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義結金蘭

明修北伐棧道,暗度湖廣之陳倉,這個大戰略連徽商們都有所覺察,偏偏身在其中的明清雙方卻依舊深信不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張啓陽太能演了!

首先要欺騙自己,然後才能欺騙對手,這纔是欺騙的最高境界。

新年過後,江南殘明的水面運送力量得到了明顯的加強,來自蕪湖黃得功部的戰船開赴到了西江口一帶。

浙江和閩浙的上百艘戰船陸續抵達江陰,水軍的操演變得空前頻繁,種種跡象表明,北伐已迫在眉睫了。

對於所有這些非常明顯的北伐跡象,洪承疇並不是很在意,因爲所有的這些個東西都是表面現象,完全可以虛張聲勢。

作爲江北總督,他一直都在密切關注着最核心的東西:毅勇軍!

毅勇軍的主力和揚州軍都擺出了渡江作戰的姿態,這個是做不了假的。

大軍調動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如果算上前期籌備和各項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做到從容不迫。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在天氣轉暖之前,作爲主要進攻力量的毅勇軍,還有主要協助力量的揚州軍,肯定無法轉移目標。

他們的目標就是江北。

在確認了對手的意圖之後,洪承疇當機立斷,馬上進行戰略部署,並且給清廷發去了六百里加急的書文:江南殘明渡江在即,爲一戰而競全功,希望朝廷馬上知會湖廣的阿濟格,讓他做好從側翼出擊的準備。

一旦明軍渡江北上,湖廣的十幾萬清軍馬上順江而下,擊破空虛的江南。

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隱瞞,洪承疇的滲透和情報刺探工作做的非常出色,得出的結論也很正確:毅勇軍的主力確實就在江南,而且是沿江佈陣,擺出了一副隨時渡江北上的姿態。

而將近兩萬人馬的揚州軍也做了收復淮揚的動員工作,與之相對應的是,輿論開始發酵。

收復北地的口號喊的震天響,請朝廷發兵北伐的調門唱的一個比一個高,無論是民心還是士氣,都對北伐充滿了期待!

在鋪天蓋地的北伐口號聲中,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正月二十九這一天,新華軍校第四期學生畢業了。

這是迄今爲止數量最多的一批軍校生,總人數達到了一千七百多人。

在舉行了一場簡陋的慘不忍睹的畢業典禮之後,這些學生突然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熱熱鬧鬧的新華軍校變得冷清起來,只剩下正在接受思想啓蒙的第五期新生。

作爲第五期軍校生的一員,化名爲朱季興的永王已漸漸適應了軍校生活,並且有了最基本的民族概念。

對於莫名其妙消失的學長們,朱季興確實很好奇:“陳組長,四期學長們去哪了?”

作爲小組長,陳茂不僅性情溫和,而且對朱季興頗多照顧之處,很有幾分組長的威嚴和兄長的和藹,不僅僅只是朱季興的頂頭上司,同時還被他視爲異姓的長兄。

“我也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像個大哥一樣的陳茂小聲說道:“此事涉密,不可過問,這個規矩你應是知道的。”

不過問涉密事宜,這是軍校校規的一部分。

第四期的學生們去了哪裡,這好像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怎麼會涉密呢?

對此,小組長陳茂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既然得不到答案,又違反校規,朱季興也就不再追問了。

“今日你的實戰作訓科目沒有過關,尤其是速射和齊射,連小組考評都過不了。以後大隊考評的時候肯定不達標,趁我現在有點時間,就陪你多練一練!”陳茂抄起火銃就往外走:“快些跟上來,咱們一起去操場上補訓!”

在小組考覈當中,朱季興的速射和齊射還沒有得到要求的標準,作爲他的小組長,陳茂不得不開一個“小竈”,對他多加指點並且陪着他刻苦訓練。

這位兄長一般的小組長雖然只比朱季興年長兩歲,卻頗爲穩重,而且做事沉穩老練,時時事事“表率在前”,不僅得到了所有組員的敬重,也讓朱季興相當佩服。

“舉銃,後手壓銃……”

“抵銃,卸捅條……”

料峭的寒風當中,昏黃的夜色之下,小組長陳茂陪着朱季興補訓了多半個時辰,幾乎把所有的私人時間都用來給朱季興“補課”了。

“再補訓五七日,估計你也就能通過考覈了。”甩了甩略顯痠麻的手臂,陳茂說道:“這幾日一定要持之以恆,千萬不能中途而輟,唯有如此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士兵!”

