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一定沒有想到,他在東非的行動會讓大嚶帝國再次陷入到被動之中。
說白了,在與大嚶帝國的對抗中,復興軍變得越來越強,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
而嚶國人則是越打越弱,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少。
對抗的主動與否,說白了還是實力之間的對比。
開羅城的王宮,史密斯正在秘密會見阿里蘇丹。
“蘇丹陛下,對於華人在南邊的挑釁,王國一定要予以堅決的還擊,那個復興軍的外交大臣剛剛訪問了伊斯坦布爾,我想這次他們在南部的行動必然是跟奧斯曼帝國商量好的,興許他們就是要從南北兩個方向將蘇丹國給瓜分了呢?”
史密斯的話讓阿里蘇丹陷入了沉思。
阿里王朝就是靠着嚶國人的支持,在與奧斯曼帝國發生了好幾次戰爭之後纔在事實上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來的。
史密斯此時提到了奧斯曼帝國。
阿里蘇丹就越加相信了幾分。
“史密斯先生,上次我就說過不要去惹那些華人,現在這種情況怎麼收場啊?”阿里蘇丹自然知道上次是史密斯派人招募貝都因人攻擊了南面的復興軍。
因爲這件事情必須要得到埃及阿里蘇丹國的支持才行。
因爲北非貝都因人生活在埃及西邊的沙漠地帶。
要想進攻位於東海岸的大明國就必須要從埃及借道。
“陛下,我們上次進攻復興軍與他們北上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即使是貝都因人從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借道,復興軍也不能說滅國就滅國了吧,這是不是也太霸道了。所以說貝都因人只是他們的一個藉口而已。他們爲什麼要塔朱拉那樣一個小地方?”
“還不是想要利用哪裡作爲落腳點然後北上?”
阿里蘇丹聽了微微點頭:“史密斯先生,就算您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兩線作戰,我還是覺得防備奧斯曼帝國纔是最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讓我們將兵力分散到南北兩線,我們打不起這一仗。”
阿里蘇丹也不傻,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是兩個大國的對手。
“陛下,這樣好吧,我來替你解決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你派兵擋住復興軍的北上。”
“陛下,他們畢竟大老遠跑來,根本就派不出多少兵力來。這裡要是能夠快速集結一支大軍一定能夠將他們趕下海的。”
“可是史密斯先生,他們還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在紅海呢,可以隨時攻擊我們國家在紅海沿岸的港口呢。”阿里蘇丹再次提出自己的一個擔憂。
“陛下,他們的海軍再厲害也爬不到岸上來,再厲害也跑不到地中海來。您要知道你們最主要的貿易港口在地中海沿岸。而不是紅海沿岸,那些沿海港口,你完全可以暫時將人口內遷。”
“那些復興軍要是登陸的話,那就讓他們看看沙漠作戰誰纔是行家。到時候我還會找貝都因人協助你作戰。”
史密斯到底是一個資深的外交官加情報人員。
他最終說服了阿里蘇丹陛下出兵拉赫阿依圖蘇丹國。
以協助自己的保護國復國的名義對那裡的復興軍展開進攻。
與此同時,他下令紅海沿岸的港口城鎮內遷。
歷史上,每一次沿海民衆內遷都是一場悲劇。
阿里蘇丹國做出的決定非常的突然,這讓紅海沿岸城鎮的百姓沒有多少時間去準備。
他們只能拋棄自己賴以爲生的小魚船,在士兵的押解下向內陸地區遷徙。
王國甚至都沒有給他們什麼像樣的補償。
他們有的靠在沿海地區捕魚爲生,有的靠行商。
但是,要是將他們遷到內陸,他們就瞬間變成了破產者。
他們只能去那些富人地主家中做奴僕或者是佃農。
