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從箕關前往晉陽,路途之中必須要經過長子縣城,而長子縣距離臥虎城不過是數十里而已。看着王允的車隊已經從臥虎城旁邊擦肩而過,說明晉王受封的日程也就越發的近了。
既然是受封,作爲豬腳的劉鎔,就不能再賴在臥虎城裡纏着趙振邦繼續胡鬧了。作爲二號男主角的趙興,也得動身前往晉陽應對劉鎔受封之後的諸事。遠的不說,衆人分析的結果是,朝廷雖然不能拿趙興咋樣,但他頭上頂着多年的鎮北將軍這頂大帽子是要被收回去了。畢竟,作爲晉王的屬官,按照禮制,趙興今後的官職只能是由晉王進行加封,而朝廷的官職只分給聽命於朝廷的武將。
趙興聽完大家的分析之後,心裡還真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畢竟他對鎮北將軍這個稱號還是很有感情地,而且幷州的百姓也早已經習慣了這個帶着親切地稱呼。幷州的老百姓現在如果需要發誓的時候,不是指天指地,而是這麼說的:“我以鎮北將軍的名義起誓,如果……,就讓鎮北將軍把我堆成景觀!”由此可見,鎮北將軍在幷州是多麼的深入人心,或者說“趙剃頭”是多麼的厲害。
按照當時的禮制,朝廷分封給諸侯王的郡稱國,其行政級別與郡相等。像這次直接分封出一個州來的情形,還真是第一回。不管是一個郡也好,還是一個州也罷,但按照規矩,王國的官屬只能分成兩個系統:一是類似於郡官的民政系統,有相(相當太守)、長史(相當都尉),其屬官亦與郡大體相同;一個是管理諸侯王生活、禁衛的官屬,如郎中令(相當光祿勳)、僕(相當太僕)、治書(相當尚書)等。此外,王國還可設類似於太傅的傅,負責輔導諸侯王,級別等同於王冠相。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今後只要幷州改爲晉國,則所有人的官職都要比朝廷的官職設定至少低上一級。沒有了鎮北將軍稱號的趙興,最多也就是被任命爲長史兼郎中令,或者再狠一點,再多加一個傅。可這三個稱呼,哪一個都無法與響噹噹地鎮北將軍相提並論。
別說趙興心裡不願意,就算喊管了鎮北將軍的賈詡、田豐、郭嘉等人,那也是覺得不爽的很,所以衆人開始絞盡腦汁幫着趙興想主意。經過一番琢磨,還真讓賈詡想出個令人苦笑不得的辦法來。
賈詡的辦法就是,乾脆今後什麼稱號都不要了,做個“太上王”!這個稱呼自然是賈詡發明的,其實賈詡的主意是,從趙興的女兒當中選擇一個年紀合適的,許配給劉鎔做王后,那麼趙興今後就是劉鎔的岳父,這個招牌在晉國之內,甚至是大漢之內,可以管很長的時間。
賈詡一提出這個意見,郭嘉便立即跳出來反對。郭嘉的理由是,如果趙興成了晉王的岳父,今後如何從晉王手裡奪權?豈不是把趙興當皇帝的路給堵死了?
一旁的田豐卻是笑着說道:“岳父自然不能從女婿手裡奪王權,可若要是別人招惹了自己的寶貝女婿,做岳父的是不是該捋起袖子幫女婿出氣呢?”
郭嘉聽完田豐這話,眼睛一亮,然後說道:“元皓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採用借屍還魂的計謀?”
“正是!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於人,而代其攻守者,皆用此也。當年項羽擁立牧童熊心爲楚懷王,豈非此計?”田豐笑着說道。
田豐的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每當改朝換代的動盪時期,很多勢力紛紛將某個已被推倒的王朝君主的後代暫時捧爲新君的做法,原來就是借屍還魂的計謀。凡是將兵權寄託在某人的名義下,而以代理之名實際掌管征伐大權的人,也是用的“借屍還魂”的謀略。
當年,有人假冒“張楚王”陳勝的名號攛掇項梁和項羽叔侄倆揭竿起義,並且拜項梁爲張楚政權的上柱國。後來陳勝被車伕汪賈所殺,消息傳來之後,項梁的不少部下慫恿項梁自立爲楚王,但投奔項梁而來的謀士范增,卻建議項梁擁立秦滅楚之前的楚王后人爲王,以此籠絡楚地的人心。項梁聽從了范增的建議,於是找到楚王后人牧童熊心,並且擁立爲楚懷王。隨即,楚項軍在楚地的人數迅速擴充至了十萬之巨。
郭嘉聽完田豐的解釋之後,也覺得這條計謀不錯,於是不再反對。趙興當然也聽明白了衆人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今後以晉王的名義,經常找點冠冕堂皇的理由,對幷州周邊不肯臣服的勢力進行清理。這樣可以佔着大義的名分,既讓朝廷無話可說,又能減輕所到之處老百姓的反抗力度。
只是有一條,趙興還沒有想明白,就算打着晉王的旗號將天下各方勢力都橫掃了一遍,到了最後這皇位又如何轉到自己手裡呢?當時也沒有外人在場,趙興於是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結果幾位謀士聽完之後都開心地笑了。看他們笑的那副表情,趙興就知道自己問了個很傻很天真的問題。
果然,郭嘉說了一句話,讓趙興在心裡頭將自己罵了半天。郭嘉說:“待到來日水到渠成之時,可效仿古法,逼迫天子禪讓即可……”
郭嘉的這個說法,跟歷史上曹丕稱帝的做法何其相似!而且郭嘉沒有說完的是,這樣做的好處,還在於給漢家保留了最後一絲顏面。因爲晉王是他趙興的女婿,也就是劉姓跟趙興有姻親,將來趙興即使爲了皇權穩固,也可以不用舉起屠刀,將姓劉的殺個一乾二淨。這樣做,無形之中,還化解掉了許多劉姓世家的阻力,可以避免到處樹敵的局面形成。
趙興內心最討厭地做法,就是每當王權更替的時候,得勢的一方,總是想方設法地要把前朝能殺的人都殺乾淨,能燒的東西燒乾淨,然後將許多真實的歷史徹底湮沒,造成一次又一次文明傳承的斷裂。君不見,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值得推敲和令人信服的史料記載有幾何?
既然可以採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手段,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爭霸豈在多殺傷?”想明白了的趙興,高高興興地帶着大兒子趙興和大女婿劉鎔,在王允離開長子縣的第三天,浩浩蕩蕩地帶着一大票文臣武將,也向着晉陽城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