“組長,你對我很好,我很感激,若是陳大哥不棄,小弟願與陳大哥義結金蘭。”

作爲大明親王,和一個普通的軍校生義結金蘭兄弟相稱,確實有點荒謬,但這是永王深思熟慮的結果,而不是一時頭腦發人脫口而出。

小組長陳茂爲人厚重性情溫和,對永王照顧的很,無論是品行還是操守,都無可挑剔,深得永王的敬重,所以纔想要和他結爲異姓兄弟。

“什麼大哥小弟的?咱們學校不允許這個!我是你的組長!除此之外,你我沒有任何關係!”陳茂說道:“我幫你補訓,不是因爲私人交情,而是不想整個小組受到你的拖累。”

如此直白的拒絕了“義結金蘭”的請求,這讓永王非常失望,但還是有點不死心:“我只是敬重陳大哥,組長你,沒有別的意思。”

“我希望你能成爲一個合格的戰士,僅此而已。”

“就算組長不願意做我的大哥,我也會把你當做是兄長一般敬重。”永王小聲的嘀咕着:“等我從軍校畢業了,一定會好好的報答你。”

“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朱季興毫不猶豫的大聲回答:“爲我族戰,爲我族而死,爲我族流盡最後一滴血!”

“這是你的使命,也是我的使命,是我們所有人的使命,只要你能牢記使命,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除此之外,我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你明白了沒有?”

“明白。”

“大聲點,我沒有聽到。”

朱季興扯着喉嚨高聲大喊:“明白!”

“很好。”

看着西邊已隱沒在地平線之下的那一抹嫣紅,小組長陳茂的神情變得溫和了許多,拍着永王稍顯瘦弱的肩膀說道:“你的身子還是不夠健壯,晚飯要開了,記得多吃點。”

“是!”

第603章:屠殺,惡名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225章:歷史記錄者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四十九章:那就死絕了吧第215章:授勳典禮第444章:在上一課第134章:犧牲一切之決心第297章:天家家法第542章:相送一程第227章:家事第426章:第一步第四十六章:襲擾第346章:兩面討好第481章:勸關第二章:療傷第172章:僵持第294章:宴會2第163章:撤離第300章:錢糧不夠第315章:潰敗第451章:恩斷義絕第581章:西域戰事第321章:爭吵第140章:堅守第438章:想法第446章:會議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123章:癡迷棺材的羅長腿第550章:成婚日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234章:人情冷暖第283章:急行軍2第126章:我們的思維跟不上你的節奏第465章:要事第220章:武穆遺風第五章:招降第211章:要給毅勇軍改名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一百零五章:威名第411章:日食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475章:均田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409章:鄭頭第122章:轟的一聲巨響,城牆閃亮垮塌第409章:鄭頭第474章:時代第161章:納入家譜第八十九章:厲鬼第519章:故國來兵第448章:情報員第153章: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386章:爲了軍功第363章:殺第326章:就此揭過第325章:交代第315章:潰敗第163章:撤離第327章:拒絕第584章:別樣浪漫第289章:消滅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227章:家事第438章:想法第216章:葉周氏上門第132章:勸降史可法第七十五章:逃出皇城第509章:繁榮第558章:教學第440章:國策第515章:無名軍隊第296章:問答第162章:毀城第234章:人情冷暖第371章:劫車第287章:潰敗第291章:學第159章:公主一跪,羣情奮起第144章:毅勇軍來也第329章:燎原之火第476章:時間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443章:裁軍第478章:見面費第554章:西域征討計劃第418章:蛤蟆炮第319章:大明雄主第317章:阿濟格的兒子第603章:屠殺,惡名第374章:忠義盟第379章:亂局第九十七章:賞花第134章:犧牲一切之決心第567章:夢醒第559章:皇權漸空第280章: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