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一章 大結局(求月票!)

bookmark

福王非常無奈。

他現在很害怕,是真的很害怕。

他擔心張餘把自己滅口,實在是不擔心不行啊!這次的事情明顯就是大明乾的。

外面的人不知道,可福王的心裡面卻是一清二楚。

要知道,整件事情就是大明在謀劃,說不定就是眼前這個人。

現在朝鮮國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國王死了,這件事情知道的人可不多。這個秘密現在被自己知道了……

以前這個傢伙可是個狠人,說不定就會把自己滅口。

張餘很無奈,拉着福王說道:“王爺身份尊貴,還是去看一看的好。不然真的出了什麼事情的話,可就沒法交代了。”

這就是威脅。

福王頓時一哆嗦,無奈之下只能點頭笑着說道:“多謝張大人關心。”

說完,他就跟着人走了。

等到福王走了之後,宋香從一邊走了上來,捂着嘴笑道:“這位王爺還真是膽小,想象力也很豐富。”

“這話要看怎麼說。”張餘輕笑着說道:“這件事情瞞不過有心人。不過也無所謂,大明不在意,即便被人知道了又如何?什麼人敢說?說了又能怎麼樣?”

“所以福王這邊根本就不用擔心,何況他是大明的王爺,不會說這些亂七八糟的話。這個福王也是個聰明人,我們完全可以放心。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殺人滅口可能不會,但是帶回去很可能會被圈禁。”

“那就不是咱們能說了算的了。”宋香白了一眼張餘說道:“考慮這些做什麼?我已經把宮裡面的很多人都找出來了。怎麼辦?”

“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消息,甚至當時在大殿裡面看到刺殺的人也不少。現在消息傳得亂七八糟,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張餘笑着說道:“內侍都殺了,宮女都帶回大明去。把朝鮮國王的那些女眷、宮女都送走,全都送到大明去。至於怎麼安排,交給內務府的那些人吧。不過要警告他們,不要亂來啊。這件事情陛下在盯着,如果出了什麼事情,他們誰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明白。”宋香點頭說道:“如果處理不慎,可能還會牽扯到我們。我讓陳發財處理這件事情,他是一個有分寸的。”

“這就好了,”張餘點頭說道:“忙到現在,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這一晚上,漢城還有凌亂的槍聲,但是並沒有持續太久。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來的時候,整個漢城都恢復了平靜。除了大街上冷清一些、沒有人之外,似乎昨天的事情沒有發生過一樣。

大街上的屍體全都不見了,街面也都被清掃乾淨。如果不去仔細尋找和查看,甚至連血跡都看不見了。

最後衙門開門,張榜出了告示安民,一切都井然有序。整件事情的脈絡也終於隨着官府的公佈出現了。

原來是二世子造反,誣陷張福、刺殺金正民。全都是他乾的,事情敗露之後,大王派人去找他,結果他喪心病狂的就動手了。

鄭旭紅就是死在二世子的家裡,被他的人殺了。除此之外,昨天那些事情也都是二世子搞出來的,還有很多人跟着他一起造反,在王宮裡刺殺了大王,整個漢城才亂起來。

官府衙門也被襲擊,可以說是死傷慘重。很多官員在什麼不知道的情況下就被殺了,簡直就是一場浩劫!後來有人縱兵爲匪,在城裡面大肆搶劫,造反派還把監獄裡面的犯人放了出來,在街上鼓動百姓,化民爲匪,事鬧的很大。

大明的軍隊,那就是天將王師,應了朝鮮國王的要求,幫助朝鮮來平叛。只是沒想到二世子動手的太突然,沒來得及,大明的軍隊只能是維護和平安定,沒有辦法救朝鮮國王。

不過好在朝鮮還有世子。大明的使臣張餘已經向大明皇帝寫了題本,希望朝鮮世子回朝鮮主持大局。相信消息傳到大明之後,朝鮮世子不日就會返回漢城。

爲了追剿剩餘的造反派,大明的軍隊暫時接管了漢城的治安,同時組建了漢城治安管理委員會,由大明主持。漢城的各個家族和官員都會派人蔘加,暫時組成了一個小朝廷。

同時曉諭各方,嚴守自己的領地,不要亂來。官員該怎麼辦怎麼辦,將軍一律不得離開。

同時請釜山駐紮的大明皇家水師沿釜山前進,直接來到漢城,順便曉諭遼東駐紮的大明軍隊,請求他們支援,用來穩定地方。

一時之間,朝鮮就徹底變了天。

大明使館之中。

張餘看着眼前的酒菜,拿起酒壺倒了一杯酒,放到了曹文詔的面前,說道:“這次你過來就是接管朝鮮的吧?”

