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完我前腳剛走,李自成的軍隊出發了,所謂的屯兵潼關,只是讓劉芳亮部的五萬人馬虛張聲勢。
李自成派出的是權將軍劉宗敏,這是大順集團的二號人物,論權勢和影響,僅次於李自成,十幾年了,跟着李自成轉戰南北,屢立戰功,人稱劉總少,李自成登基以後,被封爲權將軍,後加封汝侯,節制官。
但要據此簡單地認爲李自成是老大,他劉宗敏是老二,那錯了。別看李自成是老大,現在又是帝王,但劉宗敏有時不聽他的,這位李闖王也瞪眼沒轍。
說到這面有必要說一下,李自成的軍隊紀律了,從根源說,歷史的李自成應該是倒黴倒他的軍隊紀律了,這是他的農民軍胎帶的硬傷。
李自成幾起幾落,都沒有大刀闊斧的整治軍紀,這注定了他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衆所周知,李自成是位傑出的農民領袖,稱他爲政治家軍事家不爲過,武藝高強,衝鋒陷陣,勇冠三軍,闖王刀、花馬劍都稱爲一絕,戰場無有對手,對下屬寬仁有加,對老百姓也稱得愛民如子,治軍甚嚴。
但是他這個闖字大旗,不是自發的,而是從高闖王(高迎祥)手裡接過來的,也是說,他指揮的軍隊並非完全自創,不像是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另有種乎!振臂一呼響應者雲集,他這個闖王是繼承的。
手下的將領魚龍混雜,有很多人的所作所爲稱他們爲賊一點都不爲過,燒殺搶掠,**婦女,拉幫結派,勾心鬥角,甚至給首領戴綠帽之事時有發生,高傑,刑氏,李成棟等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還有些將領,明知道他不守軍紀,但因其作戰勇敢,戰功顯赫,李自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以重刑懲罰,這是他爲了維護軍隊的團結,暫時不得不苟且。
例如劉宗敏和郝搖旗是典型代表,他們不聽李闖王的命令,有時甚至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例如農民軍得下北京之後,開始的幾天,因李自成有令,嚴肅軍紀,一切秩序井然,京城穩定,老百姓各安生業,門店照樣開張,但劉宗敏很快帶頭作奸犯科,先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接着大肆拷掠索餉,鬧得人心惶惶,失去了民心。
如果劉宗敏帶頭嚴守軍紀,不霸佔陳圓圓,惹惱吳三桂,明末的歷史肯定得改寫。
吳三桂拒絕投降大順軍,李自成派劉宗敏討伐他,劉宗敏公然頂撞他說,大家都是做賊的,憑什麼你在京城享受讓我去前線賣命?李自成只得御駕親征。
歷史能這樣頂撞帝王的,恐怕也只有他劉宗敏了!
還有郝搖旗,這也是個不好守軍紀的典型人物,偷雞摸狗,嗜酒如命,搶奪百姓的事時有發生,更有甚者,間,他曾經拉着自己的隊伍,離開了李自成,另立山頭。
這樣的帝王即便是在北京坐穩了江山,有這樣的將領和大臣,以後也長久不了。
因此說李自成最終倒黴到自己的軍紀切了要害。
說到這裡扯的有些遠了,書歸正。
在一片石之戰,劉宗敏受了箭傷,現在早已經痊癒,率十萬大軍,奉李自成之命,出榆林殺奔朔州而來。
儘管劉宗敏有致命的弱點,但鐵匠出身的他孔武有力,粗暴膽大,衝鋒陷陣,勇不畏死,獨有他敢頂撞李自成,但他又最擁護李自成,也許這是他最大的優點,李自成最困難的時候僅率十八騎突圍,劉宗敏是其之一,李自成東山再起,他殺了兩個妻子追隨,爲李自成鑄造兵器,破洛陽,攻開封,取京師,劉宗敏功勞無疑最大。
在跟隨李自成十幾年身經百戰的厲練,一對日月雙刀已經使得出神入化,在萬馬軍取敵人的首級易如反掌,被後世評爲李自成集團最驍勇的將領之一。
因此,朔州的清軍守將聽說劉宗敏來了,嚇得不戰而逃。
劉宗敏兵不血刃取下槊州以後,直奔大同府殺來。
告急的書飛進清廷的京師,攝政王多爾袞,和剛剛從西安和談回來的寧完我驚得差點摔倒。
這可太要命了!
南有朱由崧的十萬大兵壓境,西面又來了劉宗敏的十萬賊兵要攻擊他的大同府,京師尚無人解圍,他哪有兵將派往大同府支援,這無疑是雪加霜!
多爾袞拂袖而去,是心裡話,你這是和的什麼談?墨跡未乾,對方便毀約了,不和談,說不定闖賊還不敢發兵,此去和談無疑暴露了自己的虛弱,讓賊人有機可乘!
若非有範程的教訓和大清當前的危急形勢,多爾袞肯定要遷怒寧完我並治他的罪了。
寧完我傻了!
他詛咒李自成和範程,和談墨跡未乾,你們便撕毀協議,要是這樣你們不同意、不在合約簽字好不好?你們這樣玩我老寧,還不如把我殺了的痛快!
然而寧完我畢竟是寧完我,很快他接受了這一事實,冷靜下來下來,仔細一想,便有了主意,又來見多爾袞。
多爾袞面沉似水,讓寧完我跪了半天,再沒有那種又是阻止他施禮,又是爲他端茶捧水的熱情。
寧完我知道自己終究是個奴才,因此毫無怨言的跪着,等候主子的叱責。
“下跪何人?”好半天,多爾袞冷冷道,明知故問,這叫擺譜裝逼。
“卑職寧完我。”寧完我跪着小心作答。
“見本王所爲何事?”
“卑職給王爺道喜來了……”
寧完我話音未落多爾袞一掌擊案,啪的一聲震得桌案杯碗兒亂蹦,“寧完我,你可知罪!”
“卑職罪該萬死,但這在卑職看來,李自成撕毀協議,出兵大同府未必是壞事……”寧完我略微停頓了一下,見多爾袞臉色稍微緩和,繼續仗着膽子道,“現在,前有僞帝朱由崧的人馬,這邊又來了李自成的人馬,這兩家虎視眈眈。
看來京師是守不住了,既然如此,我們棄了它,退回關內,北京是一塊帶肉的骨頭,讓他們兩家爭去,讓他們兩家打起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代價儘管大了一點,那也是值過的。我們把都城暫時遷回去,這叫能屈能伸,能進能退,此之爲大丈夫也。更重要的是,我們隔岸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消耗他們兩家的實力,同時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朝一日,我大清必有重返原的一天,這天下遲早還是我們大清國的,請王爺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