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毀城

啓明星高高懸於天際,但光明還遠未到來。

在這個晝夜交替之時,史可法緊急約見了張啓陽。

作爲如今揚州的兩個最高級最主要的長官,現如今是什麼樣的局勢二人都心中雪亮:李、高二人的叛逃之舉,不僅再一次削弱了防禦的力量,而且讓清軍盡知揚州虛實,死守揚州已經成爲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揚州已不可守,城破不過是在旦夕之間,張侍講率部先行撤離,我於你們毅勇軍斷後。”

“史公,揚州軍殘破,恐支撐不了多久,還是由我斷後吧,也好交替掩護一併撤離。”

“我乃朝廷欽命的淮揚督師,身負守土之責,還能撤到哪裡去?無非就是於城同殉罷了。”

昏暗的天色之中,史可法的眸子亮閃閃的,語氣卻無比的果斷決絕:“城亡則亡,乃可法當初之誓言。唯願毅勇軍能護住這合城百姓,爲我大明多保存一分元氣。至於江南之事,我已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與揚州共存亡,是史可法的誓言,也是他的夙願,他已做好了以身殉城的最後打算。

“史公,江南朝廷是什麼樣子我就不多說了,這樣做真的值得麼?”

當張啓陽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史可法的神態一黯,旋即又恢復正常,一聲短嘆過後幽幽的說道:“縱是朝廷有千萬不對之處,那也是我大明朝廷,又怎麼輪得到我這樣的外臣指摘?身爲臣子,無非就是以死相報罷了。朝廷負我,我卻不能負了朝廷,是非榮辱後世自有評說。”

“揚州雖已不可守,但我毅勇軍還有一戰之力,撤到江南之後,猶有機會,難道史公就不想與萬千將士一起再造煌煌大明瞭麼?”

“時也命也!”

雖然僅僅只是一聲長嘆,張啓陽卻明白了史可法的心意。

如果史可法不是江南朝廷的臣子,而是如張啓陽這般是太子的人,一定會撤離揚州再圖將來。

但他終究是江南弘光朝的臣子,這君臣之義是一定要顧全的。

“有毅勇軍萬千虎賁,有你張侍講這樣的大義高才,我大明就還有希望。他日驅逐韃虜光復國朝之時,以捷報做紙錢,足矣!”

史可法,還是那個史可法,一點都沒有變!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或許說的就是這個吧。

如果史可法棄了揚州,那他也就不是史可法了。

張啓陽沒有再說什麼,而是選着離開。

拂曉時分,史可法和張啓陽同時下達了最後撤離的動員令。

“城中不留一人,全部隨毅勇軍緊急南撤。”

“府庫盡開,一切銀錢糧秣全都緊急啓運。”

“來不及運走的資材,全都付之一炬”

“封死所有水源,全部水井投毒報廢。”

“砸開新舊兩城之間的水閘,任憑洪水倒灌淹沒舊城區域。”

“甕城相接處的鐵閘悉數落下,然後砸毀機樞,暫時隔絕內外交通。”

“各處樓臺館所,不論民房還是衙門,一律舉火焚燒……”

總之就是一句話,毀壞一切能都毀壞的東西,就算是一片木板一根稻草,也不能給敵人留下!

揚州府衙的所有站班、巡街、快捕,全都出來了,一個個敲着銅鑼,走遍每一條大街小巷用異常沙啞的聲音高聲呼喊着:“父老鄉親們,撤了,撤了,全都撤了!”

“所有人等,不論男女老幼,全到安江門下集合。”

“若是安江門人太多,撤往南水門也行,那邊有毅勇軍的接應!”

“揚州守不住了,韃子要殺進來了,趕緊撤吶!”

“能不帶的東西就不要帶了,保住性命要緊吶!”