“怎麼這麼說?”曹文詔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說道:“你不想留下嗎?”

“陛下不會讓我留下的。”張餘想了想之後說道:“朝鮮這邊需要一位軍方的人,像我這樣的。不合格。”

說着,張餘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

“你的本事誰都知道,怎麼不合格了?”曹文詔笑道。

“接下來的主要事情很可能就是平叛,朝鮮各地都有野心家,到處都有人搗亂,而且還有那些黨爭的人,都是死硬的骨頭。這些人說不定會亂來,你們要小心一點。”

“在這方面我不擅長,但是你就不同了。不過有一句話我還是要和你說,那就是除惡務盡。該殺就殺,不要手軟。但是有一條,要對朝鮮的百姓好。”

“我覺得你可以儘快頒佈一條命令,給朝鮮上下減稅。我之前看了,朝鮮的稅實在是太多了,老百姓有一些扛不住了。這件事情我也會稟明陛下,相信在陛下那邊不會是什麼問題。”

曹文詔點點頭說道:“你說的的確好,但是這事我辦不到。”

“怎麼說?”張餘遲疑着問道。

“宮裡面的意思是,朝鮮文武分離。現在大明都已經改了,你回去以後就知道了。朝鮮這邊會設一個總督府,總督朝鮮軍政。在總督府的下面設兩個衙門,一個總衙門,一個巡撫衙門,互相不同屬,互相不干擾。”

“我們只負責帶兵,那邊只負責行政。凡事只要總督做主就行了,這個你應該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原來如此。”張餘點了點頭說道:“那不知道這朝鮮的第一任總督是誰?”

“孫傳庭。”曹文詔笑着說道:“文武雙全,除了他還有誰更合適?”

“原來如此。”張餘點點頭說道:“那這件事情就不和你說了,回頭我寫一個摺子送上去也就是了。”

“其實陛下是有意讓你在朝鮮做一任巡撫的,你怎麼想?”曹文詔看着張餘問道。

張餘直接搖頭說道:“我不想在這邊待着了。即便要做一陣巡撫,我也不想在朝鮮,我想回大明去。”

“行吧,陛下會尊重你。”曹文詔點點頭說道:“不過你也不必如此,陛下是什麼人你也清楚,不會猜忌你的。”

“陛下是不會,可是爲臣子的本分還是要盡的。”張餘點頭說道:“朝鮮這邊交給你了,我寫完題本就收拾收拾,相信很快就有讓我回去的消息了。”

曹文詔搖頭說道:“不是交給我,孫傳庭大人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你等着交給他吧,可別想要當甩手掌櫃。我這些日子可是什麼都不管,如果我插手了太麻煩。”

“你啊,什麼時候學的這麼花頭了?”張餘指着曹文詔笑着說道。

“還不是跟你學的?”曹文詔沒好氣的說道。

“行了,行了,不說了,喝酒喝酒。”張餘大笑着說道。

京城,皇宮。

深秋的京城已經有些涼了,朱由校披着大氅,轉頭看向身邊的陳洪說道:“把這份題本遞下去。”

“是,皇爺。”陳洪連忙點頭答應道。

這不是一份什麼了不得的題本,但意義卻非常重大。

請建臺灣行省題本。

福建巡撫上了一份題本,希望在臺灣建立起行省。

內閣倒是沒說什麼,直接就同意了。對於內閣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利於解決大明官員的工作問題。

這幾年各地的皇家學院畢業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值錢了。內務府那邊招了不少人,也開始引導他們不斷的向其他行業擴散。可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要做官,每年科舉的時候那都是人山人。

已經無數次有人建議皇帝多納一些官員,但畢竟用途有限,總不能冗官吧?

