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的話裡,說得極明白了,欠了程遠志的糧草,不還了,還想要程遠志繼續提供一波糧草,足夠孫堅返回江東的糧草,如此孫堅才肯作罷,拿了糧草走人,將汜水關完完全全地讓給程遠志,成全了兩軍之間的這一場合作。
雙贏!
當然了,孫堅得了糧草,自然沒打算真的返回江東,有董卓擋在前面吸引火力,孫堅恨不得天天左蹦右跳的,讓衆諸候看到孫堅討董的決意,以此表明傳國玉璽的丟失,真和孫堅無關,衆諸候看着孫堅毫不心虛,要是還懷疑孫堅偷盜了傳國玉璽,那纔是真正的居心叵測,賊喊捉賊。
程遠志一聽,這點小事還算有得談,一點糧草而已,拿下了汜水關,汜水關內的糧草隨便拿出一些,就能夠將孫堅給打發了,何必大動肝火。
至於之前借給孫堅的,程遠志本來就沒打算再向孫堅討要,一來程遠志不缺少這點糧草,二來程遠志也拉不下臉面,爲了這點糧草,去向孫堅要債。
“文臺,說笑了,不必氣餒,當愈戰愈勇爲是。董卓勢大,討董一事並非一人之力所能達到,討董之功,皆系衆人。文臺這麼勇武,若是真的返回了江東,豈不是大材小用,明珠暗藏?文臺剛纔所說的糧草之事,呵呵,小事耳,何須掛齒。之前的糧草,本司空心裡從來沒當作是借給文臺的,文臺這等人傑,將糧草送給文臺,尚且不及,豈有相借的道理。”
“本司空只是礙於情面,怕文臺不願意接受本司空的糧草罷了,如今文臺提起,往後切莫再說,權當沒有資助糧草一事,否則就是在打本司空的臉了。文臺說想返回江東,本司空雖不贊成文臺一身好武藝,卻不借討董此事揚名,實是可惜。本司空願意給文臺麾下大軍三個月的糧草耗用,還請文臺看在汜水關一戰的份上,不要再推辭,接受本司空的一番好意。”
程遠志看孫堅還算上道,自然會多給孫堅一些面子,尤其是孫堅不吵不鬧,事後將汜水關給了程遠志,雖說汜水關本來就是程遠志的,但孫堅這麼識相,程遠志還是挺大方的了,一開口就是孫堅軍的三個月糧草,白白地送給了孫堅。
畢竟這一次攻克汜水關,因緣際會,難度降低了不少,華雄剛好沒在汜水關,還帶走了汜水關的主力,足足弄走了三四萬西涼鐵騎大軍,就連郭汜和樊稠都給帶在身邊,空留李榷這汜水關副將獨扛大樑。
僅僅只有五千兵馬的汜水關,李榷就算手眼通天,也架不住程遠志和孫堅聯手,羣狼衆虎地猛攻,這汜水關能支撐一陣子,已是實屬不易了。
要不是趙雲生擒了李榷,李榷還能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可憐而倒黴的李榷!
“多謝司空了,堅感激不盡,倘若往後司空但凡有所差遣,堅定在所不辭,聽從司空的吩咐。”孫堅也是有臉面的人,既然和程遠志彼此心照不宣,那不如就多說說一些客套話。
反正汜水關拿不到,弄回些糧草也是好事,還能將之前欠程遠志的那些債全給抹了,無債一身輕,這比什麼都來得強。
況且有了程遠志給的糧草,孫堅就能繼續在討董大軍裡面混下去,只要不先出局,自然會有更多的機會,一個汜水關而已,呵,一旦攻破了洛陽,這汜水關就是一道無關緊要的關隘,不值得一提,沒必要強行力爭。
再說了,董卓失了汜水關,孫堅相信董卓肯定會派出大量的兵馬奪回汜水關,畢竟汜水關和虎牢關一樣,無論哪一個有失,那京城洛陽可就陷入了險地,再難安穩。
孫堅之前可是來攻過一次汜水關的,知道汜水關的主將是華雄,而不是李榷,相信不用很久,董卓軍或者華雄軍就會殺回來,孫堅心想趁着董卓麾下的兵馬未到,拿了程遠志所許的糧草,在汜水關做個補給,趕緊將兵馬拉了出去,免得被董卓或者華雄堵在汜水關這裡,還得幫程遠志鎮守汜水關,可就吃大虧了。
“文臺不必多禮,這些都是文臺應得的,本司空縱觀天下英雄,大多不過如此,莫不如文臺的勇武和風采,將來文臺的前途和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到時還望文臺能記得今日之情,多多提攜本司空一番。”
程遠志鬆了一口氣,這孫堅雖號稱爲江東猛虎,卻是個懂得審時度勢,察顏觀色的猛虎,不會頭鐵,更不會不自量力地招惹強大的敵人。難怪孫堅能夠混進京城洛陽的圈子,成爲前大將軍何進的受邀之人,識時務者爲俊傑,便指的是孫堅這種人,不愧虛名也。
程遠志新得了汜水關,還得重新佈防汜水關,以及想好下一步的策略,自然不想孫堅賴在汜水關太久,便轉過頭來,吩咐起關羽,說道:
“雲長,去爲孫太守提取三個月的糧草,本司空尚有要務得處理,雲長就替本司空送送孫太守,但凡孫太守有要求,皆一一滿足,不得大打折扣。”
程遠志現在只想將孫堅這猛虎送出汜水關,自己再佔關爲王,之所以讓關羽去處理,那也是看在關羽此人脾氣尚好,傲慢是傲慢了些,但至少不會不講理,對於程遠志所做的,還是會一絲不苟執行的。
關羽聞言,只是點了點頭,伸出手請孫堅隨着關羽離去,糧草的事情,問題不大,關羽只要去找兄長劉備打個招呼,暫時從大軍裡均出一點糧草也行,反正讓孫堅出了汜水關,那這汜水關剩下的就全是自己人了,關起門來好商量。
孫堅知道再待下去,就傷了彼此的感情了,說不定還得翻臉,大打出手,還不如好聚好散,各自兩寬,況且拿了糧草,孫堅的心底早有盤算,下一步的計劃已是胸有成竹了。
沒了汜水關,想去京城洛陽,那還有虎牢關嘛,這洛陽之外又不是隻有一個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