這些個差役們走遍每一處院落,最後一次動員殘存的百姓撤離。

確認無人之後,就將柴草等物堆砌起來舉火而焚。

當東邊的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揚州城內已起了千百處火頭。

臨街的店鋪,密集的民房,連威嚴的府衙都在大火中燒的熊熊烈烈,瀰漫的煙塵和蒸騰的熱浪滾滾而來,與東方的一輪紅日交相輝映,說不出的壯觀雄烈。

大半個舊城已燒了起來,噼啪爆裂之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其中還夾雜着建築崩倒塌陷的沉悶轟鳴。

舊城一帶的建築大多始於明朝初年,以府衙爲中心輻射四周,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早已形成密集的居住區和繁華的商業區。

但是現在,卻全都在大火之中毀於一旦。

各級差役似乎還嫌火勢不夠猛烈,正不停的把油脂、柴草、木板等物扔進去,密密如鱗的房舍、店鋪瞬間陷入火海。

視野範圍之內全都是蒸騰的火焰和一道道扯地連天的黑色煙柱,四面八方全都燒的通紅,大半個揚州舊城已成爲個融金鍊鐵的天地烘爐。

剛剛頂住了一輪敵軍的進攻之後,史可法下令撤退。

撤退之前,命令士兵毀壞城頭上所有能夠毀壞的東西。

抽出起落錘基座上的粗大鐵栓,巨大的守城利器隨着轟然落下,砸在早已被填平的護城河上,摔的紛紛碎碎。

僅剩下的三門火炮剛剛連續擊發過,滾燙的炮聲已不能經手,猛然將涼水灌進炮尾的火門之內,驟冷驟熱之下,火炮內部頓時傳來一陣陣清晰可聞的爆裂之聲。

親手把火炮弄成了廢銅爛鐵之後,又把這沉重的大傢伙直接退下城牆。

“拉!”

隨着史可法一聲令下,八匹健馬猛然發力,轟然倒塌聲中,通泗門後面的上行匝道瞬間崩塌,就算是敵人已經攻佔了最關鍵的城牆,短時間內也下不來了。

隔着蒸騰的火光,可以看到城牆上已經出現了清軍的身影。

在守禦了將近一個月之後,敵軍終於攻進來了。

史可法手提佩劍,指揮着揚州士卒在關鍵的幾個街口布置好了街壘和弓箭手,史可法已經做好了巷戰的準備。

在城防體系被攻破之後,尤其是在敵軍已經進城的情況下,巷戰雖然可以遲滯敵人的進展,但卻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雖然巷戰是防守一方的最後手段,但卻再也無法改變大局,死戰到底的結果必然是戰死,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常識。

第482章:反殺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130章:不是人第386章:爲了軍功第399章:抄襲第513章:傳承第363章:殺第五十九章:陰謀(感謝九仔仔大佬加更)第127章:明朝敗家子第347章:回京第六十九章:炸藥包第534章:雨林計劃第498章:兄終弟及第543章:敬小慎微的前朝皇太后第135章:宋老實第116章:弘光帝第九十四章:進城第192章:平亂2第315章:潰敗第374章:忠義盟第584章:別樣浪漫第435章:押送官府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410章:親戚第573章:新的主角第268章:沒錢了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七十二章:最後的佈置第148章:撤第370章:被放上火烤的高郵縣令第212章:勳章第471章:百姓思定第431章:交情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五十六章:入京第606章:新世界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224章:輿論所向第271章:欽差大臣第313章:讓我給他打下手,不可能第484章:神諭第552章:生意第132章:勸降史可法第410章:親戚第391章:癲狂第511章:帝師人選第299章:北伐開始第七十六章:終於衝出來了第314章:拱手相讓第194章:抄家第375章:保持隊形第230章:怕了怕了第187章:今非昔比第254章:賞賜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490章:先行者第221章:武穆遺風第461章:拉燃式手雷第470章:耕讀第三十章:過生日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四十六章:襲擾第478章:見面費第499章:調軍第六十二章:賜名毅勇軍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609章:歸宿第182章:曾經敵人第115章:一己私慾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242章:遺女第275章:張啓陽走了第139章:民團頭子第410章:親戚第575章:關係暖化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333章:交戰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49章:加封公主第359章:殺招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528章:不許去第394章:懵逼第二十四章:親戚第147章:戰鬥2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320章:表忠心第178章:鐵血監軍第553章:尋月初長成第160章:豎旗第418章:蛤蟆炮第391章:癲狂第249章:空了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118章:結黨第223章:告天下書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