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撒滿友誼的遠征

張繡和李恢二人,這輩子還從沒有一口氣走過這麼遙遠的路程。

初春時節,蒼狼軍在玉門關外接到趙興命令之後,便開始了一次充滿傳奇與神秘色彩的長途行軍。

兩萬騎兵從焉耆國出發,首先是翻越了匈奴山(阿爾泰山脈),然後從呼揭人和金薇人的傳統領地內通過,來到了西海,越過了甘薇河,穿越了燕然山,來到了匈奴人當年祭天的地方——龍城。

龍城,其故地在今蒙古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在它的東方四百里開外,便是當年驃騎大將軍、冠軍侯霍去病所封的狼居胥山(注1)。

匈奴人隨着歷史遠去的腳步,如今已成爲過眼雲煙。投靠大漢的南匈奴人如今已經更名爲堯興族,與代郡以北的東部鮮卑人和烏桓人融爲一體,以晉國子民爲榮。向西逃離的北匈奴人在烏孫國和西域各國的不停打壓之下,如今已經繼續向西遷徙,進入了康居和貴霜國境內。

但當張繡率領蒼狼軍來到龍城時,還是有許多戰士情不自禁地下馬久久凝望和沉思。這是因爲,在蒼狼軍中組建之初所吸收的戰士之中,有一半以上來自於當時的南匈奴部族,人數達到六千之多。不管是南匈奴也好,還是北匈奴也罷,來到了他們先輩祭天的地方,自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觸,凝神遠眺也就再情理之中。

曾經接替匈奴人統治這片地域的鮮卑人,如今也緊隨着已經消失的匈奴人的腳步遠去,只在馬背上的牧人口中留下了一些悠長的民歌,偶爾還能泛起幾絲回憶的浪花。

如今生活在龍城地區的遊牧部落,都是已經投靠了黃軒族和炎晟族的部落,他們的族長手中肯定都是拿着一張用大漢文字書寫的委任書,否則便有可能被時常出來巡邏的騎兵當成入侵者予以消滅和捕殺。

事實上,這些零星的小部落對於這張由晉國臥虎城頒發的合法身份證明書都不怎麼排斥。只要拿到了這張蓋着紅彤彤大印的牛皮紙,不僅沒有意味着部落被貼上了奴隸的標籤,反而會提高自己族羣的身份地位。

就像這次來到龍城的蒼狼軍,他們的糧草和供給已經告罄,所以需要從當地遊牧部族手中收購一批。按照“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規定,從龍城一帶遊牧部落手中購買糧食、草料和生活必需品時,買賣要公道,要充分考慮這些部族從受降城裡買回這些東西經歷的長途跋涉,所以他們給出的價格要高出晉國官方報價的三成以上。

蒼狼軍大軍遠行在外,自然不可能帶哪些沉重的金銀銅錢,但他們帶着足夠數量的農兵商金行發行的銀票。

一開始,李恢還擔心戰士們拿出銀票來購買東西,當地的牧民們會因爲不懂其價值而拒絕交易。但出乎李恢意料的是,這些部族當中閱歷豐富的長者不僅會說一些漢話,分得清銀票的真假,而且還知道許多發生在遙遠南方的事情。

李恢不解,便問幾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長,結果這些老傢伙們紛紛掏出了前幾個月臥虎城發行的《晉報》。

既然軍民都是一家人,接下來便少了很多麻煩,蒼狼軍一路向着東北方向行進,一路播撒着歡樂與友誼的種子。

順着六月份北方大草原上溫暖溼潤的季風,張繡順着安侯河一路向北而行,終於抵達了煙波浩渺的北海(貝加爾湖)。如果蒼狼軍繞着湖邊繼續向北行進,那麼他們便會遭遇丁零(注2)族,而蒼狼軍現在的任務還不是佔領北海流域,所以張繡只是在湖邊沉入幾塊刻着漢子的大石,便再次率軍向東而行。

在這年的六月份,蒼狼軍經過四個多月的長途跋涉,終於越過了額爾古納河,抵達了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的腳下。

既然鮮卑人已經成爲歷史,那就更無所謂大鮮卑山的稱呼,張繡直接按照趙興的命名,告訴全軍將士,此山如今名爲大興安嶺,理所應當地屬於大漢疆域,任何外族不得侵犯和佔領。

同時,張繡還指着遠處另外一道與大鮮卑山呈斜角對峙的山脈說道:“此山今後便叫做小興安嶺。我們從大小興安嶺之間的豁口處向前行進,便可以抵達夫餘國(注3)的境內,這裡從今以後就是我們的地盤!”

隨着張繡的這句話落地,一路充滿友誼和和平的征途到此結束,蒼狼軍終於迎來了第一場小規模的戰爭。

夫餘人與大漢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關係,共同對付着日漸崛起的高句麗和烏丸人,但晉國不代表大漢王朝,所以他們對蒼狼軍的到來顯然沒有那麼熱情。

這個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族國家,並不知道晉國蒼狼軍是一支怎樣恐怖和厲害的部隊,而蒼狼軍戰士拿出銀票希望購買這裡出產的上等戰馬以及赤玉和貂貆等特產時,遭到的自然是一通白眼外加刀劍相向。

被人當成了強盜,蒼狼軍只好露出鋒利的牙齒,讓夫餘人好好地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做摧枯拉朽和無往不勝。

蒼狼軍在鬆嫩平原上接連與夫餘人的王室護衛軍發生了幾場較量,因爲一開始雙方都沒有表現出徹底的冷血與決裂,所以戰鬥的規模和慘烈程度被有效控制,也就意味着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夫餘人只是嚐到了蒼狼軍的恐怖,真正的傷亡倒不是很嚴重。

