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尚書官職有多大,大致相當於宰相。 卻因幾句話混丟了腦袋,這是大清的新任戶部尚書拜尹圖和吏部尚書冷僧機。和這兩位一塊兒掉腦袋的,還有幾位大清的京官,至少也是三四品官了。
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被誅殺的這兩個尚書大人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漢人,而是正宗的滿洲人,而且還曾經是多爾袞的心腹,後來歸附了孝莊太后,現在因這麼幾句話被咔嚓了。
武百官現在都領略了這位太后的果敢和魄力,誰也不敢再說投降的事了。
孝莊皇太后一臉的肅然道:“惑亂軍心,盼我大清,當誅。不過哀家念他們對大清還算有功,饒過他們的滿門和九族吧。”
這個30多歲的女人說的風輕雲淡,在幾顆血淋林的人頭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關鍵是這幾顆血淋淋的人頭的主人,剛纔還跪在這裡,爲她獻計獻策。
在場的武大員,立刻認識到,太后是個一點也不遜色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狠角色,與多爾袞相,有過而無不及。
當時滿朝武百官的敬畏之心滿滿登登的,甚至蓋過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
這時孝莊皇太后又說話了,“去,把哀家宮所有的積蓄全部拿出來。”
“嗻。”慈寧宮的內宮太監小德子,低着腦袋答應一聲,趕緊走了,剛纔的一幕點把他嚇尿褲,心感嘆這位女主子太狠了,可得小心伺候着,伺候皇還要小心,否則哪一天自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很快,小德子率領一羣小太監和一羣宮女,擡的擡,抱的抱,弄來一些箱子。
打開一看,流光溢彩,滿堂生輝。
珍珠,翡翠,鑽石,黃金,白銀,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但是滿朝武不敢多看一眼,不知道這位太后皇爺究竟要幹什麼?
“這是哀家的所有積蓄,所有臣工人人有份兒。”
滿朝的武百官一看呼啦一聲全都跪下了。
“太后使不得,無功不受祿,臣等不敢僭越。”
“這使得,爾等都是大清的肱骨之臣,國難當頭,哀家還指望着你們出謀劃策,衝鋒陷陣,怎麼能說無功不受祿呢?我大清自立國以來歷經了三代,現在風雨飄搖,生死存亡全指望各位了,哀家拜託大家啦,來呀發下去。”
太監和宮女們按照孝莊皇太后的吩咐,將這幾大箱金銀珠寶全部封閉了,在場的武百官,不論官職大小,人人有份。
這些人拿着孝莊太后的獨特賞賜,感激涕零,趴在地磕響頭。把自己所有的積蓄拿出來賞賜下屬,看似簡單需要魄力。這些事,努爾哈赤沒有做過,皇太極沒有做過,順治和多兒袞更沒做過,如果再往推,哪一朝哪一代的帝王能夠做到?
因此,這些武大員,恨不得現在爲太后去死。一起叩頭高呼:
“承蒙太后擡愛,臣等縱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那好哇,既然列位臣工這麼說,哀家倒是想聽聽你們怎麼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之法呀?”
有點出乎意料,這些大清的武大臣,拿着太后的賞賜,相互對視了一下,開始表忠心了。
有的願意領兵帶隊出城與明軍決一死戰,有的願意城守城,誓與大清的京師共存亡。
這些當然是武將,那些官都紛紛表示願意出錢出力,傾其所有保護大清。
孝莊皇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果你們說的都是心裡話,我大清有救啦。”
“絕不敢欺瞞太后,口不應心,不得善終。”這些武百官發起了毒誓。
孝莊皇太后一看,這真是重傷之下必有勇夫呀。
“列爲臣工,忠心可嘉。不過眼前敵強我弱,明軍是打算把我們困死呀。等待勤王之師,也沒什麼盼頭了。如果突圍棄城而逃,恐怕會城破家亡。現在最有效的辦法是,列位臣工都像哀家一樣,傾其所有,用來助戰,不知道大家捨得否?”
這些武大員聽了孝莊的話是一怔,暗道:“太后把她所有的積蓄都賞賜給了我們,現在這應該是又讓我們把所有的積蓄都賞給守城的將士們,只是讓我們先拿着高興高興,要這樣,太后還不如直接把這所有的積蓄都賞給將士們多好?”
但是心裡這樣想,嘴可不敢說什麼,都異口同聲道:“太后都能捨得,臣等如何捨不得?別說是自己的積蓄,是要陳等等的腦袋也在所不惜!”
有人帶頭說的感慨,其他人也都跟着順竿兒爬。
“嗯如此甚好,那你們下去行動吧,傾盡你們的家財,包括你們所有的積蓄,和今天哀家賞賜給你們的,全部包成小包,3日後都賞給外面的明軍將士吧!”
出乎意料,所有的武大臣頓時愕然。傾盡自己的資財,如果賞給那些打仗守城的將士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們必然用命守城,但是竟然把這些東西要賞給明軍,是不是太后弄錯了?
因此全都不解的看向孝莊太后,一個個面面相覷。
“太后,恕我等愚鈍,請太后試下。”議政大臣宮鞏阿岱仗着膽子道。
“還不明白哀家的意思嗎?把你們的積蓄全部送給守城的將士們,我們至多隻能守城保命,但是如果我們把我們所有的積蓄資財散盡,送給那些明軍,漢人都愛財,他們必然哄搶與感激,這樣能銀子可以夠退兵,懂嗎?”
這一下衆皆恍然大悟,趕緊往叩頭:“太后高見,定能夠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臣等遵旨。”
“記住,千金散盡還復來,不要捨不得,有舍纔有得。”
武百官非常佩服,用無形之劍殺人才是最厲害的,古知兵非好戰,攻城爲下,攻心爲,太后這一招太高了,此舉定能瓦解明軍的軍心,明軍將士的軍心浮動之後,我們在率兵主動出擊,趕跑了明軍,這些銀子和珠寶,還都是我們的。
想到這裡,武羣臣都下定了決心,往施禮道:“謹遵太后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