只不過遼東那邊和草原上面地盤的擴展,讓他們有了一些想法。那裡這幾年可是安撫了不少的官員,無數的人被送了過去,一方面能夠開疆擴土,一方面能夠消耗更多的學子,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於是最近大明朝的大臣就熱衷上了這件事,而且樂此不疲。

對於內閣來說,那就是在胡鬧。他們給出來的批覆是允許建一個府。畢竟以現在上面的人口來說,也就只能建造一個府。

不過倭國那邊倒是可以派出很多的官員,這倒是好事。隨着倭國戰事結束,倭國的統治也被納上了日程。

只不過這些事情已經不用朱由校去操心了,下面的那些人做起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吸了一口氣,放下了最後一本題本,朱由校終於鬆了一口氣。

無論到什麼時候,這批改題本都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情。

自己看到的這些還是已經被人篩選過的,而且內閣已經給出了一定的辦法。甚至自己只要聽人說,然後聽一聽那個擬定的辦法就可以了,覺得妥當了就這麼辦;不行的話就改一改。

即便是如此,也勞累的不行。

朱由校站起身子,活動了一下筋骨。

自己這個年紀可能感覺還好,再大一些恐怕就有些吃不消了。

一邊往後走,朱由校一邊問道:“接下來做什麼?”

“回皇爺,皇爺要和皇后皇子去放風箏。皇后那邊已經派人來問過。”陳洪笑着說道:“皇子等的有些着急了。”

“臭小子,整天就知道玩。”朱由校雖然罵着,但臉上卻全是笑容,腳下的腳步也快了很多,“看來回頭還是要給他多加一點課業。”

朱由校見到張皇后的時候,後面已經準備好了。

陪着妻子和兒子放風箏,這對朱由校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休息。

張皇后看着玩鬧的父子,臉上的笑容很燦爛。

這些年,皇帝對自己的恩寵一直不失,自己也算是難得了。

陳洪拿着一份題本走了過來。

張皇后看了陳洪一眼,問道:“有什麼要緊的事嗎?”

“回皇后,是朝鮮那邊的題本。”陳洪連忙答應道。

張皇后也沒有再去詢問。

這已經是最極限了,如果再問下去的話,就有皇后干政之嫌。

張皇后說道:“那就送過去吧。”

“是,皇后娘娘。”陳洪連忙答應道。

很快,題本就送到了朱由校的手裡。

這是一份很長的題本,上面詳細地寫明瞭朝鮮事件的經過,朱由校也看得很仔細。

看過之後,朱由校伸手將題本遞給陳洪問道:“朝鮮世子怎麼樣了?”

“驟聞噩耗,吐血三升,現在已經昏過去了。”陳洪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說道:“誰能夠想到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父母親人驟然而逝,也難怪他會如此。派最好的御醫過去,把宮裡面的好藥都帶上,盡力搶救。”

“是,皇爺。”陳洪恭敬的答應道。

只不過君臣二人都知道,朝鮮世子怕是藥石無靈了。畢竟太傷心了,太難過了,這恐怕是好不了了。

朱由校又陪兒子放風箏去了。

原本還是南風,風箏由南往北飛。

可是朱由校接手之後,這風就轉變了方向,從南風變成了北風,直往南吹。

朱由校看着一直向南飛的風箏,突然伸手說道:“拿一把剪刀來。”

“好勒,皇爺。”陳洪連忙將一把剪刀遞到了朱由校的手上。

朱由校接了過來,一剪子就剪斷了風箏的線,任由風箏向着南方狂飛而去。

看着遠去的風箏,朱由校的眼睛也緩緩的眯了起來,隨後轉頭對陳洪說道:“你覺得南方怎麼樣?”

“氣候溫暖,魚米之鄉。”陳洪笑着說道。

“是啊,是個好地方。”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好地方,那大明就應該去看看。”

————————————

全劇終!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二八一章 去瀘州幹場大的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六六九章 中興名臣傳第四八二章 籌備大明海軍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章 袁應泰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四章 客巴巴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六章 袁應泰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六七三章 真相(求全訂!)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六五二章 田川鬆的疑惑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十二章 童謠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六六零章 如果你被綁架了就眨眨眼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二七零章 派誰奇襲重慶?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八十九章 魏忠賢覺得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