被徹底打怕打服之後,夫餘的國主終於坐不住了,他派出求和的使者前來面前張繡和李恢,表示願意服從晉國的統治,只要今後晉國能夠保證大漢王朝不會讓遼東的公孫度派兵來攻打夫餘。

張繡這次前來主要是爲了收拾高句麗和公孫度,對於屠殺夫餘人本來就沒有興趣,他很快就同意了夫餘國主的請求,但是也提出了晉國的要求,

晉國的要求,實際上就是趙興的指示。

趙興指示,只要夫餘國願意接受晉國委派的漢人官吏和太行書院的學生,願意每年向晉國繳納貢賦,提供一定數量的戰馬和士兵,那麼晉國將會保證夫餘國不會受到其他勢力的攻擊,而且還可以吸納一部分夫餘人前往臥虎城求學和定居。

對於這樣不怎麼咄咄逼人的條件,夫餘國主是咧着大嘴答應的。

如此看來,蒼狼軍儘管跟夫餘國一開始發生了摩擦,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以結成友誼而結束,張繡和李恢幹得還是不錯。

接下來,化裝成夫餘人的蒼狼軍,就要開始向南壓縮烏丸人的生存空間,逼着他們去跟公孫度拼命。而如今率軍與烏丸人作戰的遼軍主將,已經換成了郭淮。這次,烏丸人勢必是要倒黴了……

注1: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敗匈奴,封狼居胥山。在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後代詩文敘與異族戰爭常引用之,多非實指。

注2:丁零即敕勒,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靈、釘靈。又稱高車、狄歷、鐵勒、丁零(丁靈)。三國時,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貝加爾湖以南遊牧,稱北丁零;一部分遷徙至今新疆阿爾泰山和塔城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爲鄰,稱西丁零。

注3:我國古代地方民族政權,扶余族所建立的國家扶餘國。這個國家後來又再發展成爲以下四個國家: 北扶余 東扶余卒本扶余(即高句麗) 南扶余(即百濟) 扶餘國,古國名,亦作鳧臾、夫餘,是古東北亞民族、穢貊別族所建。

扶餘以農業和畜牧業爲主,盛產名馬、赤玉、貂貆。社會盛行巫術,也會在戰爭時祭天占卜以預知吉凶。夫餘國與漢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共同對抗鮮卑人、高句麗人的侵襲。

第246章 自古酒後吐真言第503章 與晉國勢難兩立第308章 猢猻散皇子遭劫第877章 開先河盛會矚目第681章 過街老鼠人喊打第142章 典韋雙戟展神威第180章 上黨盡出人販子第347章 打草驚蛇十三計第164章 中平第一懸疑案第190章 國之神器終出世第388章 臨危難李儒救主第五十章 雛鷹展翅志高遠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99章 防瘟疫未雨綢繆第331章 太史子義的困惑第329章 慕容平箭射趙雲第177章 奉先奉孝哥倆好第909章 新兵蛋子的無畏第974章 灰飛煙滅皆成空第974章 灰飛煙滅皆成空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334章 龍騎軍忽至壺關第198章 千錘百煉鐵刺蝟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375章 麻煩師父送封信第256章 於毒掾哉皆伏誅第331章 太史子義的困惑第938章 益州人事多變遷第84章 西路大軍返上黨第476章 夜更深夫妻情話第三章 火焚茅廬人向西第116章 聲東擊西第六計第235章 一炮送大賢昇天第124章 青龍怒吼破千軍第740章 秘密修建大倉庫第175章 幷州第二僱傭軍第506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660章 猴子果然丟桃子第259章 三哥送來新年禮第135章 靈帝欲向長安行第450章 四皇子浮出水面第240章 袁紹喜得張儁義第115章 膽大想爆歷史菊第239章 剩下二張也給你第505章 孔明巧舌辯羣英第373章 想拿師傅當枕頭第543章 用戰鬥精簡部隊第441章 公孫瓚束手就擒第931章 窮途末路多可悲第六章 綠毛表哥下馬威第88章 錦衣夜行歸故鄉第503章 與晉國勢難兩立第338章 東路聯軍避廣平第985章 世家門閥何處去第520章 你不仁我便不義第743章 負隅頑抗司馬氏第486章 太傅也有發懵時第970章 河北從此無戰事第十章 趙興進城賣傢俱第410章 錦馬超再次吃癟第843章 新成三軍駐東北第301章 將軍挺身補天裂第800章 去的再多都嫌少第849章 要把襄陽水攪渾第234章 張角已到末路時第29章 羽哥一怒誰能敵第81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771章 西域開年第一仗第493章 明輪船橫空出世第238章 誰動財寶直接轟第738章 黃河兩岸粟粱熟第983章 這次逮着了大魚第26章 文和慫恿納胡妾第564章 老道于吉是禍首第486章 太傅也有發懵時第592章 龍膽銀槍誰能擋第545章 吾爲袁家已盡力第42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169章 鎮北軍團自此立第582章 張機被人拐跑啦第438章 滿眼盡是護國軍第527章 受迷惑馬騰入轂第134章 黃天當立天下反第903章 法孝直率軍東進第64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820章 夫唱婦隨正相宜第39章 入夥先交投名狀第907章 神武兮大將軍炮第355章 龍騎軍再現蹤跡第738章 黃河兩岸粟粱熟第618章 火器使用三原則第892章 大家別想過好年第248章 智取南皮零傷亡第282章 偶遇諸葛揍禰衡第378章 傷元氣各方歇手第520章 你不仁我便不義第572章 殺人放火很在行第772章 烏孫常有十萬騎第255章 子龍低調抵黑山