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

bookmark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海瑞已經老糊塗了。

可是在朱由校看來,恰恰是此時的海瑞最清醒。這位一切爲了大明朝的臣子,到了這個年紀他已經看透了,非重典不足以治世。

大明已經到了存亡之秋,腐朽到根子上了,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他或許想過很多辦法,但到最後,海瑞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

百姓壓力巨大,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這樣的情況下,海瑞知道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大明真的撐不住了。

他能想到的唯一緩解這種局面的方式,那就是殺掉貪官,並且恢復太祖皇帝朱元璋時候的刑法:凡是貪污八十貫以上,直接扒皮充草。

可是如果真的這麼幹,大明估計就只剩下海瑞一個官兒了。原因無他,其他人全都會被砍頭。

對於海瑞,朱由校是敬佩的。無論是海瑞近乎嚴苛的清廉,還是因爲他的遠見卓識。

相比較起來,楊漣的舉廉吏第一看着就像是一個笑話。

海瑞做了多少實事?

楊漣又做了什麼?

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朱由校將思路收了回來。他知道,陳可道不會是海瑞。

雖然兩個人都是舉人,但是兩個人是不一樣的。

看着陳可道,朱由校開口問道:“你是李贄的學生?”

聽了朱由校的問題,陳有道一愣。

事實上這一路陳可道都在想,陛下召見自己入京是爲了什麼?

自己不過是一個舉人,也沒有什麼名聲,更是未曾聞達於諸侯,陛下召見自己做什麼?

雖然他也問過錦衣衛的人,不過那些人就像是悶葫蘆一樣,什麼都不說。

現在聽了朱由校的話,陳可道多少有一些想法了,原來是爲了自己的老師。

不過陳可道還有另外一種擔心,那就是陛下讓自己進京,不會是爲了弄死自己吧?

自己老師的學說有多不招人待見,陳可道自己心裡清楚的很。當年老師是怎麼死的,陳可道到現在也記憶猶新。

如果是有人在陛下面前進了讒言要算計自己,那估計這回自己凶多吉少了。

不過事已至此,陳可道也有捍衛自己道統的決心。

自己的老師可以搶下剃頭的刀子割喉而死,自己也不能給老師丟人。

想到這裡,陳可道躬身說道:“回陛下,學生的確是老師的弟子。學生曾經追隨老師多年,一直在他身邊伺候。”

聽了陳可道的話,朱由校輕輕地點了點頭,緩緩地開口說道:“那就給朕講一講你老師的學說吧。”

陳可道一愣,陛下是讓自己講老師的學說?

要知道一直以來,老師的學說並不得主流的的認同。尤其是對於皇帝來說,老師的學說更像是大逆不道。

“怎麼?你跟在老師身邊那麼多年,難道什麼都沒學會嗎?”朱由校見陳可道不說話,忍不住開口說道。

“啓稟陛下,學生有一些激動,一時之間竟不知從何說起。”陳可道恭聲道:“還望陛下恕罪。”

朱由校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看了一眼陳可道,朱由校說道:“那就回去準備一下,至於要講什麼,不如從你老師的焚書開始。”

《焚書》是李贄所著的作品集,於萬曆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著成此書。

《焚書》又稱《李氏焚書》,共6卷。

書中對儒家和程朱理學的大膽批判所表現的反傳統、反權威、反教條精神。

陳可道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陛下召見自己入京,不但不是爲了殺自己的頭,反而是爲了讓自己給他講課。

講課也就罷了,居然讓自己講老師的焚書。

焚書裡面寫了什麼?

陳可道再清楚不過了。

對於陳可道來說,他很擔心自己講着講着就被皇帝拉出去砍了。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無法拒絕。

但不是因爲皇帝的逼迫,而是因爲他想爲老師證明,同時也爲自己出一口氣。

要知道這些年因爲老師學生的身份,他過的可並不是很好。

弘揚老師的學術,這是做學生應盡的職責,哪怕爲此獻身也在所不惜。

陳可道此時是激動的。

他知道這個機會擺在了自己面前。

這是一個弘揚自己老師學說的時機,一旦老師的學說被皇帝喜歡,那麼老師將會名垂千古。自己也會名留青史!

此時此刻,陳可道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董仲舒。

漢武帝元光元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爲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

這個思想體系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自此絕了黃老之學的根,使得儒門繁榮昌盛。

自己的老師是儒門弟子,心學一脈爲什麼不能絕了程朱理學的根?

只要自己能像董仲舒一樣,拿出一套陛下喜歡的理論,那麼自己就能夠像董仲舒一般絕了黃老之學的根。

用老師的學說絕了程朱理學的根,想到這裡,陳可道就更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了。

爲了這個目標,哪怕自己死了都在所不惜!

想到這裡,陳可道直接跪倒在了地上,“陛下放心。學生回去之後一定用心準備,絕不讓陛下失望。”

朱由校輕輕地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也是朕太過着急了。你一路趕到京城,風塵僕僕,確實應該休息準備一下。”

說完朱由校轉頭看向了陳洪,直接吩咐道:“讓錦衣衛那邊兒用點心。”

“奴婢明白。”陳洪連忙答應了一聲。

“行了,你先退下休息吧。什麼時候準備好了,再進宮給朕講課。”朱由校笑着擺了擺手,語氣溫和而輕柔,同時還帶着一點點期待。他要讓陳可道知道,朕看好你,你得努力。

“學生謝陛下。”陳可道恭敬的行禮之後,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陳可道的背影,朱由校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個陳可道看着還不錯。當然了,比起他的老師肯定是差了很多。

如果此時是李贄站在自己的面前,估計早就在侃侃而談了。

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會不會心懷愧疚?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六八一章 清掃朝鮮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一七五章 洞房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三二七章 到濟寧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六一九章 朝鮮世子李溰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六三九章 朝鮮君臣態度轉變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五八七章 沒底線的吳克善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六五七章 色中餓鬼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嚇壞了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四九六章 戰艦第三七五章 活捉徐鴻儒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六零七章 遼東隱患皆除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六九一章 攤牌了我是大明的人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萬求賞!)第三一七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