境況必然是悽慘無比。
而阿里王朝的大軍也終於浩浩蕩蕩地沿着尼羅河向南殺去。
阿里王朝一共派出了七萬大軍。
而復興軍在南邊的拉赫阿依圖蘇丹地區只有六個師將近五萬人。
雖然在數字上來看,復興軍處在劣勢。
但是考慮到復興軍的強大實力和武器裝備。
這些阿里王朝的大軍顯然不是對手。
原本他們還想通過自己出兵的消息將那些復興軍給引到北邊的努比亞沙漠作戰。
但是這些復興軍非常的保守,根本就不主動出擊。
雙方的軍隊最終在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北部的加不利山以東區域相遇。
之所以在這裡相遇,是因爲這裡原本就是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北部邊境。
再往北就是阿里王朝的直轄領地。
很顯然,復興軍現在已經將這裡當成是自己的領地了。
現在大明國已經開始遷徙這裡的百姓。
因爲之前貝都因人的入侵,整個大明國的北部幾乎爲之一空,大量的城鎮被屠殺一空。
所以這些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原本的平民遷移之後,大部分還都能夠得到土地。
而他們原本生活的地方則已經基本上被清空。
等到復興軍組織的移民到這裡的時候,這裡將會成爲比較純粹的華人生活區。
董書恆早就聽說黑人的基因比較強大,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與黑人結合後代都會被染黑。
就像是鍾思明和鍾崇祥他們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董書恆提出要向非洲地區遺民就必須劃分出一塊純粹的華人生活區。
讓這個區域內華人的生活相對的獨立。
現在這塊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土地就非常合適。
剛好本地的人口用來填補塔朱拉地區的空白。
這裡的沿海丘陵地帶,是紅海沿岸少有的降雨量豐富地區,適合農業生產,沿海地區還可以發展漁業,交給華人移民開發的話,很快就能夠發展起來。
12月8日,埃及阿里王朝的軍隊終於通過了阿斯馬拉,然後沿着索引臘山東側的沿海道路來到了加不列山東北方向10公里外。
而此時復興軍在東非的六個師除了一個師留守塔朱拉地區之外,其他的五個師將近四萬人已經全部完成了佈防。
這一戰對復興軍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挑戰,雖然這幾個師除了12師是甲級師意外,其他的都是新編的乙級師。
但是對面的七萬阿里王朝軍隊更是連復興軍的民兵都不如。
他們最大的自信來自於軍隊中配備的一百多門嚶軍退伍大炮。
距離海邊不到幾十公里的大路上,阿里蘇丹王的軍隊蹣跚而行,主力部隊都是跨越了上千公里才行進到這裡。
而那些蘇丹王在南部徵募的輔兵們光着上身,黝黑的皮膚暴露在外面,正在艱難的推着大炮前進。
這些嚶軍退役的大炮,每一門都要四匹戰馬拖拽,但是因爲這裡的土路的狀況非常糟糕。
每門炮要要配上十名輔兵推拉。
加不列山海拔只有690米,坡面平緩,復興軍的炮兵陣地已經在山腰上佈置完畢。
爲了防止敵人迂迴,山頂上還設置了步兵陣地。
而主力步兵則從山腳開始部署。
12月9日,戰鬥打響,阿里蘇丹的軍隊提前發現了復興軍的部署。
原本復興軍這邊也沒有準備打伏擊。
這裡畢竟是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地界,阿里王朝的軍隊對這裡也不是很陌生,他們必然會加強行軍的防備。
戰鬥一開始,阿里蘇丹的軍隊就在陣前佈置火炮。
準備在炮擊後,由步兵發動衝鋒。
這是他們常用的戰術。
火炮的作用主要還是震懾敵人還有破壞對方的工事。
復興軍用圓木刷上黑漆做成的火炮擺在陣前,果然迷惑了對方。
等對方的火炮部署好了以後,復興軍隱蔽在山坡上的火炮居高臨下,正好覆蓋了阿里蘇丹的炮兵。
一時之間,阿里蘇丹的軍隊陣前土石橫飛。
