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華與尚久保簽署的這份《清硫上海睦鄰宣言》,在震驚着英國人和曰本人的同時,也在震驚着身在北京城內的那些王侯將象,龍子鳳孫們。他們當中,有些人因爲膽小怕事,從此深居簡出。也有些人因此熱血沸騰,四處奔走相告,約上幾個或同窗或玩伴,打算一起南下到姚大人的賬下出一份力。
在北京那高高的廟堂之上,也同樣因爲這份《宣言》,分裂成爲兩派。其中一派是以軍機首輔孫毓汶和直隸總督李鴻章爲首的溫和派。溫和派認爲姚興華擅自專斷,在未請示皇上及皇太后的情況下,就敢獨斷專行的與琉球簽署合約。這要說的嚴重點,就可以安上一個無視君上、意圖謀反的大罪。這還不算,就因爲這份合約,曰本方面已經打來了照會,表示嚴正的抗議和憤慨,並要求清zf給予合理的解釋,否則遠東的和平將不復存在。
戰爭的烏雲,突然密佈在紫禁城的上空,讓難得享受了幾年清靜的慈禧大發雷霆。爲了儘可能將此事消弭於無形,光緒皇帝難得的叫了一次大起,就連遠在天津的直隸總督李鴻章,這回也破例被叫到了紫禁城,一同參研。
之前姚興華要興建勞什子高雄軍港,結果惹來了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和曰本人的不滿,就很是讓一心希望能夠長穩安康慢慢發展的李鴻章很是不滿。如今這個姚興華更是變本加厲,竟然惹得曰本人磨拳擦掌的找上門來,李鴻章心理面這個恨啊。
“皇上,這次危機來得如此突然,完全是姚興華一人恣意妄爲所造成的,臣以爲皇上應當嚴懲姚興華,以消撫曰本人的怒氣,而後臣再與日使協商,爭取和平解決此事。”大老遠從天津跑來的李鴻章,此時心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搬到那個弄壞了自己全盤計劃的死對頭姚興華。
“皇上,臣認爲李中堂的話,可謂是將戰火消弭於無形的唯一辦法,所以臣附議。”軍機首輔孫毓汶,因爲深的西太后慈禧的信任,並與宦官頭子李蓮英義結蘭譜。所以內宮深院的任何消息,都可謂是瞭若指掌。慈禧因爲姚興華擅自得罪曰本人,而勃然大怒這種大事,更是不可能滿的過孫毓汶。在孫毓汶看來,這似乎就是姚興華失寵的前兆。尤其是當他聽到李鴻章竟然主動出頭,像皇上請旨,要求裁撤姚興華,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推斷,連忙也跟着出班附議着。
雖說光緒皇帝因爲在去年年初,被姚興華擺了一道,心裡很不是滋味,一直都在想法子找補回來。可就單說《宣言》這件事,光緒皇帝還是堅定地和姚興華站在了一條線上。畢竟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來,這大清國在國際局勢上,就從未像如今這般強硬過。而且,姚興華和琉球世子私自高的這個什麼《宣言》,似乎僅僅是熱鬧了曰本人而已,英、法這樣的大國、強國,好像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滿情緒。這也更加堅定光緒皇帝堅挺姚興華的信心,不過這種爲一個奴才開脫的話,總不能讓他一個皇帝先說啊,更何況儲繡宮好像還很生氣。
就在光緒皇帝聽了李鴻章和孫毓汶的陳奏,不知該如何接話的時候。帝師出身,又是李鴻章的死對頭的戶部尚書翁同龢適時地站了出來,給光緒皇帝結了圍:“皇上,臣以爲李中堂和孫中堂的話甚史荒拗,這硫球王國自古以來便是我大清的附屬國,姚興華身爲南洋大臣,與一個附屬國簽訂一份合約,請問兩位大人,這姚大人違反了那一條律法?”
同樣是帝師出身,現任內閣大學士的李鴻藻,見清流領袖翁同龢都站出來爲姚興華說話,自己怎麼也的支持一下啊。更何況他自己也早就看不慣李鴻章,對洋人一爲的妥協退讓。“皇上,臣也認同翁大人的觀點,姚大人作爲南洋通商大臣,與南洋諸國,尤其是我大清的屬國簽訂一份合約,自然是屬於他的職權範圍的。臣不認爲姚大人這麼做,有什麼錯的地方。至於曰本人,臣以爲他們這完全是在無理取鬧。曰本人在一八七一年,就不顧我大清的堅決反對,使用武力搶佔我琉球屬國至今。按理曰本人照會上的那些話,應該是我大清對他們曰本說的纔對。”
翁同龢和李鴻藻的這兩番話,真是說到光緒的心眼裡去了。光緒還沒等李鴻藻把話說完,便急忙接過話頭說道:“翁愛卿和李愛卿的話,朕深以爲然,想那曰本區區彈丸小國,就敢與我天朝上邦叫板,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以爲今日之事之所以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完全是因爲我們自己這些年遇事太軟弱,軟弱到任誰都想要上來欺負一下。所以朕覺得從今個起,你們這些個朝廷大員,都要在洋人面前挺起胸膛,遇事都要強硬一些,不能洋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至於今天議的這個事,朕覺得姚愛卿沒什麼大錯,至多也就是遇事沒有多向朝廷請示,我看訓斥他一番,讓他有個教訓也就算了。曰本人那面,就有李鴻章你去處理吧,不要給他們好臉色看,咱們泱泱中華,難道還會怕了他區區一個彈丸小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