滿,畢竟以前不值錢的羊毛現在成了很重要的貿易品。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大明都收;不像以前,大明都是壓的。現在是無所謂,你拿來我就買。

而且大明往外賣的東西也非常多,鐵鍋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現在大明的鍊鋼產業非常的發達,這玩意技術含量又低,也就在這塊還能賣得上價格。

大寧西城的一座大宅之中,一羣人聚在這裡。

爲首的自然是科爾沁部的吳克善,周圍也都是科爾沁部的頭人。

這些人現在心慌的很,他們中能做主的,自然就是吳克善了。

自從大寧城建立之後,吳克善就一直駐守在這裡。這幾年他的權力與日俱增,與他在大寧城的所作所爲有很大的關係。

家裡面有他爹坐鎮,而他的弟弟們也沒有能力和他競爭,所以吳克善是科爾沁公認的下一任繼承者。

他的地位之所以這麼穩固,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爲他兒子多。

吳克善一輩子生了二十多個兒子,存活下來的有二十個,現在成年的也有十幾個,分散在部落的各個方面,負責各種各樣的生意。在大寧城,跟着他一起來的就有四個兒子。

目光掃過所有人,吳克善說道:“你們要問什麼我知道,只不過暫時什麼情況我也弄不清楚。”

“我已經讓人去請張知府了,等他到了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能明白。”吳克善很有信心的說道。

雖然他說的很有信心,但是心裡面也沒底氣。不過他並不是太擔心,因爲當年他見過大明的皇帝,雙方已經做出承諾。

估計這一次大明這麼多軍隊來,應該是要打建奴,畢竟時機已經成熟。建奴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正是攻打的最好時機。

這幾年黃臺吉也曾經嘗試過向西或者向南突圍,但是都沒成功。

往南打,熊廷弼那個老狐狸一直堅守,根本就不給機會。

至於說向東,朝鮮那邊也不是黃臺吉他能碰的。一旦他要碰朝鮮,建寧衛那邊就會出兵,搞得他腹背受敵。

這一說向西來打蒙古,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希望,黃臺吉他打不贏。

這兩年黃臺吉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曾經無數次派人聯繫過吳克善,畢竟雙方還有結盟的關係。

吳克善的姑姑哲哲還是黃臺吉的大福晉,可即便如此,吳克善也沒有選擇黃臺吉,原因很簡單,沒法選。

上一次自己背後捅了黃臺吉一刀,雙方的關係就降到了冰點。雖然那邊派來的人巧舌如簧,說什麼大明收拾了建奴就會收拾蒙古,但是蒙古人其實不太相信。

畢竟蒙古人和大明對峙了兩百多年,也沒見大明把蒙古人給收拾了,草原依舊是草原。

加上這幾年和大明做生意,蒙古人賺得也是盆滿鉢滿的,沒有人願意和大明翻臉。

相比較起來,大明可比建奴更加地可信多了。當年蒙古之所以和建奴結盟,自然是被逼的。

何況大明還有一個盟友就是內喀爾喀五部,那是堅定地支持大明。

在原本的歷史上,瀋陽陷落的時候,內喀爾喀五部還來救援了。只不過當內喀爾喀他們來的時候,廣寧和瀋陽都已經丟了,他們來晚了。然後內喀爾喀打了一仗,被打敗了,戰鬥力不行。

但是人家的心思放在那裡,吳克善可沒有把握說服內喀爾喀五部。人家和黃臺吉是死仇,原本的歷史上他們一直戰鬥到了最後,向林丹汗求援。

林丹汗不來,坐山觀虎鬥,一點都沒有蒙古大汗的氣魄。等到內喀爾喀戰敗了,林丹汗還趁機吞併了逃出去的兩個部。

現在的局勢很好,不過吳克善也有一些擔心大明打贏了之後怕大明改變態度。這一點就不好了,所以他要把這件事情先定下來。

見過張知府之後,吳克善就要派人去山海關見大明的皇帝,甚至他準備親自去一趟。

稱臣是一定的,接受冊封也是一定的。條件好談,但是有一件事情沒法談,那就是關於自己得妹妹。

大明的皇帝一定要給自己的妹妹一個妃位,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夠放心,不然的話真的不放心。

所以說大明皇帝娶了自己的妹妹再翻臉,這件事情基本不太可能,大明還是很講信譽的。

吳克善對大明那個皇帝可是印象非常的深刻,那傢伙強勢的很。

衆人看了一眼吳克善,心裡面還是很擔心。

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一三六章 韓爌被坑(求月票!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三六九章 孔家北宗人人喊打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二五三章 發賣如意豆種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五零九章 食鹽生意歸朱由校了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二十五章 張修德招供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三零零章 拿西寧侯開刀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五零零章 花魁陳玉兒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四九七章 到南京了(日萬求賞)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一一一章 豬隊友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