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

bookmark

從袁應泰、王化貞以及孫承宗和袁崇煥的主張,就能看得出來東林黨在一些事情上的態度,說他們眼高手低其實一點兒都不冤枉他們。

遼東就是在這些人的手裡變得越來越糟糕,從最開始的丟城失地,到後來的瘋狂燒錢,全都是他們搞的鬼!

站到他們對立面的則是熊廷弼、王象乾和王在晉,這些人對大明的情況有着非常清晰的認識。

大明已經衰落了,國內問題嚴重,朝廷賦稅入不敷出,百姓苦不堪言,遼東軍隊毫無戰力。

顯然一味地強調收復遼東,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實現的。

歷史證明,他們的想法是對的。大明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重點並不在遼東。

遼東本就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一個建奴罷了。

大明這麼多年,打過倭國、滅過西南,在北方一直和蒙古人作戰,有韃靼、有瓦剌。比起這些,此時的遼東建奴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大明的問題就是自身的問題,要從內部找尋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叫囂着收復遼東。

朱由校看得明白,也想得清楚,他不可能重蹈覆轍。

所以啓用王象乾和王在晉,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朱由校轉頭看了一眼陳洪,直接開口說道:“傳旨內閣,着內閣擬旨,王象乾爲遼東巡撫,王在晉爲廣寧巡撫。廣寧巡撫王化貞,回京聽用。”

陳洪連忙道:“奴婢這就去。”

對於王化貞,根本就沒有什麼回京聽用,朱由校這一次準備把他打成東林黨,直接幹躺下。

甚至可以以王化貞爲突破口,撬開東林黨貪污遼東軍餉的事情,目的當然不是爲了給東林黨增加罪名。

一個結黨營私、善政弄權,足夠他們去死的了。

之所以要查這些人貪污軍餉,目的很簡單,當然是爲了追回錢銀。

雖然內庫還有一些銀子,可是這點銀子對於朱由校要做的事情來說,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車薪。

朱由校要的,是東林黨這些人的錢。

京城的事情越演越烈,這一點從彈劾的奏章上就能夠看得出來了。

之前大家主要攻擊的是魏忠賢,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大家攻擊的目標隱隱已經開始牽連天啓皇帝了。

有些人怕了,越怕反應又越激烈。這一點也在朱由校的預料之中。

坐在龍書案的後面,朱由校翻看着面前的奏章,臉上的表情絲毫沒有變化。

看着看着朱由校突然笑了,這是一份爲楊漣辯駁的題本。

上面說楊漣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

看到這裡朱由校實在是忍不住了。

縱觀整個大明朝,如果要說清廉的官吏,除了海瑞之外不做第二人選。

更何況那時候的楊漣只不過是區區一個縣令,誰會管他是否清廉?

一任縣令不過三年,再清廉又能怎麼樣?以大明的通訊手段,誰會知道一個縣令是不是清廉?

這要不是有些人鼓吹的,朱由校怎麼也不相信。顯然這就是東林黨互相捧臭腳的結果。

看到這裡,朱由校突然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東林黨互相捧臭腳的習慣,或許比自己想象的更嚴重。

很多東西都是他們自己吹出來的,你說我好,我說你好,結果就是衆正盈朝。

事實上這種事情在後世也不少見,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商業互吹。

想到這裡,朱由校就笑的更開心了。

果然歷史是一個圈子,一直在不斷循環往復着。

輕輕地將手中的題本扔回桌子上,朱由校笑說道:“行啦,都拿走吧。”

陳洪不敢怠慢,連忙走過去,將所有的題本都拿走了。

在陳洪看來,這些東西都是惹皇爺生氣的東西。

原本皇爺要看,陳洪還十分擔心,生怕皇爺因爲這些東西生氣,到時候再牽連了自己。

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皇爺不但沒生氣,而且好像還看得很開心。

朱由校自然不會搭理陳洪是怎麼想的,這些人如此抱團,反而讓朱由校的心裡升起來一股要把他們一掃而空的想法。

這麼多的題本、這麼多的奏本,全都是彈劾魏忠賢和熊廷弼,甚至是在彈劾他朱由校的。

這裡面就沒有一份題本關注事情本身。比如陷害熊廷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些人究竟有沒有收錢?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沒有一個人問,也沒有一個人想要去探究。

你說這些人裝聾作啞也好,你說這些人相信是魏忠賢誣陷的也好。按照辦事的程序,不應該先把事情查清楚嗎?

而他們呢?

他們只是一味的攻擊,攻擊魏忠賢。

他們做的事情朱由校也明白了,這種做法在後世也是有說法的。

那就是既然不能解決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一勞永逸。

一旦魏忠賢被打倒,甚至是被處死,那麼所有的事情就都解決了。

走到大殿的門口,朱由校伸了一個懶腰,臉上的表情也淡然了起來。

這樣也好,大家就擺明車馬,打一場!

“皇爺。”

這個時候陳洪轉了一圈回來了,走到朱由校的身邊,恭敬的說道:“內閣大學士韓爌求見。”

朱由校一愣,對於韓爌,朱由校的觀感是不一樣的。

韓爌雖然也是東林黨,但是韓爌這個人與鄒元標和楊漣等人不同,他基本上不怎麼嘴炮。

在朱由校看來,如果他不參與這一次的事情,只是在旁邊靜靜的看着的話,朱由校也不準備把他牽連進來。

沒想到自己沒找他,他卻先找上門來了。朱由校的心裡面是有些失望的。

不過這樣也好,和韓爌談一談,看看他的想法。

“讓他進來吧。”朱由校對陳洪吩咐道。

時間不長,得到應允的韓爌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朱由校在看着韓爌,韓爌也在看着朱由校。

雖然並沒有很久不見,但是兩個人卻都有一種相見恍如隔世的感覺。

尤其是韓爌,他清楚的記得陛下剛登基之時的樣子。

韓爌記得自己的皇帝在當皇孫的時候,未曾出閣讀書,請求皇帝從十二日起開講經筵,以後每天講筵不要停止,皇帝接受了。

在那個時候,皇帝還不是現在的樣子。

現在雖然皇帝看起來很虛弱,斜靠在臥榻上。可是韓爌卻感覺,臥榻上的那個人,充滿了生殺予奪的力量。

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六五二章 田川鬆的疑惑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談理想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三三六章 預謀弒帝第六三九章 朝鮮君臣態度轉變第二十五章 張修德招供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六九一章 攤牌了我是大明的人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二一七章 徹查京營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二十五章 張修德招供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四九二章 徐韓之間的鬥爭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七一章 趙南星暫代工部尚書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五章 題本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二一六章 周嘉謨要用考成法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七八章 兵臨江戶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四三五章 給信王找個媳婦?第二一九章 鳩佔鵲巢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