軍隊的指揮官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真正的炮擊。
復興軍五個師幾百門火炮集中起來是用,其威力超過了一個炮兵師。
有一支復興軍已經提前迂迴到阿里蘇丹軍隊的後方襲擊了他們的輔兵和輜重隊伍。
那些潰逃的輔兵開始向前方軍隊的大本營撤退。
復興軍趁機殺了上去。
在加不利山腳下,復興軍在襲擊了對方的炮兵陣地之後,炮火向前延伸,步兵隨即主動對敵人發動了進攻。
阿里蘇丹的軍隊先是就地組織防禦。
但是他們沒有預設的掩體,防線受到了復興軍炮兵的巨大威脅。
精確的步炮協同,復興軍還做不到,不是不知道方法,而是現在的火炮精度達不到步炮協同的要求。
但是復興軍的步兵指揮官已經知道遠遠地跟在炮兵延伸的炮火後面的進攻。
阿里蘇丹的軍隊沒有想到對方的火炮威力那麼猛。
復興軍的107師從西邊的山坡上殺了下去,108師從東邊的樹林中殺出。
此時阿里蘇丹的軍隊由於地形的原因並沒有全部都擺在一線。
他們雖然有七萬人,但是在局部戰場他們的兵力並沒有優勢。
在復興軍的炮火轟擊下,阿里蘇丹軍前陣已經完全失去了陣型。
復興軍出擊的部隊趁機從中穿插,對敵人的前鋒部隊進行分割包圍。
戰鬥從中午開始,直到傍晚,戰鬥還在進行。
在被複興軍打散了之後,一些阿里蘇丹軍的指揮官帶着自己手下的軍隊分散突圍。
運氣好的順利逃到了北邊,而運氣差的則可能直接跟復興軍撞到一起去。
十二月初十,復興軍短暫的休息了之後,繼續向北追擊,一直到北邊的索引臘山東側,才被阿里蘇丹的阻擊軍隊擋住去路。
阿里蘇丹軍中有一名上校軍官名叫穆沙塔,他因爲表達了反對出征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因此被放在了斷後的位置。
正是這位年輕開明的阿里王朝上校挽救了這支大軍。
他在索引臘山東側設置了阻擊陣地,與復興軍的方法如出一轍。
只是他手中缺少炮兵。
要不然追擊敵軍的復興軍先頭部隊很可能就在這裡受到重創。
索引臘山海拔將近三千米,位於阿比西尼亞高原的東北角,也是阿里王朝與阿比西尼亞所羅門王朝的分界線。
從這裡到東邊的紅海沿岸還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最窄的地方只有五十公里不到。
是紅海沿岸聯通南北的一條重要的戰略通道。
穆塔沙選擇在這裡阻擊復興軍,眼光非常的毒辣。
復興軍的先頭部隊107師,嘗試着進攻了幾次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也不知道哪個穆塔沙是如何做到將那些潰兵給整合到自己的手下的。
有些潰兵連自己的兵器都扔掉了,依然堅守在穆塔沙設置在山坡上的陣地中。
十二月十五日,復興軍的炮兵終於趕到了。
隨即對山坡展開了攻擊,炮彈造成了山體滑坡,許多阿里蘇丹軍隊被掩埋在土石之下。
但是剩餘的人依然堅持戰鬥。
穆塔沙甚至利用這幾天時間在山上挖掘了坑道,在遭受炮擊的時候,讓士兵躲到坑道中去。
見到對方抵抗的那麼堅決。
復興軍的指揮官經過商量之後決定就將戰線停在這裡。
他們已經超額完成了作戰任務。
原本軍部給他們的目標就是佔領拉赫阿依圖蘇丹國,擊退阿里王朝可能做出的反擊。
現在他們不僅僅擊退了阿里王朝的反撲,還將戰線推到了北邊的索引臘山。
這裡地勢險要,更加適合作爲邊界使用。
此戰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阿里蘇丹王的七萬軍隊最後逃到索引臘山的還不到兩萬人。
也就是說他們損失了將近五萬軍隊。
就在復興軍停下腳步的時候。
阿里蘇丹的使者終於姍姍來遲。
阿里蘇丹陛下還沒有太過自大。早就已經在南邊的重要城市阿斯馬拉準備好了談判的外交使節。
使節到來找到了前線的部隊,但是部隊的那些人並不想跟他們談判。
最後使節只能跟大明國談。
鍾思明將軍方的意思傳遞給阿里蘇丹。
復興軍的要求很簡單,作爲挑起戰爭的一方,阿里蘇丹賠償軍費500萬兩白銀,這是考慮到阿里蘇丹確實很窮,沒有那麼多錢,這些錢還可以用小麥抵償。
同時雙方以索引臘山爲界限,山口的南部爲大明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