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的總指揮克倫威爾決定主動出兵,派重兵攻擊朱由崧的御營。
盟軍的副總指揮來自法國的當權派馬薩林不無疑惑道:“克倫威爾閣下,朱由崧乃當世之豪傑,是傳的功夫帝王,自登基以來身經百戰,從南打到北,從東打到西,無論海陸,從未有過一敗,眼前他不至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在下以爲他把御營故意紮在離開主力部隊的小山包,這應該是一個圈套。”
克倫威爾點頭道:“閣下說的非常有道理,不過算這是一個陷阱我們也要跳,用區區幾千人做誘餌,他太低估我克倫威爾了。他們充其量不過十幾萬人馬,他能佈下什麼埋伏?屆時我們全面出擊,一部分攻擊朱由崧的御營,一部分攻擊張獻忠的主力,讓他們首尾不能顧,看他們有什麼招數。”
“閣下實在是太高了,此計可行。”馬薩林完全贊同,這才知道克倫威爾早有此考慮,不愧是英國實力派領袖。
盟軍內部很快達成了一致,接下來,克倫威爾開始分兵派將,派出了5萬人馬的軍隊,攻擊朱由崧的御營,又派出20萬人馬的軍隊攻擊張獻忠人馬的大營,這兩路人馬分別由沙皇俄國的莫羅佐夫和西班牙的軍隊負責人任總指揮。
克倫威爾很狡猾,一下派出來25萬的馬,兵分兩路,讓朱由崧的兩處大營不能相顧。
但是這並非是孤注一擲,盟軍除了8萬水師之外,還剩下七八萬人馬靜觀其變,以便隨時採取行動。
他們沒有選擇晚發動突然襲擊,而是在這一天的凌晨,天剛剛亮的時候,兩路大軍25萬人馬,鋪天蓋地一般嚮明軍的兩處大營衝殺過來。
克倫威爾之所以選擇了白天進攻,並非他不知道半夜三更偷襲的重要性。而是他部署了數倍於敵的優勢兵力,根本不需要偷襲,另外大白天的還能看清楚,明軍究竟在搞什麼把戲,然後他隨時可以採取下一步的應對行動。
他們這一戰意在朱由崧的御營,活捉或者槍殺朱由崧是他們的首要目標。
這兩路大軍25萬人馬派出之後,英國的克倫威爾和法國的馬薩林以及沙皇阿歷克謝一世在盟軍的主大營觀戰。
兩路人馬都是二三十里的路程,對於數以萬計人馬的軍隊來說,根本算不個距離,而且這兩路人馬全都是馬隊打頭,步卒墊後。
兵到1萬無邊無沿,兵到十萬徹底連天,兩路人馬共25萬,奔馳在遼闊的東歐平原,蕩起了滾滾的狼煙,遮天蔽日,這些歐洲列強,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手裡拿的都是清一色的火銃和鳥銃。
明軍早已經得到了情報,“沉不住氣了吧,什麼歐洲列強,朕看你們是慫包,來的好!”
這正是朱由崧所想要的,因此他胸有成竹。
朱由崧站在御營高處,拿着望遠鏡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以他的御營爲餌,果然引來的魚兒鉤,不過這些歐洲列強挺狡猾的,兵分兩路,那又有什麼關係?多多益善,你們把軍隊全都押纔好吶,朕給你們佈置好了,今天咱們較量較量,你們人多朕先給你們來個以攻代守,以逸待勞。
沙皇俄國的實際當權派人物莫羅佐夫親自指揮着5萬盟軍向朱由崧所在的小山包殺了過來。
如果說朱由崧所在的小山包是一座小島的話,5萬盟軍如漲潮的海浪,洶涌而來,要把他們淹沒。
首先迎擊敵人的是朱由崧的一千火槍營,總指揮是朱由崧的愛妃之一慧梅,這支軍隊也是她和荷蘭外教親自負責訓練的。
雖然這一千火槍手全都是騎兵,但是現在他們不需要衝鋒,只需要堅守住防線即可,因此他們棄了戰馬,伏在壕溝裡,對着鋪天蓋地而來的敵人,舉槍瞄準。
“開火!”
慧梅一看敵人已經進入射程範圍,果斷下達射擊的命令,並開了第一槍。
“啪!”這一槍打的真準,隨着一股藍煙,衝在最前面的一名沙俄騎士被一槍爆頭,死屍摔於馬下。
慧梅這一槍是個信號,一千火槍營競相開火,他們分批進行射擊,組成交叉連續的火力。
一時間槍響如爆豆,股股藍煙,瀰漫在陣地空。
這5萬人馬主要是沙皇俄國的精銳騎兵,衝過來的是風馳電掣。
然而朱由崧的一千火槍營是專門負責帝王安全的御營火器營,訓練有素,身經百戰,槍法之準,自不必說。他們面對數倍的強敵,臨危不亂,沉着應戰。
一排排的槍聲響過,衝鋒在前面這些沙俄的騎兵,成排成批的往下倒。沒有主人的戰馬,四散奔逃,有的戰馬也彈倒地,有的受了傷,有的受了驚,戰馬嘶鳴,四處狂奔,衝鋒的這些沙俄軍隊有些亂。
但是他們這支人馬,不只是爲打捱打而來,他們一邊衝鋒一邊也瞄準了陣地的明軍射擊。
雙方實力的對是5萬對一千,如果單從數量看,這支沙俄的軍隊佔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從火器的優劣,明軍的優勢是較突出的。這是因爲現在明軍所用的火槍全都是朱由崧在對臺作戰,驅趕荷蘭紅毛子的時候,繳獲荷蘭人的火槍,在此基礎進行改裝的。也是荷蘭火槍的升級版。
荷蘭人的火槍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購買自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這些歐洲的軍事強國的軍火商手。
因此明軍兩年前繳獲荷蘭人的火槍一定程度代表了歐洲的火器水平,後來在國的宋應星,宋應升兄弟和德國的火器專家湯若望,共同努力的基礎,進行了改造升級,西結合,火槍進行了升級換代,突破性的實現了兩連發,而且炸膛率降低了一半。
另外,朱由崧這一千火槍營採取的又是陣地守勢,他居高臨下,火器的先進加地勢優勢,一千火器營的戰力,可想而知。
因此,5萬沙俄軍隊的第一次衝鋒失敗了。
莫羅佐夫不服氣,又組織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進攻,但是不管他們是騎兵衝鋒還是步兵衝鋒,接連三次仍然衝不這個不起眼的小山包,五萬人馬三次兇猛的進攻全部被一千人被打敗了,三次衝鋒退下來後,盟軍傷亡了1萬多人,而明軍只傷亡了一百多人。
這支盟軍的進攻士氣受挫,但是朱由崧並沒有令軍隊發起衝鋒,仍然採取守勢,利用敵人衝鋒的間隙,他們加緊裝填彈藥,搶救傷員,以迎接下一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